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7 19:04 编辑
本帖最後由 ♂雨夢♀ 于 2014-6-16 20:24 編輯
關於探字的平仄二讀及唐人詩例 十三覃平聲 南 談 酣 潭 堪 甘 三 庵 嵐 參 藍 慚 驂 諳 蠶 龕 貪 毿 探 男 含 簪 涵 柑 曇 耽 函 籃 聃 覃 鬖 譚 楠 戡 憨 擔 眈 惔 甔 篸 婪 蟫 鐔 韽 蚶 儋 醰 諵 嵁 驔 湛 錟 鵪 馣 郯 痰 襤 泔 盦 唅 谽 弇 媅 壇 傪 坩 頷 媕 疳 鏨 餤 舑 酖 渰 喑 邯 腤 啉 倓 澹 罈 藫 苷 蘫 欦 歛 坍 惏 憛 臢 啽 蕁 莮 噡 痷 埮 浛 礛 儖 佄 嵅 肣 淦 晗 萻 腩 璼 筨 弎 萳 鋡 鄵 玵 蜬 懢 犙 婒 葻 笒 媣 儑 瞫 炶 姏 甝 醈 畘 灆 梒 娢 鳹 闇 雸 欿 撖 汵 瓭 馠 韾 嬠 暔 緂 愖 壜 聸 撍 謲 厽 嘾 頕 顃 裺 鐕 頜 橝 䤴 䳺 㟏 䣻 㘱 㴂 䈄 䫮 㽑 䜖 䆱 䐶 䥁 䗞 䗝 㤌 䅖 㑣 䣟 䟃 㜞 㼨 㚮 䉡 䊻 㽎 䳻 㓧 䨄 㶰 㨻 㵅 䌠 㖤 㘛 㽍 䜙 㷋 䘶 㰫 㴷 䎏 䑙 㓓 䵇 㳩 㰫 䶃 㛺 䇞 䆾 䨬 㞩 䰐 㤷
...... 唐律詩探字平讀詩例(五律五首) 同邢判官尋龍湍觀歸湖中(唐·孫逖) 星使下仙京,雲湖喜晝晴。 更從探穴處,還作棹歌行。 絲管荷風入,簾帷竹氣清。 莫愁歸路遠,水月夜虛明。 探 若讀仄則為孤平句。 寄鄭谷郎中(唐·齊己) 詩心何以傳,所證自同禪。 覓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風全。 曾沐星郎許,終慚是斐然。 探 若讀仄則為大 拗 句。 送賀秘監歸會稽詩(唐·宋鼎) 紫氣朝明主,丹丘送老臣。 誰知探穴處,更有散金人。 陌上神仙日,城東梅柳春。 遙知歸隱處,煙浪隔囂塵。 見首例,但平仄均可 毀浮圖年逢東林寺舊(唐·張祜) 可惜東林寺,空門失所依。 翻經謝靈運,畫壁陸探微。 隙地泉聲在,荒途馬跡稀。 殷勤話僧輩,未敢保儒衣。 探 若讀仄則 四連仄,非律句了 送嚴大夫之桂州(唐·張籍) 旌旆過湘潭,幽奇得遍 探 。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無時不養蠶。 聽歌疑似曲,風俗自相諳。 韻句就不說了 ...... 唐律詩探字平讀詩例(七律五首) 壇峰下贈杜錄事(唐·白居易) 年顏氣力漸衰殘,王屋中峰欲上難。 頂上將探小有洞,喉中須咽大還丹。 河車九轉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 探 若讀仄則 非律句了 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 其一(唐·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 環堵養龜看氣訣,刀圭餌犬試仙方。 靜 探 石腦衣裾潤,閑鍊松脂院落香。 聞道徵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 探 若讀仄則 非律句了 簡豎儒(唐·劉兼) 蹄涔豈信有滄浪,螢火何堪並太陽。 