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45|回复: 170

漫谈特殊拗句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5: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7 07:31 编辑

漫谈特殊拗句
自我编辑。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7: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1 17:07 编辑

既然平平仄平仄句东汉西汉三国齐梁就有,难道那时的诗人就开始本句自救了?!
更奇怪的是:平平平仄仄反而不正常,要把它救成平平仄平仄这个样子才正常?!

点评

你没有认真阅读。没有人说“比平平平仄仄还正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6:40
讲究声律之前出现在诗中的是天然产品,与特拗句相同纯属偶然。讲究声律后的类似产品凡出现在律诗中的,皆属于人造产品,是按图纸加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1 18:0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1 17:03
既然平平仄平仄句东汉西汉三国齐梁就有,难道那时的诗人就开始本句自救了?!
更奇怪的是:平平平仄仄反而 ...

讲究声律之前和古风中出现在诗中的是天然产品,与特拗句相同纯属偶然。讲究声律后的类似产品凡出现在律诗中的,皆属于人造产品,是按设计图纸加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18:18 编辑

对特拗句,是不宜用拗救说来理解的。无论是三救四说还是四救三说,都是说不通的。又:特拗句,又称为准律句,无论是从特拗上理解,还是从准律上理解,需要救吗?对特拗句再作拗救来解释,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对前人错误的理论必须抛弃!老针,醒醒吧。这里坚持拗救论的大眼怪、潭州雨梦也与我一样,是否定对特拗句再作拗救来解释的。遥握。
又:我们作为后人,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修正,是对前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前人若地下有知,也会认同的。遥握。

点评

问题发生在对“拗”字的理解上。 金筑子和三羊认为拗是病,是断了的胳膊。实际不然。拗救句本身,或者拗救句的组合,都是组成律诗的合格零部件。有拗有救的过程就是诗人加工的过程。所以说拗救句是和标准律句同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8:15
对特拗句,是不宜用拗救说来理解的。无论是三救四说还是四救三说,都是说不通的。又:特拗句,又称为准律句 ...

问题发生在对“拗”字的理解上。
金筑子和三羊认为拗是病,是断了的胳膊。实际不然。拗救句本身,或者拗救句的组合,都是组成律诗的合格零部件。有拗有救的过程就是诗人加工的过程。所以说拗救句是和标准律句同等的组件。若这么理解,就不会歧视他们了。不知为何你说前人的理论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18:48
问题发生在对“拗”字的理解上。
金筑子和三羊认为拗是病,是断了的胳膊。实际不然。拗救句本身,或者拗 ...

如按你的解释,还有特拗的意义吗,还有准律句的意义吗。拗救论中,最不严谨的便是对特拗句的过度解释。本不需要解释的,只要理解这是特拗或准律即可。为什么大眼怪、潭州雨梦虽与我在其他拗救论上看法相左,然对特拗句的救说否定又是如此的一致?这是因为,对特拗句的救说解释,太让人失望了,说是自打嘴巴也未尝不可。遥握。

点评

特拗,如此解释都不能理解,可见解读还不够。拗律是一对矛盾,定义了两个看似对立的的内容,同处于统一体中,这就是律诗的格律。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理解诗。离开了拗救,诗格律就会真正成为一僵死的模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步·峭寒催换木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该诗平起,声韵流畅。最为出彩之句无疑是特拗句,将秋风拟人化,说他管闲事,吹红了枫叶,却吹白了人头。将俗语管闲事入诗,颇具匠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1 1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19:12 编辑

三羊继承和发展了的拗救理论,基本可以通吃【特拗句】和【大拗句】
传统的拗救理论,是低级拗救理论;三羊的拗救理论,是高级拗救理论!

