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5|回复: 67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7
发表于 2017-11-19 14: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水一度 于 2017-11-19 19:41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组别学号名字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作业截止时间:下次课前。
                               周五晚上12点以后交的作业不予点评。


2

主题

77

帖子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
贡献
131
金钱
204
发表于 2017-11-19 20: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1.快乐天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主要表现为:“景隔”,“时隔”、“意隔”。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首先上联说的是秋天带来的悲伤情怀下联却对的是春暖花开的江南,所以说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属于景隔。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斑篁就是斑竹,绿也是青,这个上下联在意思上是一样的也算是合掌了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例如: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薰,本意和暖,这里作动词用:和暖地吹着。丽,与上联“薰”相对,意为灿烂地照射着,也作动词用。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17-11-23 02:18
第二题的第2小题的常年对四季也是合掌了!  发表于 2017-11-23 02:17
第二题的第1小题做得很仔细,正确。  发表于 2017-11-23 02:07
第一题回答的不够全面,没有说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叫景隔,时隔和意隔。  发表于 2017-11-23 0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70
金钱
118
发表于 2017-11-19 2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儿 于 2017-11-20 06:45 编辑

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组长-云馨儿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
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是指上下联不在同一画面,上面说白天,下面却在说晚上,上面写春,而下联突然转向秋,景隔差不多也就时隔了;意隔是指上下联意思隔的太远或相反,各说各的根本不相干,比如上联说吃饭,下联却说跑步,上联说春天来了,下联却树叶落了,这就是意隔。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此联时隔景隔意隔,上联冷色,下联暖色,出句取景于深秋,万物凋零,菊花衰败,梦也凄;下联突转春景,千山呈绿草木荫,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致让人如痴如醉。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此联合掌,翠竹和斑篁同一个意思,上联有竹,下联篁也是竹园意思,常年绿和四季青同样一个意思,整联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使……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使人感到怎么样,

1: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举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便感觉到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便感觉到天下变小了。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举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之绿,春风绿了江南岸。

附:绿在现代词典中有动词词性,但是在古代文学中没有动词词性,古诗词对联中绿活用为动词例句很多,此联便是其中之一。

点评

作业工整认真,观点阐述的也非常详细,点赞  发表于 2017-11-22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2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52
金钱
88
发表于 2017-11-19 2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者... 于 2017-11-20 10:28 编辑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组别学号名字】
秋组25——小者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隔,是指上下联之间的关联不紧,或者根本就不相关。
隔: 分为景隔、意隔。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
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此联景隔、意隔。
上联菊黄描写秋景,下联草绿描写春景(景隔)。
上联悲客梦属于冷色调,下联到江南属于暖色调(意隔)。
2、
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此联合掌。
上、下联都是描写竹子的颜色。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形容词动用有使动、意动两种。
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到、过的意思。形容词动用。
为使动用法。
又如:
商人重利轻别离 (白居易《琵琶行》)
重: 看重 ;轻: 轻视 ,是形容词动用。
为意动用法。

点评

(3)题回答,正确无误,理解很到位,赞  发表于 2017-11-23 12:52
二题(1)回答很仔细,赞 (2)回答不够全面,除去前二同是一物像之外,后四,时间上也合掌  发表于 2017-11-23 12:51
问候小者学友: 一题回答不够全面,隔主要分景隔,意隔,情隔,具体情况要看整体联意。  发表于 2017-11-23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

帖子

9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234
金钱
359
发表于 2017-11-19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漫天雪 于 2017-11-20 00:11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秋组29-—漫天雪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联白天的景象,下联去跑到晚上去了,属于景            隔。或者是上联说你在春游,下联却跑去冬泳了,有人把这样的叫时隔,我看时隔也于景隔一类。上联艳阳高照,下联却是倾盆大雨,这也是景隔。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就好像一个说的是“买菜”,一个却说“看病”。上联说好开心,下联却说好心烦。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上联描写秋天景象。尽管几簇菊黄也难免抚慰心中的悲伤情怀;下联描写的是江南千山  草绿, 万物丛生,春天的景象。上下联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属于“景隔”。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斑篁——翠竹   四季—— 常年     青——绿     上下联对仗所表达的意义相同,属于合掌错误。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上联的薰,本意和暖,这里作动词用:和暖地吹着。下联的丽,与上联“薰”相对,意为灿烂地照射着,也作动词用。
      形容词作动词用,还有“使动”、“意动”两种情况。“使动”是指“使它怎样”,如“匠人斫大木而小之”,匠人使木头变小。“意动”是指“感到它怎样”,如“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泰山而感到天下小了。
    (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举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之绿,春风绿了江南岸。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举例: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贵,形容词活用动词,以……为贵。整句的意思是:明的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      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见到的。



