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两韵古诗,还是两韵律诗?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15: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7 15:40
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如果将:美人卷珠帘。仄平仄平平。单 ...

若按八病论是上尾。但唐代已不讲上尾,又是古风,故算首句不入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6: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7 15:56
若按八病论是上尾。但唐代已不讲上尾,又是古风,故算首句不入韵。

【但唐代已不讲上尾】,你该不是开玩笑吧!
你有证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16: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7 16:08
【但唐代已不讲上尾】,你该不是开玩笑吧!
你有证据吗?

沈约上尾是四声论,和平头一起,平仄二元化后已被格律所代替。故平头上尾均消失了

点评

近体诗的元兢换头理论是平仄律,这个有证据一点不假。 单句的规矩,你有证据是平仄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7:27
空口无凭,近体诗绝对没有犯上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5-27 16:10
争其律绝古绝木名堂!还是从在封建社会那么严苛的科举考试中,祖咏敢于四句便搁笔,而考官(或者说大唐王朝 ...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科举省试贴,传说而已。
祖咏进士及第的那一年,试题不是《终南望余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7 16:12
沈约上尾是四声论,和平头一起,平仄二元化后已被格律所代替。故平头上尾均消失了 ...

空口无凭,近体诗绝对没有犯上尾的!

点评

所以我说已被格律所代替  发表于 2017-5-27 16:29
三羊说得对,四句意尽那回,落榜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1
贡献
13505
金钱
1600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16: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7 16:25
空口无凭,近体诗绝对没有犯上尾的!

三羊说得对,四句意尽那回,落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16: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5-27 16:10
争其律绝古绝木名堂!还是从在封建社会那么严苛的科举考试中,祖咏敢于四句便搁笔,而考官(或者说大唐王朝 ...

唐代伟大之处也在此

点评

少说为佳!注意证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7 16:28
唐代伟大之处也在此

少说为佳!注意证据!

点评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咏,开元十二年(724)参加进士考试,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馀雪》。祖咏与王维是诗友,常去终南山游玩,对那里的雪景非常熟悉,所以对这个试题感到既亲切又欣喜,经过一番构思,他提笔写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22: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7 16:46
少说为佳!注意证据!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咏,开元十二年(724)参加进士考试,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馀雪》。祖咏与王维是诗友,常去终南山游玩,对那里的雪景非常熟悉,所以对这个试题感到既亲切又欣喜,经过一番构思,他提笔写下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按照唐代试帖诗的规定,必须写五言六韵十二句,祖咏还得再写八句才行。可是祖咏觉得四句已是完整的一首诗了,再写下去便是画蛇添足,于是就提前交卷了。主考官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祖咏淡淡地回答:“意境已写尽了。”祖咏走后,主考官展卷阅读,越读越觉得有韵味,寥寥四句就充分表现出冬情雪意,蕴含着高寒静穆之美。主考官爱才心切,就破格录取了祖咏(百科)

点评

这是传说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22: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7 22:30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咏,开元十二年(724)参加进士考试,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馀雪》。祖咏与王维是 ...

这是传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1
贡献
13505
金钱
1600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7 22: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百度来的。

点评

这个传说,有点离奇。 科举是牵涉仕途生涯的大事,这可不是幼儿过家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6: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5-27 22:44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 ...

这个传说,有点离奇。
科举是牵涉仕途生涯的大事,这可不是幼儿过家家!

点评

这不是离奇的传说,而是事实。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现存最早的,也是水平最高的一首试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17: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8 17:2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8 16:44
这个传说,有点离奇。
科举是牵涉仕途生涯的大事,这可不是幼儿过家家! ...

这不是离奇的传说,而是事实。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现存最早的,也是水平最高的一首试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该次考试祖咏中了进士。

点评

不要搞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7 16:12
沈约上尾是四声论,和平头一起,平仄二元化后已被格律所代替。故平头上尾均消失了 ...

近体诗的元兢换头理论是平仄律,这个有证据一点不假。
单句的规矩,你有证据是平仄律吗?