1、《明堂火珠》崔曙状元试律诗例句:还知圣明代。平平仄平仄。
【圣】字,应平而仄是【拗】;【明】字,应仄而平是【救】。

2、《春风扇防和》郭 遵试律诗例句:熈熈与春亲。平平仄平仄。
【与】字,应平而仄是【拗】;【春】字,应仄而平是【救】。

3、《春风扇防和》崔立之试律诗例句: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芳】字,应仄而平是【拗】;【气】字,应平而仄是【救】。

4、《宫池产瑞莲》王贞白试律诗例句: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拗】;【万】字,应平而仄是【救】。

点评

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拗】;【万】字,应平而仄是【救】。 -----------又来添笑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9:09
三羊继承和发展了的拗救理论,基本可以通吃【特拗句】和【大拗句】
传统的拗救理论,是低级拗救理论;三羊 ...

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拗】;【万】字,应平而仄是【救】。

-----------又来添笑料!

点评

1、《明堂火珠》崔曙状元试律诗例句:还知圣明代。平平仄平仄。 【圣】字,应平而仄是【拗】;【明】字,应仄而平是【救】。 4、《宫池产瑞莲》王贞白试律诗例句: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1 19: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19:22
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拗】;【万】字,应平而仄是【救】。

1、《明堂火珠》崔曙状元试律诗例句:还知圣明代。平平仄平仄。
【圣】字,应平而仄是【拗】;【明】字,应仄而平是【救】。

4、《宫池产瑞莲》王贞白试律诗例句:雨露及万物。仄仄仄仄仄。
【及】字,应平而仄是【拗】;【万】字,应平而仄是【救】。

三羊继承古人【1】的说法,【234】是继承古人的延续!
你也竟敢反对古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2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8:55
如按你的解释,还有特拗的意义吗,还有准律句的意义吗。拗救论中,最不严谨的便是对特拗句的过度解释。本 ...

特拗,如此解释都不能理解,可见解读还不够。拗律是一对矛盾,定义了两个看似对立的的内容,同处于统一体中,这就是律诗的格律。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理解诗。离开了拗救,诗格律就会真正成为一僵死的模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2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23:1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22:53
特拗,如此解释都不能理解,可见解读还不够。拗律是一对矛盾,定义了两个看似对立的的内容,同处于统一体 ...

对于特拗句,无论你作三救四解,还是作四救三解,都会走进死胡同的——这是拗救论中解释最失败处。故谈拗救论的一般都要避开这个的薄弱点,你倒好,偏要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正是中了大拗无法救的圈套?在格律理论上,大眼怪、潭州雨梦以及学堂等都不会差于你的,为何他们都会认同我的观点:特拗句不存在救,就是因为唐人常用,已成定例,作准律句,拗只是他的外在形式,但他却有特殊性,人们是将他与平平平仄仄句式同等看待的。对特拗作过度的解释,是欠考虑的。王力主编的古汉中的解释,为何会前后矛盾?正是这种过度解释造成的。遥握。
又:我们应该修正前人的错误,而不是延续前人的错误。王力不在了,如他地下有知,也会对能修正他的错误的人感谢的。

点评

这就是你理论的严谨性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7:24
你倒好,偏要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正是中了大拗无法救的圈套?在格律理论上,大眼怪、潭州雨梦以及学堂等都不会差于你的,为何他们都会认同我的观点? -----你这段话好无道理!我研究我的,和你们何干?什么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5:42
人们是将他与平平平仄仄句式同等看待的。 -----你这看法是人云亦云,自己没有仔细研究的过。事实是人们始终没有将特殊拗句当正常律句使用的,更不用说其他大拗句了,只是使用稍微多些而已,但决未达到正常水平。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5: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23:09
对于特拗句,无论你作三救四解,还是作四救三解,都会走进死胡同的——这是拗救论中解释最失败处。故谈拗 ...