点评

答案详细,完整,理解透彻。点赞,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7-11-22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90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30
贡献
1773
金钱
2721
发表于 2017-11-19 23: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秋副组咏梅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

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

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

没有联系。

答:“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

同一画面。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

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

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此联存在景隔、意隔两个

问题。上联菊黄,下联草绿,

这是景隔;上联写的秋天,下

联写的春天这也是景隔,上联

写悲秋客梦,情感暗淡,下联

写春意盎然,情感欣悦,这是

意隔。属于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感情色彩也不一致。上联冷

色调,下联暖色调。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此联属于合掌,翠竹对斑

篁,都是竹,合掌。常年对四

季,也合掌了,绿对青,色彩

也属合掌。上下联意思完全重

复,这是对联之大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的情况。

答:举例:

瘦了梅花香了雪[再嫁东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句中香、绿都是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雪香了;使江南岸绿了。

点评

完成不错,三题举例也很好,赞一个。  发表于 2017-11-22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2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258
金钱
334
发表于 2017-11-20 1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秋组~26秋水】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隔就是指上下联关联不紧或者没有关联。有景隔和意隔。
景隔是指上下联意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是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隔与不隔本质上要看意境和逻辑关系。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
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菊黄  草绿这俩意象不在同一画面  景隔;上联悲凉无边下联生机无限  感情色彩不一致   意隔。


(2)
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上下联名词翠竹与斑篁皆写竹  常年与四季同意,绿与青同   此联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薰原意暖的,这里是动词暖风吹拂的意思。
丽原意美丽,这里是动词阳光灿烂的照耀。

  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
清原是形容词。这里是意动用法,感觉到……清凉。
润原是形容词  这里润是意动用法,感觉到……湿润。

匠人斫大木而小之  
小是形容词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变小。

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原是形容词  这里是意动用法  觉得……小。

点评

问好!秋水,作业完成得不错,赞!  发表于 2017-11-23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0

帖子

13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9
贡献
369
金钱
508
发表于 2017-11-20 1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秋12-东耳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1)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2)“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联白天的景象,下联去跑到晚上去了,属于景隔。如上联艳阳高照,下联却是倾盆大雨,这也是景隔。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就好像一个说的是“买菜”,一个却说“看病”。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不仅隔景,而且隔意。隔景,上句是秋,下句是春。意隔,上句是悲凉,下句是生气盎然。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句合掌。翠竹和斑篁都是指竹子,而且常年绿和四季青也是意思相同,故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形容词,本身也有动词词性,所以在一定情况下与动词可以互对。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其中“绿”是形容词,根据出句看,它做春风和江南岸的谓语,所以它是动词用,使……变绿。

点评

其他的题回答都很好,赞!  发表于 2017-11-23 15:24
“形容词,本身也有动词词性”,这句话说法有误吧?所谓形容词活用是指本身没有动词词性。  发表于 2017-11-23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7
金钱
42
发表于 2017-11-20 1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秋07——放牛郎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

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

没有联系。主要表现为1、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
同一画面。2、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

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首先 上句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下句描写的是春夏的景色,属于景隔了
其次 上句情感是冷色调,下句情感是暖色调,属于意隔了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翠竹 斑篁都在写竹子 常年四季意思太近了 绿和青也基本一个意思 属于合掌了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比如:当炉暖酒诗中醉
暖字为形容词 在这儿活用为动词了,温热 煮热的意思;
比如:春草无声青两岸
青字本为形容词 形容青色,在这儿活用为动词了 使两岸变青。

