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20

【詩詞楹聯知識】當句對

[复制链接]

3007

主题

9504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63
贡献
8625
金钱
16568
发表于 2017-3-4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句对
语出:宋 洪迈 《容斋续笔·诗文当句对》:
“ 唐 人诗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
盖起於《楚辞》‘蕙烝’‘兰藉’、‘桂酒’‘椒浆’、‘桂櫂’‘兰枻’、‘斲冰’‘积雪’。
自 齐 梁 以来, 江文通 、 庾子山 诸人亦如此。”
《沧浪诗话·诗体》“有就句对” 郭绍虞 校释:“又曰当句对。
如 少陵 ‘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飞鷺晚悠悠’。”


目录
1简介
2形式
1、并列结构的当句对
2、不等字当句对
3、隔词、隔句当句对
4、分句当句对


简介/当句对
  盖起於《楚辞》‘蕙烝’‘兰藉’、‘桂酒’‘椒浆’、‘桂櫂’‘兰枻’、‘斲冰’‘积雪’。自 齐 梁 以来, 江文通 、 庾子山 诸人亦如此。”《沧浪诗话·诗体》“有就句对” 郭绍虞 校释:“又曰当句对。如 少陵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当句对用在句中,有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这是当句对的一个典型的例对:野水"[田水"互对.[晴鸠"[雨鸠"互对,而上下联又遥遥成对.十分工整.又如 白居易的<寄韬光禅师>中也有一首: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全诗共四句,不仅名句之中有当句对.非有妙思者不能为。
  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是对联格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和技巧。当句对中也有工对和宽对,尤以宽对最具魅力,利用当句对宽对的技巧,可以大大拓宽对联创作的思路。例如嵌字、嵌名联,使用当句对规则可以将两个不同词性的字嵌在同一个位置。


形式/当句对
1、并列结构的当句对
  常见的当句对是并列结构的互相对应。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只要同为并列结构,即便结构内部存在不同词性也是可以相对的。如同“言论文章”对“丰功伟业”,用当句对规则来解释就是:上联言论对文章,下联丰功对伟业,只要能形成这样的“句中自对”,联律也认为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但如果下联的“丰功”改为“功勋”就不工整了,因为“功勋”并列结构不能与“伟业”偏正结构形成自对。
  两个字的并列词组相对是当句对的最小单位,下面是大观楼长联中的一个对仗句: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空”对“阔”,下联“英”对“雄”,形成句中自对,如此,空阔、英雄尽管词性不同也可以放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用词组结构来解释,就是“两者同为并列结构”。
  南拳北腿
  短剑长枪(南北方位名词,短长形容词)
  七零八落
  东倒西歪(七八数词,东西方位名词)
  这些都是常见的例子。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复字型的并列结构当句对,“救、大”词性不同,但是救苦对救难,大慈对大悲,形成句中自对。
  亭边短短长长柳
  渡上来来去去船(短短长长形容词,来来去去动词)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济南趵突泉观澜亭楹联)
  惜劳人兮草草劝君少住
  望前路之漫漫不我久留(浙江奉化广渡凉亭)
  四面荒芜权向此间来坐坐
  一肩行李果缘何处去匆匆(江苏南京雨花台楹联。匆匆形容词,坐坐动词。)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以上数例是“叠字当句对”,叠字可看作特殊的并列结构。在第二讲中我们讨论过复字联(包括叠字联),利用当句对规则来解释复字、叠字现象,可以进一步帮助理解。诸如“匆匆”对“坐坐”,除了它是叠字技巧外,还可以解释为“匆对匆、坐对坐”,因为形成了句中自对,所以上下联词性可以不相同。
  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
  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他柴米油盐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童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以上数例被称为“连环当句对”,也就是连续的并列结构相对。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的对仗:“之乎者也”对“柴米油盐”是“虚对实”,“诗书画”对“归去来”是名词对动词,“白面子龙”四个字和前面的两组三字词形成“不等字自对”(下面将单独讨论),最后一个例子是连环复字型当句对。如果不是在当句对的环境中,诸如之对柴、诗对归、一对有这样的对仗是很难出现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2、不等字当句对
  尽管字数不等,但只要自对的两个部分是相同结构的词组或句式即可。
  风正民心顺(“风正”对“民心顺”)
  人和国事安(“人和”对“国事安”)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阴心董卓和前面的两个三字词形成不等字自对,上联同)
  以上是词性工对的例子。更有意思的是词性宽对,以下例子各位自己分析一下:
  眼里耳里鼻孔里许你别通消息
  类堕随堕尊贵堕不可犯着锋芒
  一箫一剑一知已
  无牵无挂无烦恼
  逢喜临怒见涵养
  大事难处看担当
  土产有三驴子臭虫候补道
  军制无二杀人见客绝代公(嘲刘坤一镇压太平军并大量卖官)
  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亦有洋气
  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3、隔词、隔句当句对
  (以下例子上下联同时也是工对,即横向、纵向都能成对):
  是一原非一(是一、非一自对)
  无为便有为(无为、有为自对)
  山高人自小(山高、人小自对)
  雾乱景犹迷(雾乱、景迷自对)
  黄莺歌红梅(黄莺、红梅自对)
  紫燕舞翠柳(紫燕、翠柳自对)
  地灵更喜人杰(地灵、人杰自对)
  物阜又遇年丰(物阜、年丰自对)
  隔句自对常见于长联中,下例取自“昆明大观楼长联”: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1、3,2、4分句分别为隔句自对)
4、分句当句对
  分句当句对也有结构相同者。但结构不同的当句对可将创作思路放得更宽。
  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杨度挽梁启超联)
  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如果单独考察,“成固欣然”与“人皆欲杀”的句式结构是不同的,单独出现这样的对仗肯定是不行的。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吟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这是一个多至八言的分句自对例子。前两句为自对,而上下联相对应的两句结构却大不相同。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录自《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前两个分句结构不同。)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是分句的连环自对,即排比句。此例五个排比句上下联的句式结构是不相同的。除此之外,此联前后分句中尚有多处词性宽对,值得玩味。
  
