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2|回复: 57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7
发表于 2017-11-4 21: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星。 于 2017-11-5 15:57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www.bayueju.com/Book/26989/546919.html








0

主题

5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8
贡献
33
金钱
61
发表于 2017-11-5 2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风 于 2017-11-5 22:1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26-若风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活用为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该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七个字。

2.上下联词性相当:下联副词偶对上联形容词遥,见对闻都是动词,梅花对爆竹都是名词,觉对知,都是动词,已对更都是动词,春对岁都是名词。

3.节奏相应:都是2212。

4.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对。

5.结构相称:第一个词语都是动词性偏正结构,第二个词语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第三个词组都是动宾结构;按大结构来分为两个词组,前四个字为动宾结构,后三个字均为动宾结构。
6.内容相关:上下联都要表示辞旧年迎新年之意。上联由爆竹声知晓新的一年来了,下联由梅花推断冬天已结束,春天又来了。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回答的很好,但是关联点没回答出来,关联点是:更岁,已春。  发表于 2017-11-9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63
金钱
96
发表于 2017-11-6 13: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卉 于 2017-11-11 21:31 编辑




夏04-一卉
古风学院楹联十三期第四讲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六要素:
1、上下联都七个字,字数相等.
2、上下联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词性相当.
3、上下联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宾对动宾.结构   相称.
4、上下联节奏都是2212,节奏相应.
5、上下联马蹄韵平仄相对.这是平仄相谐.
6、上联爆竹声中长了一岁,说明春节,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下联梅花开放,有名句“红梅报春”说明春天将至,更岁、已春是关联点.

点评

回答的不错,说的很全面。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7-11-9 19:5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4

帖子

38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2
贡献
1066
金钱
1384
发表于 2017-11-6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27-风雨人生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仄仄平
      副动 名名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该联六要素:
1.上下联同为七个字,字数相等:
2.上下联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词性相当。
3.都是2212。节奏相当
4.上下联2、4、6上的字平仄相对,平仄相反。
5.: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结构相称。
6.上下联的更岁和已春,内容都是与春天有关 ,表达的是同一个内容,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析联说的有点简单,关联点没找出来,关联点是:更岁,已春。以后再做作业,看仔细了,以免回答不全面。继续努力吧!  发表于 2017-11-9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

帖子

11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7
贡献
260
金钱
446
发表于 2017-11-6 17: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作业

夏-15-青衣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七个字,符合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上下联名对名、动对动……符合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上下联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上下联节奏都是2212,符合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上下联246位平仄交替出现且平仄相对符合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知更岁”又一年过去了,“觉已春”春天又来了,很好的承接过程。“爆竹”“梅花”也是辞旧迎新的物象,所以符合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答:已阅读


点评

关联点没有单独指出来。  发表于 2017-11-9 14:04
个见,不到之处可以讨论。  发表于 2017-11-9 13:53
关联点你理解到位,表达可以再简洁明了一些。  发表于 2017-11-9 13:51
作业认真,版面简洁。 爆词性为动,爆竹和梅花都是专有名词,偏正结构。不影响联律六要素。  发表于 2017-11-9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0
贡献
393
金钱
603
发表于 2017-11-6 18: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20-半亩花田

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关联点:知更岁-觉已春

这幅清联完全符合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七个字,符合对联六要素的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遥-偶、爆-梅虽然词性不同,但它们只是起修饰作用,闻-见、竹-花、知-觉、更-已、岁-春词性都相同,所以上下联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遥闻-偶见、爆竹-梅花、更岁-已春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上下联都是2212,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上联和下联246位置的平仄分别都交替,且上下联平仄相对,符合六要素的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上下联关联点是知更岁-觉已春,符合六要素的内容相关。

点评

词性结构理解灵活,不错。  发表于 2017-11-9 14:07
关联点没回答完整,应该是爆竹,梅花,更岁,知春。  发表于 2017-11-9 13:55
作业认真。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1-9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7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7
贡献
191
金钱
288
发表于 2017-11-6 2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班第四讲作业

夏24~小小

一,给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偏正         动宾
  关联点:知更岁~觉已春
这幅对联完全符合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
1.数字相等,上下联都是七个字。符合数字相等。
2.词性相当:上下联名对名,动对动。符合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上下联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上下联节奏都是2212。符合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上下联2.4.6位置平仄交替出现,且平仄相符平仄相谐。
6,上下联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来到。下联梅花:“始是东风第一枝”。喜看春梅报春归。上下联都是去旧迎新的初春景象。关联点:爆竹,梅花,更岁,已春,符合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之六内容相关。

点评

六要素分析到。美中不足是关联点回答不完整。  发表于 2017-11-9 14:09
作业认真,不错。  发表于 2017-11-9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9
金钱
46
发表于 2017-11-6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溪长流! 于 2017-11-6 21:0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09-小溪长流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7个字

