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4

革人须缓、鼎己宜勤(上)——释《革》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5-21 1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人须缓、鼎己宜勤(上)——释《革》
内容提要:
从现代哲学意义讲,革与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革》、《鼎》两篇并不着意于哲学原理的论述,而是讲革殷之命与鼎己之新的戡商战略问题。而这一战略政策,恰恰也是对立统一哲学原理的有力佐证。《革》篇说,革殷之命,要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最后达到革而信服的效果;革人须鼎己,否则,敌人未革而自己先垮,哪里能有革命呢。所以,对自己要随时更新,保持活力。“不我能即”的先进政治是鼎己之根本。政权要保持活力,如鼎耳之金炫玉炫。
主题词:
革    鼎     巳(已)日    孚    革言三就    鼎颠趾得妾以子      不我能即  鼎耳革    鼎黄耳    鼎玉铉
1.0《革》篇翻译
1.1  聚讼不已的“巳”
《革》卦辞有“巳日乃孚”一句话。对“巳”字的解释,历来聚讼不已。筮占家则更为迷茫。一年三十六个巳日,那一个巳日才是“乃孚”之日呢?所以不解释,也没有能力解释。而且,越是糊涂账就越是便于糊弄客户,不予解释岂不更好?
大体而言,儒家义理派学者解释为已经之已,基本继承《彖传》的解释。王弼、孔颖达,朱熹,直至现代的《周易》大家如南怀瑾、宋祚胤等就是这一派。
1.2 巳”即“已”的文字学根据
我同意“‘巳’就是‘已’”。其文字学根据见下扫描件。
……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P301):“巳,学者们说:‘猶已、矣、止词’。卜辞‘巳雨’猶‘已雨’、‘于毓祖乙巳’猶‘于毓祖乙已’或‘于毓祖乙矣’”。也是将“巳”解释为“已”的。
以上是非常简约的说明,对于有深层次要求的读者,请另看附录——“冂上发生的故事”。当然那篇文章是深奥且枯燥无味的。没有需求的读者可以不读。
1.3 《革》篇翻译
【原文】《革》: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译文】《革》:革命须循序渐进,缓缓而行。革命既久,乃得人和。循序渐进,大国(壮大国家)之道。理当坚持,不可动摇。
为对卦辞做出合理翻译,还必须对卦辞中的词语做些解释。
革,《周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所以,“革”,就是表示改朝换代的革命。卦、爻辞中的革字,也应当作革命解释;
巳,前面和附录都已经做过仔细研究,说明“巳”原本就是已经之“已”。巳(已)日,是经过较长时日之意。
孚,就是信,诚信、信任之意;
“巳(已)日乃孚”,张立文《白话帛书周易》引王弼《周易注》:“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周易正义·孔疏》曰:“巳(已)日乃孚者,夫民情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以虑始。故革命之初,人未信服,所以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
大意是说,民情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变革,所以革命之初,人民徘徊观望。革命既久,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人民适应了这一环境,所以拥护革命。联系《革·上六》的“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命过激,革面不革心的实际情况,王、孔之疏无疑是正确的;
元亨,大享,大祭祀。祭祀,乃天子、诸侯的专利。而且也不是随意可以祭祀祖先的。必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才能藉以祭祀祖宗。因此,“元亨”就是国家盛大发展的代名词。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现代汉语的“坚贞不屈”就是“坚定不屈”的意思,保留了“贞”字的鼎定不移义项。
【原文】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译文】初九,殷商之固,其如用黄牛革绑了缚了的一样,短时难以变革。改命换政,当待时日。
这里必须说明,“巩用黄牛之革”,显然是说某件东西很坚固,如像用黄牛之革捆绑的一样。在商周之际,最牢实的捆绑材料就是黄牛皮了,牛车或战车就是用黄牛皮将“车杠子”捆绑在车轴上的。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用以比喻殷商王朝的巩固。我们之所以说是用以比喻殷商之固,显然是根据《革》篇全文逻辑和《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含义补上的,是否对,读者可以斟酌。既然承认革就是革命,文王所革者,除殷商而外,更有何人呢?
【原文】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译文】六二,革商之命,假以时日。人民拥护,革之无赦。如此而为,不有咎害。
本爻辞中的“巳”就是“已”,前已述及。“巳(已)日乃革之”,就是时机成熟、得人民拥护而后革之之意;
征,在这里表示行为过程。征吉,如此而为吉利之意。
【原文】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译文】九三,武力戡商,定有凶厄。不予改变,麻烦不小。革命须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而后革之有果。
征,甲骨文作“  ”,象脚趾走向城围,象意征伐。这里的征,泛指武力。征凶,因武力戡商而至于凶厄之意;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贞厉,不改变武力戡商政策而有灾难之意。这是文王的告诫。可是在文王死后三年,武王即以四万五千人武力戡商(当时上纣王有七十万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直接违背了文王的戡商政策。可见文王在世时,姬周内部以武力戡商(虎变、豹变)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也可以看到文王与武王在戡商政策上的分歧。
“革言三就”,是应用盘庚迁殷、三宣其义,而后将商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的典故,来说明缓缓革商之命的合理。《商书.盘庚》三篇记录其事,可参考。
孚,诚信。有为语词,无义。有孚,得民拥护之谓。
【原文】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译文】九四,虽然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却不是不要戡商。不用怀疑,得民拥护的革命是吉祥的。
