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蝎蝴蝶 于 2017-3-10 13:44 编辑
原玉:桃花 人言轻薄也无尤,江上烟波不是愁。
为答春风千里客,才随沅水一枝羞。
生来绝艳惊沙界,莫把清名挂树头。
试看红尘天尽处,桃花朵朵有香丘。
介绍背景: 这位诗友的也是和别人的诗而来。那人的诗说桃花轻薄,作者就写诗反驳了。诸位可以从使用能窥见一二。 初诊: 1.本诗格律无误。江上烟波和上句不粘,并且也略显突兀。破题不够准确。 2.随字作为动词,下的过于轻淡。 3.莫字有规劝之意,用来表达桃花不吝清名,用字不妥。 4.朵朵,叠字不合适,太过普通的叠字,写桃花也不够形象生动。朵朵和后句香丘不粘。桃花如何是香丘? 5.最重要问题是:这首诗虽然翻案,但是写的还是略微俗套。不特别,没新意。翻案不够彻底,不够新巧。 复诊: 2.二联写花开为羞,下联接着写桃花绝艳,似乎冲突,并且重复。
3.结句红尘和天尽,似乎粘连不力。 4.整首诗布局稍显凌乱,三联用力,奈何没有写出桃花风神来。 5.尾联似乎从黛玉葬花词中来。借鉴没问题。
动刀:修改如下: 纵讥轻薄也无尤,雨洗烟波未着愁。 为赴春风千里约,顿消沅水一冬羞。 平添火色惊沙界,不把清名挂树头。 试看红尘摧艳骨,桃花落处是香丘。
理由如下:
3.“江上烟波不是愁”改为“雨洗烟波未着愁”。既然是烟波,江字改掉。雨洗,二字给桃花开设置一个雨霁清新的背景。不是愁改为未着愁。不是愁是断语,未着愁,是雨洗之后,愁绪一扫而空的意思。着字炼字。不是愁,用语稍硬。 4.“为答春风千里客,才随沅水一枝羞。”改为“为赴春风千里约,顿消沅水一冬羞。”原作把春风比作客人,我改为桃花开是为了赴千里春风之约。个人觉得拟人更为灵动一些。原句是流水对,改句也改为流水对。一枝羞是写花,我改为一冬羞是写沅水。冬天万物萧瑟,桃花盛开一扫沅水之前的惭愧之情。个见:改的更为合理一点。另外:千里对一冬,时间空间对比,比原作大气很多。而千里对一枝,只是止步于现在,在广度上改句略好。 5.三联:“生来绝艳惊沙界,莫把清名挂树头。”改为“平添火色惊沙界,不把清名挂树头。”莫改不,语气上更决绝,不是规劝而是自我表白的意思。绝艳改火色,是想突出桃花开的灿烂辉煌。沙界想改,没有动笔。 6.结句“试看红尘天尽处,桃花朵朵有香丘。”改为“试看红尘摧艳骨,桃花落处是香丘。”首先改掉原作逻辑上的问题。用艳骨也是从葬花词得来的。上句清名持否定意见,清名何如骨艳?给桃花一点硬朗的色彩。摧字是下在红尘后,花开不会长久,红尘总会摧毁艳丽桃花。桃花朵朵,改为桃花落处,逻辑上和香丘更顺些。另外既然有开就有凋谢,写全才能摹全桃花的风神。有改为是,有香丘不知谁堆积的香丘,改为是香丘,说明繁茂的桃花落在地上,也是一个小小的丘之意。 7.从全局看,改作在布局及逻辑上理顺了许多。首联写花开背景,二联写花开的意义,三联写花开的繁盛和对清名的鄙弃。四联写花落也有艳骨的意思。 和尚自诊: 诸君以为如何?请多多批评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