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2|回复: 59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7
发表于 2017-11-4 2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星。 于 2017-11-5 15:5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www.bayueju.com/Book/26989/546919.html



0

主题

82

帖子

6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
贡献
153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7-11-5 2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川古风 于 2017-11-6 10:5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23-四川古风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以下六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1、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所以字数相等。
2、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下联的词性也是,形动名名动动名;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上联的节奏是2221,下联的节奏是2221,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6、上联讲的是,很远的地方听到爆竹声声,就知道在更新岁月;下联讲的是,偶尔见到梅花绽放,就觉得已经是春天到来了;所以,上下联的内容都是写初春景象,是内容相关的。
关联点在: 辞旧迎新。


点评

小断句应2212,其它都好。  发表于 2017-11-6 1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10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263
金钱
395
发表于 2017-11-5 2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米阳光联 于 2017-11-5 22:49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长 一米阳光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以下六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对联分析,“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1、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
2、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下联的词性也是,形动名名动动名;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上联的节奏是2212,下联的节奏是2212,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6、上联讲的是,听到远远的地方传来爆竹声声,人们在辞旧岁;见到窗前的梅花正含苞待放,就知道春天要来了。上下联的内容是写辞旧岁迎新春,所以是内容相关的。

点评

下次做作业最好把题认真审清楚再做!  发表于 2017-11-6 16:02
作业整体看,不错,但是你的关联点呢?没做?  发表于 2017-11-6 1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8

帖子

131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
贡献
314
金钱
499
发表于 2017-11-5 2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司琴 于 2017-11-10 13:15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冬08-司琴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形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副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关联点:春到了
通过分析此联了解到:
1、
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符合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
2、
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下联的词性是,副动名名动副名;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词性相当。
3、
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符合对联六要素的结构相称。
4、
上联的节奏是2212,
下联的节奏是2212,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节奏相应。
5、
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符合对联六要素的平仄相谐。
6、上联讲的是,听到远处传来爆竹声,知道人们在辞旧岁;偶然看到梅花,俗有寒梅迎春到,就知道春天要来了。上下联的内容是写辞旧岁迎新春,符合六要素的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阅读中

点评

更岁,已春,动宾,最上面写错了。关联点不对,写的有点复杂了,即是春联,肯定是围绕着春来展开思路。其它可以,分析的也详细。  发表于 2017-11-6 2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5
贡献
121
金钱
187
发表于 2017-11-6 0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水一度 于 2017-11-8 17:39 编辑

B30是哪个组?

古风十三期第四讲作业
B30—幽兰

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形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动宾        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动宾        偏正
           1: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七言。
           2:词性相当,“遥”对“偶”形容词,“闻”对“见”动词,“爆竹”对“梅花”名词,“知”对“觉”动词,“更”对“已”动词,“岁”对“春”名词。
           3:结构想称,“遥闻”“偶见”偏正,“梅花”“爆竹”动宾,“更岁”“已春”动宾。
           4:节奏相应,都是2212
           5:平仄相谐,上下句都平仄交替。上下联都平仄相反对应。
           6:内容相关,上下联意思也是关联的,出句遥闻爆竹知更岁关联对句偶见梅花觉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

点评

似乎课件还没有开始说关联点吧。  发表于 2017-11-8 12:50
作业完成的很好,分析的到位,关联点没有说到重点,应该是时间上的延续,辞旧迎新吧,不过这个不大影响你的作业质量。  发表于 2017-11-8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4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105
金钱
157
发表于 2017-11-6 1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29-丁香四溢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 爆竹 知 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形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 梅花 觉 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上下都为七言联
2、内容相关,上联是说迎新年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下联是指梅花报春 春就是关联点
3、词性相当   是指上下联相对应字的词性一致 “遥”对“偶”形容词,“闻”对“见”动词,“爆竹”对“梅花”名词,“知”对“觉”动词,“更”对“已”动词,“岁”对“春”名词。
4、结构相称,“遥闻”“偶见”偏正,“梅花”“爆竹”偏正,“更岁”“已春”动宾。
5、节奏相应,都是2212
6、平仄相谐  上下联严格的马蹄韵 平仄交替 上下联对应的字平仄相反

点评

我认为关联点没有做,不影响这次作业质量。  发表于 2017-11-8 12:54
这次作业词性结构这里看法不一,后三有偏正的,有动宾的,但是我觉得是偏正,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7-11-8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8
贡献
183
金钱
281
发表于 2017-11-6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28-金玉缘第四讲作业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风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动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介宾(动宾)
六要素:
1、上下联都七个字,字数相等.
2、上下联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词性相当.
3、上下联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宾对动宾.结构   相称.
4、上下联节奏都是2212,节奏相应.
5、上联246平仄平交替.下联246仄平仄交替.上下联246平仄相对.这是平仄相谐.
6、上联爆竹声中一岁除,说明春天快来了,下联梅花开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就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内容相关.爆竹、岁、梅花、春都是关联点.