人们是将他与平平平仄仄句式同等看待的。

-----你这看法是人云亦云,自己没有仔细研究的过。事实是人们始终没有将特殊拗句当正常律句使用的,更不用说其他大拗句了,只是使用稍微多些而已,但决未达到正常水平。我也统计过使用特拗较多的杜甫五律627首,其中仄起五律458首(只有仄起五律第七句可以使用特救句),其中使用特拗句对的134首,使用正常句(平平平仄仄句式)对的324首,二者只比为一比四------这应该是使用特拗句的上限了!这哪里是“同等看待”?
    特拗句的特殊性,不仅自古常用,根本在于其声律特点,虽然没有二四交替平仄,但句内平仄总数是基本均衡的,相当于一个句内自救句式,所以在律诗中才得到如此之多的应用。但毕竟依然是平仄失替的大拗句,就不会和正常律句(标准律句和小拗句)使用那样多,当然比其他大拗句多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5: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2 05:33 编辑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只说常用到与正常格式一样可以择而用之,甚至应试的排律也可使用。但又说毕竟“不合常规”,应该叫做拗。(见汉语诗律学第九节:平仄的特殊形式,9.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5: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23:09
对于特拗句,无论你作三救四解,还是作四救三解,都会走进死胡同的——这是拗救论中解释最失败处。故谈拗 ...

你倒好,偏要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正是中了大拗无法救的圈套?在格律理论上,大眼怪、潭州雨梦以及学堂等都不会差于你的,为何他们都会认同我的观点?

-----你这段话好无道理!我研究我的,和你们何干?什么叫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中了什么圈套?你什么观点可以拿来交流,但截至目前除了见到你的盛气凌人,没有见到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真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请你端正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5: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05:30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只说常用到与正常格式一样可以择而用之,甚至应试的排律也可使用。但又说毕竟“不合常 ...

没说特拗不是拗,但你更应该理解那个特字——他有特殊性,与一般拗句不同!在声律理论上,特拗句是个合律的拗句,即然合律,还讲什么救。谈救者,是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搞不灵清造成的。遥握。
你可看看,我虽说是否定拗救论的,但在这里持拗救说的,对拗救的理解就比我强了?就拿雨梦来说吧,他在与我探讨之后,最后还是采纳了我的观点:即一首诗中,只要律句多,偶用下拗句,无论救或不救都是认可为律诗的。

点评

特拗句是个合律的拗句,即然合律,还讲什么救。 -----你连什么是拗什么是律都还没搞清楚,讨论什么?别人采纳你什么观点与我无关,我目前感到你对拗救的理解还没入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5: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05:42
你倒好,偏要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正是中了大拗无法救的圈套?在格律理论上,大眼怪、潭州雨梦以及学 ...

呵呵。你研究去吧。到最后只是头破血流而已。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还谈什么拗救!

点评

这回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呵呵。你研究去吧。到最后只是头破血流而已。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还谈什么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7:23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5: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05:47
没说特拗不是拗,但你更应该理解那个特字——他有特殊性,与一般拗句不同!在声律理论上,特拗句是个合律 ...

特拗句是个合律的拗句,即然合律,还讲什么救。

-----你连什么是拗什么是律都还没搞清楚,讨论什么?别人采纳你什么观点与我无关,我目前感到你对拗救的理解还没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05:49
呵呵。你研究去吧。到最后只是头破血流而已。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还谈什么拗救! ...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6: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05:53
特拗句是个合律的拗句,即然合律,还讲什么救。

-----你连什么是拗什么是律都还没搞清楚,讨论什么?别 ...

呵呵。你不看看,持拗救说的,哪个来反我啦,反而是否定拗救的来反我?
你再看下,对你们的争论,大眼怪有句“一群废物”——可是在说谁啊。
综合比较下,到底是谁没有入门哪?
你再看下,北山对我帖子的评价:老金连七律第五字论还是不论至今没搞懂,不补课能行吗,晓风此文比王力的精要全面,快放下你的砖头拿起老花镜学习吧。
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6:2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的看法代表不了我,别人的骂语就当做一股臭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2 0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05:49
呵呵。你研究去吧。到最后只是头破血流而已。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还谈什么拗救! ...

