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28 14: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汉语音韵学》451-500页 (2013-09-07 12:24:4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语音学
王力文集_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n . . . --- ------ ----• _ | » ' --------* --------- --- ---- *
疑的宇^ (
W庚' 歌亨切,“亨”属晓母I “迓”,义驾切,“驾”属见母。
(四)协用凡反切上字未违正例,而下字稍违IH例者, 谓之“协用”。“协用”是对于“今用”的一种救济方法。“今 用”虽比“合声”稍可通融,而反切下字仍须与所切的字同韵t 但是,有时候同韵没有适当的字可用,只好在邻韵中找字, 这就叫做“协用”。“协用”更可细分为两类:
(a)以《平水韵》为标准,已可认为协用者,如:
“舂”,出氲切,“春”属真韵,“氳”属文韵;
“旭%虚郁切,“旭”属沃韵,“郁”属屋韵。
(b)以《广韵M集韵〉)为标准,然后可认为协用者,如: “黄”,胡王切,“黄”属唐韵,“王”属阳韵。
“叫”,id要切,“叫”属啸韵,“要”属笑韵。
(五)借用凡反切K字既非本韵字,义非影喻两母中 字,谓之“借用”。这又是救济“协用”的一种方法。“协用” 虽允许用邻韵的字为反切下字,但仍须用影喻两母中字;但 是,有时候连邻韵也没有影喻两母中的字可用,只好用其他 字母巾的字来勉强替代。这是一种最不得已的办法。例如:
"弘”,胡笼昉,“弘”属蒸韵,“笼”属东韵,来母|
“迦”,基遮切,“迦”属歌韵,“遮”属麻韵,照母。
©_也有例外,如文馅t咨-•則私切,**雖"此斯切,“热:% s时切,“斯”, 塞.背切,**词%习慈切,“私斯时貲慈"部是齿音宇,都不是影喻旁近的字 不得E的办法,但《音韵阐微》也忘了声明t
4U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六章广韵后的韵书
凡用“合声”或“旧切”的时候,就用不着“今用” “协 用” “借用”。但是,“今用”却可与“协用”同时并列。因 为“今用”的好处在乎用字不出本韵,而其弊端在乎拼音时 不很顺口; “协用”的好处在乎顺口,而坏处在乎颇违古 法,揎用邻韵的字。二者互相匡救,各得其宜。例如,
“睽”,今用枯圭切,协用姑威切,“睽”属齐韵,“圭 属同韵见母,“威”属微韵影母;
“械%今用系戒切,协用系隘切/械”属怪韵,“戒”属 同韵见母,14隘”属卦韵影母®。
第四,是反切用字的划一。依原则说,凡同母同呼同调 的字,其反切上字应该相同;凡同韵同呼同调的字,反切下 字应该相同。《广韵》没有做到这一步,而《音韵阐微》却 努力要做到这一步。除了特别原因(后面再说)之外,它是 差不多完全依照这原则的^现在把此书的平声韵的反切上下 字各列一表如下:©(见下页〉
但是,依照这种划一的办法,我们却遇着一种很大的困 难;遇到反切上字或下字本身须注音时,我们就不能以它自 己注自己。非但“歌”字不能注为“歌阿切w,连与“歌”同 音的字,如“哥柯舸舸”等,也不能注为“歌阿切”,否则等
①这也是以《广韵》为标准的i若以《平水韵》为标准械戒ST同在卦韵,无 •协用"之可甯•
②表中尽*录取"协用w的宇,凡协用借用及不合原则的字皆加括钿,又 «音韵阐徽》的韵数虽依《乎氷鲂》,而每韵的内部还保存着《广韵》的茚的痕迹,所 谪“合声协用、杯以《广钧》为标准,所以反切下字的表中依照《广的》的fe
5
4
4
王力文隻•第四卷•汉语咅韵学
镔
JIL rrr
(鹣) 山1
档 (雔)
(雔)
(浔)
m (阁)
(驾) •
(鍤) U
S (S) S
超 犟 越
圈
m *tih S
猓 鞏 垣
ntr
惭
m m U
釤 »
神,/ Z咖/ U /输 n 1 电! 1
第四编木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六章广韵后的韵书
m \ ! m !胃
U 链 画
