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46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级第六讲紫竹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406

主题

1951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4
贡献
2043
金钱
20590
发表于 2017-7-8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组副嫣梦 于 2017-7-8 17:01 编辑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四晚十二点;
评阅点评截止时间:周五晚十二点。

0

主题

513

帖子

2534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9
贡献
712
金钱
911
发表于 2017-7-8 2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肩落梅 于 2017-7-8 22:31 编辑

古风12期第六讲紫竹08-一肩落梅作业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合掌:即上下联词组意思一样,犹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包括上下联中内容、词性、意义、概念、雷同或相近。
如: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云泽就是云梦泽,和洞庭湖有交叉的地方,清光就是月色,所以此对合掌。

2隔:即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意境相隔阂,物像相违悖。包括意隔、景隔。
如:因禅通觉境=
       向晚宴嘉宾。
上联说禅道,下联扯到吃喝上去了属于意隔。

且咏春风寻皓月;
不教夏雨问浮云
上联写的春,下联写的夏;上联月下联雨,属于景隔。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名词-动词
    如: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上联“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与下联“弹”动词相对应。

(2)名词-形容词
   如:八规治国九州美
          一梦兴邦万里春
   下联春,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指春意盎然的景象。

(3)名词-量词
    空留一案相思句(联友 )
    难遣三千落寞杯[东风]
案:名词活用为量词

(4)形容词-动词
   如:海日宜晞发;
          天风为振衣。
   上联的“晞”,干燥,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干燥。

(5)形容词-名词
   春去无花不失色【联友】
   秋来有蕊自含香【东风】
“香”形容词,在此联活用为名词。表示香气。

(6)形容词-数词
    如:细想多时无妙计==联友
           忽来一叶悟玄机==听琴
   上联多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数词,指天数多。
三、读增广贤文

点评

问好落梅!作业认真!合掌和隔理解的比较清楚。其实隔有多种,你只说了一种意隔,还有时间上的隔等。  发表于 2017-7-11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3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99
金钱
144
发表于 2017-7-8 2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紫竹11一凑凑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去找例子)

隔,是指一副对联的景隔或意隔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欺落叶月光寒   
上联雨,春好,飞红,下联霜,月光寒,落叶。隔时,隔景,不在同一画面,属隔意。

合掌,一联中,对仗基本同义或近义,为合掌。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长空,天空。广宇也是天空。

翔云,也是展翅。
这样如同左手与右手相合,所以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丽,形容词,活用动作词
         
        江山不老;
        松柏长春
春,名词活用,与形容词老相对。

点评

问候凑凑!从作业看,对合掌和隔理解的较好!作业也清楚明白!  发表于 2017-7-11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8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20
金钱
335
发表于 2017-7-9 1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上翩 于 2017-7-9 12:5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二期基础课第六讲作业:                         紫竹组20—叶上翩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一,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1)山花烂漫春情满【心语】
          枫叶猩红秋意浓

上句写春景:山花烂漫,春情,下句对秋景:枫叶猩红,秋意。属景隔

(2)色殒香消花入冢=山河
          眉青脸笑草抬头

上句冷色调:色殒香消。下句暖色调:眉青脸笑。属意隔

二,合掌: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

坐等冰轮山跃出(一品)
静观明月水浮来

上句冰轮跟下句明月是同一个物体,属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出句:教我宽心不是酒==联友
对句:有她为伴再无求==听琴

上句的酒是喝酒的意思,名词活用作动词与下句的动词求相对。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联句
此身何处老==Z
双鬓那时秋

对句中的秋指霜白,与出句中的老相对,属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3,名词活用作量词
半窗梅影入诗眼【联友】
一砚春风到我家【东风

联中的窗跟砚都是名词活用作量词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出句:纵使重逢难拾旧==联友
对句:不留遗憾再伤秋==听琴

上联旧是指过去的情意或者指往事,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与下联的名词秋相对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出句:湖心万苇绿成海=联友
对句:浪顶一鸥穿入云【听琴】

上句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与下句的动词穿相对。
3,形容词活用作数字
      黄鹤楼  史贻直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
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
下句的双形容词是数字二的意思跟上句的数字一相对,属形容词活用作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问候叶上翩!作业做的不错!理解的也到位!  发表于 2017-7-11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1
贡献
37
金钱
58
发表于 2017-7-9 1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极第六讲紫竹作业
紫竹10-倾暖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一)对联合掌: 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例子: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上下联,完全同义,属于合掌。

(二)对联的隔: 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子:
明月和云淡【联友】
疾风挟雨狂【联友】

