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7|回复: 78

《说说新声放体》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7-27 07: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新声放体》

      前边的话


文则八股诗则格律,是清代科考的牵引。于今,君不见一些诗歌网站,仍以格律为能是。这也是继承之一。


于今,是新韵了,这使旧格律很不适应。于是新声放体就应运而生了。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8: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作者敞开心扉地放声歌唱,是作者个性的张扬。若成就佳作,就是“我.这一篇”,若成就佳句,就是“我.这一句”;学古而不泥古,承继是为了开拓、创新、发展。



    文学艺术求新求变,亘古不易。在诗词主要是追求“立一家意,标自己言。”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弄成为形式而形式。新时代社会环境、语言环境都生发巨大变化。为时代歌唱的诗会承继“合为时而著”“合为事而作”的古训,会为在新内容感召下必然应运产生新时代的新诗体。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04: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在网上结识了一批民间的文学精英阶层:有提倡新国风的、有提倡新乐府的、有提倡古典新诗的、有提倡自度曲的、有提倡新杂言体的、有提倡新声放体的……。比如四五先生,是提倡“民诗”民歌的(希冀诗体民歌化);比如李长空先生、晓曲先生等,他们已是“格律体新诗”的领军人物;比如何鹤先生,他已从推崇新韵的网络写手成为北京《诗词月刊》编辑,任职于诗词学会……。主张诗词革故鼎新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愚老夫子、伏麟斎主人、汴梁骚客、仰望天空等。不少文友虽带草根,但都有独立个性,立身民间,熟悉平民,热爱生活,酷爱诗歌,其意向都贴近于“中华盛世,应当开创适合当代的新诗体”这一目标。

新时代的诗歌主流不可能是某类体一枝花独放,必然是百花共荣流派纷呈的时代。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2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声放体的由来
新声放体,在大陆是上海市老书记夏征农提出的。离休后夏征农先生还有兴组织了个碧柯诗社,贯彻他的主张。碧柯诗社有诗集出版发售。夏老这举动,为中国诗坛,平添一道亮色。

    无独有偶,台湾诗词学会会长范光陵亦有识之士,是主张古典诗创新的,提出新古诗概念,把49界世界诗歌大会弄到泰山召开;美籍华人科学家高亦涵先生提出简体诗词,这些都是倡导的解放体。

在仿古典诗写作实践里,我也对新四声与古四声的大幅改变以及新韵如何摆布、对新词汇的大量涌现及如何让新词汇口语进入诗词有些的困惑。由此,佩服新声放体,是一个不错的提法。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5: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29 00:46
目前中国诗坛有三拨人,第一拨是写新诗的,这拨人是主流人物,诗人桂冠非这拨人莫属;第二拨人是改开后学写 ...

“三拨”说,以第三拨为最弱。2004年我初上文学诗歌网时,第三拨人连网上发表意见与习作位置都十分缺乏;后与重庆万龙生先生交换意见时,有个共识,诗坛现状,第三拨人最弱;

我在2005写的《再论中华诗词改革》一文里,提出一个观点:即第三类(诗),边缘(出于前两拨边缘的)或许是希望。

君不见,词体在唐出现时,被作为“诗之余”,文人备战科考之余,为艺人们写点唱辞罢了;到北宋词体兴起,名堂叫“长短句”,到清鞑子康熙突发奇想,宋歌长短句,才被“钦定”为平仄长短句。但雄风不再。元曲呢,在词体基础上的北方小曲儿,不知谁立其为高峰。只有万龙生先生领导的《东方诗风》网站,把诗、词、曲并列,统称“国诗”。各“诗词论坛”,“曲”只是点缀一下;

当代,在西洋新诗(占了主座)、古典格律(客座)两家之外,有第三类。第三类涵盖民歌、歌辞、以及不在无韵新诗范畴不在平水韵范畴的诗体。


诗发展,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未来,归于创新无疑。

点评

未来,归于创新无疑。 -----同意。市场的选择力量是无穷的。若将歌词算新诗的话,新诗始终占统治地位。文言和古体从来没有占统治地位,包括现在。诗词大奖获得者都是现代诗。余秀华就是例子。古体诗也就是小圈子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4:55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5: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声放体的继承
新声放体,是立足旧格律体之上,直面诗词创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有针对性的创新。新声放体,就体式而言它的出新是很有限的,是承继旧制基础上的初级的改良。格律之式,有篇章格,句式格、字词格、对称格、押韵格、八股起承转合格、平仄格、通变格等八项。
新声放体,继承旧制是明显的:
继承了旧制的篇章格局、
继承了旧制的字句格式、
继承了旧制的押韵规格等形式,
继承了旧制的对称格式,依据新韵新词汇的新特点,尽力使对称句的词性相对称。
为了音韵的和谐顺口,提倡新韵四声相间运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1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29 12:36
这一话题堪与改革大话题等量齐观。改革是时下最时髦的词语,但就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最终目标这样的大问题来 ...