绝
缺_ tif
M 这 葙 {<<BR>遨 W
W \ ■-- 到
隍 m
* m ifcj# m
jltrf 羽 厍
擁 m
雜
柃 耻
槌 (霖)
赃 黎 迪 m
海
糕
{ n n □
赵"V诽 ft «
447
烛:
清1 1 斯 私!思1 .' ! | 1 1 . . 1 , 丨挨 1 'w 挨 丨哀
& i 1 1 1 时 ^N | | | | 1 ? 怼丨时j - i丨1 « ^-s 崖 -W* |孩:i
清 I 江m伊j医衣丨 丨 i! 丨丨因丨.w|S
! I I 1 I I I s^ 1 、>
浊 移夷怡I祈丨 丨丨倪:I . i寅:丨s's
__, I w I v^
雜■ s*$
I
:温
氳
I
I
(氳)
!®
M,)
I
I
i
m
•w^
w
(威)(惟)
'■乌 一(乌)
威
〈威〕
§1逶
翁蓊丨备
^-S. I «H—S
清
五
pf
无
帏
於纡
庞为帷
农i洪
红
浊
邕
淸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六章广韵后的韵书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450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六章广韵后的韵书
于不注,尤其是象《纡”字不能注为“纡纡切% u余”字不 能注为“余余”切。所以凡遇上面两表中所有的字,要注音 时,只好另换反切上字或下字,或上下字都换过;而且没法 子用“合声”,至多只能注个“今用' 例如I
歌备R 基吉K 姑谷典 居繭於
翁鸟公 红胡笼 邕纡》 融余蠓
此外,凡虽不同韵,而与上而两表中的字的声音相近似, 或在当时语音为相同的字,也不用这瞾字为切。例如支韵 “基”字的反切上字不能用“基%连齐韵的“鸡”也不能用 “基”字为切,大约因为当时《基” “鸡”已经同音的缘故。
以上所述,是《音韵阐撖》反切法的大要;还有反切不 用僻字也是此书的优点。总之,一个普通没有音韵学常识的 人,看见《广韵》的反切往往切不出宇音来;至于《音韵阐 微》,只要照国音把反切上下字连着急读•就自然地拼成所 切的字的声音。固然,第二十四节里说过,《广韵》的反切自 有其时代的背景,不该排斥它;不过,我们同时承认《音韵 阐微》的确是“用法简而取音易%是一部适合于普通人应 用的注音字典„
参考资料
[《四库全书提要》论《音韵阐微》]。一《钦定音韵阐 微》十八卷,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雍正四年告成。世宗宪 皇帝御制序文,具述圣祖仁臬帝指授编纂之旨,刊刻颁行4
451
千力文集*免四卷*汉语音韵学
自汉明帝时,西域切韵之学与佛经同入中国,所谓以十四 音贯一切字是也I然其书不行于世。汉魏之间,孙炎创为 翻切I齐梁之际,王融乃陚双声,等韵渐萌,实暗合其遗 法。迨神珙以后,其学大行,传于今者,有司马光《指掌 图》,郑樵《七音略》,无名氏(〈四声等子》,刘鉴《切韵指 南%条例日密,而格碍亦日多。惟我国书十二字头用合 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证以《左传》之“丁宁”为“钲p, a句渎”为“穀”,<(国语》 之“勃鞮”为“披《战国策》之“勃苏”为“胥”,于三代 古法亦复相协。是以特诏懦臣,以斯立准。首列韵谱,定 四等之轻重。每部皆从今韵之目,而附载《广韵)> 之子部, 以存旧制,因以考其当合当分。其字以三十六母为次,用韩 道昭《五音集韵》,熊忠《韵会举要》之例。字下之音,则 备载诸家之异同*协者从之,不有心以立异;不协者改用 合声,亦不迁就以求同。大抵以上字定母,皆取于支微鱼 虞歌麻数韵;以此数韵能生诸音,即国书之第一部也。以 下字定韵,清声皆取于影母,浊声皆取于喻母,以此二母 乃本韵之喉音,凡音皆出于喉而收于喉也。其或有音无字 者,则借他韵他母之字相近者代之,有今用协用借用兰例, 使宛转互求,委曲旁证,亦即汉儒训诂,“某读如某,某音 近某”之意。惟辨别毫芒,巧于比拟,非古人所及耳。自 有韵书以来,无更捷径于此法者,亦更无精密于此书者矣。 (经部,小学类三。)
[«音韵阐微•凡例》论古韵部分]。——唐虞三代以及秦
5.