出对句对举很工,格律无可挑剔。但是,因为月与雨难以同时出现,不合事理;且出句淡雅,暖色;对句狂躁,冷色。既不合事理逻辑,情感也不融洽,所以是“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一)形容词活用:
邻水山家常近月【再嫁东风】
隐身此处好读书【烟火】
好,形式词活用动词

(二)名词活用:
轻红渐落心无寄【风儿】
小字初成燕未回【听琴】
红,形式词活用作名词。

点评

问好倾暖!作业做得不错!理解到位!加油!  发表于 2017-7-11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4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0
贡献
105
金钱
165
发表于 2017-7-9 12: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凉凉 于 2017-7-9 16:39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级第六讲紫竹组作业
紫竹15-凉凉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找例子)
1,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例句:
出句:晨昏三叩首
对句:早晚一炉香
晨昏和早玩是一回事,属于合掌。

2,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例句:
出句:云摇月影柳牵风
对句:泉照山容雁戏霞
上联夜景,而「霞」是白天景色,不在同一个画面上属于景隔也属于时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形容词活用:
一池烟雨荷撑伞  [剑冷天河]
满径绿云苔写诗  [烟寒玉暖]
满,形式词活用作数词。

名词活用:
忽来短笛惊长寂=联友
似唤远人回故乡【听琴】
寂,形式容活用名词。

点评

问候凉凉!作业没有什么错误!理解的很好!  发表于 2017-7-11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2
金钱
34
发表于 2017-7-9 12: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二期六讲作业:
紫竹05-晚霞映红天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隔就是上下联句不在同一个画面,意境不统一。没有联系或者联系甚微。
软风玉笛春心乱。。。
晨雨樱花露水清。
玉笛和樱花,春心和露水根本不是一个画面 ,这就是隔。
       合掌就是上下句表达一个意思,重逢出现了,比如:
沧桑几许沉杯底===
坎坷今生落笔尖,,
沧桑,坎坷同一个意思,即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答:a,形容词活用动词
经秋菊色三分朴······
过手珍珠几度纯。
这里朴和纯都是形容词,这个联对中都当做动词用。
b,名词活用量词
寒江独钓一肩雪【相忘】
月下轻吟三首诗
这里肩和首都是名词,在这里与数词合用,成为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在读)

点评

问候映红天!作业理解的比较到位!作业没有错误!  发表于 2017-7-11 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29
金钱
47
发表于 2017-7-9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紫竹04一山泉石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1,隔是指上下联景隔,或意隔,各说各话,无关联点。
春色满园关不住
雪花万里醉飘零
此联一说春,一说冬景隔
2,合掌,指上下联说的同一个意思,或一个事物,如一个人的左手掌与右手掌
神洲今日庆
大地此时欢
这联上联联意与下联意差不多就为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答:城春草木深
春是名词,这儿作形容词用。
远芳侵古道
芳本是形容词这儿活用成名词。

点评

远芳的芳,本身就是名词 指花草!不是形容词活用。  发表于 2017-7-11 12:36
名词活用很多,城春 这里不存在活用,这里的城倒是活用 城里的之意。  发表于 2017-7-11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0

帖子

2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6
贡献
756
金钱
1084
发表于 2017-7-10 07: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12期第六讲紫竹09------翠竹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例如: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析联: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

2隔:即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意境相隔阂,物像相违悖。包括意隔、景隔。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析联: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那么下联你,意境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名词-动词
如: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上联“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与下联“弹”动词相对应。
(2)名词-形容词
八规治国九州美
  一梦兴邦万里春 下联春,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指春意盎然的景象。

(3)名词-量词
空留一案相思句(联 友)
难遣三千落寞杯[东风]

案:名词活用为量词

(4)形容词----动词

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凉

早,形容词,这里作动词

(5)形容词-名词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上联,秀,是形容词,这里作名词

(6)形容词---数词
   
雏音一啭穿云去[再嫁东风]
旷宇无边展翅飞[清静宜人]

下联:无是形容词,这里做数词,对,上联,一。

三、读增广贤文|

点评

翠竹这次错也做的很好!找的很详细!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7-7-11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5

帖子

8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3
贡献
194
金钱
324
发表于 2017-7-10 07: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级第六讲紫竹副组-醉妞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1)对联的隔: 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实意邀朋方煮酒=
   虚心度日不簪花
   上联盛情邀请朋友小聚,表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下联流露出来的却是一种倦懒、消极无聊的生活方式。因此此联意隔。

   (2)合掌: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逃名山水外=
   隐性鹤云边
  “逃名”与“隐性”同义,因此此联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1)名词活用
   农叟肩锄田埂走=
   村姑挽袖布衣搓
   上联“肩”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肩锄:以肩扛锄的意思。
(2)形容词活用
   相思树下春情漫=
   并蒂花前寂寞生
   下联“寂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寂寞:寂寞之情。