点评

问好放牛郎,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7-11-23 15:29
当炉暖酒诗中醉,这句话举例有误,因为“暖”有动词词性,这里不属于活用。  发表于 2017-11-23 1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49
金钱
90
发表于 2017-11-20 13: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听海浪 于 2017-11-20 13:0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09~听海浪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1,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2,主要表现为二种,景隔、意隔。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意隔,是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1,景隔。上联菊黄,对应季节应该是秋天,而下联草绿,绿到江南,应该是春天对应季节的景意,上联说秋,下联是春,上下联之间关联不在同一个画面上,所以说景隔了。
        2,意隔。上联看到了菊黄物景,一个出门在外游子漂泊的心情油然而生,思念家乡,所思之中感觉到秋肃瑟的悲凉。悲,灰暗色的基色调,是冷色调。而下联草绿,是代表兴盛,蓬勃、春意盎然的意思,代表着美好的春天,愉悦的心情,基调是暖色调,所以说上下联的感情色彩完全不一致,意隔了。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合掌。上联翠竹和下联斑篁同述一个物景竹子,上联常年和下联四季又是同一个意思,完全同义,绿和青色彩一致,也是基本上同义,这是诗联的大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朔风瘦林木,长陌动烟尘

瘦:形容词活用动词,意思是北风吹瘦了林木。

另: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活用动词,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

点评

问好听海浪同学!作业完成得非常好,赞一个,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17-11-22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帖子

12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335
金钱
473
发表于 2017-11-20 1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组27+冰心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中〈隔〉是上下联之间,关联不紧凑。

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不在同一个画面里。

意隔是上下联,叙述不是有关联的一件事。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其一、上下联之间隔景,出句是秋天而下联是春天的景色。

其二、意隔,出句是冷色调而对句是暖色调。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之间〈合掌〉

1、翠竹、斑篁、这两个词都是同一种物象竹。

2、常年与四季也是同一个意思。

3、绿与青也是同色调。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
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是形容词,这里绿活用为动词。
绿字活用为动词使整个句子更灵动。

例句2.
物阜民康,风熏南国。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熏、本意和暖,这里作动词用:和暖的吹着,丽与熏相对,意为灿烂的照射着也作动词用。

形容词作动词用,有〈使动〉〈意动〉两种情况,前者是,使它怎样?后者是,感到它怎样!

点评

熏字本身有动词词性,其他回答的非常好!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  发表于 2017-11-24 11:05
问好冰心!作业很用心!  发表于 2017-11-24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5

帖子

16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415
金钱
613
发表于 2017-11-20 17: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13期秋28-宁静第六讲作业
1.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2.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千山草绿到江南
‘山’名词活用位量词。此联存在‘景隔’和‘意隔’的问题。
(2)翠竹常年绿
斑篁四季青
此联存在‘合掌’的问题,‘翠竹’和‘斑篁’、‘绿’和‘青’都是意思相同或相近。
3.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香’形容词活用位动词,弄花使满衣香。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什么变安静。
  


点评

2、(1)此联存在‘景隔’和‘意隔’的问题。答案正確,最好展開一下:如上聯寫秋,下聯描春;悲客梦,秋懷、惆悵,春到江南,心情愉悅...  发表于 2017-11-26 01:19
继续努力,一大题不太完整  发表于 2017-11-24 16:04
问好宁静同学,第二大题的一小题属于景隔,上联秋下联春。  发表于 2017-11-24 1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0
贡献
96
金钱
166
发表于 2017-11-20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青河边草@ 于 2017-11-22 13:37 编辑

古风楹联13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秋15__青青河边草@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联白天的景象,下联去跑到晚上去了,属于景隔。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就是在意思上上下联说的不相干的内容。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答: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问题:景隔(几簇菊黄~描绘的是秋天的镜像。千山草绿~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            

        
          意隔,(悲客梦~描绘的是惆怅的心情,到江南~描绘的是愉悦的心情)


上联景色萧条,心情惆怅。下联春意盎然,心情愉悦。因此上下联隔景、隔意。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问题:合掌,翠竹~斑篁;描绘的是同一个景物。常年绿~四季青,描绘的时间相同,色彩相似。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春风使江南绿。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弄花使满衣香。 