4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 •第六章广韵后的韵书
汉所传,既无韵书,故古韵部分言者各殊,究无定论。今 按其收声以别之,平声分为六部,上去二声与平声同,入 声分为三部,皆与国书十二字头之部分相对0歌麻支微齐 鱼處为一部,皆直收本字之喉音,凡诸韵之声皆从此出, 与十二字头阿厄衣一部之音相对。佳灰与支微齐为一部, 同收声于“衣”字,与十二字头艾厄矣一部之音相对v萧 肴豪尤与鱼處为一部,同收声于*乌〃字,与十二字头做欧 优一部之音相对。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收鼻音,与十 二字头昂罂英一部之音相对。真文元寒删先为一部,收舌齿 音,与十二字头按恩因一部之音相对。侵軍盐咸为一部, 收唇音,与十二字头收声于“母”字者相对。至入声屋沃 觉药陌锡职为一部,乃东冬江阳庚青蒸之入声,其音宜与 十二字头之收声于“克”宇者相对,以皆收声于鼻音也(力 按,当云皆收声于舌根)。质物月曷黠屑为一部,乃真文元 寒删先之入声,其音宜与十二字头之收声于“忒”字者相 对,以皆收声于舌齿也。缉合葉洽为一部,乃侵軍盐咸之 入声,其音宜与十二字头之收声于“卜”字者相对,以皆 收声于唇音也。至十二字头之收声于"勒' 收声于“思”, 收声于“尔”者,其音为汉文之所无,不能对音者也。夫 分六部收声,而三部有入,此古韵唐韵之要诀,讲究乐府 者言之;而考之秦汉以前之经书多依此为韵;即证之髙丽 回回各国字书部分,亦大致相符。而求其该括整齐,则未 有如十二字头者也6 (《凡例》页七至八。〉
[《音韵阐微•凡例》论存古]。——韵部为经,字母为纬,
453
工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等第呼法以别其音。今于能别者悉为剖析注释,其不能辨 者则仍旧,以示存古之意。又如江韵之字,古音与东冬韵 近,今音与阳韵近;殷韵之宇,唐人多与真同用,宋以后 乃与文同用,此声音部分之随韵而异者,皆详于各韵按语 中。若疑微喻三母,南音各异,北音相同;知彻澄三母, 古音与端透定相近,今音与照穿床相近;又泥母与娘母, 床母与敷母(力按,此处当有脱文,当云床母与禅母,非 母与敷母),古音异读,今音同读。此声音部分之随母而 异者,皆按旧谱列之,而古今南北之别,庶按母可辨,不 敢意为离合也* (《凡例》页八至九。)
454
第七章现代音
第四十一节注音字母与国语罗马字
反切旧法到了《音韵阐微》里,可谓登峰造极I但是,依 着这法子做,终有两个不可避免的缺点:
第一,反切上字须择其收声于元音者,下宇须择其发声 于元音者,这是《音韵阐微》的原则;然而往往无适当的宇 可用,以致“今用” “协用”多于“合声
第二,反切既以注音,笔画越简单越好1笔画简单则可 以注于宇旁,儿童学起来也更容易。而这也是反切旧法所做 不到的。
为了补救这两个缺点,只有另造一种字母,专为反切之 用。在清末,就有许多人做一种“切音运动%①直到王照 (1859—1933)作《官话合声宇母》(1900),劳乃宣(1S43 — 1921)作《简字全谱》(1907),反切新法更渐渐流行。虽王 劳的简宇是预备离开汉字而独立的,然其便干切音,与笔画
①参肴擊_藤《蠲语运动史银》,巷一,贺十军二十二•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简单,都足以改良反切旧法。
