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6

三羊闲话无情对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7-27 22: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羊闲话无情对

    对联、诗钟、无情对,都是上下两句的对仗文体。参与对仗的是【词义】,而不是上下两句的【句意】!因此,不管是分咏的两个事物,还是合咏的两个方面,都是【词义】的对仗。不同的词类或门类,其词义是不同的。词类的对仗,即是对立统一规律。对联的【对】,就是【对立】,就是【个性的不同】;对联的【联】,就是【统一】,就是【共性的统一】。

    个性的不同,构成里对联的【相隔相离】,共性的统一,构成对联的【相关相联】。例如,马对牛,马不是牛或牛不是,这是个性的不同;同为动物之门类,这是共性的相同。所以说,对联是哲学矛盾的对立统一。

    无情对的称谓命名,是否出自刘禹锡著名诗句的谐音:“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我们找不到确凿可信的历史资料。既然古人将特殊对联的叫作无情对,在弄清【无情】词义的同时,必然牵涉到【有情】的词义。

【有情】的基本解释:
1.有情感。2.有交情;有情义。3.指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4.有情致。
5.佛教语。梵语sattva的意译。也译为众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无情】的基本解释:
1.虚伪不实。2.没有情义;没有感情。3.谓不留情。4.犹无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门当户对,志同道合。词类相同,则有情意义有缘分;词类不同,则无情无义无缘分。无情对,在语法词类形同的基础上,更加讲究百科门类的相同(如,天文地理动植物)。词(门)类相同,则是【有情】;词(门)类不同,则是【无情】。这大概就是无情对名称的由来。例如:

无情对:庭前花未放,阁下叶先生。

上句:庭前花(朵)未放(状中结构动词义)。正解句。
下句:阁下叶(氏)先生(定中结构名词义)。正解句。

歪句:阁下叶(片)先生(状中结构动词义)。曲解句。

【阁下叶(氏)先生(定中结构名词义)】,对于出句来说,是无情句。
因为,花/叶,门类不同(无情)。放/生,词类不同(无情)。

【阁下叶(片)先生(状中结构动词义)】,对于出句来说,是有情句。
因为,花/叶,门类相同(有情)。放/生,词类相同(有情)。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7 23: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7-27 23:17 编辑

【有情】的基本解释:
1.有情感。2.有交情;有情义。3.指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4.有情致。
5.佛教语。梵语sattva的意译。也译为众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无情】的基本解释:
1.虚伪不实。2.没有情义;没有感情。3.谓不留情。4.犹无意。
---------------------------

不能这样生硬地理解无情对吧,它也不是什么有感情无感情的事情,无情对的无情,指的是联意上互不相干,如用比喻的话,象一对欢喜冤家,总是相从--离了谁都不行、总是相对--背靠背,互不搭,正好套用道是无情却有情作释

点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试问:【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如何【统一于主题】:究竟是【山间】统一【墙上】,还是【墙上】统一【山间】?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中国楹联学会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0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7 23: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7-28 00:25 编辑

无情对既然也叫羊角对,转个帖供参考吧

羊角对与诗钟

王彭年



诗钟在始创期间,曾有不少异名,各说各的好,莫衷一是。1885年,吴县俞廷瑛在《百衲琴·跋》中为了强调他朋友所起的名称,就说:"至於其名,或谓之为诗钟,或谓之为羊角对,要皆不知其所取义,又岂若百衲琴之称为典而确哉"。吹捧了一阵,但结果并不理想,百衲琴这个名称并没有流行开来。



"羊角对"这个名称,到也不是不好理解的。向义在《文碑龛贵山联语·论联杂缀·诗钟》中曰:"(诗钟)又名羊角对,因求比偶相得,铢两悉称也。"另外,"角""各"同音,此名称也表示有着各对各的特色。至于为什么是羊角而非牛角或鹿角,这真的是"不知其取义"了。



羊角对这个名称在诗钟中不但没有流行,后来又转让或扩大给了对联。雷瑨在《文苑滑稽联话·释羊角对》中记有:"以绝不相干之事,凑集成联,或谓之'羊角对'。近有仿此联者云:'岑春萱拜陆凤石,川冬菜炒山鸡丝'。上联系同时之人,下联则饭馆确有此菜,尤为巧不可阶。"《文苑滑稽联话》末有自序书明于民国三年,而岑春萱和陆凤石都是清末大官,前者曾任总督等职,后者则是一位状元公。由此可见,联语中的羊角对应是始于清末民初,而称诗钟为羊角对则是1985年以前的事,说羊角对这个名称是由诗钟转到对联中去应该是有根据的。



《文苑滑稽联话》中还有"迩来文人颇喜作羊角对,其佳者殊滑稽可喜"之语,并列举有"名物羊角对"、"俗谚名物羊角对"及"成语羊角对"。所谓"成语羊角对"就是以对联的形式,一句用成语、诗句或俗谚,另一句则对之以人名、国名、物名、病名等的组合,也可以是俗谚或流行语;表面上看两句风牛马不相及,而仔细一分析,则上下比字字相对,应是绝佳的对联。据《文苑滑稽联话》中所载,当时有名的成语羊角对有: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

 

是古诗句与国名相对;

 

树已千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是时人诗句与俗谚相对;

 

欲慰苍生须作雨,相思黄疸急惊风

 

是古诗句与病名相对;