点评

还有,爆竹这里也不对,动名,梅花名名,词性结构就不对了。爆竹这里是专有名词。  发表于 2017-11-9 10:22
作业完成的非常棒,赞个,就是更岁,更这里是动词。已春这里是副词就不对了。我觉得已这里也是动词。个见。  发表于 2017-11-9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15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8
贡献
434
金钱
563
发表于 2017-11-6 1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雅韵 于 2017-11-6 10:4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22-雅韵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下面六点:
1) 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当。
3) 结构相称。
4) 节奏相应。
5) 平仄相谐。
6) 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得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1)
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所以字数相等。

(2)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节奏是:2221,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节奏是2221,
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6)
“遥闻爆竹知更岁”讲的是,很远的地方能够听到爆竹声,在更新岁月;
“偶见梅花觉已春。”讲的是,偶尔见到梅花开放,就觉得是春天到来。所以,上下联的内容是相关的。
关联点: 辞旧迎新。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答:已阅读


点评

小断句应2212,其它都好。  发表于 2017-11-6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7
金钱
11
发表于 2017-11-6 1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老顽童 于 2017-11-6 10:59 编辑

冬11一老玩童
古风十三期第四讲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己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2/2/1/2
平平/仄仄/平/平仄
形动/名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2/2/1/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形动/名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动宾

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上联:1字数相等,同为七言。
2词性相当,同为形一形,动一动,各一名,名一名,动一动,动一动,名一名。
3结构相称,同为偏正.偏正.动宾。
4节奏相应,同为2212。
5平仄相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符合诗律正格。
6内容相关:上联是说远远的听到爆竹声就知道又到岁末。下职是说偶然发现梅花初开就发觉新春已至。上下联内容相关。
符合对联的六个条件,所以此联成立。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偶为副词  发表于 2017-11-9 10:35
下联平仄有误,觉是入声字,仄,春是平,怎么是仄了?关联点没有明确,其它不错!加油哦  发表于 2017-11-6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110
金钱
149
发表于 2017-11-6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03-灵修】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1、
对联的六要素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2、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此联关联点是:爆竹、梅花


3、
根据对联六要素分析: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1)在字数上,上下联都是七字,字数相等。

(2)上下联的词性都为“形动名名动副名 ”,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偏正/偏正//偏正”,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上下联的节奏都是2212,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所以平仄相谐。

(6)上联的意思是远远的听到的爆竹声音,就知道又长了一岁;下联的意思是偶然看到梅花就能感觉到春天要来了。上下联的内容是写辞旧迎新的意思,内容关联,符合六要素的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此联符合对联六要素内容。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作业完成的非常棒!赞个!学习了。  发表于 2017-11-9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9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0
贡献
272
金钱
342
发表于 2017-11-6 1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冬05-随心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关联点是:知更岁 觉已春
通过分析此联了解到:
1、
上下联各七字,
符合字数相等。
2、
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
下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副名;
符合词性相当。
3、
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符合结构相称。
4、
上联的节奏是2212,
下联的节奏是2212,
符合节奏相应。
5、
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符合平仄相谐。
6、上联听到远处爆竹声,知道人们在辞旧岁;偶然看到梅花,就知道春天要来了。
上下联的内容是写辞旧岁迎新春。
符合内容相关。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已阅读

点评

爆竹:专有名词  发表于 2017-11-6 21:49
2.关联点你说的也不错,简洁点可以说是:春。  发表于 2017-11-6 21:47
问好随心。你的作业总体不错。有几点要提醒一下:1.己,动词,  发表于 2017-11-6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6

帖子

18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4
贡献
470
金钱
705
发表于 2017-11-6 1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09―一叶翩飞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以下六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对联分析,“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1、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
2、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下联的词性也是,形动名名动动名;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上联的节奏是2212,下联的节奏是2212,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6、上联讲的是,从远处传来炮竹声知道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下联讲的是:偶然间看到枝头的梅花,知道春天到来了。因此上下联都是写关于春天的,所以,上下联的内容是相关的。
关联点:知更岁  觉已春

点评

作业不错,都正确,就关联点是春,辞旧迎新  发表于 2017-11-10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17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4
贡献
397
金钱
661
发表于 2017-11-6 14: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21-景云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副动/形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副动/名名/动/副名
偏正/偏正/   动宾

结合六要素分析:

1.字数相等:
上下联均是七个字;

2.节奏相应:
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

3.平仄相谐: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四六位~平仄平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四六位~仄平仄