二、当句对中的词性工对
  其实当句对中结构相同、词性工对的例子是很多的,上面第一部分仅为说明当句对的宽对魅力而尽量列举宽对例子。工对的例子在春联中就可以找出很多:
  持家勤与俭
  建国富而强(勤俭、富强隔字自对)
  春促山河变(山河)
  人描天地新(天地)
  风似剪刀花似锦
  雨如银线柳如烟(不等字词性工对)
  岁尾年头交子夜
  人间天上共良辰(上下联前四字的自对其结构、词性一样)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前六字的自对其结构词性一致)
  山坡植树河岸造林青峰环绿水
  街道种花社区栽草闹市荡春潮
(前两个四言句的自对其上下联及本句中结构词性均一致,后面的隔字自对上下联词性结构也相同)
出處:
http://www.baike.com/wiki/%E5%BD%93%E5%8F%A5%E5%AF%B9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4 18: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4 20:37 编辑

当句对是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一句中用当句对有时节奏感特强。对联中用当句对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果上下联都用当句对而且互相顾及,当然也是好方法。问题出在只顾本身当句对,不与上句相对就不是好对了,违反了联律,古人遗患至今而今人不悟,这才可悲,这叫捡到芝麻丢了西瓜

点评

許老師的觀點與思考有待商榷。“高見”正確還是謬誤? 請老師自作評判。 當句對不是僅僅在楹聯中有運用。 在近體詩中也曾廣泛出現。 以您的學識,應當屢見不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02:12
古人遗患至今而今人不误(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4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7-3-4 1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3-4 18:03
当句对是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一句中用当句对有时节奏感特强。对联中用当句对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果上下联 ...

古人遗患至今而今人不(悟)?