点评

浮声切响之意你不是查了字典了吗?这就是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8 17:3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17:24
这不是离奇的传说,而是事实。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现存最早的,也是水平最高的一首试帖诗,作于唐玄宗 ...

不要搞笑了!记得早先,已经证明了的。祖咏进士及第的试题不是《终南望余雪

点评

你说祖咏哪年中的进士?试题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17: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8 17:27
近体诗的元兢换头理论是平仄律,这个有证据一点不假。
单句的规矩,你有证据是平仄律吗? ...

浮声切响之意你不是查了字典了吗?这就是平仄律。

点评

三羊告诉过你的,字典的解释是错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8 17:3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17:29
浮声切响之意你不是查了字典了吗?这就是平仄律。

三羊告诉过你的,字典的解释是错误的!三羊记得,好似专门发了一个主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18: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8 17:28
不要搞笑了!记得早先,已经证明了的。祖咏进士及第的试题不是《终南望余雪》
...

你说祖咏哪年中的进士?试题是什么?

点评

不是我证明的,具体已经忘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18:08
你说祖咏哪年中的进士?试题是什么?

不是我证明的,具体已经忘记!

点评

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终南望雨雪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试帖诗,这还错的了吗? 加上从唐诗宋词里找不出“超出”平水韵的字,找不出遵守四声论的永明体诗,三羊三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8 18:15
不是我证明的,具体已经忘记!

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终南望余雪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试帖诗,这还错的了吗?
加上从唐诗宋词里找不出“超出”平水韵的字,找不出遵守四声论的永明体诗,三羊三输了!!!!

点评

玄宗先天 二年 (713)《长安早春》 《长安早春》张子容 开国移东井。城池对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氷开黒水津。草迎金埓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防无数。莺迁聼欲频。何当桂枝濯。还及栁条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8 18:2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18:19
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终南望余雪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试帖诗,这还错的了吗?
加上从唐诗宋词里找不出“超出”平水韵的字,找不出遵守四声论的永明体诗,三羊三输了!!!!
你的嘴皮子再不值钱,也是父母牌的,如此不珍惜,岂不有愧爹娘?!

玄宗先天 二年 (713)《长安早春》
《长安早春》张子容
开国移东井。城池对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氷开黒水津。草迎金埓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防无数。莺迁聼欲频。何当桂枝濯。还及栁条新。

点评

这是试律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2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9 06:5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8 18:25
你的嘴皮子再不值钱,也是父母牌的,如此不珍惜,岂不有愧爹娘?!

玄宗先天 二年 (713)《长安早春》

这是试律诗吗?张子容还有一首是怎么回事?两次考试?
璧池望秋月       張子容  
凉夜窺淸沼,池空水月秋。滿輪沉玉鏡,半魄落銀鈎。
蟾影摇輕浪,菱花渡淺流。漏移光漸潔,雲歛色偏浮。
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能將千里意,來照楚鄉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5-29 10:22
此诗并不是试帖诗,而是有司试帖,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内部考核罢了。如是试帖诗,谅祖咏再恃才自傲也不敢如 ...

你说的很对!

《商鞅徙木立信论》与《终南望余雪》——谢林海


《中国青年报》看到的一则新闻,感觉颇值玩味。

    说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省立一中就读时写过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他的语文老师柳潜给他的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柳的同事看了此文,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从上面的评价上看,可以说毛泽东的这篇作文已经超越了作文的局限而上升为一篇立意、布局、文笔、观点俱佳的文章了。笔者因此特意找来《商鞅徙木立信论》一读,诚如上言,毛泽东确实写了一篇非常棒的“阳刚作文”!

    然而下面的问题是:如果这是一篇今天的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呢?记者调查发现,以今日高考作文的评分制来看,毛泽东的作文将极有可能是不及格,乃至于“假如满分是70分,这篇作文只能得30分“!

