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针叶林

试改聂绀弩一首出律诗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0: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需证明古代拉有平声就够啦。不必什么古绝古风词格律之分,有此音,便写在任何文体中都行。针版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不要在争论啦?-----------一点建议

点评

引用古风、古绝的句子,无法判断字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0:28
古代拉是入声,这应该没有争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6
贡献
13526
金钱
1603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林正韵》里有拉字,第十九部,合韵,入声无疑。

点评

诗韵就参照《佩文诗韵》,词韵按《词林正韵》,不可相混。 尽管平仄相同也不可写诗去查词韵。词韵的韵部宽泛了很多。 写诗一定要遵诗礼,遵中华礼制。这不是封建教条,是培养公民的文化认同感。希望诗友们能认识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0:55
拉字,入声。大家无疑问的。谈论的是平声  发表于 2017-6-12 10:37
拉字,。大家无疑问的。谈论的是平声  发表于 2017-6-12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2 10:16
只需证明古代拉有平声就够啦。不必什么古绝古风词格律之分,有此音,便写在任何文体中都行。针版在这个问题 ...

古代拉是入声,这应该没有争论。

点评

古代拉是入声,这应该没有争论。你要争的是平声可不可以。所以入声问题不再讨论  发表于 2017-6-12 10:39
古代时间太长,清朝也是古代  发表于 2017-6-12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6
贡献
13526
金钱
1603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0: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2 10:16
只需证明古代拉有平声就够啦。不必什么古绝古风词格律之分,有此音,便写在任何文体中都行。针版在这个问题 ...

引用古风、古绝的句子,无法判断字的平仄。

点评

对,古风不行。但仄声韵的绝句,可以。词,可以。  发表于 2017-6-12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以清朝钦定的《佩文诗韵》为准。

无论发音还是字义,本朝无规定的,应沿用最相近一朝代的官方颁布的标准。

《平水韵》被南宋及清朝两次钦定为官韵,而民国政府及现任政府未公布标准。故按中华礼制应沿用清制,即以《佩文诗韵》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古代时间太长,清朝也是古代  发表于 7 分钟前 删除 .

------此处莫名其妙之争,说明有些人双重标准。连个入声字也不能认定,还搞什么考证?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点评

眼睛睁大,一再肯定了入声。只是说古代时间长,一字会出多音,不能一叶障目。林子里你这种鸟多了真难办  发表于 2017-6-12 1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确实不是搞学术的地方。有些人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简直不如大街上拾茅栏的,只会抬杠和骂街。

点评

正好是自我评价。妙  发表于 2017-6-12 1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0: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6-12 10:21
《词林正韵》里有拉字,第十九部,合韵,入声无疑。

诗韵就参照《佩文诗韵》,词韵按《词林正韵》,不可相混。

尽管平仄相同也不可写诗去查词韵。词韵的韵部宽泛了很多。

写诗一定要遵诗礼,遵中华礼制。这不是封建教条,是培养公民的文化认同感。希望诗友们能认识遵守的意义。


点评

但是可以证明拉字属于合韵。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1:10
说的对。聂绀弩的诗方言入诗,其实也不算正格的律诗。我改之不过游戏而已,大家不必当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6-12 11:06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6-12 10:55
诗韵就参照《佩文诗韵》,词韵按《词林正韵》,不可相混。

尽管平仄相同也不可写诗去查词韵。词韵的韵部 ...


说的对。聂绀弩的诗方言入诗,其实也不算正格的律诗。我改之不过游戏而已,大家不必当真...
我用的“抻”和“拽”其实也是方言,不过能合上平仄。

点评

不是方言入诗  发表于 2017-6-12 14:34
应该认真对待,汉字的多音字也有很多是由方言发言被“扶正”收入字典后形成的。但这只是占很小的比例。 规定用字,读音都是政府的责任。公民也要遵守,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押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2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6
贡献
13526
金钱
1603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2 10:55
诗韵就参照《佩文诗韵》,词韵按《词林正韵》,不可相混。

尽管平仄相同也不可写诗去查词韵。词韵的韵部 ...

但是可以证明拉字属于合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2 11:4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2 11:04
说的对。聂绀弩的诗方言入诗,其实也不算正格的律诗。我改之不过游戏而已,大家不必当真...
我用的“抻” ...

应该认真对待,汉字的多音字也有很多是由方言发音被“扶正”后收入字典后形成的。但这只是占很小的比例。

规定用字,读音都是政府的责任。公民也要遵守,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3: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只能证明古音拉为入声字,非两读字。新韵有阴平阳平两种读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规定的写诗不可用词林正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林正韵代替平水韵

《词林正韵》是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的代表作之一《长征》 ,如果严格的用《平水韵》衡量,闲、颜属于下平十五删韵部,难、丸、寒属于下平十四寒韵部,确实是错韵,但如果用《词林正韵》衡量,正好适用于第七部(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主席的另一首代表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如果也严格的用《平水韵》衡量,江属于上平三江韵部,黄、慷、王、桑属于下平七阳韵部,也是错韵了,如果用《词林正韵》衡量,正好适用于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通用),毛主席一代伟人,精通格律,国学渊博,知之而不顾只能说明是毛主席对格律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像网络一些人对毛主席诗词的污蔑。


用《词林正韵》写诗有许多好处:


第一.接近现代读音
众所周知《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而《词林正韵》脱胎于《平水韵》却更接近现代读音。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是宋代诗人林逋代表作《山园小梅》,押的是《平水韵》中的上平十三元韵部,如果用现代音读来,的确不是那么朗朗上口,甚至有点别扭。而在《词林正韵》中清人戈载把《平水韵》中的上平十三元韵部的另一半(魂浑温孙门尊存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盆奔论昏痕根恩吞荪扪裈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科学的归纳到《词林正韵》中的第六部(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这也说明《词林正韵》更接近现代读音,试想如果用《词林正韵》写诗是不是更能让现代人接受呢?!

第二.韵部广泛。
这个不用多言,《平水韵》中的确很多险韵,像上平三江,下平十五咸等,让很多初学诗者甚至很多高手都望而生畏,而如果用《词林正韵》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笔者这首小诗:

七绝*随笔
一缕西风落叶盈,当时未解女儿情。
谁怜劳燕分飞去,但把流年写你听。

第三.避免和《中华新韵》的分歧 。
总有一些所谓的诗家在贬低《中华新韵》,好像用《中华新韵》写诗填词就不是真正的诗词,就不是真正的诗词者;反过来也有一些人总是贬低《平水韵》,认为是老古董理应抛弃不用,我觉得这些看法都过于片面,其实不管是新韵旧韵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如果用《词林正韵》写诗恰恰能弥补新旧韵部的分歧,既迎合了现代读音又保证了入声字的存在,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只是幽兰一些浅见,意在抛砖引玉。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幽兰飘香,醉月诗苑主编,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邳州市诗协理事,诗词散发于各级报刊杂志,作品多次获奖,入选2015年十大新派作家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15: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韵是平仄相结合来划分韵部的,怎能与诗韵混为一谈?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而乱押韵,那还要律诗干什么?

这个问题我讲过,在平水韵的基础上进行的邻韵通押只能视为是一种开许,严格地说应按出韵论处。

点评

词韵是平仄相结合来划分韵部的,怎能与诗韵混为一谈?--------这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叫你平仄混压  发表于 2017-6-13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9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