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2|回复: 10

[学习资料] 转载 漫说填词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341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076
贡献
4153
金钱
6043

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4-10-27 22: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江月 于 2014-10-27 22:10 编辑

漫说填词
                           
                       学习心得点滴                      
文/皓月
         
     要说填词,当然要数宋朝最为鼎盛,唐诗宋词吗。因为词这种文体起初是可以唱的,名为曲子词。顾名思义,就是说词可以借助音乐的配合把感情抒发到极致,所以,宋人格外偏爱填词,加之词使诗意更为灵活地表达,因为,词要比诗更为灵活,可以允许长短句,多数没有粘对要求,可以说,宋词是我国文艺发展的一个辉煌灿烂的瑰宝,也正因为如此,喜欢宋词的人非常广泛,在网络上随便翻翻博客、论坛之类的网页,便可知今人填词者众。因为,较诗灵活自由,又有诗的铿锵韵律,才会历经久远而不衰。
       然而,笔者见今人填词,有些习作者并不太懂词的一些章法,也不太懂音律,只是照谱填词,大大地削弱了词的表现力。古人选择词牌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是随意什么词牌都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今天的音乐作品产生的不同效果一样,你能拿着舒缓哀愁的音乐配上欢快活泼的词吗?即便强加上去,恐怕唱出来的味道也和你的词大相径庭了吧,这不是啼笑皆非的事情吗?所以,填词一定要考虑词的调子是否与你文字内容表达的情感相匹配,这就是选择词牌。那么,怎么选择词牌呢?
        首先,知道该词牌适合抒发什么样的感情,适合什么样的风格,是舒缓的,还是亢奋的,是缠绵的,还是明媚的,是光芒四射的喜庆还是低回婉转的细语,起码,你要大体上符合该词牌的风格。你要填一阕词,最起码应该知道,这个词牌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这就需要审词牌。怎样审呢?
       审的一项工作就是呼。那么什么是呼呢?
       “呼”指汉语拼音的四呼。即:开口呼、撮口呼、闭口呼、齐齿呼。

开口呼:简单的说就是凡韵母中带a的,都是 开口呼。

举例说明一下,开口呼的字有马、大、娜、 他、好、花、茶;

撮口呼:特征是韵母带u;如猪、堵、忽、球 、都、鼠;

闭口呼:这个最南方才有,现代汉 语(普通话)里面已经没有了。其特征是气 流通过口腔短出急进,会白话的朋友就能够 发出来;比如:日、屋……药等等。

齐齿呼:特征是韵母带i、e;

而审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韵,审词牌,得先审清楚,压几个韵部,这是审词牌。如何审韵,韵要审清楚,关于韵部,在词中就是看清楚。  

四呼与词的内容、思想、意境、情感 关系非常大。学习欣赏古词你会看出古人的词读来朗朗上口楼,感情抒发顺理成章,这就是古人懂声律的道理。你要学习填词,首先要明白古人为什么要选特定的词牌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明白了这些,你才会使自己能够正确选择词牌,才能恰当表达情感。才不至于落韵。才能做到协音、协律。

通常情况下,开口呼相对而言响亮些,所以适合表达比较轻松,愉快一些的内容。

审的另一项工作是审韵

归类:

1、看押平韵还是仄韵;

2、看押几个韵部;

3、审韵部和呼的关系;

选韵参考:

1 .九青韵,作品的内容,绝大多数和“情”有关。不开心的.

2.七阳韵,大多数韵字,就属于豪放的

3 十一忧,不用

4 “尤、侵”韵,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

5 “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

6 “东、真”韵宽平,

7 “支、先”韵细腻,

8 “鱼、歌”韵缠绵,

9 “萧、尤”韵感慨,

10 “东钟”之洪,

11 “江阳”、“皆来”、“萧豪”之响,

12 “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

13 “寒山”、“桓欢”、“先天”之雅,

14 “庚青”之清,

15 “尤侯”之幽,次之。

16 “齐微”之弱,

17 “鱼模”之混,

18 “真文”之缓,

19 “车遮”之用杂入声,又次之。

20 “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

21 至“侵寻”、“监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我们再说一下呼的清浊。凡韵母是a,o,e,I,u,v的,就是清音,其余的为浊音。

关于五音:

因为词是可以唱的,这就注定了它与音乐的联系。那么什么是五音呢?