章炳鱗反对简字离汉字独立;然而也主张一种反切新法, “取古文篆籀径省之形,以代旧谱”。一则可免与楷书相混, —见而知其为注音之用;二则可以“有典则,异于向壁虚造 者所为这就是注音宇母的前身。
一九一二年,教育部设读音统一会,这会的职务是,
(一)审定一切宇音为法定国音;
(二)将所有国音均析为至单至纯之音索,核定所有音 素总数;
.(三)采定字母,每一音素均以一字表之。
一九一三年,读音统一会正式开会,制定注音字母三十 九个。兹开列于后,并以国际音标注其读法,
声母二十四
勺P ntn Zt 万v
勿1 it‘ 分【
«k JCtj 厂X
彳V 尸g H及
■pts jts* As
韵母十五
Xu Uy (此三韵母又称介母)
Ya S:o 廿e
①多窄本节的参考琦料箄一 456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ai
^an 儿er
\ei
^7911
幺an
只oil
这里头有n匚勿芩厂尸卩卡厶1 nffA幺十四个宇母 是根据章炳麟所拟的;其余的虽不是章氏所作,也是“取古 文篆籀径省之形”,①与章氏的原则相合。后来国语统一筹备 会议决增加亡母,于是三十九宇母又变为四十字母了。
注音宇母的拼法有三种:
(-)单写法 例:
知也 痴4 )
兹P 雌十 私么
(二〉双拼法 例:
巴勺丫 他云丫 哈「丫 拉分丫
鸦1 丫 哇X 丫
排衫 呆力务 该《分 斋也多
外)U
门的 分 文万~ 根《?
深? 温
当力尤 刚《尤 杭厂尤 张4尤
仓十尤 央丨力
(三)三拼法 例:
家1U 丫 缎TI 丫 茄<1*
①参看本节的参考资料笫二则,
芏力文集*第冈卷•乂语音韵亍
_________ • ------ --------
写厶1廿 秋古IX
边勺1巧 宾勺 金⑴
乡T丨尤 丁力\ L 星人I A
瓜《X 丫 怪《乂分 灰厂x\
推云X\ 堆为X入 虽厶X'
关《X巧 ^VAh
光《父尤 通去X乙 风匚Xi
决 @
略为ur 捐MU5 君…
《音韵阐微》已经受了满洲文字的影响,®而注音字母则 更受-/西洋拼音文字的影响。看上文所列读音统一会的三项 职务,就知道他们是参照近代语音学的原理去创造注音字母 的。
但是,注音字母还不能完全脱离了等韵家的旧法。依明 清等韵家的说法,每一字音该有开齐合撮四呼,以开口字为 基础,加一个W为韵头就是齐齿呼,加一个£u]为韵头就 是合口呼,加一个[y]为韵头就是撮口呼。注音字母的三 拼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例如;
开口 齐齿 合口 撮口
ill厶丐 ^■厶I弓 _厶父巧 A U ^
Ul san ^usian 取 suan ■Eisyan
这是没有毛病的。但是,明清等韵家又以为每一个齐齿 字(或合口撮口》都有与它相当的开口字,就弄得不妥了,
①看上节的参今资料,
45B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脊
臂如我们有一个齐齿字“因”(in),与它相当的开口宇该是 什么呢?严格地说起来,“因v的主要元音本身就是[1】,不能 再有开口宇与它相配?但明淸等韵家守定每音必有四呼的规 矩,一定要给它配上一个开口呼,于是就拿“恩”字(an)与 它相配。由此类推,就有下面的现象:
开口 齐齿 合口 撮口
因b 因P 温么h