点评

悟  发表于 2017-3-4 2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4 2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上下句一不顾平仄(如关曹),二不顾仄起平收,要联律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4 2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4 21:10 编辑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空”对“阔”,下联“英”对“雄”,形成句中自对,如此,空阔、英雄尽管词性不同也可以放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用词组结构来解释,就是“两者同为并列结构”。

1.古人或许可以说自对,今只不过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何来自对一说。对联也得与时俱进。
2.上下联只顾自己自对,本应该词性结构并存,结果词性都不顾,可叫顾腚不要脸,或鸵鸟钻沙堆,顾头不顾尾啦。
3.若不管对联要素,任何人能出千种理由为自己创造变式辩护。但在要素面前,任何理由都得站住脚。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复字型的并列结构当句对,“救、大”词性不同,但是救苦对救难,大慈对大悲,形成句中自对。
给我打分--0分。不顾词性,自毁长城。“能”对“不” 也不当,词性不对。
眼里耳里鼻孔里许你别通消息
类堕随堕尊贵堕不可犯着锋芒



胡扯的什么都不顾的对子,与无情对可有一比,无情对无“情”,此则无“性”。如果此也算对联,则天下无对矣。

正确使用当句对,别滥用抹黑对联。批判地吸收古人的知识,别把垃圾当宝。

点评

七律·感事呈毛主席【柳亞子】 一九四九年三月 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弛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1:06
商务印书馆《楹联知识手册》之楹联的修辞(462页)一一【自对联】:楹联本身就是一种对偶艺术,上下联对偶是楹联的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对偶就谈不上对联。有一种最能说明是自对的现象,就是在对联的上下联中一联用叠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4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50
金钱
79
发表于 2017-3-4 22:3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3-4 20:55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空”对“阔”,下联“英”对“雄”,形成句中自对,如此, ...

商务印书馆《楹联知识手册》之楹联的修辞(462页)一一【自对联】:楹联本身就是一种对偶艺术,上下联对偶是楹联的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对偶就谈不上对联。有一种最能说明是自对的现象,就是在对联的上下联中一联用叠字,一联不用叠字;或者一联用数字;一联用方位词,一联不用方位词等。
例如康有为题河南开封龙亭联: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

又如: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听钟,后听笛,里听书。
此联上用数字,下用方位词。只有上下联分别自对时才可以不必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相对。
       这种自对,使楹联对中有偶,偶外有对,能够造成形式上特别强烈的整齐美,层次美,对称美。

一、自对联可分为部分自对联,全部当句自对联、部分隔句自对联与全部隔句自对四种。
1.部分当句自对:【苏州清代行宫联】
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
“松声竹韵"与"云气岚光"分别自对。

2.全部当句自对:【刘熙载手书联】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此联上下联分别由一组当句自对的句子组成。

3.部分隔句自对联。这种联多见于长联。(林泉联友所举列子)

4.全部隔句自对。【温州浩然楼联】
旭日、芙蓉、晓风、杨柳;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

二、自对联,我们换个角度,从对仗的语言单位大小来分类的话,又可分为句中词语自对,和句子自对。如果单联只有一个句子,其自对的形式就是词语自对。如圆明园光明正大殿联:
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
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

如果单联有几个分句,其自对形式就可能是句子自对。按修辞及自对句数分七种1.排偶自对。2.对偶自对。3.排比自对。4.双相自对。5.单句自对。6.多相自对。7.双句自对。(详见《楹联知识手册》)









点评

引用不在多,不做应声虫,要像鲁迅一样“拿来主义”,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辩证。 三要素中之二:对偶,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对偶,对句自对脱离了上句则是错误的,重视了上句,则是正确的,不能因为有对偶就正确。 要素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7

主题

9504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63
贡献
8625
金钱
16568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02: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7-3-5 05:18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3-4 18:03
当句对是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一句中用当句对有时节奏感特强。对联中用当句对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果上下联都用当句对而且互相顾及,当然也是好方法。问题出在只顾本身当句对,不与上句相对就不是好对了,违反了联律,古人遗患至今而今人不悟,这才可悲,这叫捡到芝麻丢了西瓜