点评

作业不错。赞!努力做得更好!  发表于 2017-7-11 13:10
山水外,有世外之意,鹤云边,也是世外的意思。所以说合掌。  发表于 2017-7-11 13:09
合,主要是说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或同一意思。  发表于 2017-7-11 13:06
醉妞好!隔还有时隔等……判断隔,主要是出对没有任何关联。  发表于 2017-7-11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1

帖子

8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243
金钱
319
发表于 2017-7-10 1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紫竹18-浓茶一杯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隔是上下联自说自话,互不搭界,没有相关度,如上联说愁,下联说喜就是隔了。
如:去雁不知离别苦=归乡有望闷愁消
合掌就是上下联一个意思,要表达的意思重叠了。对联字数少,合掌是大忌,是失败的联。如:欲呼樵子说山事=但唤渔夫问水文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答:1.名词活用作数量词,如下句的杯字:松间小坐三杯酒=忙里偷来半日闲

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下句中的绿和红字:残雪未消新涨绿=春风渐暖又催红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点评

二题不错!努力做到更好!  发表于 2017-7-11 13:21
她不会玩手机。你说是合?还是隔?  发表于 2017-7-11 13:19
欲呼樵子说山事=但唤渔夫问水文 这联就象问你吃饭了吗?答,  发表于 2017-7-11 13:16
浓茶一杯好!  发表于 2017-7-11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4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2
贡献
106
金钱
158
发表于 2017-7-10 1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竹06-江山无限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1隔:寻旧桃花开绰约
          经秋白露点萧条
2合:一种情怀孤似雁
          这般心境寂如秋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1:名词:千里白云随野步
             一湖明月上秋衣
              湖名词做量词用
2:形容词:最怜水面初圆叶
                   正滚晨时剔透珠
                珠名词活用做形容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作业1完成不错。例子都很好的说明了隔与合。 作业2,珠,此处还是名词,并不是形容词。  发表于 2017-7-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51
金钱
229
发表于 2017-7-10 23: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依依。 于 2017-7-10 23:22 编辑

古风十二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网名:紫竹组长~云依依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1.对联的隔: 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在景隔、意隔[size=48.2489px]。
如:不堪雁字横天苦==雅闲
        最喜春风拂面温

对句明显的景隔,雁字/春风,一个是秋季,一个是春季,所以在时间上隔了。
意隔,出句是冷色调。对句是暖色调。上联因看到横空的大雁,而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愁。对句和上联基本无关联。


2.合掌:一副对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如:为酬壮志离乡久【听琴】
        怕失功名背井长

壮志/功名,意思相近;离乡久/背井长,意思基本一致,所以对句判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名词活用的例句:

清风识字翻千页  [杰瑞]
明月贪杯灌一壶【蝶儿】

壶,名词,在这里活用为量词,和出句的量词页相对。


形容词活用的例句:

青丝承一诺,字里真情非往事(联友)         白发已多年,弦端怨曲诉曾经(东风)

多,就是形容词作数词,与上联的数词一 相对。


点评

依依的作业是最好评的,因为回答的很到位。举例、说明都比较准确和清晰。知识扎实。加油。  发表于 2017-7-11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7
贡献
130
金钱
187
发表于 2017-7-11 1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糗妞 于 2017-7-11 12:21 编辑

作业:紫竹03糗妞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1)对联的隔:对联的隔就是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甚至说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例:春暖蝶衣艳;夏炎日影难
  上联暖色调,下联冷色调,是景隔
上联活泼轻松,下联凝重难受,是意隔


2)对联的合掌:指上下联对仗的时候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
例:早晚出门去 ;晨昏伴月行
早晚和晨昏都是白天和晚上,是犯了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答:出句:海镜隔双月[北纬42]
对句:云屏锁万山[Neo]
锁:名词活用为动词,锁门的意思


出句:一湖春洗眼 [浅雪]
对句:十里柳舒眉 [联生
湖:名词活用为量词

出句:香因一束花拂月[临屏出句
对句:影为半山竹送庐[
半:形容词活用为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春暖蝶衣艳;夏炎日影难。此一联说它景隔也行,说它无情对也可。 早晚出门去 ;晨昏伴月行。这个选的不错。 锁,本来就有动词词性,并未活用。  发表于 2017-7-11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48
金钱
83
发表于 2017-7-11 1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二期初级第六讲紫竹组作业贴

紫竹14-上善若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合掌: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合掌:

柳眼新开莺唱曲
杨花乍放燕欢歌

古代杨也是柳,合了。莺唱曲,燕欢歌。都是唱歌,太近了,合了

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

红梅一岭
绿柳千枝
红梅说的是冬天的景象,绿柳是夏天的景象,季节上景隔。

意隔:

柳色新开莺唱曲
秋风乍起雁书人

上联说的是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气氛十分欢快是暖色调。
下联说的是秋风乍冷,雁信传书,思念佳人是冷色调。所以上下联意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名词活用做量词

故里菊花开几簇
此间秋雨锁重楼
楼是名词,活用做量词。

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一 庭 芳 草 围 新 绿
十 亩 藤 花 落 古 香
绿是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点评

作业完成的真不错。举例恰当,说明准确。加油  发表于 2017-7-11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8

帖子

21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8
贡献
606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7-7-13 17: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竹17千百度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隔:在一个意境中,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景物出现叫隔。
比如:秋风残落叶
         春雨润娇花

          娇荷出水艳
          枫火染山红
合掌:出句对句完全同意或基本同义。内容词性意义相近。
列如:门前种下梧桐树
        台上吹来碧玉萧
这两句都是引来金凤凰

再如:门迎百福
         户纳千祥
同一个意思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形容词活用动词
枫火红江水=
佳人盼锦书
红形容词活用动词
形容词活用名词

残红一地何堪忍=
浊泪两行独自伤
红形容词活用名词指花

形容词活用数词
心中一诺终无悔=
空守多年尽是伤
多形容词活用数词

名词活用量词
几簇菊黄悲客梦=
一池月白涨秋声
池名词活用量词

名词活用动词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墨名词活用动词

名词活用形容词
八规治国九州美=
一梦兴邦万里春
春名词活用形容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4、名词的例子举得不错,表扬。  发表于 2017-7-13 22:53
3、红,本身就有名词的词性,红就是花的代称。多也不是活用为量词。  发表于 2017-7-13 22:51
2、你对于隔的理解不够透彻。  发表于 2017-7-13 22:47
问好千百度,作业点评如下:1、隔、合的定义可以再说得具体一些。  发表于 2017-7-13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0

帖子

57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12
贡献
1502
金钱
2122
发表于 2017-7-13 20: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二期初级第六讲紫竹13一厚积薄发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所谓隔是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意境相隔阂,物象相违悖。包括意隔和景隔两种情况:
(1):景隔
如: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联为纯景联。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而下联则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
   因为设有一个同一地点的信息,无法体现是同一地点春去秋来的变化,少了这一层关联,我们再来细看,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难以融合到一起,这就是隔景了。
(2)意隔:
  隔意就是后面内容的情(志向、品格)和前面的不一样。如果是对联,那么上下联所表迖的情(志向、品格)不一样,就不能完美地表迖作者的用途,那就是隔意。
  如: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是喜气洋洋,而下联却是悲悲戚戚,这种情况就是隔意,因为上下联的气氛不能融洽。至于隔与不隔,必须是要从全联来看的,不管是情还是景,都必须有一个关联点,一脉相承,才能不隔。
  (3):合掌
  答:即上下联词组意思一样,重合在一起,包括上、下联中内容、词性、意义、概念,雷同或相近。
  如:
  "神州千古秀,
  赤县万年青"
  就属合掌。 神州和赤县同义。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寻找例子。)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上联中"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与下联"弹"动词相对应。
  (2):名词活用作量词
  如:
  半窗梅影入诗眼 【联友】
  一砚春风到我家 【东风】
  联中的窗跟砚都是名词活用作量词。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如:
  物阜民康,风熏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丽原是形容词,在联中活用作动词。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
  纵使重逢难拾旧 ==联友
  不留遗憾再伤秋==听琴
上联"旧"是指过去的情意或者指往事。"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与联的名词"秋"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2、丽有动词的词性。旧具有名词的词性。这两处不存在活用。  发表于 2017-7-13 22:56
问好厚积薄发,作业点评如下:1、第一大题,回答非常完美,真认真。  发表于 2017-7-13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5
金钱
40
发表于 2017-7-13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二期第六讲紫竹02~心依何处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一)隔:
一江秋水连天碧,
十里桃花隔岸香
出句写秋天,对写春天,桃花春天的物象。隔景
(二)合掌:
春回大地风光好,
日行神州景色新
出句大地和神州意思相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名词活用:
一砚乡愁萦笔底
砚本名词活用做量词

形容词活用
伤痕虽是逐年淡
这里的“淡”是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变得淡了)。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2、第二大题,你找的例子,为何不写全?只有比较才知道是不是活用啊。  发表于 2017-7-13 22:58
问好心依何处,作业点评如下: 1、隔、合的定义没有说具体。找的例子可以。  发表于 2017-7-13 2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2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