总力A J tig 本力只厶 界tug 厶 ^tyr)
贫W nkX,h n夕U h Up壬ni 血 命- 梦撕 。故
1与卜相加, 该读为i + an^ ianj u与o相加,
y+ an= yan, |与厶相加,该读为i + = X与厶相加, 该读为u + 而实际上丨0读为[hO, U 0读为
[yn],丨厶读为[如,X厶读为[叫]。固然,为制字母的 便利起见,不妨这样办f但学习的人对这类的字,不能象别 的字把两个字母急读就得本字之音。
注音字母初制定时,虽大部份依照北京音,但还有些地 方是采用南音的,例如保存入声,保存见系齐撮口与精系齐撮 口的分别,等等。后来大家觉得这种近于人造的语言,不如一个 地方的活语言易于推行,于是一九三二年又公布《国音常用字 汇》,指定北京音为标准。①改正的地方,有下列的五个要点t
①但^所谓标准,乃取其现代之音系,而非宇宇必遵其土苷,南北习憤宜 有通_,仍加斟酌,俾无窒碍"•见国语疣一筹备会《请公布国音常用宇汇文》。
干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一)入声并入阴阳上去四声;
(二)精系齐撮口归入见系齐撮口,如上述P:拼法里的 “写”改注为T I廿,“秋”改注为< I只,“星”改注为T I L, “雪”改注为TU廿;
(三)万母取销,如“文”改注为
(四)兀母取销,如“傲”(兀么)改注为幺;
(五)广母并入3母,如“尼”(广丨)改注为*5 I,“年” (广I弓)改注为々1马,“女"(广U)改注为5LL
因十个字母减去了万兀广三个,实际上又只剩下三十七 个了。一九三〇年又改称注音字母为注音符号。
中国还有些学若不大满意于注音宇母,进一步更欲采国 际化的拼音文字,于是有国语罗马字的产生。
—九二五年,刘复,赵元任,钱玄同》黎锦熙,汪怡等 人组织数人会,®从事于国语萝马字之议定。议定后,提出 于国语统一筹备会,转请政府公布。转请未有结果,统一会 乃自行公布。一九二八年九月大学脘才正式公布,今录其拼 音法式与注音字母对照如下
(一)声母 勺女nr (万) b,
力古"5为 d,
(兀)厂 匕
M< (广)T j,
①参肴黎著《闺頊运动史铝》,卷三,页一六四至一六六•
②为方便起见,形式略有变动,
P, m, f, (V)| t, n, 1, k, (ng), h; ch, (gn), sh,
460
桊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iM尸0 卩卡厶(厶)
■ • • w I — — — ~ — 一 ■ 一 ■ «■ w •■
I XU
(二)韵母 (坐)(彳)(尸)(0) (卩)(十)(厶)
U ch,sh, r, tz, ts,
7f w, y(u).
r i (廿> a, o, e,
5 \ X ai, ei, au, ou,
h ± L XL an, en, ang, eng, ong,
)1 el,
I 丨丫(丨 E:)[ (I 5) U IX
m \h \ ±
I L UL
X X 丫 xr
X艿XI X马乂 h X尤
X厶
U U甘 u弓
(三)声调①
廿 i, ia,
ian, in, iang, ing, iong, u, ua, n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cgj iu, iue, iuan, iuen.