許老師的觀點與思考有待商榷。“高見”正確還是謬誤?
請老師自作評判。


請許老師點評唐詩兩首:

送羅鄴赴許昌辟(唐·貫休

方得論心又別離,黯然江上步遲遲。
不堪回首崎嶇路,正是寒風皴錯時。
美似郄超終有日,去依劉表更何疑。
前程不少南飛雁,聊寄新詩慰所思。


陪馮使君遊六首 迎仙閣(唐·貫休)

香霞影遶樓臺,捲箔凭闌耳目開。
況從旌旗近鸞鳳,可憐談笑出塵埃。
火雲不入長松徑,露茗何須白玉杯。
誰道迎仙仙不至,今朝還有謝公來。

您是桃李滿天下的老教師,請教:
1.
如何理解、領會這兩首唐詩中的格律、煉字特色以及詞性對仗?
2.
這兩首唐詩的創作手法有何特點?


洗耳恭聽老師賜教。


点评

若用唐诗来论当句对,那我可以推到更早的时代,因为它不是唐朝发明的,古已有之。比如 赠神女诗 魏•弦超 今日/何日/辰良,今夕/何夕/夜长。 琅疏/琼牖/沿房,中有/美女/齐姜。 参差/匏管/笙簧,歌声/含宫/反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6 13:18
唐诗格律不值得探究,因为是火山爆发期  发表于 2017-3-5 12:57
不值一驳。凡谈格律诗的格律用唐诗做论据的都是食古不化,不懂时代者难于谈诗。魏绝到唐朝中晚期都是格律诗的探索期,格律未定型,不能用做论据。谈格律得用唐晚期,杜甫之诗都不足论,最好是五代宋朝的。许多权威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7

主题

9504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63
贡献
8625
金钱
16568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1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7-3-5 11:16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3-4 20:55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空”对“阔”,下联“英”对“雄”,形成句中自对,如此,空阔、英雄尽管词性不同也可以放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用词组结构来解释,就是“两者同为并列结构”。
1.古人或许可以说自对,今只不过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何来自对一说。对联也得与时俱进。
2.上下联只顾自己自对,本应该词性结构并存,结果词性都不顾,可叫顾腚不要脸,或鸵鸟钻沙堆,顾头不顾尾啦。
3.若不管对联要素,任何人能出千种理由为自己创造变式辩护。但在要素面前,任何理由都得站住脚。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复字型的并列结构当句对,“救、大”词性不同,但是救苦对救难,大慈对大悲,形成句中自对。
给我打分--0分。不顾词性,自毁长城。“能”对“不” 也不当,词性不对。
眼里耳里鼻孔里许你别通消息
类堕随堕尊贵堕不可犯着锋芒


胡扯的什么都不顾的对子,与无情对可有一比,无情对无“情”,此则无“性”。如果此也算对联,则天下无对矣。

正确使用当句对,别滥用抹黑对联。批判地吸收古人的知识,别把垃圾当宝。


   七律·感事呈毛主席【柳亞子】


       一九四九年三月


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弛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註:分湖為吳越間巨浸,元季楊鐵崖曾遊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勝村。第宅為倭寇所毀 。
先德舊疇,思之淒絕!)

請教:
如何欣賞柳亞子老先生的詩作?


這首詩作的用的是什麼句法?


許老師認為:


柳亞子老先生的這首詩作詞性對仗與否?


洗耳恭聽賜教。



点评

诗作正确,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按你说是自对,按我说就是合成词,如此简单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5 1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17-3-5 02:12
許老師的觀點與思考有待商榷。“高見”正確還是謬誤?
請老師自作評判。

不值一驳。凡谈格律诗的格律用唐诗做论据的都是食古不化,不懂时代者难于谈诗。魏绝到唐朝中晚期都是格律诗的探索期,格律未定型,不能用做论据。谈格律得用唐晚期,杜甫之诗都不足论,最好是五代宋朝的。许多权威都不懂这种基本道理,却在妄教别人格律理论,太好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5 12: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5 12:59 编辑
林泉 发表于 2017-3-5 11:06
七律·感事呈毛主席【柳亞子】

诗作正确,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按你说是自对,按我说就是合成词,如此简单而已。简单的问题不要复杂化,复杂的问题不要简单化。能简单的问题则尽量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5 13: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虚竹 发表于 2017-3-4 22:39
商务印书馆《楹联知识手册》之楹联的修辞(462页)一一【自对联】:楹联本身就是一种对偶艺术,上下联对偶是 ...

