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7|回复: 19

[其他] 这才是诗

[复制链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11-7 0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谁知我心? 于 2017-11-7 15:15 编辑

这才是诗
       时常看到版主以上级别的朋友动辄诗长诗短地相互推赏,连诗词门外汉大眼怪先生也敢没完没了地缠着人家比诗,不禁哑然失笑。这些朋友真的懂诗吗?未必。只要套上了平仄、凑够了字数、合了辙押了韵并且句稳律工,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吗?未必。各大诗词中央要员、各大诗词企业家、各大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及其各大版块首版、常管们就一定懂诗吗?未必。
       这样说是不是太狂了?不,一点儿也不。日前笔者的一首习作乘机曾经引起热议,究其原因,无外乎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而那首习作乘机转结两句则揭示了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所站高度不同,也会形成不同观感,进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一基本原理,哪怕是李杜。
       我等同仁奔走于各大诗词论坛之间谈诗论韵,便是以在真正意义上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为出发点,以整个诗词历史为参照系,以唐宋诗词为制高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文艺复兴、真正圆了中国梦为归宿点来立论与驳论的。这绝不是唱高调,而是诗心使然,信不信由你。
       记得吟者先生曾多次说过:在下向来不敢称诗,一首都不敢,有时连诗友都不敢互称,都觉得汗颜。以某观之,这绝非虚话套话,亦非刻意自谦,而完全是对中华传统诗词怀有一片敬畏之心使然。尽管吟者先生也吟过几首多少有些味道的习作,但吟者本人从来不作诗看,至于屏间逗趣以及纯为发表意见、阐明观点而凑的句,就更不在话下——更不是诗了。反面例子吟者初入诗门时凑句为证:
老来学诗
老来学作诗,不复少年痴。
未趁晨风早,聊将暮雨迟。
易擎七色笔,难赋九香词。
但愿纤纤树,生发一两枝

       原帖还有一个副标题:“向中老年起步的朋友推荐一种为诗心态”。帖后还有一个小注:“起句老来二字原为在下年龄,此处以老来代之亦无不可。”客观地说,这首老来学诗也并非一无是处,通篇心态就很好,尾联多少也算有些诗味。其它就乏善可陈了,比如首联太过平淡,且平铺直叙,中二联犯四平头,且句式雷同。由是观之,显然不能一俊遮百丑。笔者引述此帖,旨在将这种健康的学诗心态推荐给朋友们,同时也想推荐一种屏间交流心态。      
       当有师友指出“这结实在好。中二联也好,微感句式相同,读来少变化”时,吟者先生的真诚回复同样耐人寻味:“关于中二联,先生一语中的,高见!谢先生!说实话,没刻意拿这个小东西当诗来写,只是想表达一下这种老来学诗的心情而已,如果能向大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传达出这种放松的心态,当会有益健康,恐怕比拙作本身优劣与否更有益吧?故此并未刻意求变。也没工夫去想。既然有了诗的摸样,便冒昧地拿来与大家交流了,同时也好讨教。”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该引入正题了。那么吟者先生缘何在时下诗词产量比当年大跃进还大跃进的大环境下,真诚地表示“但愿纤纤树,生发一两枝”呢?原来是有位北大老教授读罢《全唐诗后认为,整个《全唐诗中只有一千多首是诗,其余的都不是。吟者推测,那位老教授的持论理由大概就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味说。
       据说,杨万里的诗味说早已被美国田纳西州大学一位专门研究诗歌和诗歌翻译的Richard Jackson教授译成英文了。料想资深诗者都应该知道,杨万里《颐庵诗稿序》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通茶,转引者注)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
       纵观当今诗界,反例实在是多得不得了,可谓俯拾即是,只是举到谁头上,谁都难免不高兴,有人还会恶语相加。无奈之下,才举了一向崇尚真诚交流的吟者先生一个不算典型的反例。品过杨万里这段诗味说,我们不妨再看一个比较典型的正面例子,那就是跻身古今50首好诗之列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之所以不举律诗,是想引发拘泥于无声之韵、热衷于薄情寡味甚或无情无味诗八股的朋友们深刻反思,像这样足以动心摇魄、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大家能有几何?整个诗界又有几人几首敢与元明清二三流水准比肩?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窃以为,这才是诗。当然,若退而求其次,还有个诗境说,不过,那已经等而下之了,限于篇幅,此处不赘。至于那些只能看不能读的随处可见的简单说事论理的言尽意竭的所谓五七绝、五七律乃至所谓排律,说穿了不过是晚清诗八股抑或文字游戏的翻版而已。如果不能如是观诗,那你八成不懂诗,如果不能如此取法乎上,那你一辈子恐怕都难以写出哪怕是一首真正的诗,如果你像大眼怪等人那样成天作践诗,那你这辈子就算完了,永远都不会有长进。

