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唐尧

中华格律诗的“不四不三平仄法则” 唐尧

   关闭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3: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2 12:35
你被宠惯了,宠物!你要说服别人,你得拿证据说话。你说你有发现,你得把你发现的证据拿出来让人质询。这 ...

谁宠我?我从来硬碰硬,真功夫,讲道理,独来独往,不穿马甲,更不需要人家帮忙,也不需要权力、刀子帮忙。

点评

废废你是裸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2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2 14:5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2 13:31
我讲的发现,是指《四三平仄法则》可以套当代流行的十六种格律格式。还要什么诗例来举证?你随便去诗词版 ...

你以前出来时是不是给助产器吸坏了脑壳?人家老樵做楼主时,自己去找孤平诗例。你?你做楼主,案例叫别人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7-22 16:4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2 13:37
谁宠我?我从来硬碰硬,真功夫,讲道理,独来独往,不穿马甲,更不需要人家帮忙,也不需要权力、刀子帮忙 ...

废废你是裸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2 14:58
你以前出来时是不是给助产器吸坏了脑壳?人家老樵做楼主时,自己去找孤平诗例。你?你做楼主,案例叫别人 ...

你胡言乱语讲了些什么?脑子有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7: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狗狗自古以来就是裸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2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2 14:58
你以前出来时是不是给助产器吸坏了脑壳?人家老樵做楼主时,自己去找孤平诗例。你?你做楼主,案例叫别人 ...

谁质疑,谁举证。去找啊,快去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2 21:5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质疑你被吸坏脑壳,是发现你真的坏了脑壳。
谁质疑谁举证。你的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2 22:0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践踏法律知识,豢养级别的才有这个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05: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7-23 06:07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2 22:01
直接践踏法律知识,豢养级别的才有这个胆。

你认为我的文章有问题?你讲“四三法则”有问题?你难道不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质疑有根有据?你就一天到晚讲有问题,有错误,不对,不正确,误区,胡说八道等词就可以了?我已经给你指出寻找证据的二条路,一是从隋唐以前的诗里找合“四三平仄法则”的五七言四句八句诗。二是从隋唐后的诗里找不合四三法则的诗。我隋唐前后合套不合套当然找过,(找不到整篇的,单句的有)没有找过就想当然写得出来吗?你肯定没有找过,就想当然我的文章是不对的?快去找吧,找到就发出来,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

你要听多少次才明白?看来是用火钳把你夹出来现世时,把耳朵夹坏了。 你不是说古代诗人嫌五连平(仄)不好听,就限制诗句的五连平(仄)。 好了,(问题)这时是唐代的什么时侯? 后来,古代诗人嫌四连平(仄)也不好听,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3 0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3 07:0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05:55
你认为我的文章有问题?你讲“四三法则”有问题?你难道不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质疑有根有据?你就一天 ...

你要听多少次才明白?看来是用火钳把你夹出来现世时,把耳朵夹坏了。
你不是说古代诗人嫌五连平(仄)不好听,就限制诗句的五连平(仄)。
好了,(问题)这时是唐代的什么时侯?
后来,古代诗人嫌四连平(仄)也不好听,又限制四连平(仄)。
(问题)这又是唐代的什么时候?
再后来,又发觉应该限制诗句尾段三连平(仄)。
(问题)这又是唐代的什么时侯?
然后(问题)这些“不四不三”,分另存在于唐代某些诗人的篇章里。

这么简单的事,划个时期,给出诗篇,就能证实你自己说的足以说服人,硬是不去做,宁愿扯。

想帮衬着相信你,原来都挺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0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7-23 09:53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3 07:06
你要听多少次才明白?看来是用火钳把你夹出来现世时,把耳朵夹坏了。
你不是说古代诗人嫌五连平(仄)不好 ...

你在钻牛角尖还是你在扯?古诗什么时候有的?格律诗什么时候有的?什么时候定型的?古代就是唐代吗?从隋至唐代结束,是合与不合《四三平仄法则》的过渡时期。要找合,隋以前,要找不合,宋以后。快去找啊,料你也不会去找,你又不是来探讨诗词理论的。你是为反对唐尧创立的《普通话声韵》来助阵的。你最早的马甲叫什么?能公开吗?
我这篇文章说明二个问题:一说明格律的起源是诗人们的集体劳动结果。不是某些个人的发明创造。二是现在流行的十六个格律格式是完全合乎《不四不三平仄法则》的。是合乎这个平仄模型的。这二点很清楚。明白了吗?我看你要真正讨论诗词格律就赶快去找诗例。否则钻牛角尖的话希望你离开,明白了吗?

点评

那在唐代盛、中时期诗人们写的完全合律的诗又算是什么?盲猫撞中死老鼠撞彩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3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3 10:0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09:45
你在钻牛角尖还是你在扯?古诗什么时候有的?格律诗什么时候有的?什么时候定型的?古代就是唐代吗?从隋 ...

那在唐代盛、中时期诗人们写的完全合律的诗又算是什么?盲猫撞中死老鼠撞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3 10:05
那在唐代盛、中时期诗人们写的完全合律的诗又算是什么?盲猫撞中死老鼠撞彩的? ...