引用不在多,不做应声虫,要像鲁迅一样“拿来主义”,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辩证。
三要素中之二:对偶,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对偶,对句自对脱离了上句则是错误的,重视了上句,则是正确的,不能因为有对偶就正确。
要素之三:关联。一是上下联内容要关联,不关联的是无情对,不是对联。二是结构语法等要关联,注意整体性。只顾本句自对不顾上句的是固腚不要脸,或鸵鸟钻沙堆顾头不顾尾,写作中叫游离。
请注意:我没有说过反对自对,我自己的联作中自对也不少。反对的是不顾上上下联关系的自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5 1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5 13:25 编辑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错误


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前听钟,后听笛,里听书。----------错误方位对数字是可以的但量词对动词就不对,还有平仄似乎有点也不对
自对能够造成形式上特别强烈的整齐美,层次美,对称美。这种效果是不错的。



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 --------正确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正确



旭日、芙蓉、晓风、杨柳;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正确


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
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正确,天、民平仄注意就更好。此联古代语法分析较复杂


可见自对应用得当是个好方法,用得不当就值得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50
金钱
79
发表于 2017-3-5 21:1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旧篱笆,是为了突破。筑了新篱笆,那是自缚。谁都脱不了这个周期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50
金钱
79
发表于 2017-3-5 22:5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虚竹 于 2017-3-5 23:01 编辑

1.交股对(或交叉对):
江南;
北国。
【江对国,北对南。】

2.扇面本句自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下联的第一分句为一个语意节奏,其脱胎于元曲的扇面对。扇面对为三个句子以上,如同扇面。“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前听钟,后听笛,里听书”为标准本句扇面对,元曲比较常见。】

又如:
生蒲州,事豫州,战徐州,守荆州,万古神州有赫;
兄玄德,弟益德,释孟德,擒庞德,千秋至德无双。
【上下联的前四个为语意节奏,呈扇面,又本句两两相对,生对事,战对守。兄对弟,释对擒。】

3.排比对: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汉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第二三分句为一个语意节奏。】

4,隔句对:
旭日,芙蓉,晓风,杨柳;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
【旭日对晓风,芙蓉对杨柳,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上下联并不工对】

又如: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东壁对西园,图书对翰墨。南华对北苑,秋水对春山。上下联并不工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6 1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6 13:25 编辑
林泉 发表于 2017-3-5 02:12
許老師的觀點與思考有待商榷。“高見”正確還是謬誤?
請老師自作評判。

若用唐诗来论当句对,那我可以推到更早的时代,因为它不是唐朝发明的,古已有之。比如
赠神女诗    魏•弦超
今日/何日/辰良,今夕/何夕/夜长。
琅疏/琼牖/沿房,中有/美女/齐姜。
参差/匏管/笙簧,歌声/含宫/反商。
萧晖/窈窕/芬芳,明灯/朗炬/煌煌。
卸巾/解佩/褫裳,愿言/与了/偕臧。
匏管/笙簧   与   含宫/反商   都是句中自对

董逃行历九秋篇    晋•傅玄
歷九秋兮三春。遣貴客兮一賓。
顧名君心所親。乃命妙妓才人。
炳若日月星辰。

九秋、三春,貴客、一賓,何尝不是自对


点评

許老師引用的是六言詩 其中有當句對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6 14: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7

