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精华1
注册时间2016-2-22
威望2497
金钱14232
贡献10500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威望- 2497 点
贡献- 10500 次
金钱- 14232 枚
 
|
发表于 2017-11-29 1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7-11-29 11:47 编辑
讨论——
“主体是颂雪,不要背离”——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也许因为我与先生的看法有相同之处,才觉得:
1、“叶悲枝萎凄凉草”——
好像是一幅“雪”后完全衰败的自然景象,虽符合自然,但看不到一点希望,与“颂”的主题不切合。
“枝残叶败唤新草”——
是大雪中的自然现象。老的不去,新的不来。“新草”在大雪的覆盖下的泥土中酝酿着新芽,但尚未破土而出,符合自然规律。用“唤”字,蕴含着对未来希望的深情呼唤,与主题的“颂”是比较切合。
2、“麦喜菊欢翡翠松”——
“麦喜菊欢”不是所看到的景物本身形象,而是作者不能看到的景物的内心的活动,形象描绘不到位。另外,“欢”也不符合自然规律:下大雪的冬天,在大雪的覆盖下的“菊”已残了。
“菊乱麦眠寻劲松”——
“菊乱”中的“乱”字用得不好,虽符合自然现象,但与主题中的“颂”不够贴切。但一时想不出即符合自然现象,又与主题中的“颂”贴切的词语来。用“菊熟”是否好些呢?供先生参考。
“麦眠”是把大雪的覆盖当成“大被”,指麦苗在“大被”的覆盖下安眠养精神,等待来春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蓬勃生长,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也许还没有脱离“颂”的主题。
不到之处,盼先生再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