    为什么?———字数不够啊各位!高考作文要求满800字,而这篇作文只有500字。北京大学语言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也说:“要给字数严重不足的作文打高分,就要花时间说服别人;打了高分,就可能引起争议。为了保险,为了节约时间,多数阅卷老师不仅不敢像柳潜那样给文章打满分,恐怕连及格以上的分数也不敢打。”

    所以说,毛泽东他老人家还是很幸运的,生在了一个写作文不限字数的时代。作文可以写得精致如美人,醇厚似美酒。既不用给作文整容,也不需给作文掺水,原汁原味,何其爽歪歪哉!要换了今天,“字数不够?去你的目光如炬,落墨大方,言之凿凿,到不及格线下呆去吧!”真教人气得想跳到浮云上一头栽下来去给阎王爷当女婿!!

    行文至此,忽而又想起一则古之考场轶事。据《唐诗纪事》的记载:有一年,诗人祖咏参加朝廷考试举子,考官出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按照当时考试的规则,试帖试是必须按照朝廷规定的格式、官韵,韵数写才行的(韵数是一韵两句,初唐时规定至少四韵,中唐以后则改为六韵。)。然而祖咏一看题目,只信笔写了四句(两韵)就交卷了。结果考官一看,———“才二十个字啊大哥,这怎么回事?”祖咏答道:“意思写完了。”(有司试《终南山望余雪诗》,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

    在当时,写这样“韵数不够”的诗,就跟我们今天写“字数不够”的作文一样,是注定要被“揪耳朵踢屁股判不及格”的。然而天意还就真他妈的爱作弄人,同祖咏一起考试写《终南望余雪》的考生们,他们的诗早已灰飞烟灭,不见了纤纤倩影。只有祖咏“韵数不够”的《终南望余雪》堂而皇之地印在了《唐诗三百首》里流传至今。

点评

要知道古代考试可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他若觉得祖咏这四句写的好,破格录取是完全可能的。相反考官无这权力,但说了好话是肯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9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9 11:10
你说的很对!

《商鞅徙木立信论》与《终南望余雪》——谢林海

要知道古代考试可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他若觉得祖咏这四句写的好,破格录取是完全可能的。相反考官无这权力,但说了好话是肯定的。

点评

皇帝看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 假如,是皇上看到的,祖咏的名声,那就不是今天的名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9 11:45
要知道古代考试可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他若觉得祖咏这四句写的好,破格录取是完全可能的。相反考官无这权 ...

皇帝看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
假如,是皇上看到的,祖咏的名声,那就不是今天的名声了!

点评

祖咏的诗自然是筛选过的。否则他怎么会金榜题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9 14: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9 12:25
皇帝看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
假如,是皇上看到的,祖咏的名声,那就不是今天的名声了!
...

祖咏的诗自然是筛选过的。否则他怎么会金榜题名?

点评

祖咏写这首诗没中进士,次年第二次考才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29 14:4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9 14:34
祖咏的诗自然是筛选过的。否则他怎么会金榜题名?

祖咏写这首诗没中进士,次年第二次考才中。

点评

祖咏是开元十二年进士。试帖诗题目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4: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9 14: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9 14:58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29 14:40
祖咏写这首诗没中进士,次年第二次考才中。

祖咏是开元十二年进士。试帖诗题目是什么?


搜狗截图17年05月29日1449_2.png
唐才子传  卷一  祖咏:

搜狗截图17年05月29日1457_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9 15: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9 15:30 编辑

清 徐松  登科记考 也记载 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考试诗为:终南山望余雪:(见中间图:进士二十一人 )
搜狗截图17年05月29日1521_4.png
搜狗截图17年05月29日1521_5.png

搜狗截图17年05月29日1522_6.png

点评

有资料说祖咏开元十三年及第,试题是“七月流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7:13
怎么横排和竖排杂交呢? 你这是两个资料凑在一起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6: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9 15:22
清 徐松  登科记考 也记载 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考试诗为:终南山望余雪:(见中间图:进士二十一人 )

...

怎么横排和竖排杂交呢?

你这是两个资料凑在一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