点评

问好青青河边草同学,作业完称成的很好,继续努力,赞  发表于 2017-11-24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121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99
贡献
2360
金钱
4028
发表于 2017-11-20 1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13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21西江月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联系不紧,或者根本没有联系。
主要表现为景隔和意隔:
景隔:上下联不在同一画面或景象。
意隔: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或者相隔太远,没有内在联系。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黄菊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隔景:上春下秋,一冷一暖,只是对比,没有关联;
意隔:上联悲秋,下联迎春,一悲一喜,意境相反。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此联合掌:物象相同,时间一样,色调相差无几,当然属于合掌之例。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觉得...小,形容词意动用法;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使...变红,使...变绿,形容词使动用法。

点评

第一题答得很好,第二题大意了,应该是上秋下春,第三题也很好  发表于 2017-11-24 17:31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24
金钱
37
发表于 2017-11-21 10: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组――06寒香墨玉作业:
第六期作业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是指,上下句没有关系,比如上写桃花,下写落叶。对联分:景隔,意隔。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出句是指秋天的菊花黄,悲客梦冷色凄凉。对句指春天到来,江南遍地绿,是暖色调。这幅联不在一个季节里属于景隔。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出句的翠竹与对句的斑篁同为竹子,常年绿与四季青也一个意义,此联属于合掌,意义重复。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春风又绿江南岸,此联中的绿字是形容词,在这里做动词。
秋来易谷红枫满。此联中的红是形容词,在这里做动词。

点评

作业完成基本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7-11-24 18:24
三题,秋来易谷红枫满,这里红没有活用为动词,再认真看看哈  发表于 2017-11-24 18:24
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7-11-24 18:18
墨玉好,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7-11-24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6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59
金钱
223
发表于 2017-11-21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秋18~画颜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

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答:“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此联存在景隔、意隔两个问题。
上联菊黄可以看出描写的是秋天,凄凉的冷色调。
下联草绿,描写的是秋天,活泼充满生机的暖色调。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此联属于合掌,翠竹对斑篁,都是竹,合掌。常年对四季,时间合掌。绿对青,色彩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举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禅院》)“悦”意为:幽美的山问景色使鸟儿们高兴极了;“空”意为:清澈的潭水及其中的倒影使人的心情变得坦荡空灵了。悦,空,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点评

三题也回答完整。画颜棒棒哒,加油!  发表于 2017-11-24 17:57
2小题回答很正确!  发表于 2017-11-24 17:56
二题,1小题,下联写的应该是春天的景色,秋字写错了,应该是大意  发表于 2017-11-24 17:55
一题回答完整,理解到位,赞!  发表于 2017-11-24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6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86
金钱
254
发表于 2017-11-21 1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讲作业: 秋--19湘江北去
作业:

1.        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主要表现为:“景隔”,“时隔”、“意隔”。

2.        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千山草绿到江南
此联属于景隔:首先上联说的是秋天悲伤的情。
下联对的是江南春的盎然。所以说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属于景隔。

(2)翠竹常年绿
斑篁四季青
此联属于合掌: 斑篁就是斑竹,绿也是青,上下联在意思相同


3.        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比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之红。
“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之绿。

点评

三题正确。赞!  发表于 2017-11-25 08:42
一题,回答不够完整。二题1小题,还有意隔,上联冷,下联暖;2小题,常年/四季,意思也一样。  发表于 2017-11-25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9
贡献
49
金钱
78
发表于 2017-11-21 2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帖
秋24-竹一木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例如上联是春天的物象,下联秋天的物象。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没有关联的两个事情,例如上联说开心的事情,下联说不开心的事情。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上下联景隔、意隔,上联菊是秋景,下联草绿是春景,同时上联色调是菊黄悲客梦冷色调,下联色调是春天草绿暖色调,下联意思没有关系,各说各,没有关联,也是意隔。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合掌,翠竹与斑簧合掌,常年绿与四季青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例如: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点评

作业做得认真很好,点赞。  发表于 2017-11-23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36
金钱
199
发表于 2017-11-22 14: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期第六讲作业

秋组22—杏雨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隔,是指上下联之间的关联不紧,或者根本就不相关。
隔: 分为景隔、时隔、意隔。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
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此联景隔、意隔。
上比菊黄描写秋景,下比草绿描写春景(景隔)。
上比悲客梦属于冷色调,下比到江南属于暖色调(意隔)。
2、
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此联合掌。
上、下比皆是描写竹子的颜色。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形容词动用有使动、意动两种。
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到、过的意思。形容词动用。
为使动用法。
又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觉得...小,形容词意动用法;。

