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过高伟浓教授的《学诗随想》后,深感说理透彻,已明本源。然而觉得本人从网上看到的几篇该诗的解读文,均未解全作者本意,原因可能是他们不懂佛理,而明朝都穆和高伟浓二名家已经跨入禅境,其遣词:禅、密乘、真乘三词都是佛学概念,本诗中的“禅”主要指的是禅观,指入禅境者的观察世界、万物的方法,另一层才是诗韵悠然(七九)所说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起码标准;密乘:指佛法中的最高层。因佛法粗略分为三个层次,既小乘、大乘、密乘;真乘,指佛教真实的教义,实质也是指大乘以上的入诸法实相的教义,而不是小乘的方便教义。“即使口玄诗万数,密乘不解误华年”,是说即使有人能出口成诗,不间断地连续颂出一万首,明白了小乘、大乘知识,只要未悟入密乘之理之境也是白白虚度年华。但我以为:入密乘都需要具备大乘佛理的根基,明解密乘就更高了,必致很多人望洋兴叹,乃至放弃诗兴。而且我体会如果学会定观、入一定深度的佛理,再对诗感兴趣的话就可超越常人,写出妙诗妙语。于是,偶成此偈。 谪仙灵赋祖山川,诗圣怜生绣自然。 后辈多摹风月苦,今人寡跃弃羹颠。 南濠箴语当真谛,诗道玄机乃自禅。 若有日宣诗万数,定观不熟蹋华年。
南濠:史上对明人都穆的尊称; 禅:通过静思观察到与自然实相比较接近的状态,禅定程度越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 定观: 进入禅定状态后,观察世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