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4

名胜古刹回文诗拾趣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4
贡献
22218
金钱
2914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4 15: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胜古刹回文诗拾趣
  
  中国的名胜古刹,古文化气息浓郁,诗、文、楹联、书法、绘画碑刻,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其中有一种回文体的诗,构思巧妙,读法多样,谜味十足,可谓戏中有戏,回味无穷,更增添了中华文化的瑰玮奇丽。这里收集了三十来处的风景古迹处的35首回文诗,有的地方刻出相同的诗,本文便做一处说明。这些回文诗的形式多样,读法各异,增添了景点的文化气氛。
  
  四川省射洪县金华山上的玉虚阁内有一块石碑,刻有“回文诗”一首:
  
  龙头倒卧见高峰,洞古铺云绿树笼。
  封郭满天撑老柏,卷波烟水迎乔松。
  浓情尚吐飘香桂,觉梦惊声听晓钟。
  深夜彻泉流韵雅,茸红剪处妙罗胸。
  
  (倒读为)
  
  胸罗妙处剪红茸,雅韵流泉彻夜深。
  钟晓听声惊梦觉,桂香飘吐尚情浓。
  松乔迎水烟波卷,柏老撑天满郭封。
  笼树绿云铺古洞,峰高见卧倒头龙。
  
  此诗文的作者杨太虚,乃清末四川盐亭人,曾主持金华山观。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吞石抱岩盘曲树,架虹穿雨带飞泉。


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



桃花源回文诗湖南桃源县桃花源中,有多块回文诗碑,其中一块,描绘了桃花源“翠竹寺”秀丽迷人的风光,令人陶醉:
天连草色一川平,日映红花万树晴;泉滴洞中山滴翠,烟溪绿袅竹声清。
倒读此诗,花、草、树、泉、天色、山洞、流溪、翠竹等等的风光,依然明媚动人:清声竹袅绿溪烟,翠滴山中洞滴泉;
晴树万花红映日,平川一色草连天。
观山寺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


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


此诗正读倒读,都是一首盎然成趣的写景诗:山上孤寺,山下绿水,林木相偎,明月高照;渔舟轻泛,仙鹤伴客。好一幅《山寺明月图》!


来客仙亭闲伴鹤,冷舟渔浦满飞鸥。


回壁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清溪桥回文诗碑

高日照桥溪震响,桥溪震响水滔滔。



仙人桥回文诗碑


  花果山的仙人桥又名聚仙桥,相传曾有人在此得道成仙,乃步游花果山的必经之所。冬日大雪之后,千山万壑银装素裹,附近的香炉峰顶积雪累月不消,“望之如玉山而立”。其时于仙人桥头有两个名景可观:其一,为清代黄申瑾所作“云台二十四景”之“仙桥霁雪”;其二,为明代顾乾所作“云台三十六景”之“炉峰霁雪”。  據載,仙人橋始建于明末清初,原本是用兩塊短條石板建成的獨孔橋,呈東西向,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供海內香客善士登山進香之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遠近朝山進香的香客都會蜂擁而至。后來,隨著到花果山游客的增多,對此橋在原位置進行了改建,中間是一塊長水泥板,上面用六塊平石板拼齊,基本上保持了原橋的神韻。橋長4.2米,寬1.8米,為典型的梁式橋。橋東頭北側,立一塊石碑,高1.5米,寬0.66米,豎刻“仙人橋”三字,碑上額還刻有“阿彌陀佛”字樣。


仙人桥上得逍遥,上得逍遥瑞气飘。


瑞气飘香花结果,香花结果仙人桥。
机时得到桃源洞


尽闻会佳期觉仙


而静织郎弹斗下


观道归冠黄少棋(见图)


读法: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



贵州省荔波县王蒙大七孔桥,有一首无名人氏写的七律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均可,宛如一幅山水园林、渔舟唱晚的美图,浑成自然,无限妙趣。诗曰:


摇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处遍云关。


飘桂树高人饮酒,消沉滴水响潺潺。

留题紫霄宫壁诗》在淮安的,吕洞宾唯一存世诗篇!
月筛竹影影筛月,风弄花香香弄风。
去上紫霄霄上去,通玄③妙道道玄通。
此诗文是吕祖到淮城紫霄宫时随笔提在墙上,走后紫霄宫中道士将墙面整取刻碑。
①紫霄宫:是一座道教丛林,位于东城墙脚下,距东岳庙约50公尺处,环境幽静,令人神往。
③通玄:通晓玄妙之理。