五音!五音:按律来分:宫、商、角、徵、羽;按发音方式来分: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因为有了五音,所以古人按照这个来写歌词。宫对喉音、商对牙音、角对舌音、徵对齿音、羽对唇音,因为五音的不同,唱的时候就有了抑扬顿挫。古人创作词谱,就按照唱起来流畅,听起来舒服,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发明一个词谱。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律”。词,讲究协律,词谱因律而生,所以必须协(符合)。故,协律协音,是填词非常重要的要求。这些大家作一了解可,我们不要求大家创作词谱的,所以不必紧张,感觉听晕了似的。交流基础部分,目的是为了能够填词,如何能够协律协音。协律,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落韵;协音,是为了避免失腔。关于落韵和失腔,以后我们具体交流。把基础的部分交待了,大家慢慢理解。发宫的时候,大家试一下,牙齿是基本不用的;商呢,牙齿由下而上;角,念的时候舌要动;羽,唇要作运动;

现在,我们知道了五音,下面说这五音的变。我们先说说变宫。变宫,比如:琼,雄,这个就是变宫。宫,gong这个是宫的音,这两个是变宫:琼—qiong 雄—xiong。另一个,变徵。如将jiang ,ji+ang ,解,ji+e;变宫,变徵这两个变,加上五音,就有七个音,也就是构成了填词的七个基本调子,简称:七调。穷qiong是由qi +ong 因此,符合两个变 ,ong前多个i就符合两个变音了。

现在说协律。律,有12律,分别为:黄钟、大吕等,大家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因此古人填词的时候就有7调×12律==84调。《画堂春》

外潮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先看词内容属于婉约。前两个仄音字分别为“外”和“子”,分别为去,上;

外潮莲子长参差,大家自己读读看。整句读下来,不管是用普通话还是地方话,大家的感觉,是不是从高往低呢?外,响。一开始就响,然后一路降落下来。那么下一个问题是,降落的,仅仅是句子么?是不是还有作者的心情?降落的,不仅是句子,同时更是作者的心情,并且影响到读者的心情。抛开句子的字不看,即使没读过书,当听到这句的调子时,是不是多少有点被作者感染呢?

《采桑子》

荷花开後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後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还是念这第一句,与刚才那首作品的第一句,有什么不同?先不管字义,只论音,区别一下此首作品与刚才那首婉约有什么不同,从低到高是吧?两首都是婉约,那么我们可以明显的读出作者以及试图影响读者或听者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协音、协律,也就是,不失腔。

李清照(记梦)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我们再来看第一句,共14个字。大家把这14个字读完,是什么感觉呢? 同样的,先不管内容,从音调方面听起来,低到高再到低。大家对着镜子,试着发一下“雾、舞”,注意观察自己的脸部表情,脸部表情看起来,是笑还是严肃?“雾、舞”,都是韵字。去声和上声。严肃的婉约,就是不开心,至少是乐不起来。我们知道,词是唱的,无论你是在台上,还是面对着其他人唱,还是自个儿一个人唱,其声、其调、其音,在严肃的婉约下,是不高兴的。

李清照《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看完这首作品的全部,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就是:第一句就已经给整词定了调,起作用的就是这些上去入的合理分配。不能逮着仄声,就啥仄声字都可以用,仅仅是用字,甚至是非常直白的字,去直接表述,这样做当然是错误的。其错误之处在于,完全不顾声音调,因此落韵、失腔这些填词的大忌就难免出现。比如,商。大家使点劲念一下这个“商”字。喉咙里,多蓄点气,然后使劲念出来,嘴巴尽量张大,自己听听是怎样的一个音?开口呼!

调,刚才交流的时候说过,有84调。声:你首先发出的响;音:你最后发出的响。比如“啊”,它既是声,又是音,比如“大”,那么D是声A是音,结合起来,就是声音。填词为什么注重音呢?因为,它是最后发出的,由它来决定平上去入,声,并不能决定平上去入。大家可以自己试着随便念几个字看看,是不是这样。那么有的朋友是不是就会问“声”在填词中是不是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的。今天交流“音”和“调”,“声”单独放在以后讲。

“韵母+声母” 平上去入+五音==调。我们换个角度解释,大家看看,念商与念尚,这两个字,在空气中传播,哪个传播的距离更远?尚。结合填词,根据具体的内容,那么看词牌,可以参考原词,具体用什么字,就不难了。上、去、入不可乱用,现在说一下入。这个入声,其作用就是,停顿。开始就是入声,也就是,在台上延长的时候,到这个入声字,就是停顿,语气上的停顿。举个例子: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具体来说,是这样分:碧/云天,黄叶/地。如果词牌有需要,就做这个停顿,停顿时只能用入,上去字都是错。并不是词牌中标注“仄”,就“上、去”都拿着乱用。第一句仄声,应该怎样分配才合理。最后说明一下,律诗讲究音节,填词讲究“调”;从音这个方面来看,这是诗与词的区别。  

的最大特点是轻清高,作用是“过渡”;

的最大特点是“响”,因为他重浊远;

的最大特点是“停顿”。

词谱中的一些术语:

1:叶韵

叶韵就是普通话的1234声,只要声母和韵母一样,就都可以押;如:东、董、冻;

叶,通常有平韵换仄韵,或仄韵换平韵,否则就不需要叶,当然也就用不着标叶。简单是说,从平韵换到仄韵,就会看到“叶”;反之一样。

2:协韵

协韵都是平韵,或者都是仄韵;一东不够用,用二冬,这是协。

3:换韵

平韵仄韵只跟词谱的要求就可以了,可以任意自己选平韵仄韵的韵部,不受必须在哪个韵部的限制,但是要根据内容选韵。

皓月学习时间尚短,这些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作为自己学习备忘录发在这里,不是卖弄,而是为了防止遗忘,同时也希望行家里手指出不当之处,在这里皓月先谢过朋友了。