2:词性相当,上下联名对名,形容对形容,动对动
3:结构相称,上下联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
4:节奏相应,都是2212
5:平仄相偕,平仄交替,2.4.6平仄交替            
6:内容相关,上联爆竹声音添新岁
下联虽然还能看见梅花的影子,可觉得已是春天了
                     

点评

另外,上下联关联点没写,许是没注意到?整体作业认真准确率高,赞一个。加油哦!  发表于 2017-11-9 15:01
而爆竹、梅花作为专有名词,上下联可以相对。偶,修饰动词见,副词。  发表于 2017-11-9 15:00
问好小溪长流:六要素分析、断句、平仄、结构判断均无误,两个字的词性有误:爆:只有动词或象声词性,在此应为动词。  发表于 2017-11-9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6
金钱
24
发表于 2017-11-6 2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期风组第四讲作业
夏05-慧
    一、
     结合下列清联,
     具体分析对联六
     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
    词性, 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
    (一)字数相等,
      上下联都是七言;

    (二)词性相当,
     遥对偶(形容词相对)
     闻对见(动词相对)
     爆竹对梅花(名词相对
     觉对知(动词相对)
     更对已(动词相对)         
     岁对春(名词相对)

   (三)结构相同,
     遥闻爆竹对偶见梅花,
     动宾词组,
     更岁对已春,动宾词组。

  (四)节奏相同,
   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

(五)平仄相协,
  上下句都是句内平仄交替,
  上下联都平仄相反对应。

(六)上下联意思也是关联的。
   爆竹迎来新年,
   梅花也是年终才 有,
   时间上是一致的。

点评

问好夏05-慧:作业完成不错,准确率相当高!只是格式可参考别的同学的。关联点训练的仍需加强。本联关联点就是更岁和已春。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1-9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92
金钱
270
发表于 2017-11-6 23: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03-七巧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固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3.节奏相应: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

4.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对。

5.结构相称:上下联第一个词语都是动词性偏正结构,第二个词语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第三个词组都是动宾结构;按照大结构分为两个词组,前四个字为动宾结构,后三个字为动宾结构。

6.内容相关:上联的爆竹,岁都是辞旧迎新之意,下联的梅花和春也是辞旧迎新之意。上联由听到爆竹声而知晓旧的一年已经结束,新的一年来了,下联因看到梅花推断知晓冬天已经结束,春天又来了。上下联关联紧密。

点评

有同学分析为动词,在此不影响上下联的相对,也是可以的。关联点的寻找请继续加强训练。加油!  发表于 2017-11-9 15:14
问好七巧同学: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分析均正确!个人认为,觉已春的已,分析为副词更准确哈!  发表于 2017-11-9 15:1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9

帖子

18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5
贡献
474
金钱
691
发表于 2017-11-6 23: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水一度 于 2017-11-8 17:32 编辑

第四讲作业:夏-22云天飞燕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介宾

关联点是已春和更岁
分析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7个字。
2:平仄相对。上联平仄平下联仄平仄。
3:结构相当。上下联都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介宾。
4:词性相当。动对动,名对名,形对副
5:节奏相谐。节奏点都是2212
6:内容相关。上联远远的听到爆竹知道又是新的一岁了,下联看到梅花开了已经是新春了。也符合内容相关

点评

六要素分析不够全面:比如2平仄相对分析了节奏点,没有分析句角,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词性和结构有不准确的。加油!  发表于 2017-11-9 21:37
问好云天飞燕:一题断句正确;平仄正确;词性“已”为动词,其他正确;结构“已春”为动宾,其他正确。关联点正确。  发表于 2017-11-9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3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1
贡献
81
金钱
142
发表于 2017-11-6 23:2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掷笔风阑 于 2017-11-7 11:20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12-掷笔风阑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形动/动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动/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副动/名名/动/副名
偏正/偏正/动/动宾

该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七个字。做到了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下联首字“偶”副词与上联首字“遥”形容词算虚类相当,上下句第二字“见、闻”都是动词,第三、四字“梅花、爆竹”都是名词词语,第五字“觉、知”都是动词,下句第六字“已”副词作动词用与上句第六字“更”动词也是相当,上下句尾字“岁,春”都是名词。
因此,整联做到了词性相当。