主题

9504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63
贡献
8625
金钱
16568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4: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7-3-6 14:27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3-6 13:18
若用唐诗来论当句对,那我可以推到更早的时代,因为它不是唐朝发明的,古已有之。比如
赠神女诗    •弦
今日/何日/辰良,今夕/何夕/夜长。
琅疏/琼牖/沿房,中有/美女/齐姜。
参差/匏管/笙簧,歌声/含宫/反商。
萧晖/窈窕/芬芳,明灯/朗炬/煌煌。
卸巾/解佩/褫裳,愿言/与了/偕臧。
匏管/笙簧   与   含宫/反商   都是句中自对

董逃行历九秋篇    晋•傅玄
歷九秋兮三春。遣貴客兮一賓。
顧名君心所親。乃命妙妓才人。
炳若日月星辰。
九秋、三春,貴客、一賓,何尝不是自对

許老師引用的是六言詩。

魏•弦超的作品似乎應叫做《神女賦》。
要讀懂此詩,先得知道這段典故。
在下竊思:
許老師一定心知肚明。
許老師說的:
“参差/匏管/笙簧,
歌声/含宫/反商。”
是當句對嗎?
請教:
参差/在詩中作何解?
匏管、笙簧/分別指的是什麼?
含宫、反商/分別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請教:
魏•弦超的作品屬於什麼體?



敬候賜教、




点评

是诗不是赋。你不是只管当句吗,而且它也不是标准的格律,那么参差先不管。匏管/笙簧,乐器。这不是当句对吗。含宫、反商不也是同一类吗。这一下你又要上下联系看,不是自打耳光了?哈哈。 魏•弦超的作品屬於什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6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6 18: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3-6 19:58 编辑
林泉 发表于 2017-3-6 14:09
許老師引用的是六言詩。
魏•弦超的作品似乎應叫做《神女賦》。
要讀懂此詩,先得知道這段典故。

是诗不是赋。你不是只管当句吗,何况它也不是标准的格律,只看本句。那么参差先不管(要追究可有几种解释,如果与下句对应,可解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用,也可以说以偏代正,省中心词,这个专门术语,好像叫定语代替中心词,二十年不用,都快忘了,古代常见的用法。比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此处可解做高低不齐的乐器。正好与下句歌声呼应,这样还真正是上下句各自当句对,与你举的唐朝例子异曲同工。)。匏管/笙簧,乐器,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这不是当句对吗。含宫、反商,含、反都是动词,商、宫,都是名词,音阶名。动宾结构,不也是同一类吗。这一下你又似乎在上下联系看(上下相关是我的主张),那不是自打耳光了?哈哈。

魏•弦超的作品屬於什麼體?---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因为历史无归类,但第一批正规的六言诗就是六言五句,按曹植弦超都喜欢写六言五句诗,且节奏一致,不像唐以后的六言诗有多重节奏法,因此不叫魏绝也是魏绝的兄弟辈。唐前的六言诗有人笼统说有古体与古绝两种,那它属于绝,是魏绝(魏绝便是古绝)中的一种,只是五句,有些不伦不类。按韵则应属于古体,所以我也稀里糊涂。第一期汉魏晋的六言诗,五句的成体。其余由7句8句(8句的偶然出现)9句等组成,6句的也仅一见,且句句押韵,类型与南北朝的不同,这些属于古体。南北朝时6句的成体(六句三韵体),四句的南北朝也成体,后代成为主要的六言诗,八句的唐朝成体,这三种便属于格律了。
正好教材编到六言诗,所以顺手拿六言诗的例子来打趣你。六言诗成体的时间我还真比专家们懂多了,因为我花的收集时间多且专业化,专家们比不上的,所以顺便“炫耀”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3-6 2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为什么说是诗不是赋。一,是赋的话那时标题中一般都有赋字。二,在诗一样的赋中(诗体赋),那时只有骚体的诗体赋,没有实字体的诗体赋(因为我编了一本杂体赋,对这些很了解),于是骚体句会出现诗和赋两种情况,以题中有无赋字作为一般区别方法。这里没有骚体句型,都是实字成句,所以是百分之百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