淵奧未曾探禹穴,矜誇便擬越丘牆。 小巫神氣終須怯,下裡音聲必不長。 近日冰壺多晦昧,虎皮羊質也觀光。 探 若讀仄則非律句了 。 答劉書記見贈(唐·李山甫) 吟近秋光思不窮,酷 探 騷雅愧無功。 茫然心苦千篇拙,瞑坐神凝萬象空。 月上開襟當北戶,竹邊回首揖西風。 知音訊有新詩贈,白雪紛紛落郢中。 探 若讀仄則 非律句了 。 送黃賓于赴舉(唐·李咸用) 秋風昨夜滿瀟湘,衰柳殘蟬思客腸。 早是亂來無勝事,更堪江上揖離觴。 澄潭躍鯉搖輕浪,落日飛鳧趁遠檣。 漁父不須探去意,一枝春嫋月中央。 探 若讀仄則 非律句了 。 ...... 二十八勘去聲 憾 纜 暫 瞰 勘 擔 探 暗 淡 紺 濫 賧 甔 磡 澹 闇 墈 憨 啖 闞 歛 憺 贛 鏨 憛 霮 爁 僋 壏 俕 莟 琀 淦 汵 嚂 腅 篸 馾 儑 癚 顲 撍 錎 參 沊 濫 浛 顑 帎 瞫 三 饀 閐 懢 誩 揞 詌 凵 竷 姏 蜭 黚 婻 䀍 㜮 㤾 䯥 䌫 䲺 䗊 䬓 䐺 䫅 䗣 䟅 䘓 䐄 䨵 ...... 唐律詩探字仄讀詩例(五律五首) 杜鵑花(唐·方幹)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期。 曉發蕭關(唐·王貞白) 早發長風裡,邊城曙色間。 數鴻寒背磧,片月落臨關。 隴上明星沒,沙中夜探還。 歸程不可問,幾日到家山。 嘉會裡閒居(唐·韋莊) 豈知城闕內,有地出紅塵。 草占一方綠,樹藏千古春。 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 寂寂無鐘鼓,槐行接紫宸。 寄建州姚員外(唐·許棠) 誣譖遭遐謫,明君即自知。 鄉遙辭劍外,身獨向天涯。 嶺堠蠻雲積,閩空瘴雨垂。 南來終不遂,日探北歸期。 翰林院望終南山 其二(唐·吳筠) 青靄長不滅,白雲閑卷舒。 悠然相探討,延望空躊躕。 跡系心無極,神超興有餘。 何當解維縶,永托逍遙墟。 ...... 唐律詩探字仄讀詩例(七律五首) 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唐·皮日休) 織恨凝愁映鳥飛,半旬飄灑掩韶暉。 山容洗得如煙瘦,地脈流來似乳肥。 野客正閑移竹遠,幽人多病探花稀。 何年細濕華陽道,兩乘巾車相並歸。 無題(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寄茅山何威儀二首 其一(唐·陸龜蒙) 大小三峰次九華,靈蹤今盡屬何家。 漢時仙上雲巔鶴,蜀地春開洞底花。 閑傍積嵐尋瀑眼,便淩殘雪探芝芽。 年來已奉黃庭教,夕鍊腥魂曉吸霞。 送入蕃使(唐·周繇) 獵獵旗幡過大荒,敕書猶帶禦煙香。 滹沱河凍軍回探,邏逤城孤雁著行。 遠寨風狂移帳幕,平沙日晚臥牛羊。 早終冊禮朝天闕,莫遣虯髭染塞霜。 蜀中春日(一作雨)(唐·鄭谷) 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蟻酒沖愁肺,卻憶漁蓑覆病身。 何事晚來微雨後,錦江春學曲江春。 ...... 雨夢注﹕ 1.韻字摘自平水韻收字最多的《佩文韻府》 2.因探字同義異讀,故選無爭議的五、七律平仄讀各五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