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3 0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23 09:02 编辑
对于前人诗作的瑕疵我们后人要帮着遮掩,圆说。针先生有这个意识很难得。
但是不能一通乱解释。此首诗已经传入很多国家,乱解释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被列邦耻笑。
“对愁眠”,究竟是“对愁难眠”还是“对愁而眠”?要先把这个大方向搞清楚。
江枫:白天上班,晚上太阳落山后就开始“睡觉”,“渔火”那点昏暗的灯光能“照醒”几颗枫树?所以它总体上是要眠的。
渔火:我们的生活常识,睡觉是要关灯的,不关灯睡觉的人是个别。从太阳落山开始到深夜十二点以后,夜景的灯光是从少变多,再从多变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规律都存在。
渔火最终也是要陪“江枫”去“睡眠”的,这是一个大趋势。拟人手法也不可违背生活的基本常识。
所以,要想帮着作者去“圆说”,首先要把这个大方向搞清楚。应是“对愁而眠”,而不是“对愁难眠”。
我看了一下诗坛的文章,持“对愁难眠”的人占多数,这是错误的。某些诗友自我感觉良好,说讨论格律与用韵是伪学。那么他们自己呢?不求甚解,人云亦云,诗论一踏糊涂,还容不得别人反驳。希望那些诗友好好反思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