悔亡,是对“放弃革命”的否定。
孚,信也,拥护也。有为语词,无义。
【原文】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译文】九五,改命须缓缓而行。如狼似虎的革命,民不拥护,行之有败。
虎变,如狼似虎的变革,以状革命之激;同时以老虎扑食象喻凭藉武力的革命。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的社会,但走急了也是灾难。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运动,是一次共产主义尝试。但是,需要几百年走的路,几年就走完了。是虎变、还是豹变?能得人心、得人拥护吗?
占,问也。未占有孚,不问是否有诚信、得到人民拥护之谓。“有孚”之有,为语词,无义,或相当于“其”。
【原文】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上六,改命须缓缓而行。如虎似豹的变革,革面而已,不及其心。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安定情绪,守定归静,至于吉祥。
豹变,同虎变,见上。
征凶,因武力征伐而凶之谓;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居贞,如鼎样镇静安祥之谓。
文中,“君子”与“小人”对待。君子当指掌握政策的人,小人是被革命的对象,这里,当是殷商的蔑称;
“豹变”与“革面”对待。君子革命如虎之凶、似豹之急,人民害怕而表面应付之,所谓革面不革心。
改造小农经济而为大农业是历史之必然。但是,走急了也是灾难。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政府豹变、人民革面的典型事例。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就是表面的公社制,实际的分田到户制,是革面不革心的典型事例。
2.0《革.彖》翻译
【原文】《彖》曰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yué),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革就是变革。其如水与火之不相容,又如大小老婆同居一室,矛盾不可调和,这就需要变革。所谓“巳日乃孚”,是说革之既久,大家就习惯了。
革之为卦,内为离,象文明;外为兑,象愉悦。革命须内禀正(文明)而外柔顺(手段柔和),文明而愉悦。变革方式得当,就会消除因革命伴生的怨恨。
天地以变革而显四时变化,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由此观之,革命的时机和手段是多么地重要啊!
“水火相息”,是以革卦的卦象为喻,论述政治哲理。革卦的上卦为泽☱,泽就是水;下卦为离☲,离就是火。水与火互不相容。
“二女同居”就是大小老婆居于一室。
“水火相息”与“二女同居”相互比拟,用以比喻春秋时代诸侯与地主阶级水火不容的政治形势。有矛盾就要发生变革,说明革命是必然的、合理的。
水与火居于天地这个统一体中,互相矛盾而推进自然变化,以成风雨寒暑。《彖传》作者在这里借自然规律论述政治变革的必然与合理。
汤,又叫成汤,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王朝;武,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纣王而建立周王朝得武王。这两次革命非常得人心,天护人愿,从而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
“文明以悦”,是以卦象为提示,论述政治哲理。文明,是说革卦的内卦为离☲,离是火,象光明;悦,是说革卦的外卦是兑☱,兑象征愉悦。
“文明以悦”,以愉悦(柔和手段)推行变革之谓。而不是以虎变、豹变之革。时,时机。
可见《革·彖》的作者并不反对革命,只是要注意时机与方法,强调正义(文明)而柔和的革命。虽然《彖传》是论述春秋时事政治之作,但在理解《周易·革》的文义上,没有过多走样。
3.0《革.象》翻译
【原文】《大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制历明时。
【译文】《大象传》说:上卦为泽,下卦为火。两卦相组,象意水以火而成雨,火以水而降暑。寒来暑往,相生相克,以成四时。这就是革卦的含义。感此象意,君王当效法天地的规律,适时制定符合现实的政策。
《象传》都是以卦象的象徵取义,然后引出政治哲理。虽然都声称是《卦辞》的解释,但多与《卦辞》不相干,而是自成系统的政治哲理。不过是拉《周易》作虎皮罢了。

图像 (103).jpg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革人须缓、鼎己宜勤-----这句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为苏版主发的帖,其余能了者,就了了了。

点评

第四十九卦 革卦 泽火革 兑上离下。 《革》: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其中 巳日,《增韻》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巳也,象陽氣旣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巳字。《釋名》已也,如出有所爲,畢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1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17-6-4 17: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5-23 08:08
专为苏版主发的帖,其余能了者,就了了了。

第四十九卦 革卦 泽火革 兑上离下。
  《革》: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其中  巳日,《增韻》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巳也,象陽氣旣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巳字。《釋名》已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   故,巳日 是指:陽氣旣極,回復正常之日。 故有,

【译文为】《革》: 陽氣旣極之日,即人和(信诚)建立之时。 大亨通而利于伸张正义,无忧悔之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08: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对《革.卦辞》提出新见解。你的解释是符合《周易.大传》思维的。我的解释,则突破了《大传》,因此,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存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9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