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针叶林的笑话:唐朝科举省试贴,竟然不是近体诗!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6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17:21
考证黄鹤楼,关键在【乘】的读音或声调:
昔人骑着黄鹤去
昔人记载黄鹤去

这个我可回答你,但不是从声律,而是炼字:
骑駕乘載坐,是同义词,但词义有所差异。載坐为一组,坐为方式,载表示下面有承托物。骑駕乘,为一组,骑用于动物如牛马鹿等,驾用以动物拖着的器物,如牛车马车。骑駕都用于地上。乘既可以在地面,也可以在高处,如乘屋。因此骑龙骑鹤就没有乘字好,翔空飞去。

点评

古人的书上已经记载着黄鹤走了! 不是:古人骑着黄鹤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6 17: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5-6 18:00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17:29
从现有可见资料《文苑英华》记载的458首省试贴来看,分别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四个时期有 ...

声律有无区别,我不知。我只说格律的定型期划分:我试分一下,供你们参考
第一阶段   魏绝   是不自觉的阶段,瞎猫抓到死老鼠,能与后代近体相近
第二阶段   南北朝时期,由于四声的出现,不自觉的与近体撞车的越来越多。
近体出现的分水岭是隋朝平仄的出现
第三阶段   唐初沈宋,正式出现了格律诗,又不自觉到自觉
第四阶段   晚唐李贺等开始,格律定型,接下去晚唐五代宋初,各种清规戒律出现,甚至到明朝时还有规矩出来(明天开始向你们请假一周,要下去调研一周,回来再参加你们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6 2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我告犹 于 2017-5-6 20:0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15:32
王力虽有【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的分类,因为对二者没有确切的定义,也就没有准确的界限。王力 ...

有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得看你理解能力。王力没有把自己搞糊涂,是你自己看不懂,把自己弄糊涂而已。我可以很肯定地说,王力的理论,大体上没有问题,他只是在细致问题上说得不够清楚,但自己也可以根据他的理论从而推论。
你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的文体归类强加在王力另一文体归类上面,从而说王力怎么怎么的。至于声律方面,王力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说过你所举例的诗不合律。比如: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这首诗,谁都知道是合律的古风。红色字谁不知道是近体诗中的其中一种格律,那么你还需要什么试金石,需要什么验证唐代近体诗的声律,难道我们现在不是用这样的格律是写五言律诗吗?难道你不认为这种格律是近体诗其中一种吗?你不觉得你说什么验证唐代什么的,什么什么试金石,就如1+1=2一样吗?

点评

三羊说,王力的【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没有确切的定义。你说看三羊的理解能力。实话实说,三羊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差。现在在下三羊领教与您,请您说说: 【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二者的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3:07
王力有定义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2:20
王力知道是古风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6 2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15:36
严羽,为何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之说呢?

不为何,只有三种可能。
一,你没有看过沧浪诗话。
二,看了,但不懂。
三,懂了,但不认可。

点评

你明白,你可以说说,俺学学听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5-6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6 05:25
可见这位先生谨遵祖训,原无大错。启功先生就是这样教导的。目前对孤平有些争论,我是同意王力定义的。其 ...

小时候,祖父反复告诫我,近体诗绝不要出现夹平,近体诗不出现夹平,也就无孤平与拗句。看来注意夹平,也等于避开了孤平与拗句。

点评

夹平之说法太笼统,要分在什么地方。如下例第二字也是夹平即非孤平: 愿驱众庶戴君王。(杜甫)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 午时起坐自天明。(杜甫) 竹竿袅袅细泉分。(杜甫) 百年世事不胜悲。(杜甫) 岁时伏腊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6 22: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5-6 20:47
小时候,祖父反复告诫我,近体诗绝不要出现夹平,近体诗不出现夹平,也就无孤平与拗句。看来注意夹平,也 ...