对古典诗的改革的呼号,不自今日始 。以清代最嘹亮: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少数百年”,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戊戌人黄遵宪梁启超高举诗的改革大旗......

文学(含诗歌)的演变随时代,其改革是自然渐进的。为什么清后期会提出“改革”?是一个落后野蛮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实施极端政策,以文学而论,有诸多“禁忌”,科考把诗文形式推向极端,词体(调门调牌)格律化等等......改革是反作用力。

今天诗歌重提改革,是有些人的极端推动了反作用力:比如官控《诗刊》,他们弄那些玩艺儿,已令人不齿;比如一些诗网唯平水唯平仄,不契合当代。什么叫逆流?让历史佐证吧。



关于今天的社会大改革,其弊端不少,但是大势必然。共产党靠老百姓打江山坐江山,就必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切压榨欺负百姓的东西,必须革除。据资料比较,改革的三十几年,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当官必腐这一历史积淀,也应清除。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9 14: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7-29 05:52
“三拨”说,以第三拨为最弱。2004年我初上文学诗歌网时,第三拨人连网上发表意见与习作位置都十分缺乏; ...

未来,归于创新无疑。
-----同意。市场的选择力量是无穷的。若将歌词算新诗的话,新诗始终占统治地位。文言和古体从来没有占统治地位,包括现在。诗词大奖获得者都是现代诗。余秀华就是例子。古体诗也就是小圈子里的事,将来也是如此。不知对否?

点评

同意市场的选择力量。这个力量有一时的、有长远的,有一隅的、有旷达的。不以一时失长远、不以一隅失旷达; 新歌辞,我以为即是诗,是诗里的新词体(如宋词的初始),有曲也有唱还有案牍。比如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9 15: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谈创作,从市场需求看,写律诗是没有出路的。尤其现在写的律诗,多数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谁人喜欢花时间猜谜语?思想水平低劣,文白掺杂,为了显示学问,乱用僻典,甚至用繁体字,已经弃用的古体字别字,让所有人看不懂才好。这样的文字谁喜欢看?比如有的诗将“尧”故意改写作“放唐”,谁看得懂?如此律诗自己将自己推向了绝路。奉劝文字工作者诗人们还是写新诗去吧!律诗一类古体诗词就让给老干们作为业余消遣,自娱自乐,超唐迈宋,自我标榜,自我欣赏去吧!

点评

繁体字在大陆已是陪衬。但港台及华人圈,繁体仍为主。这个分受众对象。 写写仿古诗无可厚非,但卖弄大可不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16: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9 14:55
未来,归于创新无疑。
-----同意。市场的选择力量是无穷的。若将歌词算新诗的话,新诗始终占统治地位。文 ...

同意市场的选择力量。这个力量有一时的、有长远的,有一隅的、有旷达的。不以一时失长远、不以一隅失旷达;

新歌辞,我以为即是诗,是诗里的新词体(如宋词的初始),有曲也有唱还有案牍。比如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就是闫肃先生的成功诗作,符合西游记主题,又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关于《诗刊》及其牵引,我已有自己的如上评价,不计别人怎么说,百家可鸣么。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16: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9 15:09
若谈创作,从市场需求看,写律诗是没有出路的。尤其现在写的律诗,多数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谁人喜欢花时间 ...

繁体字在大陆已是陪衬。但港台及华人圈,繁体仍为主。这个分受众对象。

写写仿古诗无可厚非,但卖弄大可不必。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29 17:4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现代的歌词而言,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歌词单独看起来并不优秀,当做诗看的话,很可能会被喷。但配合曲子还是很好听的,或者说很出彩的。

点评

全唐诗里,称得上佳作的,也不是很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30 07:30
又是一个下雨天(唱 -邓丽君 词:林煌坤 曲:曾家风) 又是一个下雨天,窗外雨绵绵。 勾起我的翩翩怀念,又想起从前。 啊, 记得在雨中,你对我说再见。 如今独我在雨中留连,又把愁来添。 ------就这四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9 2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7-29 17:49
就现代的歌词而言,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歌词单独看起来并不优秀,当做诗看的话,很可能会被喷。但配合 ...

又是一个下雨天(唱 -邓丽君       词:林煌坤  曲:曾家风)

又是一个下雨天,窗外雨绵绵。
勾起我的翩翩怀念,又想起从前。
啊, 记得在雨中,你对我说再见。
如今独我在雨中留连,又把愁来添。

------就这四句,反复三次。

点评

人怕出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30 0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07: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7-29 17:49
就现代的歌词而言,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歌词单独看起来并不优秀,当做诗看的话,很可能会被喷。但配合 ...