       有比较才能鉴别。由上可见,吟者那首习作实难称诗——吟者本人也没当诗看,你那首五七绝亦难称诗,他那首五七律抑或排律仍难称诗。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眼下正值诗词末法时代,普天之下真诗人都没有几个,又哪儿来那么多诗呢?您当然可以持不同诗观,您可以站在一己之私的角度提出异议,您还可以在诗之皮毛层面上提出反驳,您甚至可以不服,可以贴来您的大作按杨万里的诗味说对号入座,交由诗友们共同评判。热诚期待中~

82

主题

493

帖子

245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龙江文苑特邀嘉宾

Rank: 4

威望
215
贡献
592
金钱
899
发表于 2017-11-7 05: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山红叶 于 2017-11-7 05:39 编辑

有些道理!诗词来源于生活,发于心声,为作诗而作诗是不可取的。诗词最重意境,没有意境也就不成为诗。近体格律诗只是相对于古诗的一种写作体裁,使之更加谐律。所以写诗,不能以律而害意,不合律的可以以古风的形式存在。《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合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又《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春秋以降,《诗经》而后继以楚辞,皆为习诗之要津。梁·钟嵘《诗品序》云:“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而“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唐·白乐天《与元九书》亦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看来感荡人之心灵,莫先乎情,莫深乎义,所谓情意缠绵是也。何谓诗词之意境情怀?严沧浪言:“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景、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诗作,品之,或忧、或伤、或怒、或喜,涵咏无穷。觉来文已尽而意犹未尽,而听颂者尤受其感染,滋发向善之心,回肠荡气,情趣意境无穷。所以,写诗发于心,无论是什么体裁,关键在于"情和意",这是诗家不可悖离的准纯。

点评

多谢先生临帖交流!隔屏敬茶问好! 若简而言之,首先是诗意出乎心,言不由衷、胡拼乱凑的东西不是诗;然后是尽量咏出些味道,味内味、味外味均可,言尽意竭的东西不是诗。商榷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帖子

77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80
贡献
1596
金钱
3091
发表于 2017-11-7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海先生 于 2017-11-7 09:05 编辑

有道理,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自由体诗,用的是白话文,也没有固定格式,所以很容易看出诗的好坏。而古典诗词,如律诗,绝句,因为有固定格式,有格律要求,就更容易蒙蔽人,只要按格式写出来,字数对了,又押韵,外行一看,这就是诗。看到一些版主,飘红推荐时,也总说:得唐人章法,有宋词风范。这就好比让评判一坛酒的好坏,你说:这个装酒的坛子像唐朝的,好酒。或者:这个坛子的形状,有宋朝的韵味,好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09: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意思是吟者的“老来学诗”才有点诗的模样,其他人的通通不是诗。是因为没有用东南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坛都没有诗,楼主来这干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09: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诗词爱好者,每个人程度不一样,来论坛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争什么。打个比喻,一堆玉石,成色各不一样,但你不能说除了极品外,其他全是废料,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没雕琢过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493

帖子

245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龙江文苑特邀嘉宾

Rank: 4

威望
215
贡献
592
金钱
899
发表于 2017-11-7 1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17-11-7 09:12
看了一下,意思是吟者的“老来学诗”才有点诗的模样,其他人的通通不是诗。是因为没有用东南韵吗? ...