夹平之说法太笼统,要分在什么地方。如下例第二字也是夹平即非孤平:
愿驱众庶戴君王。(杜甫)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
午时起坐自天明。(杜甫)
竹竿袅袅细泉分。(杜甫)
百年世事不胜悲。(杜甫)
岁时伏腊走村翁。(杜甫)
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
北书不至雁无情。(杜甫)
立冬几夜宿阳台。(杜甫)
一谈一笑俗相看。(杜甫)
起居八座太夫人。(杜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6 2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开了孤平与拗句。
----拗句的出现是必然的,没有必要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2: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0:00
有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得看你理解能力。王力没有把自己搞糊涂,是你自己看不懂,把自己弄糊涂而已。我可以很肯定地说,王力的理论,大体上没有问题,他只是在细致问题上说得不够清楚,但自己也可以根据他的理论从而推论。
你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的文体归类强加在王力另一文体归类上面,从而说王力怎么怎么的。至于声律方面,王力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说过你所举例的诗不合律。比如: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这首诗,谁都知道是合律的古风。红色字谁不知道是近体诗中的其中一种格律,那么你还需要什么试金石,需要什么验证唐代近体诗的声律,难道我们现在不是用这样的格律是写五言律诗吗?难道你不认为这种格律是近体诗其中一种吗?你不觉得你说什么验证唐代什么的,什么什么试金石,就如1+1=2一样吗?

王力知道是古风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0:00
有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得看你理解能力。王力没有把自己搞糊涂,是你自己看不懂,把自己弄糊涂而已。我可以 ...

王力有定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6 2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我告犹 于 2017-5-6 22:37 编辑

  (七)入律的古风
      讲到这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诗迥然不同的。上文说过,律诗产生以后,诗人 们即使写古体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是还注意粘对(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诗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还喜欢用律句。这种情况,在七言古风中更为突出。
  上面是王力的一段原话,你看看你自己举出的例子是不是属于蓝色字体的内容吧。你自己推论王力把你的例子归类为古风还是近体诗吧。



点评

你或者王力理论,依据什么将其归入古风?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2: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2:32
(七)入律的古风
      讲到这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 ...

你或者王力理论,依据什么将其归入古风?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点评

这是首齐梁体诗。齐梁体也属于古风,不属于唐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6:49
首先看看整首诗是不是注意了粘对,然而在第一句却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3: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0:00
有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得看你理解能力。王力没有把自己搞糊涂,是你自己看不懂,把自己弄糊涂而已。我可以 ...

三羊说,王力的【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没有确切的定义。你说看三羊的理解能力。实话实说,三羊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差。现在在下三羊领教与您,请您说说:

【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二者的声律不同点是什么?

点评

【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主要指七言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0:10
不为何,只有三种可能。
一,你没有看过沧浪诗话。
二,看了,但不懂。

你明白,你可以说说,俺学学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6 2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2:52
你或者王力理论,依据什么将其归入古风?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首先看看整首诗是不是注意了粘对,然而在第一句却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6 2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2层103层,一并回答,看书去吧。书里有你要的答案。

点评

在哪里啊? 看来你也不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6 23: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2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3:31
102层103层,一并回答,看书去吧。书里有你要的答案。

在哪里啊?
看来你也不知道!

点评

我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亦无必要与你争论这个。下面这首诗,你就知道不符合王力的理论。然而我说是近体诗,是五言排律。别问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多看看书吧,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你扫肓的。多看书,这是忠告,因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7 0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3:46
在哪里啊?
看来你也不知道!

我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亦无必要与你争论这个。下面这首诗,你就知道不符合王力的理论。然而我说是近体诗,是五言排律。别问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多看看书吧,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你扫肓的。多看书,这是忠告,因为你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未入门。
《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点评

我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亦无必要与你争论这个。下面这首诗,你就知道不符合王力的理论。然而我说是近体诗,是五言排律。别问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多看看书吧,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你扫肓的。多看书,这是忠告,因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8:14
分析很好。只一两句不合后来的格律,在当时应是合格的格律诗了  发表于 2017-5-7 07:17
“因为你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未入门”。这句话说的不当,不合事实。在争论中,别人也可以这样说你,你感受如何  发表于 2017-5-7 0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3:07
三羊说,王力的【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没有确切的定义。你说看三羊的理解能力。实话实说,三 ...