3.节奏相应:划分节奏后,上下句都是2212节奏。做到了节奏相应。

4.平仄相谐:上下句不但节奏点平仄相对,而且整个上下联都平仄相对。十分工整。做到了平仄相谐。

5.结构相称:从划分的节奏看。上下第一个节奏的词语“遥闻、偶见”都是动词性偏正结构。第二节奏的词语“爆竹、梅花”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第三节奏为单词“知、觉”均是动词。第四节奏的词语“更岁、已春”都是动宾结构;
按前四后三大结构来看,上下句的前四个字均为动宾结构,后三个字也均为动宾结构。
再从句子成份来看,都属于连谓语句,上下句都隐了主语“我”。上下句的前四字都表条件,后三字都表结果。上下句的第一字“遥、偶”均作状语,第二字“闻、见”均作谓语,第三、四字词语“爆竹、梅花”均作宾语,第五字“知、觉”均作连谓语,第六字“更、已”作谓语补语,上下句的尾字“岁、春”均作宾语。
整联上下词语结构和句子成分结构都一致,做到了结构相称。

6.内容相关:联意分析。上联“我”遥闻爆竹声,知晓了旧岁已去,新岁甫来。下联“我”偶然见到了开放的梅花,发觉时下已经进入了春天。
上下联一起表达了辞旧迎新,春天已经来临之意。意境和谐统一。做到了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问好掷笔风阑:作业很棒,六要素分析很到位,看出您基本功很扎实。唯一不足没有按着题目要求分析“关联点”。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7-11-9 2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3

帖子

2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3
贡献
706
金钱
954
发表于 2017-11-7 10: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水一度 于 2017-11-8 17:33 编辑

写上第几讲作业
写上第几讲作业



夏13-万图碎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结合六要素分析: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七字。

2.词性相当:实对实虚对虚。有个疑问:上联全部是实词,下联的“已”是不是虚词?百度了一下已经的已应该是副词,副词就是虚,而上联的“更”是动词,所以存疑。

3.节奏相应: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都是2212。

4.平仄相谐: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马蹄韵正格,无失替失对。

5.结构相称:遥闻爆竹,偶见梅花,都是动宾结构;知更岁,觉已春,也都是动宾结构。整体来看遥闻爆竹与知更岁是因果关系,偶见梅花与觉已春也是因果关系。

6.内容相关: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下联梅花朵朵报新春,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一动一静,有对又有联,很有画面感。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已读。

点评

另外,以后作业要写上第几讲作业。  发表于 2017-11-9 21:57
问好万图碎:一题断句正确;平仄分析正确;词性“已”为动词;大结构分析正确;对联的关联点为:更岁,己春。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7-11-9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53
金钱
88
发表于 2017-11-7 15: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组  29初见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偏正 偏正      动名

   偶见/梅花/觉/已春。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偏正 偏正 动 副名
1.上下联均为七字符合字数相等。
2.上下联的词性基本一致,已活
用后变成动词,虽然梅爆词性不
同但是皆为实词,这是清联符合
实对实虚对虚原则,所以这样也
是词性相当。
3.上下联的 遥闻  偶见皆为偏正,
爆竹 梅花皆为偏正,更岁  已春
皆为动宾符合结构相称。
4.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符合节奏
相应。
5.上下联各句内做到了平仄两两
交替,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做到
了平仄相对,符合平仄相谐。
6.上联通过听觉知道更岁,下联
通过视觉觉察到春天来了 ,都是
描述辞旧迎新,画面感很强符合
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关联点没找出来,看清题目要求  发表于 2017-11-9 22:31
一题,平仄标注正确,词性,“已”是动词,结构正确,分析对联六要素到位  发表于 2017-11-9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19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522
金钱
704
发表于 2017-11-8 06:2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副组-岁月无声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名  副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下面是根据对联六要素对此联的分析: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七个字。
2、词性相当:都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下联的副词“已”活用为动词了)
3、平仄相谐: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对上联的平平仄仄平平仄
4、结构相称:遥闻爆竹和偶见梅花是动宾对动宾,知更岁和觉已春也是动宾对动宾。
5、节奏相应: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
6、内容相关:爆竹知更岁,梅花迎新春,两者都和新春有关联。
关联点:更岁,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补充一下,实词,虚词要写具体点,比如形对形,动对动……  发表于 2017-11-9 22:56
关联点也找对了。  发表于 2017-11-9 22:41
一题,词性,偶见梅花觉已春,这里的“已“为动词,分析对联六要素正确  发表于 2017-11-9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12
贡献
16
金钱
28
发表于 2017-11-8 10: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作业

夏-16如此读你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完全符合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七个字,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上下联名对名、动对动,符合词性。
3、结构相称,上下联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结构相同。
4、节奏相应,上下联节奏都是2212符合节奏规律。
                 
5、平仄相谐,上下联246位置平仄交替符合相谐。
6、关联点:“知更岁”又“觉已春”,符合对联六要素,“爆竹”“梅花”也符合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答:已阅读