点评

补充一下,第二季的第一题,即使景隔意隔,也是时隔。一个说的是秋季,一个说的是春季。  发表于 2017-11-23 21:39
第二题,第三题做得很好。真棒。  发表于 2017-11-23 21:34
你好!第一题是做对了,但是不够详细。  发表于 2017-11-23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8
金钱
28
发表于 2017-11-22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归矣 于 2017-11-22 23:2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05-归矣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上下联景隔意隔了。首先,上联指菊黄为秋景,下联草绿为春景,景隔了。其次,上联菊黄悲客梦,悲伤的感觉,下联草绿到江南,欣欣向荣的景象,感情色彩不一致,意隔了。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合掌。翠竹-斑篁都指竹,常年-四季都指一年的时间,绿-青都为绿色,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在这里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用心了。赞!  发表于 2017-11-23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2

帖子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244
金钱
348
发表于 2017-11-24 08: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秋10-素月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上下联景隔意隔了。首先,上联指菊黄为秋景,下联草绿为春景,景隔了。其次,上联菊黄悲客梦,悲伤的感觉,下联草绿到江南,欣欣向荣,感情色彩不一致,意隔了。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合掌。翠竹-斑篁都指竹,常年-四季都指一年,绿-青都为绿色,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一览众山小,小,形容词,在这里为意动用法,意为感觉……小。

点评

加油  发表于 2017-11-24 08:37
只是最后一题,小是形容词,个人觉得在这里也是形容词,并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7-11-24 08:36
问好素月同学! 作业完成的挺好  发表于 2017-11-24 0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11

帖子

3467

积分

版主

古今墨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92
贡献
745
金钱
1277
发表于 2017-11-24 21: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秋组作业
秋组14号清儿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种?
答:上下两联不相关。主要分为“景隔、意隔”。景隔:是上下联景致不相同。意隔:是指上下两联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隔景亦隔意。上联写秋景黄菊,下联草绿为春景。隔意,上联黄菊悲客梦与下联的草绿江南岸表达不相关。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上下联合掌【斑篁与翠竹】都是竹子,【四季与常年】都是一年,【绿与青】都是绿色,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花前与花钱  其中的花前者为名词,后者动词。


点评

第三题,答非所问,题目让找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另,花本身有名词、动词性,不用活用。建议认真复习一遍讲义。  发表于 2017-11-25 18:38
第一题正确;第二题,1小题正确;2小题,这里四季也是常年的意思;  发表于 2017-11-25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5
金钱
39
发表于 2017-11-25 09: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7-11-25 10:12 编辑

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16-老顽童#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
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分为  景隔、意隔。

所谓景隔是指上下联不在同一画面,前边写春,后面说夏秋,景隔时,时间也错开了;

所谓意隔是指上下联意思隔的太远或相反,甚至各说各的根本不相干,比如上联赏花,下联却咏雪,前边说春说,后边说秋等。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
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隔景隔意  上联有菊黄、客悲写的是秋景,下联千山草绿是春景。上下联冷暖不相宜,意境不相符。

(2)
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整联合掌  翠竹、班煌异名同意;常年绿、四季青意思等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使……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使人感到怎么样。

1: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举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便感觉到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便感觉到天下变小了。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举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绿,春风使江南岸变绿。




点评

一题、二题、三题回答均正确,赞!二题第2小题写了两个别字,注意一下。  发表于 2017-11-25 1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8
金钱
72
发表于 2017-11-26 18: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十三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秋23-快乐永远

一、什么是对联的隔?主要表现为哪几
种?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是指上下联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是指上下联意思隔的太远或相反,各说各的根本不相干。
二、结合本讲内容,下列联例存在什么问题?
(1)出句:几簇菊黄悲客梦【联友】
        对句:千山草绿到江南
答:此联时隔景隔意隔,上联冷色,下联暖色,出句取景于深秋,万物凋零,一片衰败景象;下联突转春景,千山呈绿,鸟语花香。
(2)出句:翠竹常年绿
         对句:斑篁四季青
答:此联合掌, 斑篁就是斑竹,绿也是青,整联合掌。
三、试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使……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使人感到怎么样,

1: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举例:
“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认为……美。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举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之绿,春风绿了江南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