4.词性相当 :

遥/偶,副词对副词;
闻/见,动词对动词;
爆竹/梅花,动词性偏正对名词性偏正;
知/觉,动词对动词;
更/已,动词对副词;(虚字对虚字)
春/岁,名词对名词。

5.结构相称

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6.内容相关 :

上下比围绕新年而写。从爆竹,想到更岁;由更岁想到代表新春的物象梅花;再由梅花想到春天来了。

关联点:用梅花回扣爆竹,已春回扣更岁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作业不错,也很详细,点赞。  发表于 2017-11-10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2
金钱
34
发表于 2017-11-6 14: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往@ 于 2017-11-6 15:11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01-向往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形动/名名/动/副名
平平仄仄平平仄
偏正偏正       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副动/名名/动/副名
仄仄平平仄仄平
偏正偏正        偏正


此联字数相同,平仄相对,词性对品,结构相同,节律对拍,句意相关,符合对联的六要素。关联点是“更岁”“已春”。

点评

问好向往,题目要求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这方面回答的过于简单了……作业整体完成的还不错,更 已不是副词,应该是动宾。关联点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7-11-8 0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6

帖子

25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728
金钱
914
发表于 2017-11-6 17: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棠溪 于 2017-11-6 17:3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冬副组-棠溪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形动/名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形动/名名/动/动名
           偏正/偏正/偏正

对联六要素是: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1.上下联均为七字,属于字数相等。
2.上下联均是形,动,名,名,动, 动,名词,属于词性相当。
3.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偏正/偏正/偏正,属于结构相称。
4.上下联的格律都是2212,属于节奏相应。
5.上联平仄音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平仄音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对应,属于平仄相谐。
6.上联说的是远远听见爆竹声声,知道是辞旧岁,下联说突然看见梅花开了,知道春来临,辞旧迎新,属于内容相关。
关联点:春,上联辞旧岁,下联迎新年,都是说春天来了。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答:已阅读。

点评

有一点是爆竹的爆是动词词性。再有是更岁和已春是动宾结构。  发表于 2017-11-8 13:01
首先,作业完成的很认真,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1-8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7
金钱
26
发表于 2017-11-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18-云霞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以下六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1、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所以字数相等。
2、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下联的词性也是,形动名名动动名;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上联的节奏是2212,下联的节奏是2212,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6、上联讲的是,很远的地方听到爆竹声声,就知道在更新岁月;下联讲的是,偶尔见到梅花绽放,就觉得已经是春天到来了;所以,上下联的内容都是写初春景象,是内容相关的。
关联点在: 辞旧迎新。

点评

整体不错。知识点基本掌握。关联点上,初学给的句子一般关联点都在直接的上下句词语上。辞旧迎新更像切入点!  发表于 2017-11-9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2
贡献
72
金钱
125
发表于 2017-11-7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冬组-19冬日阳光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  /爆竹  /知/ 更岁;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形动   形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副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关联点是:知更岁 觉已春
通過分析此聯瞭解到:
1、
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符合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
2、
上联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
下联的词性是,副动名名动副名;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词性相当。
3、
上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符合对联六要素的结构相称。
4、
上联的节奏是2212,
下联的节奏是2212,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节奏相应。
5、
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符合对联六要素的平仄相谐。
6、上联讲的是,听到远处传来爆竹声,知道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意思;偶然看到梅花,俗有寒梅迎春到,就知道春天要来了。上下联的内容是写辞旧岁迎新春。
   

点评

不好意思,看到了,回答正确,简单的说是春。  发表于 2017-11-10 16:39
关联点是什么?没有说出来……  发表于 2017-11-10 16:37
问好阳光,更岁 已春是动宾结构,已不是副词。  发表于 2017-11-10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3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1
金钱
51
发表于 2017-11-7 2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组20一文轩

古风十三期初级楹联第四讲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偏正  偏正    动宾

分析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本联字数相同

2,词性相当~本联词性相当
形动/名名/动/动名(出句)
形动/名名/动/动名(对句)

3,结构相称~本联结构相称
偏正/偏正/动宾(出句)
偏正/偏正/动宾(对句)

4,节奏相应~本联节奏同为2212格式

5,平仄相谐~本联平仄交替正常,马蹄正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6,内容相关~本联同为一个春字作铺垫,如上联,知更岁;下联,觉已春。后三紧扣,妙联!