这是举的一个例子吧,应该不存在诗兄说的这层意思。举这首诗的意思应该就是说明“诗言志”的意思,是发于心声的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诗坛真正繁荣的景象啊。诗友不同的看法是允许存在的。

点评

拾古人牙慧以打击一大片,否定其他人,自己则想成为东南韵开山祖,这样是行不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山红叶 发表于 2017-11-7 10:13
这是举的一个例子吧,应该不存在诗兄说的这层意思。举这首诗的意思应该就是说明“诗言志”的意思,是发于 ...

拾古人牙慧以打击一大片,否定其他人,自己则想成为东南韵开山祖,这样是行不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大诗词中央要员、各大诗词企业家、各大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及其各大版块首版、常管们就一定懂诗吗?未必。

点评

哈哈,这么说打击面也太大了。估计是博取眼球吧。天涯版主当以超凡脱俗之心,气定神闲之态,平静对之。敬茶,西湖龙井,有清热去火之功效。不为争论而争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493

帖子

245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龙江文苑特邀嘉宾

Rank: 4

威望
215
贡献
592
金钱
899
发表于 2017-11-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17-11-7 10:46
拾古人牙慧以打击一大片,否定其他人,自己则想成为东南韵开山祖,这样是行不通的。 ...

这首诗不算什么好诗,我认为楼主只是举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允许别人有不同的见解,诗兄是否有点小题大作了?

点评

因为楼主就是吟者,一直还算相安无事。这里不是理论版,发这样题目就怕他夹带私货。所以必须敲他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帖子

77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80
贡献
1596
金钱
3091
发表于 2017-11-7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17-11-7 10:50
各大诗词中央要员、各大诗词企业家、各大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及其各大版块首版、常管们就一定懂诗吗?未必。 ...

哈哈,这么说打击面也太大了。估计是博取眼球吧。天涯版主当以超凡脱俗之心,气定神闲之态,平静对之。敬茶,西湖龙井,有清热去火之功效。不为争论而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主题

5609

帖子

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76
贡献
5659
金钱
7924

巾帼诗人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审美不同,也不能拿一个标准衡量。诗词也应该百花齐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山红叶 发表于 2017-11-7 10:57
这首诗不算什么好诗,我认为楼主只是举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允许别人有不同的见解,诗兄是否有点小题大作了 ...

因为楼主就是吟者,一直还算相安无事。这里不是理论版,发这样题目就怕他夹带私货。所以必须敲他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513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49
贡献
5779
金钱
7683
发表于 2017-11-7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苟同,所谓意为先,律为后,这懂诗首先建立在懂律的基础上,正如人若会走必须会爬一样,若不会爬就直接走,这是极其可笑的。
至于诗的好坏,这个应该有两个原因,一个天赋,一个修为。
伟大的诗人两者都具备,但是很多很多写诗的人,都是仅仅只有其一。
也许正如商人一样,成功的商人并不多,但这就可以以此让天下人因为自身没有成为成功的商人,就不要经商了吗?
个见,问好诗兄。

点评

我下午要出岛,明天海门宗族依例上山祭祖。所以才会跟帖发言,也就点到为止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5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律诗绝句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6
贡献
35418
金钱
4477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叩心 发表于 2017-11-7 11:07
不敢苟同,所谓意为先,律为后,这懂诗首先建立在懂律的基础上,正如人若会走必须会爬一样,若不会爬就直接 ...

我下午要出岛,明天海门宗族依例上山祭祖。所以才会跟帖发言,也就点到为止吧。

点评

首版所言极是,有些可以交流探讨,有些却只能点到为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513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49
贡献
5779
金钱
7683
发表于 2017-11-7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客车 发表于 2017-11-7 11:14
我下午要出岛,明天海门宗族依例上山祭祖。所以才会跟帖发言,也就点到为止吧。 ...

首版所言极是,有些可以交流探讨,有些却只能点到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5: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奉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8:0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山红叶 发表于 2017-11-7 05:20
有些道理!诗词来源于生活,发于心声,为作诗而作诗是不可取的。诗词最重意境,没有意境也就不成为诗。近体 ...

多谢先生临帖交流!隔屏敬茶问好!
若简而言之,首先是诗意出乎心,言不由衷、胡拼乱凑的东西不是诗;然后是尽量咏出些味道,味内味、味外味均可,言尽意竭的东西不是诗。商榷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135

帖子

665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195
金钱
245
发表于 2017-11-7 2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6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