点评

一题,分析对联六要素,6内容相关,回答的不够确切,其它正确  发表于 2017-11-9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74
金钱
107
发表于 2017-11-8 2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夏11-释然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以下六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分析,“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1、上下联都是七个字,符合字数相等。
2、上下联的词性都是,形动名名动动名,符合词性相当。
3、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偏正/偏正/动宾,符合结构相称。
4、上下联的节奏都是2212,符合节奏相应。
5、上联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相反。符合平仄相谐。
6、上联讲的是,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爆竹的声响,知道岁月更新过年了;
   下联讲的是,偶然看到梅花盛开,感觉得春天已经到了;
   所以,上下联的内容是 春天到了,符合内容相关。
关联点:过年辞旧迎新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阅读中

点评

关联点你解析了,也不错,直接说联内词更好:知更岁,觉已春  发表于 2017-11-10 14:48
作业完成的不错,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1-10 14: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3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85
金钱
136
发表于 2017-11-8 2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  第四讲作业
夏17-青云飘过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关联点:知更岁-觉已春

这幅清联完全符合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七个字。
    符合对联第一要素。
2.词性相当,
   遥-偶、爆-梅,闻-见、竹-花、知-觉、     更-已、岁-春词性大致相同。
3.结构相称
    遥闻-偶见、爆竹-梅花(都是偏正结构)
    更岁-已春 ,动宾结构。
4.节奏相应,上下联都是2212。
5.平仄相谐,上联和下联246位置的平仄分别都交替。
6.内容相关
关联点是知更岁-觉已春,符合六要素的内容相关。

点评

作业完成好好,点赞  发表于 2017-11-10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
贡献
90
金钱
132
发表于 2017-11-9 2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23-雁儿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
遥闻 / 爆竹 / 知 / 更岁;
平平 / 仄仄 / 平 /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 / 梅花 / 觉 / 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此联合符联的六要素:
1.字数相等
上下联同为七个字。
2.词性相当
上下联,形容词对形容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3.节奏相当
上下联都是2212。
4.结构相称
上下联2、4、6上的字平仄相对。
5.:结构相称
上下联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
6.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爆竹 梅花物象迎新,内容都是与春天有关,更岁  已春  说明冬去了春来了。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己阅

点评

作业完成不错,关于词性,就个别字而言不是很对的上,但是就词组结构来说是对得上的,比如遥闻=偶见  发表于 2017-11-10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3
金钱
37
发表于 2017-11-10 1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夏08-秋窗墨寒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  爆竹/   知/  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专用名词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活用为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该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七字。

2.上下联词性相当:下联副词偶对上联形容词遥,见对闻都是动词,梅花对爆竹都是名词,觉对知,都是动词,已与更都是动词相对,春与岁都是名词相对。

3.节奏相应:都是2212。

4.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对。

5.结构相称:第一个节奏点都是动词性偏正结构,第二个节奏点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第三个节奏点都是动宾结构;按大结构来分,前四为动宾结构,后三为动宾结构。所以上下联结构对称
6.内容相关:上联用爆竹声来表达辞旧岁迎新年之意。下联是见到梅花初发,来表达春天始至。
关联词,更岁,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这讲作业除了词性掌握得不是很好外,其他的都可以。爆,在这是动词,竹是名词,  发表于 2017-11-10 1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64
金钱
115
发表于 2017-11-10 15: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源中人 于 2017-11-10 15:05 编辑

夏02-桃源中人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夏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形动/动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副动/名名/动 /副名
偏正/编正        动宾

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七字。
2.词性相当,上下联形动名词对应相同。
3.结构相称,上下联词组结构偏正动宾对应都一致。
4.节奏相应,上下联节奏断句都是2212。
5.平仄相谐,上下联246位字平仄相对。
6.内容相关,上联知更岁,下联觉已春。听爆竹声响,知新年已到。见梅花含苞,晓春天已来。

点评

除了词性掌握得不好外,其他都可以,己,在这里作动词用。  发表于 2017-11-10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145
金钱
219
发表于 2017-11-10 19: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古风十三期初级班第四讲
夏组长-此时此刻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 爆竹 知 更岁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 梅花 觉 已春。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六要素
1.  字数相等
上联是七言联
下联也是七言联。

2. 平仄相协
上联   闻   竹    更
           平   仄    平
下联   见   花    已
           仄   平    仄
3.节奏相应
上联  2212
遥闻/爆竹/知/更岁
下联  2212
偶见/梅花/觉/已春

4.词性相当
上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形名名名动动名

下联
偶见梅花觉已春
副动名名动动名

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相同


5. 结构相称
上联结构
遥闻  爆竹  知更岁
偏正  偏正  动宾
下联结构
偶见  梅花  觉已春
偏正  偏正   动宾

6.内容相关
上联
远远的听到爆竹的声音,知道又一岁,爆竹迎春
下联
见梅花开在寒冷的风中,知道春就要来了,寒梅迎春。
关联点是春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继续努力啊!  发表于 2017-11-11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