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14

什么是意境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8: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18:48 编辑

什么是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一首诗所反映的完整的情景。
意境不是孤立地指某一句诗,而是指全篇。
比如王维《使之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就是完整形象地记述了出塞后见到的场面。读者阅后如临其境,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是形象描写,其中人物的活动是看。后两句议论,合乎情理,意境就是山景+感想(推理)。
我在一跟帖中曾临屏拟过一首依韵诗(题目是现在加的)。虽然是依韵,但因意境完全不同,所以不算改诗,实际应该算再创作:
归帆
山影航程暗,帆尖映夕晖。
群鹅似相识,急向岸边飞。
----这是写一艘回家的船回港前的一段情景。河边的一座高山遮挡住了夕阳,河面显得黯淡了。但船帆的顶部尚有一抹阳光照射。河边的一群鹅似乎认识这条船,于是连飞带叫的向岸边游过去,似乎急着回家告诉家人船回来了!这个画面和喜庆的场景就是一副完整的图画,也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长征》(毛泽东)诗的意境: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铁索桥,岷山雪----都是长征途中见到的景物,三军过是一条线,将这些景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带有乐观主义的完整的意境。
由上可见构成意境有两个要素:
1景:形象的描写;
2情:包括辅助交代,过程的交代及情感、心情、感触和推论。全诗围绕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情景交融,就形成意境。
有完整的意境才是好诗。若意境支离破碎,甚至形不成一副完整的画面,或者让读者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印象,就不是好诗。
例如:
《××洲上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依水的落日,回港的帆船,拍岸的波浪。虽然有景,但因辅助说明(含题目)交代不清,不知道谁与谁“相逢无语”,使这些景象失去了依托,不知所咏为何,所以没有形成完整的意境。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无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意境高低深浅,是判断一首诗好坏的主要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0-23 19:3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可以这么说:意境即一首诗的灵魂,首先读上去要让人感到情深、意好、景妙、物致、人和。而这些就叫意境。此时,此首诗已成功了一大半,那怕再看格律上、格式上有点小瑕疵,也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0-23 2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02

帖子

1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36
金钱
660
发表于 2017-10-23 21:5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诗才有形象活泼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5
金钱
41
发表于 2017-10-23 2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有益。
意境或与情景相关,或不在一个层次。些小的差异在于艺术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菜 发表于 2017-10-23 23:38
探讨有益。
意境或与情景相关,或不在一个层次。些小的差异在于艺术表现力。 ...

是有些许不同。意境含义要比情景更深邃更完整些,情景似乎表面浅显了一些。谢谢江版的深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0-24 07: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是客观存在。同主观和艺术性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7: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4 07:27
意境是客观存在。同主观和艺术性无关。

这里 意境 是人造的,是通过诗词的文字的含义,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的意象,所以不仅与作者的主观意愿有关,也和读者的主观想象及艺术修养有关。谢谢唐尧的提示,使讨论引向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的提示令我们思考诗词的意境与客观世界和诗人及读者艺术修养的关系,这是个比较复杂而抽象的问题。
比如诗要造境,造出的境是客观世界吗?
刚修改了一首诗,改后是这样的:

斗龙三百万,来仰一孤标。
瘦骨成琬琰,削肩担雨霄。
披襟星月拢,拂袖地维摇。
坐忘此峰下,弓背落金雕。

-----这显然完全是想象的情景。但读者会根据神话传说想象出这样一位坐在昆仑山上的英雄人物形象。所以诗词是上层建筑,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但高于客观实际,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客观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0-24 07: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5 06: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4 07:36
这里 意境 是人造的,是通过诗词的文字的含义,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的意象,所以不仅与作者的主观意愿有关 ...

如是, 则必须在题目里把意境两字标上标点符号。並在文后写上注解。你的意思是客观意境在诗作者思维里形成的主观意境。同样的客观意境在不同的人中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主观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7: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4 07:53
如是, 则必须在题目里把意境两字冒上。並在文后写上注解。

是的,无论是题目,副题题注,还是注解,都是构成意境的一部分。诗作者的用意就是要给读者一个完整明晰的意境感染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7
贡献
5534
金钱
1012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4 1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是外景与内情的结合,这是文科大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02

帖子

1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36
金钱
660
发表于 2017-10-24 12:1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7-10-24 12:05
意境是外景与内情的结合,这是文科大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不能指望文科生做什么,文科生把书读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6: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4 03:47
是有些许不同。意境含义要比情景更深邃更完整些,情景似乎表面浅显了一些。谢谢江版的深入探讨! ...

我想到了关于“床”的争论。
李白望月诗,一般对其意境的理解是:中秋某一旅店房间里,深夜坐在床边的诗人看到从窗射进来的一方明亮的月光,以为是地方上了一层白霜。抬头一看是圆圆的月亮,不由地低头思念起家乡来了。
但也有人认为是诗人是坐在院子里井栏前赏月。由于对“床”的理解不同,产生了对其意境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这对诗境并无大碍。是允许的。
不过这提醒现在的诗人要尽量不使字词产生歧义,即用词要准确,描写要鲜明,才能在读者那里得到准确的意境,受到感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