全唐诗里,称得上佳作的,也不是很多。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07: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9 21:03
又是一个下雨天(唱 -邓丽君       词:林煌坤  曲:曾家风)

又是一个下雨天,窗外雨绵绵。

人怕出名。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07: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校门进衙门,出了衙门,又走进了社会大学门:


南宁.十万大山

醉景迷人数壮乡,峻峰十万抱邕江。

多情更有山城雨,挟雷裹电来冲凉。

--《春雨之四》*时某县城最便捷交通工具是租单车,途中遇雨,狼狈不堪。


滇池雨

滇池畔寻五湖矶,云压西山凉沾衣。

天公倾杯添雅韵,翻作烟雨十里泥。

--《秋韵之二》*时昆明市西山修路处处泥浆,只好趟泥。

在广西平吉镇外土路上同行的赤脚老人,他几十年没有穿过鞋子,说习惯了赤脚走山路。脱下皮鞋试试,实在走不了。于是有此吟:
赤脚人
趟过绿水又踏山,赤脚却把山水连。
时有彩云生脚下,大爷是人还是仙。


*赤脚大仙有原型

点评

一晃多年过去了。自以为很辛苦,比起民间踏实百姓,真不值一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30 07:38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0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7-30 07:35
出了校门进衙门,出了衙门,又走进了社会大学门:

南宁.十万大山

一晃多年过去了。自以为很辛苦,比起民间踏实百姓,真不值一提。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遍全国寻商机,几年间心境的变迁:


飘 零感怀之一


浮掠此生何所求,苍茫飘零一沙鸥。

天山豪饮天池露,太原横渡太湖舟。

澜江泼水漓江洗,玉门酹酒厦门酬。

四海为家家四海,五洲交友友五洲。


   《逍 遥感怀之二  


曾许五岳争比高,亦拟瀚海夸多娇。

银铺方显珠峰秀,金涌才是钱江潮。

遗石歌断红楼曲,沉沙读废赤壁礁。

缥缈蓬莱今安在,为问八仙可逍遥。


   《归 途感怀之三


车轮轧得晓星沉,漫漫烟霭醉山林。

洽谈灯悬霜衔冷,签约星横露飘温。

倦识月蒙铜钱眼,厌看峰掩欲壑心。

云霞擦得天如洗,愿追至真净无尘。


*有了感慨记下来,只是爱好。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寸草晨露写的歌辞:



《春风一度》


青翠崖畔草 婀娜岸边树
娇嫩花间蕊 精莹叶上露
山又媚 水又绿 烟笼雨蒙歌满路
无限风光莫虚度 应珍惜人生每一步


不随黄山云 不堕峨嵋雾
不恋扬子舟 不贪合浦珠
山几重 水几复 柳暗花明任漫步
大好时光莫延误 休辜负这春风一度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04: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声放体的出新


考察新声放体与古体,就是运用新声韵。最大的出新是用了新时代创造的新词汇;


其次,新韵是宽韵,新声四声就是四声,不再按古法把四声按平仄格两分。新声放体,有的作品在检验时,也会全合古格,但那只是偶然。


新声放体,还有一个出新,就是引用了标点符号断句。古代没有创造标点符号,在一些书籍上,只是用“逗”“句”“韵”三个字隔断。大量古书字不间断,是由读者自行断句。有了标点符号,不仅有断句功能,还有语气添加,使叙述、议论、疑问、感叹等情绪表达得以体现。


新声放体,使用标点符号,使作者读者情绪表达得以体现,客观上就有一个新效果:就使吟咏朗诵时,使诗词所用的字词,四声得以改变。四声之语气之变,已不是字典上那规定了。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1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韵律,有标的。中华音韵几千来是不断演变的。我说的中华今天音韵,一是存在于人们口头的方言;二是全国的公用语----普通话。

韵律是中性的,只是韵文的一种工具。

既是新韵,自然有新音韵自己的特点,新音韵自己的特点就是有别于旧音韵的那些特征。在《浅说音韵》一文,我已提到了。不懂新韵?在今天确实不是笑话。一些人不看他家几度的小学课本,是新音韵色盲。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声放体的依据


1.时代不同了,如今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已大幅提升。就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间,每年平均毕业大学生600多万,大学程度已近两亿,是大唐全国总人口的几倍;全国有手机多少部?全国网民有多少?诗进民间,是任何朝代无法可比拟的!

打个比方,古词调有个九张机。代表那时先进的生产力。今天十八张机的小作坊也得倒闭。我们有了机械的普及、电力的普及、电视电脑的普及,比九张机先进得大多了;北斗导航,比指南针先进太多了;我们的导弹、卫星、航母比火药先进太多了;还不能改改那个九张机?