香景回文
均华遍地盈辉岭,翠草鲜塘绿野畴。
巡芳吟韵有多想,醇醒能将视妙洲。
洲妙视将能醒醇,想多有韵冷芳巡。
畴野绿塘鲜草翠,岭辉盈地遍华均。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4
贡献
22218
金钱
2914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15: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来凤县城东七公里的酉水河边佛谭岩上有东晋古寺——仙佛寺,古代有个咸诞晨真人在山门外的石牌上题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

纱笼树色月笼烟。

这首诗描绘景色如画,倒过来读,仍是一幅如画的美景:

烟笼月色树笼妙,

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

妍争桂白菊开花。

如将每句诗减去第一、二两字,仍是一首景色宜人的诗:

菊白桂争妍,留人宜晚天;

潭中波漾影,树色月笼烟。

又如将每句的第五、六两字减去,还是美景如画的诗:

花开菊白妍,好景留人天;

霞落潭中影,纱茏树色烟。

跳句读法:

花开菊白桂争妍,纱笼树色月笼烟。

霞落潭中波漾影,好景留人宜晚天。

倒回的跳句读:

烟笼月色树笼纱,妍争桂白菊开花。

天晚宜人留景好,影漾波中潭落霞。

此诗倒回、减字、跳句等读法,可演绎出上百首诗,这种诗叫反复诗。

据说咸诞晨真人是一位四处云游的道人,当他自峨眉来到这里时,展眼四望,秋潭落霞,桂开菊放,诗兴大发,挥笔而就。


镇江,古称润州。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润州太守时,与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友善,成了金山寺的常客。金山寺雄峙于长江之滨镇江,历来为游览胜地。荡舟于明月之中。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渔火点点,渔歌互答的美景,禁不住醉意微荡,旷怡愉悦,满腹诗情油然而起。在此地幽美的景色感染下,苏东坡诗兴一起,妙笔挥就诗句优美,闻传遐迩的「金山寺回文碑」:

潮随岸浪雪山倾,

远浦鱼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

譪譪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倒过来读,仍然如诗如画:

轻鸥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譪譪,

晓天江树远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鱼浦远,

倾山雪浪岸随潮。

武汉龟山刻石也刻录了这首诗。


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是王昭君故里、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明妃村。村里的昭君书院内有一首著名的回文诗。相传昭君十岁那年,立春不久,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过后,天空放晴,院子外的花园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正在书房里教王昭君作画的先生触景生情,诗意大发,提笔作了《咏春》的诗句来:“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至此,却怎么也想不出下面的句子来。一旁作画的昭君见状,略一思索,便用画笔在写好的诗句上轻巧地勾了几下,组成了一首回文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啼莺。”令人拍案叫绝。其实故事所用的是清代吴绛雪的咏四季诗中的咏春诗。

雁荡山净园水帘洞回文诗则用清代吴绛雪的咏四季诗中的咏夏诗。

桃花源向路桥《咏荷花池》诗碑也是清代吴绛雪的咏四季诗中的咏夏诗。

新津纯阳观咏夏回文诗。

阳朔莲花岩的石刻故事更有味传说蓬莱岛上的八仙相邀夏游漓江,一到阳朔,被钟灵山闪耀的七彩奇光吸引,于是各施本领钻山搜寻宝珠,宝珠没找到,钟灵山却被钻出了8个大洞。八仙在一块大石上留下了一首回文诗便飘然离去。莲花岩因而得名。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用的还是清代吴绛雪的咏四季诗中的咏夏诗。这么多地方都刻写吴绛雪的回文诗,并各自附会优美的传说,可见吴绛雪的回文诗写得实在太好了。



新津纯阳观位于县城西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秋。中有一碑是秋景的诗,由“凉风秋月戏花香楼外墙”共10个字组成。按卷帘体诗读法即成:
凉风秋月戏花香,月戏花香楼外墙。

墙外楼香花戏月,香花戏月秋风凉。

出现三平收。


晋祠回文诗

晋祠胜瀛楼原来四壁都嵌有碑碣,80年代牛树檀先生把它们集中到翰香馆。在这些碑碣中,有一块罕见的回文诗碣,游晋祠读此诗文,可增雅兴,其诗如下:

停骖喜径度香风,叠叠云山四望同,

亭列殿严分大小,路开桥驾各西东,

灵祠古柏苍岩耸,异境清泉碧海通。

形胜览碑高拂袖,冥冥润物显奇功。

倒读起来:

功奇显物润冥冥,袖拂高碑览胜形,

通海碧泉清境异,耸岩苍柏古祠灵。

东西各驾桥开路,小大分严殿列亭,

同望四山云叠叠,风香度径喜骖停。


列圣殿回文诗四首

在列圣殿仪门墙上,原有温江区崔宗之所撰四首回文诗,分别由痴道人、醉道人、笑道人、颠道人所书:

其一霄汉浮舟渡体轻,暖风微浪水洄潆。

遥遥道路归思早,妖魅斩时养气精。


  

精气养时斩魅妖,早思归路道遥遥。

潆洄水浪微风暖,轻体渡舟浮汉霄。

  

其二西园菊秀嫩花香,老树摧残秋恨长。

迷路知回心欲克,低声雁转叫斜阳。

  

阳斜叫转雁声低,克欲心回知路迷。

长恨秋残摧树老,香花嫩秀菊园西。


新津纯阳观有大小诗碑40余,其中有卷帘体七言诗八首,每首10个字,均可组成4句七言回文诗。

1.春园满雾近空亭报好音

春园满雾近空亭,雾近空亭报好音。
  音好报亭空近雾,亭空近雾满园春。


  2、春江半钓乐渔人欲渡津

春江半钓乐渔人,钓乐渔人欲渡津。

津渡欲人渔乐钓,人渔乐钓半江春。


  3、炎炎夏日映人眠卧几檐

炎炎夏日映人眠,日映人眠卧几檐。

檐几卧眠人映日,眠人映日夏炎炎。


  4、凉风秋月戏花香楼外墙

凉风秋月戏花香,月戏花香楼外墙。

墙外楼香花戏月,香花戏月秋风凉。


  5、枫江半钓乐渔蓬庆岁丰

枫江半钓乐渔蓬,钓乐渔蓬庆岁丰。

丰岁庆蓬渔乐钓,蓬渔乐钓半江枫。


  6、深堂卧客醉高吟一曲薰

深堂卧客醉高吟,客醉高吟一曲薰。

薰曲一吟高醉客,吟高醉客卧堂深。


  7、春江半艇夜灯煋映堞城

春江半艇夜灯煋,艇夜灯煋映堞城。

城堞映煋灯夜艇,煋灯夜艇半江春。

  

8、残春送舫映梅坛壮大观

残春送舫映梅坛,舫映梅坛壮大观。

观大壮坛梅映舫,坛梅映舫送春残。

  

9、咏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鸣。


  10、咏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桃花源向路桥《咏荷花池》诗碑、雁荡山维摩洞回文诗和戏曲《站花墙》(王美容出题,杨玉春答对)以及阳朔莲花岩都用了这首诗,可见此诗之妙。)


  11、咏秋
  秋江半月映水流,月映水流泛渔舟。
  舟渔泛流水映月,流水映月半江秋。


  12、咏冬
  红梅冬放香寒风,放香寒风飘阁楼。
  楼阁飘风寒香放,风寒香放冬梅红。


安徽省萧县的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县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全文是: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

  

百丈岩,在福建省永春县,奉祀马氏,俗称仙妈。也叫马氏庙,离蓬壶镇区15公里。马氏庙位于海拔892米的鹳山之巅,山势险峻。群山奔涌后托起的庙宇,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叹为一绝。在此俯视,山势向下绵延而去,有飘然欲仙之感。如果选在天高气爽的季节来此,还可看见远隔几重山之外的县城。在此,可感大鹏、天马、大吕、雪山诸峰之雄势,令人心旷神怡。

相传隋代一位叫马金英的姑娘,聪慧勤劳,在此隐居修炼,常上山采药给乡里民众治病,深得乡间邻里赞扬。马之父在隋朝当朝官受陷害,马金英到朝廷救父,她曾被皇上敕封为公主而命婚,马氏终身未嫁。人们修建马氏庙敬奉她的高德慈心。马氏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900年之久,几经兴废,近年来由旅外乡亲和乡里民众捐资重建。已完工的马氏庙有公主殿,殿前一座高达3米的火山岩残块,形似点燃的蜡烛火焰,有向天烛之称。主殿后面是一座圆形山亭,可供览胜。其地为4A级游览圣地。回文诗中的“十四字脱御连环诗”在当地俗称为“跑马诗”。

百丈岩(陈诗忠原创题壁)

马家骄女降隋

乐 朝

快人诗韶有庙

这十四个字可以看作围成一个头尾相接的圆圈,从”马家“顺时针始读为:

马家骄女降隋朝,女降隋朝庙有韶。

庙有韶诗人快乐,诗人快乐马家骄。

  

百丈岩(陈诗忠原创题壁)(嵌百丈岩)

石峰成百丈岩擎好运生来机遇得

石峰成百丈岩擎,百丈岩擎好运生。

好运生来机遇得,来机遇得石峰成。

  

百丈岩(黄玉辰题壁)

一峰标峙立重霄眼界遥凌天咫尺

一峰标峙立重霄,峙立重霄眼界遥。

眼界遥凌天咫尺,凌天咫尺一峰标。

  