关联点:上下关联点更岁,己春。确切的说,关联点就是一个春字。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本手机无法登录

点评

问好文轩,作业完成的很精彩,回答的也很全面,继续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17-11-10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286
金钱
440
发表于 2017-11-8 15: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上生明月 于 2017-11-8 15:20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
冬13一海上升明月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关联点是:爆竹,梅花

通过分析此联了解到:
1、
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符合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
2、上联说听到爆竹声知道又长了一岁,下联说看到梅花感觉春天又要来了,有辞旧迎新之意。所以上下联内容相关,符合对联六要素。
3、
上下联的词性都是,形动名名动副名 ;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词性相当。
4、
上下联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偏正
符合对联六要素的结构相称。
5、
上下联的节奏是2212,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节奏相应。
6、
上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反,
符合对联六要素的平仄相谐。
所以符合对联六要素





点评

爆竹和梅花只是为新春铺垫,其它都很好。  发表于 2017-11-8 19:38
问好海上升明月同学:这是一付春联,关联点也就是春。更在这里是动词,更岁,旧岁更新,觉已春,春天我已感觉到了,已,动词。  发表于 2017-1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8
金钱
42
发表于 2017-11-8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作业

冬组17——聆听雨落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偏正 偏正 动 动宾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偏正 偏正 动 动宾
形动 名名 动 副名

六要素分析:

1,上下联均为七字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皆词性相当。

3,上下联亦结构相称。

4,上下联都是2212,节奏相应。

5,上联246位置平仄平交替,下联246仄平仄交替;上下联246平仄相对,属平仄相谐。

6,上联爆竹声中辞旧岁,下联梅花放处迎新春。上下联写出辞旧迎新的美好景象,内容相关。

关联点:更岁,已春。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点评

更岁,更应该是动词,不是副词吧。已春的已字这里说是副词好像也不妥!  发表于 2017-11-9 09:36
作业整体不错,掌握了对联6要素和关联点的知识要点。  发表于 2017-11-9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44
金钱
64
发表于 2017-11-8 1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25-静若花开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答: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形动 名名 动动 名
偏正 偏正 动    宾

对联的六要素是指,下面六点:
1) 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当。
3) 结构相称。
4) 节奏相应。
5) 平仄相谐。
6) 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得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1)
在字数上,上下联各七字,所以字数相等。

(2)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词性为形动名名动动名;
所以,上下联的词性相当。

(3)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
所以,上下联的结构相称。

(4)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节奏是:2212,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节奏是2212,
所以,上下联的节奏相应。

(5)
“遥闻爆竹知更岁”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偶见梅花觉已春”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平仄相对,对仗工整。

(6)
“遥闻爆竹知更岁”很远的地方能够听到爆竹声,新的一年到来;
“偶见梅花觉已春。”见到梅花争相开放,春天已经到来。所以,上下联的内容是相关的。
关联点: 辞旧迎新。
   二:课后阅读中华对联大典:
答:已阅读

点评

爆竹的爆是动词,其他的都好。  发表于 2017-11-8 18:54
作业很认真棒棒哒!  发表于 2017-11-8 1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1
贡献
200
金钱
303
发表于 2017-11-8 21: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第四讲冬组07-黑龙作业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1.字数相等,上下联均为7字联,自不必说。
2,词性相对,上联词性分别是,形动动名动动名,下联是,形动名名动副名,基本符合。
3,结构相称,上下联分别是偏正偏正动宾,符合要求。
4,节奏相应,上下联都是2221句式,完全一致。
5,平仄相谐,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相反。
6,内容相关,上联说到听到贺岁的爆竹声声,春节到了,春天也来了,下联说到突然间看到梅花在不知不觉中绽放,春天也来了,两者都是描写春天的物象,内容相关。
关联点是,知更岁,觉已春。

点评

整体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7-11-8 23:05
“更岁”“已春”动宾结构  发表于 2017-11-8 23:02
问好黑龙!正确小断句应该是:2212  发表于 2017-11-8 2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8
贡献
45
金钱
73
发表于 2017-11-9 1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四讲冬组作业
冬组12-小小雨点
一、结合下列清联,具体分析对联六要素,并小断句、标平仄、词性、结构、关联点

         春 联 舒梦兰

   遥闻/爆竹/知/更岁;
     平平 仄仄 平 平仄
     形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动动 名名 动 动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答:六要素为:1,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3,结构相称、4,节奏相应、5,平仄相谐、6,内容相关。
通过分析: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1,上下联都有七字,字数相符。
2,遥闻对偶见,知对觉,更对已 这是动词相对。爆竹对梅花,岁对春 这是名词相对。
3,上联结构为偏正偏正,动宾,下联是偏正偏正 动宾
4,上下联都是2212的节奏。
5,平仄相谐,
上联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6,上联讲的是 在很远的地方,听到爆竹声音辞去旧年。下联讲的是梅花绽放,就知道是春天来了,花草树目苏醒了。
这联就是写的 春天的景色

点评

偶应该为副词,这联写的是辞旧迎新,春天的景色有些不准确,其它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7-11-9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