这回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呵呵。你研究去吧。到最后只是头破血流而已。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还谈什么拗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2 07: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23:09
对于特拗句,无论你作三救四解,还是作四救三解,都会走进死胡同的——这是拗救论中解释最失败处。故谈拗救论的一般都要避开这个的薄弱点,你倒好,偏要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正是中了大拗无法救的圈套?在格律理论上,大眼怪、潭州雨梦以及学堂等都不会差于你的,为何他们都会认同我的观点:特拗句不存在救,就是因为唐人常用,已成定例,作准律句,拗只是他的外在形式,但他却有特殊性,人们是将他与平平平仄仄句式同等看待的。对特拗作过度的解释,是欠考虑的。王力主编的古汉中的解释,为何会前后矛盾?正是这种过度解释造成的。遥握。
又:我们应该修正前人的错误,而不是延续前人的错误。王力不在了,如他地下有知,也会对能修正他的错误的人感谢的。

这就是你理论的严谨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7: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07:24
这就是你理论的严谨性吗?

呵呵。对王力不严谨之处已经否定,还不够吗?非得要用你那套“左手断了,再折右手”的损语才好吗?对特拗句最好的理解,就是唐人常用,已成定例,是“平平平仄仄”的特殊变式,在平仄理解上,他等同于“平平平仄仄”句式,故又称准律句。遥握。

点评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8:00
平平平仄仄,能等于 平平仄平仄吗? 睁着大眼说瞎话! 幼儿园小孩也知道: 平平平仄仄,二四俩字是【平仄】 平平仄平仄,二四俩字是【平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2 07: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07:41
呵呵。对王力不严谨之处已经否定,还不够吗?非得要用你那套“左手断了,再折右手”的损语才好吗?对特拗 ...

平平平仄仄,能等于 平平仄平仄吗?
睁着大眼说瞎话!
幼儿园小孩也知道:
平平平仄仄,二四俩字是【平仄】
平平仄平仄,二四俩字是【平平】

点评

咩咩,你连节奏都不会断,还瞎掰个毛。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哪个是对的?为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2 08: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07:41
呵呵。对王力不严谨之处已经否定,还不够吗?非得要用你那套“左手断了,再折右手”的损语才好吗?对特拗 ...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点评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这句话明显是错误,拗救理论的要点之一是为了救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08: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平仄仄,变形句平平仄平仄,不是什么拗句,是合理的变动。平平/平/仄仄,它的排列是:12/5/34,而非12/3/45。而平平/平/仄仄,又是从平平/仄仄/平发展而来。如果连这点都不懂,还是少扯什么理论为好,免得出洋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08:1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07:57
平平平仄仄,能等于 平平仄平仄吗?
睁着大眼说瞎话!
幼儿园小孩也知道:

咩咩,你连节奏都不会断,还瞎掰个毛。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哪个是对的?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0:5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22 10:5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08:00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这句话明显是错误,拗救理论的要点之一是为了救孤平而设,没有听说过把本来不是孤平的句子“拗救”为孤平的。

“平平仄平仄”是特拗句,无论是永明体的遗留还是当时的诗人故意为之的,视为是一种“既成事实”,古人已经把这样的诗定为律诗了。但是应仅限于摸索过渡期的那个时代,不主张今人还继续沿用。

所以它并不是按照拗救理论才写成那样的,而是永明体的遗留或是当时的诗人故意为之。


点评

孤平为拗,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这里的大神们都是跳大神的货色啊。 平平仄平仄,根本就不是拗句,双平完璧ing,还拗什么拗?这本就是一句合律的变形句式,虽然变得有些出乎人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2:34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25倆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以上两种,都是近体诗借用或交集的永明体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5-22 1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0:55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 ...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25倆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以上两种,都是近体诗借用或交集的永明体律句!

点评

永明体是诗歌走向成熟前的最后一个站点,你不明白吗,大神(棍)咩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