百丈岩(林金清题壁)

一帆风月夜溶溶露正浓时人快意

一帆风月夜溶溶,月夜溶溶露正浓。

露正浓时人快意,时人快意一帆风。

  

百丈岩(林景吾题壁)

石峰晨景美逢春寺运新时机遇得

石峰晨景美逢春,景美逢春寺运新。

寺运新时机遇得,时机遇得石峰晨。

  

百丈岩(方义登题壁)

彩云飞去鹤迎晖鸾驾归来天鼓乐

彩云飞去鹤迎晖,去鹤迎晖鸾驾归。

鸾驾归来天鼓乐,来天鼓乐彩云飞。


清朝宣统年间,广东东莞县常平乡胡口涧发现一石碑,上面有十一行文字,每行十字。经研究是一首六言诗。(见图)

读法:

由奇取半字大再和道一起由外向内旋读,且每句末字与下句连成,读末字一半。

读为:

大道本无涯际,示人愈好愈奇。

可知金丹九转,专为五妙玄机。

几个合同会上,一字半点不移。

多少引证凭据,处处有人思维。

丝系入除扣算,莫要佛子还西。

四方八面着眼,艮离巽兑船济。

齐来中华赴会,二字半边日期。

其口急须莫改,文人也把刀提。

是乃完璧归赵,肖著杨柳垂堤。

是木金水合火,八八九九同济。

齐劫洪誓大愿,原人笑笑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4
贡献
22218
金钱
2914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16: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园壁上历代名人石刻诗文,其中回文诗刻有;



天漫飞雪邀梅艳,雪邀梅艳斗春寒,

寒春斗艳梅邀雪,艳梅邀雪飞漫天。



兰香卷浪波漫远,浪波漫远馨宇环。

环宇馨远漫波浪,远漫波浪卷香兰。

格律不当。

  



青身一竿竹骨硬,竿竹骨硬枝节空。

空节枝硬骨竹竿,硬骨竹竿一身青。

格律不当。

  

菊 翰园壁上历代名人石刻诗文

秋霜嘲笑菊独秀,笑菊独秀染山丘。

丘山染秀独菊笑,秀独菊笑嘲秋霜。

格律不当。

风景点和古刹道观为什么都喜欢刻回文诗?这是个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题伏虎寺步文峰回文韵 (清)程仲愚

西岩叠翠耸高峰,谷邃回流堕叶红。

题就自云飞叆叇,画成铺雪积虚空。

栖乌夜起猿声远,落照晴留树影重。

犀辟玉胎蟾挹润,溪澄蘸黛彩嵸巃。

作者简介 程仲愚,生平不详,大约是道光时人。


云关古刹回文诗 (清)通山诗人舒燮元

烟锁寺门山锁烟,石关云绕暗流泉。

禅心静对长松鹤,炼蜕真留古洞仙。

圆月映镫莲满座,好风临榻竹鸣弦。

天花散到空空色,坐拥狮王梵语传。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不详。

此诗则道出风中竹子的韵致。

顺回押相同的韵,若用顺回离合读法,可多读出许多诗来。


逍遥岩回文诗 (清)关文运

逍遥岩回文诗碑

山云锁树绿萋萋,静院钟声数鸟啼。

弯径晚花寒蕊吐,曲栏斜石古诗题。

闲僧坐对层峰碧,醉客游来远雁低。

还往日边睛嶂叠,关门寺外野烟迷。

迷烟野外寺门关,叠嶂睛边日往还。

低雁远来游客醉,碧峰层对坐僧闲。

题诗古石斜栏曲,吐蕊寒花晚径弯。

啼鸟数声钟院静,萋萋绿树锁云山。

作者简介 关文运,乾隆丙子举人。


宣恩县高罗乡板寮古街观音洞石壁回文诗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乡板寮古街观音洞石壁上有一回文诗:

关东照耀月溶溶,远近山兮淡复浓;

山外楼台楼外寺,闲云野鹤伴孤松。

回文

松孤伴鹤野云闲,寺外楼台楼外山;

浓复淡兮山近远,溶溶月耀照东关。



风景点和古刹道观为什么都喜欢刻回文诗?这是个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1、自古佛道占名山,佛道讲轮回,故多回文。
  2、增添名山神秘色彩,让人畏惧神信。
  3、文人喜欢游山玩水,题诗显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2
贡献
13506
金钱
1600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24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子批发这么多,只看第一首,迎乔松,三平调。倒读,深字落韵。

点评

这是一篇,太长。名胜古迹的回文诗有许多不合律,也有古风。因属收集,故编者不做点评  发表于 2017-6-24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