你要质疑《四三平仄法则》应该是:是几个人创造了十六个格律格式?不是诗人们集体劳动成果。二是十六个格式不合四三法则?其它的问题不属于本文的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6
贡献
14014
金钱
17100
发表于 2018-7-23 11:5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人把“格律诗”、“今体诗″、“近体诗”叫得山响时,何曾见你的“不四不三″,反倒是千三年后给你发现他们是按着“四三法则″去编律的?说你一句:让你对照一下自己写的帖,还算是个发现者吗?就又被你“发现"我是来倒泻你“普通话声韵″的米的,你都算厉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7-23 12:35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3 11:57
唐朝人把“格律诗”、“今体诗″、“近体诗”叫得山响时,何曾见你的“不四不三″,反倒是千三年后给你发现 ...

我是发现者,懂吗?不是发明者?发现就是有一百元钱丢路边,我看到了。不是我发明了一百元钞票。我问你在我之前有没有十六个平仄格式?在我之前有没有《不四不三平仄法则》这个词,这个提法?《不四不三平仄法则》对十六个格律格式合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3 10:05
那在唐代盛、中时期诗人们写的完全合律的诗又算是什么?盲猫撞中死老鼠撞彩的? ...

当然有些诗人是盲目的。唐代李白的诗五七言大都不合律。就说明了李白对格律格式也是盲目的。杜甫才可以说是下意识的按格律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7-23 12:5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废唐又发现什么东东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2: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7-23 12:51
废废唐又发现什么东东啦?

狗狗又吠什么啦?狗狗归来就是吠。不会讲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3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11:20
你要质疑《四三平仄法则》应该是:是几个人创造了十六个格律格式?不是诗人们集体劳动成果。二是十六个格 ...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   是《四三平仄法则》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3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12:44
当然有些诗人是盲目的。唐代李白的诗五七言大都不合律。就说明了李白对格律格式也是盲目的。杜甫才可以说 ...

杜甫中期作品的确较合规,但晚期偏偏玩起了太极,专写吴体,尽是些不合格律的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3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12:34
我是发现者,懂吗?不是发明者?发现就是有一百元钱丢路边,我看到了。不是我发明了一百元钞票。我问你在 ...

你是发现者,发现就是有一百元伪钞丢路边,被你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7: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7-23 14:58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   是《四三平仄法则》么 ...

当然是,你凭什么怀疑?内不连四平仄,尾不准三连平仄。不是明摆那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7: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7-23 15:02
你是发现者,发现就是有一百元伪钞丢路边,被你看到了。

真币伪钞同我的发现不搭界,两码事。总之我发现了。真假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3 1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7-23 07:06
你要听多少次才明白?看来是用火钳把你夹出来现世时,把耳朵夹坏了。
你不是说古代诗人嫌五连平(仄)不好 ...

问题提得很好。唐尧只能用于格律规律全成型后,各要素齐全,才是他说的那种情况,如果要说清过程,恐怕他要花两年的时间才清理得清楚。让我说清楚恐怕也得三个月以上的搜集。不是他那么轻飘飘推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7-23 20: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7-23 18:52
问题提得很好。唐尧只能用于格律规律全成型后,各要素齐全,才是他说的那种情况,如果要说清过程,恐怕他 ...

格律形成过程根本不是这么想当然,按唐尧说法,似乎古人诗中有很多五平五仄情况,后来才改为四平,又改为三平,但汉魏古诗有几个五平五仄句?想得太简单,又不好好读书,事实上本坛转过很多诗律形成史研究文章,但看样子唐尧根本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7-23 18:52
问题提得很好。唐尧只能用于格律规律全成型后,各要素齐全,才是他说的那种情况,如果要说清过程,恐怕他 ...

我搞不懂你们总是弄不清我的四三文章的内含?找这些假设,比如来质疑?我讲物质不灭是定律,你们就拿火来烧一张纸,纸烧完了,你们讲,纸不是灭掉了吗?你怎么说不灭呢?令人啼笑皆非。四三文章就讲二个大问题。一是格律是由许多诗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产生的。二是十六个正格格律被“内不四连平仄。尾不准三连平仄框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7-23 21:5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镜秘府论》有诗章中用声法式,唐尧可研究一下,看格律定型之前古人是如何看待句中平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7-23 20:08
格律形成过程根本不是这么想当然,按唐尧说法,似乎古人诗中有很多五平五仄情况,后来才改为四平,又改为 ...

怎么按的多少来说呢?一百篇里有一句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7-23 20:23
我搞不懂你们总是弄不清我的四三文章的内含?找这些假设,比如来质疑?我讲物质不灭是定律,你们就拿火来 ...

文字有什么问题?怎么不想想自己不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7-23 20:08
格律形成过程根本不是这么想当然,按唐尧说法,似乎古人诗中有很多五平五仄情况,后来才改为四平,又改为 ...

问题是在十六个格律格式里不准出现五连平仄,四连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