2.音韵环境不同了,普通话、民国国语,在百多年里,其受众占全国56族70%以上。这种真音真调的全国共用语,是自孔雅音以来任何用语无可并肩相提的。

新韵四声里没有了平道莫低昂的平声,没了短促急收藏的入声,新韵四声就是四声,还论什么平仄?

诗经有四声,民谣民歌有四声。每人说话若无四声,是语焉不清。四声故有,是人们逐渐认识了它;声韵固有,是人们运用逐步完善了它。四声每个声调代表的是几个甚而十几个同音字。

就方言说,字可不变(相对的),义可同解(相对的),则读音千差万别。一个字(词),从时间上,自《诗经》起以来三千多年来,可以有很多不同读法。比如“野”字就是;在空间上,不同地域又有几十上百不同读法。一首流传久远的诗作,字无变(相对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却有许许多多读法。

文字作品,反正就是那些字,古人出古声,今人出今音;粤闽吴越、中原京唐等等地域音又千差万别。古音与今声,各地方言,出口四声之调就各不相同。


3.平仄已不合新韵需要。讲四声一样有音韵美。

诗句的浓缩,就特别讲求音乐美。音乐美,是诗歌的四大要素(文字简、意境高、情感富、音乐美)之一。

诗歌音乐美,有两层意思。一是表于口头可歌唱、可朗诵、可吟咏。朗朗上口、押韵动听、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二是表于案头,讲韵律,篇章结构有序,五音七调排列自然,语言顺畅,观止优雅,口语称为之“养眼”。

而当代音变声易,调换词新,一、平水107韵太繁琐;二、今天看字表用平水好多就是不押韵了;三、最关键的是,作为古官声,平水从无在全国推广过,南宋小朝廷管辖区内,吴浙闽粤,也未曾统一过。普通话六十年,全国56族已有受众达70%,平水音表就南宋起算来,六七百年普及率有多少?诗用今韵是必然的大趋势。


4.新词汇大量涌现了。ABC、GDP、CPI等进入口语,鼠标键盘天天用,怎么平仄?新词汇包括泊来品,都是不可用古法平仄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8-4 22:02 编辑

我开了专贴《浅说音韵》,又开了专贴《说说新声放体》,如以为不成道理,请予以驳斥。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3: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8-4 22:03 编辑

寸草晨露标新立异,是为诗的未来。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2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写了《春临津渡》发在《中原诗词网》:

.

渔舟姗姗桃花津,划破水底片片云。

东风漫数浪藏秀,一网轻取一江春。

当即被指出第一句“七连平”;其实第二句“六连仄”。我用普通话与方言吟咏没障碍。


点评

拙作的七连平、六连仄,是今音依古法界定的结果。 按今四声,连平连仄不是一道腔,所谓连平其实是阴、阳两声相间隔,连仄是上去两声相间隔。把今音四声按古法套平仄,不符合语言真音现实,或者说连平连仄于今,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16 04:26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8: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千多年中华诗史,就是一部继承、创新、发展史,以后也不会停留在某个水平上。

中华诗歌的继承、创新、发展史,是会延续下去的。后人在继承上会有不同见解即那些是需要继承那些是需要舍之、又怎么去创新、怎么去发展,不同意见有争论,很正常。

有一些人,较固守,就由他们去。不过任谁也挡不了大趋势。诗歌必新,正像唐诗对诗经的出新,这是历史的必然。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06: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按今音也是连平。

点评

蛱蝶 -----一千多入声字是今古音不同的主要原因。这些字多古仄今平。也是用普通话读古诗的主要难点。叶嘉莹建议遇到这些字时可有意念成去声或上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15 07:48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06: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写,写什么,是作者的选择是作者的权利。

首先是“内容”(诗意、境界),而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唐崔颢《黄鹤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认为是唐诗压卷作,《登幽州台》被传诵,不是格律或疑似格律。优秀在内容。

格律体,是诗作的一种形式,不是唯一形式,也不是最高形式。诗之不彰,诗之衰微自元曲后,或说自明代起,是因为不推崇“格律”吗?
    常言说“量体裁衣”,不是削足适履。喜欢五七律绝,就去写。但没有必要唯平水平仄。诗路很宽,各取所需。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15 07: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8-15 06:01
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按今音也是连平。

蛱蝶
-----一千多入声字是今古音不同的主要原因。这些字多古仄今平。也是用普通话读古诗的主要难点。叶嘉莹建议遇到这些字时可有意念成去声或上声。

点评

问好针版。 一、古今音的传承与流变;二、阅读(演唱、朗读)时的随情变动。这些变,是客观事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16 0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4: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8-15 07:48
蛱蝶
-----一千多入声字是今古音不同的主要原因。这些字多古仄今平。也是用普通话读古诗的主要难点。叶嘉 ...

问好针版。

一、古今音的传承与流变;二、阅读(演唱、朗读)时的随情变动。这些变,是客观事实。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7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