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笑 于 2017-8-31 10:50 编辑
江南雪《七律·随感刘冲矿》浅析 七律·随感刘冲矿 作者:江南雪
续申低保踏残楼,事毕乘闲缓步游。
杂草野蒿生院落,苍苔污渍满檐沟。
嘘唏处处人烟寂,惋慨声声故客惆。
昔日巨松春已尽,忍观鸟散朽枝头。 一、读一首诗,先要弄清楚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也就是作者的立意。 时过境迁,楼残院寂,昔日刘冲矿风光不再,世事难料,命途多舛,惆怅满怀。 不难看出,作者曾经是刘冲矿之一份子,亲历了其兴盛衰落的过程。从“续申低保”“ 故客”“ 昔日巨松春已尽”,可以提炼出这个信息。 二、从平实通俗的语言中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匠心。 开篇看似不经意的一个“残”字,却有领起全篇的作用,也因此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乘闲缓步游”,闲,空闲,人生能有几多闲;事毕之后乘空闲在自己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游走看看,人之常情;又暗扣题目“随感”。首联叙事悄然起笔,与全篇情感一致,可见匠心。 中二联写刘冲矿荒凉破败之景,抒写作者惆怅之慨。说说炼字炼句,“生院落”“ 满檐沟”,从空间上勾画出一幅荒凉景象,生、满,动静结合;满,以形代动。“人烟寂”,肯定了有人烟,但已显得空寂,没有了往日的生气;寂,见炼字。颈联承颔联,触景生情,“故客”句,转领尾联,作者的亲历铺垫尾联出句。 尾联,“昔日巨松春已尽”,有了上文的铺垫,这一句的今昔对比就有了着落点,从时间上给人以纵向的整体印象。“巨松春已尽”,已经不是单单的词面意思了,而成为了一种意象。 把自身的处境遭遇,和刘冲矿的衰败荒凉结合起来写,写到“忍观鸟散朽枝头”,惆怅之情抒发到极至,亦令读者不忍胜读。 三、从抒发的感情看,过于低沉。世事变迁自有其时代因素,命途多舛也会有自身的原因,若能从天无绝人之路着墨一点点,给自己以信心,给读者以慰藉,则诗意上扬,平添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