【入律的古风】和【古风式的律诗】,主要指七言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2:52
你或者王力理论,依据什么将其归入古风?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这是首齐梁体诗。齐梁体也属于古风,不属于唐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6: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6 22:32
(七)入律的古风
      讲到这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 ...

重复抄一遍:律诗产生以后,诗人 们即使写古体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是还注意粘对(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诗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还喜欢用律句。这种情况,在七言古风中更为突出。
  上面是王力的一段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7: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2:52
你或者王力理论,依据什么将其归入古风?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有两句不合格律。不我君说是入律的古风
《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也有两句不合格律。不我君说是近体
三羊同学有疑,我也有惑。我认为都是近体,有古风的痕迹而已,只是第一首前后包围,古风显得略浓些

点评

这是两首近体律诗,论唐朝科举声律,敲敲头皮刚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8: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5-7 07:27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

这是两首近体律诗,论唐朝科举声律,敲敲头皮刚刚的!

点评

这更像齐梁体。如果考沈宋定型的律诗,绝不至于出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8:54
哦。那还差不多  发表于 2017-5-7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8: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7 08:15 编辑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7 00:08
我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亦无必要与你争论这个。下面这首诗,你就知道不符合王力的理论。然而我说是近体诗,是五言排律。别问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多看看书吧,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你扫肓的。多看书,这是忠告,因为你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未入门。
《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不符合王力声律,但是符合唐朝声律!你懂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7 08:11
这是两首近体律诗,论唐朝科举声律,敲敲头皮刚刚的!

这更像齐梁体。如果考沈宋定型的律诗,绝不至于出律。

点评

不要【像与不像】,要【是与不是】! 王力可是老是好说【像与不像】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8:59
你要摆事实讲道理! 不要老是放空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7 08:54
这更像齐梁体。如果考沈宋定型的律诗,绝不至于出律。

你要摆事实讲道理!
不要老是放空炮!

点评

多少根据你怎么视而不见呢?那些古风体应试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三羊脑袋真是一根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7 08:54
这更像齐梁体。如果考沈宋定型的律诗,绝不至于出律。

不要【像与不像】,要【是与不是】!
王力可是老是好说【像与不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7 08:56
你要摆事实讲道理!
不要老是放空炮!

多少根据你怎么视而不见呢?那些古风体应试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三羊脑袋真是一根筋!

点评

不是嘴上说,说是就是。 你说或你认为,不是近体诗,你要说出你的理由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7 09:00
多少根据你怎么视而不见呢?那些古风体应试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三羊脑袋真是一根筋! ...

不是嘴上说,说是就是。
你说或你认为,不是近体诗,你要说出你的理由来!

点评

小三羊 沈宋近体诗的声律,具体是什么内容呢? -----连这都不知道,还如何和你讨论下去?百度一下去吧,弄明白再提问不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13
理由还不充分?若考沈宋律诗,考生们敢写拗句甚至古风句吗?敢不沾不对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7 09: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7 09:11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7 09:04
不是嘴上说,说是就是。
你说或你认为,不是近体诗,你要说出你的理由来! ...

理由还不充分?若考沈宋律诗,考生们敢写拗句甚至古风句吗?敢不沾不对吗?你不是一直疑惑为什么状元诗也出律吗?这就是答案!

点评

沈宋近体诗的声律,具体是什么内容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7 0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0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5-6 17:42
这个我可回答你,但不是从声律,而是炼字:
骑駕乘載坐,是同义词,但词义有所差异。載坐为一组,坐为方 ...

古人的书上已经记载着黄鹤走了!
不是:古人骑着黄鹤走了!

点评

驾鹤也可  发表于 2017-5-7 09:29
都可以呀,所以要“炼”  发表于 2017-5-7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9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