684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628
贡献
25934
金钱
5582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0-27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待慢慢学习。高亮挂起。

点评

这篇文章参考即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7 22:44

9

主题

47

帖子

2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6
贡献
45
金钱
81
发表于 2014-10-27 22: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月先生转载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颇有误人子弟之处。
比如协韵,一东二冬,在词韵中本就是通押,根本不存在协不协的问题。
而在钦定词谱中,协,就是叶,同韵部平仄互叶的词牌,就叫协,比如西江月,就是协韵的谱子。这和押邻韵是没关系的。
俺只是多事,说这一点吧,还有其他很多,就不说了,建议先生有选择性地参考采纳这篇文章。

点评

前几年我在网上跟一个老师学习填词,也就讲到四呼五音,七十二律,平上去入在句中的作用,但由于时间有限,终未学成,自那以后我才知道填词并非简单地就是平仄合律之事,都不敢填词了,转载这篇文章,目的也是让大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9

主题

47

帖子

2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6
贡献
45
金钱
81
发表于 2014-10-27 2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4-10-27 22:12
好资料,待慢慢学习。高亮挂起。

这篇文章参考即可

225

主题

341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076
贡献
4153
金钱
6043

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2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江月 于 2014-10-27 23:52 编辑
岳飞 发表于 2014-10-27 22:43
寒江月先生转载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颇有误人子弟之处。
比如协韵,一东二冬,在词韵中本就是通 ...


        前几年我在网上跟一个老师学习填词,也就讲到四呼五音,七十二律,平上去入在句中的作用,但由于时间有限,终未学成,自那以后我才知道填词并非简单地就是平仄合律之事,都不敢填词了,转载这篇文章,目的也是让大家知道了解一些关于词的知识,并不是要求大家去照着去做去误人子弟,况且现在的词谱已失去了原有的音乐性要求只有平仄了,要复原词的音乐性并非易事,关于协韵,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
西江月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叶仄)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叶仄)

词的韵部包含平水韵几个韵部,如宋-辛弃疾的西江月用的是词林正韵的第七部,和前是一先,一个词要有主韵,主韵必须在一个韵部里如一先,其次如不够用选其它韵进行协韵.,

点评

[attachimg]10293[/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09:28

73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2570
贡献
18547
金钱
22080

元老功臣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10-28 0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谢谢先生。

点评

这个我只学了几天,实在太难了,你们只作了解参考,我之所以转载,是因为这篇学习心德,总结得比我理解的更系统些,当然只是一部份,还有多的内容,这已经是学朮研究的问题了,我想大家不要因为这篇心得被误导,以此去对照写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09:11

168

主题

630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862
贡献
6887
金钱
780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0-28 0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待慢慢学习,期待继续!

点评

不能继续了,有些资料是老师的专利,而且这个在网上还有很多争议,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筹,这个我也只学了几天,实在太难了,你们只作了解参考,我之所以转载,是因为这篇学习心德,总结得比我理解的更系统些,当然还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09:17

225

主题

341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076
贡献
4153
金钱
6043

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江月 于 2014-10-28 09:18 编辑
拈花一笑 发表于 2014-10-28 00:42
收藏学习,谢谢先生。


这个我也只学了几天,实在太难了,你们只作了解参考,我之所以转载,是因为这篇学习心德,总结得比我理解的更系统些,当然还只是一部份,还有更多的内容,这已经是学朮研究的问题了,我想大家不要因为这篇心得被误导,以此去对照写作,应为至今还沒有几个人还原了宋词的音乐性,谢赏读问好!

225

主题

341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076
贡献
4153
金钱
6043

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欢歌 发表于 2014-10-28 06:38
好资料,待慢慢学习,期待继续!

        不能继续了,有些资料是老师的专利,而且这个在网上还有很多争议,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筹,这个我也只学了几天,实在太难了,你们只作了解参考,我之所以转载,是因为这篇学习心德,总结得比我理解的更系统些,当然还只是一部份,还有更多的内容,这已经是学朮研究的问题了,我想大家不要因为这篇心得被误导,以此去对照写作,应为至今还沒有几个人还原了宋词的音乐性,谢赏读问好!

点评

嗯嗯, 理解,这种学术的东西争议是很大的,再谢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9 05:11

9

主题

47

帖子

2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6
贡献
45
金钱
81
发表于 2014-10-28 09: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月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前几年我在网上跟一个老师学习填词,也就讲到四呼五音,七十二律,平上去入在句中的作用,但由于时间 ...

QQ截图20141028092821.jpg

168

主题

630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862
贡献
6887
金钱
780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0-29 0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月 发表于 2014-10-28 09:17
不能继续了,有些资料是老师的专利,而且这个在网上还有很多争议,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筹,这个我也只 ...

嗯嗯, 理解,这种学术的东西争议是很大的,再谢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