鸡肚不知鸭肚事,雏凤清于老凤声

 

是俗谚与古诗句相对

 

打狗要看主人面,顾鳌蒋作宾孙眉

 

是俗谚与时人名相对



当时流传最广的羊角对要算是骂李鸿章的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以创建淮军与太平军起家,成为晚清朝廷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出为总督,入进军机,显赫一时。他有个哥哥叫李瀚章,人称李大先生,故李二先生指的就是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时,朝中人士大多主战,独独李鸿章主和。由于西太后开始时也主战,故李鸿章遭谴,剥去黄马褂。甲午之役战败之后,清廷无奈,只好叫李鸿章出面求和,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朝野爱国志士,更把满腔怒火,发泄在李鸿章身上;作文撰联,群起而攻之。当时有位艺人刘赶三,善演苏昆丑角,一天演出《鸿鸾喜》中的金团头,在台上插科打诨对伙伴说:"你要好好干,不要剥去黄马褂,拔去三眼翎。"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那时艺人地位低下,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

 

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的事,联也改成上面那个样子。



大概是羊角对这个名称不够响亮及没有特色之故吧,在对联中也不甚通行,很快就为"无情对"所取代了。但是,羊角对可以说是诗钟,也可以说是对联,而无情对却只能说是对联的一种形式了。不能因为分咏格诗钟的题目要求差别愈大愈好,也有点"无情"的味道,就把二者混淆起来。为此应该对它们进行分析,并加以区分,这将是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


个人认为此帖的结尾部分说得有理,无情对,毕竟也是对,应满足对仗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象时下网络玩家一样片面理解无情对之无情及片面追求趣味性,只满足二个要素而对其余不闻不问。。。



向义在《文碑龛贵山联语·论联杂缀·诗钟》中曰:"(诗钟)又名羊角对,因求比偶相得,铢两悉称也。有谁听说过诗钟可以不遵守对联规则的么有谁听说过羊角对可以不遵守对联规则的么


点评

当时流传最广的羊角对要算是骂李鸿章的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以创建淮军与太平军起家,成为晚清朝廷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出为总督,入进军机,显赫一时。他有个哥哥叫李瀚章,人称李大先生,故李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0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0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03:07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7 23:44
无情对既然也叫羊角对,转个帖供参考吧

羊角对与诗钟

当时流传最广的羊角对要算是骂李鸿章的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以创建淮军与太平军起家,成为晚清朝廷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出为总督,入进军机,显赫一时。他有个哥哥叫李瀚章,人称李大先生,故李二先生指的就是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时,朝中人士大多主战,独独李鸿章主和。由于西太后开始时也主战,故李鸿章遭谴,剥去黄马褂。甲午之役战败之后,清廷无奈,只好叫李鸿章出面求和,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朝野爱国志士,更把满腔怒火,发泄在李鸿章身上;作文撰联,群起而攻之。当时有位艺人刘赶三,善演苏昆丑角,一天演出《鸿鸾喜》中的金团头,在台上插科打诨对伙伴说:"你要好好干,不要剥去黄马褂,拔去三眼翎。"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那时艺人地位低下,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

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的事,联也改成上面那个样子。
---------------------
三羊专门说说这一段的看法:
由原来的【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演变为【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赶改为杨,无非凑活同为姓氏名词,同为姓氏名词的同时,又有同为【植物门】。一死的【一】字,则属于用词不当。
李二先生是汉奸,双解句。关键在【先生】,通常解为【定中结构名词义】,异常解为【状中结构动词义】。

上句【杨三已死无苏丑】中的【已死】,状中结构动词义。
下句【李二先生是汉奸】中的【先生】,定中结构名词义(通常解)
死,动词类;生,名词类。门不当户不对,男女无情无缘,岂可搭配。

上句【杨三已死无苏丑】中的【已死】,状中结构动词义。
下句【李二先生是汉奸】中的【先生】,状中结构动词义(异常解)

死/生,同类,同为动词类。门可当户对对,男女有情有缘,自可搭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词类不同是【无情】,词类相同即【有情】。
正解【无情】,歪解【有情】,这就是:倒是无情却有情。
正解的无情句,并不参与实际对仗!真正承担对仗大任的,是歪解、曲解的有情句。

经典的无情对,无一不是这样以假乱真的狸猫换太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0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02:14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7 23:15
【有情】的基本解释:
1.有情感。2.有交情;有情义。3.指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4.有情致。
5.佛教语。梵语sattva的意译。也译为众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无情】的基本解释:
1.虚伪不实。2.没有情义;没有感情。3.谓不留情。4.犹无意。
---------------------------
不能这样生硬地理解无情对吧,它也不是什么有感情无感情的事情,无情对的无情,指的是联意上互不相干,如用比喻的话,象一对欢喜冤家,总是相从--离了谁都不行、总是相对--背靠背,互不搭,正好套用道是无情却有情作释
对联也是【联意上互不相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试问:【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如何【统一于主题】:究竟是【山间】统一【墙上】,还是【墙上】统一【山间】?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中国楹联学会分本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34

帖子

1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448
金钱
714
发表于 2017-7-29 08: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无理,无聊,只有删除人家的游戏帖子了

点评

这是谁的马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2 0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宗国学 发表于 2017-7-29 08:24
金筑子无理,无聊,只有删除人家的游戏帖子了

这是谁的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