①注音宇母只用符号表示声调,阴平无号,阳平点其左下角,上声点其左 上角,去声点其右上角,入声点其右下角。后来又ft玫为_関平仍无号|阳平怍 ^号,上声作v号,去声作、号*入声加点于其!:•参看黎著《a请运动史纲h 卷二,页七九及页九三,
4&1
千力文*•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阴T* 一 >用基本形式,如hua花,shan山1本式包 括轻声,象声宇,助词,如ma吗,aia阿呀。(二)但声母 为 m, n,!,r 者,加 h.如 mhau 猫,lha 拉。
阳平:(一)开口韵在元音后加r.如char茶,torng 同,parng旁。(二)韵母等一宇母为i,u者,改为y, w, 如chyn琴,hwang黄,7似11元|但i, u两字母为全韵时 改为yi, wu如pyi皮,hwu胡,vm吴。(三)声母为m, n,1, r者用基本形式,如ren人,min民,lian连。
上声:(一)单元音双写。如chii起,faan反,ee丨耳0
(二)复韵母首末字为i, u荞,改为e,0,如jea假,goan 管,sheu许,hae海,hao好s但既改头则不再改圮,如neau 鸟,名。31拐0 (三)ei,ou,ie,no四韵准第一条,如meei 美,fcoou 口,jiee 解,guoo 果。
去声:韵尾为-i,-耶,-1或—(无)者,各改 为-y, -w, -nn,-nq, -11 或-h,如 tzay 在,yaw 要,bann 半,jenq 正,ell 二,chih 器。①
①兹肼录《拼苷法式》原注五条如下■
1,衷中有★疗者,(力按,本节改为括孤),系今音不用或罕阳之许4
2,声母H
3, IXU本兼声韵两用,故国语罗马宇亦列y,W, y。在上去齐合掇 韵宇别无声母时,须将第一字母改为y或w.如?iee, -uay独用时作 yee也,way*;但如改后形与他韵混或全无元音时,则在第一字母前 加y成w如-扣,-uh独用时作yeu酹,wuh雾(非yu.wh)fl
4,注&宇母对于a知痴诗日兹此四”等字未制韵母,今以y表之a
5, a东迸1•与_翁瓮B等不同韵,故X厶分为开口 ong与合口 ueiis两韵,U 厶韵音近齐齿,故亦邸笫一.排(力按,在本节的韵母表中属第八行),
462
第四编本论下(巾广韵下推今咅)• $七章现代音
大学院公布国语罗马字时,仅认为“国音字母第二式' 以便一切注音之用;而数人会的原意是以此为改革汉字的准 备,所以还有“词类连书”的办法。将来进展到什么情形, 不是现在所能逆料的了。
参考资料
[章炳躲论纽文韵文]。——……若欲了解定音,反语 既著,音自可知。然世人不能以反语得音者,以用为反语 之字非有素定f尚不能知反语之定音,何由知反语所切者 之定音哉?若专用见溪以下三十六字,东钟以下二百六字 为反语,但得二百四十二宇之音,则余音自可睹矣。然此 可为成人长者言之;以教儿童,犹苦繁冗。又况今音作韵 非有二百六部之多,其字自当并省。欲使儿童视而能了, 非以反语注记字旁,无由明僚1而“见77 “溪”诸文,形体 茂密,复不便于旁注。于是有自矜通悟者,作为一点一画, 纵横回复,以标识宇音。先后作者,蓋四五辈矣,然皆不 可施用。是何故?今人发语之音,上纽下韵,经纬相交, 除去四等四声可以规圈识别,其本母必不损五六十字。而今 之作者,既于韵学芒无所了,又复自守乡土,不遍方音, 其所创造,少者财十余字,多乃不蹐三十,以此相切,声 之劂者方多,曾何足以龚用欤?叉其惑者,乃谓本宇可废, 惟以切音成文,斯则同音而殊训者又无以为别也。重纰貤 繆,疑眩后生,卒以世所公非,不见采用,而定音遂无其
$
6
4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术。余谓切音之用,只在笺识字瑞,令本音画然可晓,非 废本字而以切音代之。纽韵既繁,徒以点画波磔粗细为分, 其形将匮;况其体势折旋,略同今隶,易于羼入正文,诚 亦有不适者。故尝定纽文为三十六,韵文为二十二,皆取 古文篆籀径省之形,以代旧谱。既有典则,异于向壁虚造 所为,庶几足以行远。(节录《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见 《章氏丛书别录》二,页三十二至三十三)D
〔《国音字典•例述注音字母之来源]。一注音字 母三十有九,皆字书旧有之文字,此实胜于苟简而用省借 之偏旁为多。此等简约之旧文字,如何而有声母韵母之价 值,则说明如左:
声母二十四
勺,同“包”字,布交切,则以为帮母,及并母仄声之双 声,乃天然适当。
大,小击也,普木切,自亦适当而为滂母,及並母平声之 双声。
覆也,莫狄切,自亦适当而为明母之双声。
匚,受物之器,府良切,自亦适当而为非敷奉三母之双 声。
万,同“萬”字,无贩切,自亦适当而为微母之双声&
力,即“刀”,都劳切,自亦适当而为端母,及定母仄声
之双声。
*,义与“突”同,他骨切,自亦适当而为透母,及定母 平声之双声4
464
第四编本沦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苷
彡,即“乃”字,奴亥切,自亦适当而为浞母,及借为娘 母一部之双声。
为,即“力”字,林直切,自亦适当而为来母之双声。
«,同“浍”字,古外切,自亦适当而为见母,及群母仄 声之双声。
5,气欲舒出有所碍也,苦浩切,自亦适当而为《母,及 群母平声之双声。 x>高而上平也,五忽切,自亦适当而为疑母之双声。
厂,山脚之可居者,呼旰切,自亦适当而为晓匣二母之双
声。
以上十三声母,将求利便于切音,不得应本音反切而 读,应各收声于F (力按,今当作亡),其法即以ET 母替代各宇反切之疊韵,如勺读布ET切,女读普ET 切,即无不密合矣。
H,延蔓也,居尤切,自亦适当而为见母及群母仄声一部 之双声。
<,同“畎”宇,苦泫切,自亦适当而为溪母及群母平声 一部之双声。
广,因崖为屋也,鱼俭切,自亦适当而为疑母及借为泥娘 二母一部之双声。
T,同“下”字,胡雅切,自亦适当而为晓匣二母一部之双 声。
以上囬母,读舌前音,实为照穿各母之古音,今犹残 存于闽粵。而见溪各母齐掇之古音,闽粤皆读舌根
468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谨音韵宁
一看• 一^. 一 • _ • • • • • —— ^― •- -—
音。以此舌前音而读见溪各母齐撮之字,故虽其名则 是,而其实已非。此四母宜皆收声于一母,如H当读 居一切,< 当读苦一切,4<广丁读为“基欺腻希” 可也D
也,即“之”字,真而切,自亦适当而为知照二母,及澄 床二母仄声之双声。
4 ,小步也,丑亦切,自亦适当而为彻穿二母,及澄床二 母平声之双声。
尸,陈也,依神者,式之切,自亦适当而为审禅二母之双 声。
0,太阳之精,人质切,自亦适当而为H母,及借为娘母
…•部之双声。
卩,同“节”字,子结切,自亦适当而为精母,及借为从 母一部之双声。
今,即“七”字,亲结切,自亦适当而为清母,及从母平 声之双声。
厶,同“私”字,相姿切,自亦适当而为心邪二母之双 声。
以上七母,收声之韵母不能得其恰好者。虽儿母即为 此等特别之音而设,然毕竟未能适用,有同虚设。今 坐彳尸日卩卡厶即读“知痴施日子此私”可也。
韵母十五
I,数之始也,於悉切,国音读如“衣”,故以为凡收声 于“衣”音而列支微各韵之叠韵,自天然适当。
<£V
6
4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咅〉■第七章现代音
X,古“五”字,疑古切,国音读如“乌%故以为凡收 声于“乌”音而列鱼虞各韵之叠韵,自亦适当3 U,饭器也,丘鱼切,其收声含“迂”音,故以为凡收声 于“迂”音而列鱼虞各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以上三母,倘与他韵字相重而居其上,恰如影喻二母 之双声,故三母可视如介于声韵之间之音。名曰“介 母”,而以为齐合撮之调节字,佾能自成条理。
丫,物之歧头,于加切,其收声含“阿”音,故以为凡收 声于“阿”音而列佳麻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I,同“呵”字,虎何切,其收声含“痫”者,故以为凡 收声于“病”音而列歌哿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廿,即“也”字,羊者切,其收声含近“也”之音,故以 为凡收声于近“也”之音而列麻马诸韵一部分宇之叠 韵,自亦适当。
以上三母,与IXU并为单独之原音(力按,即元 音),其下相接之八母,皆就此六母并合而成,或加 声母并合而成也。
夯,即“亥”之别体,胡改切,其收声含丫 I 二音,故以 为凡收声于T丨合音而列佳灰诸韵之叠韵,自亦适 当。
流也,余支切,其收声含E:丨二音(力按,当云含廿 I 二音),故以为凡收声于E:丨合音而列支微诸韵之 叠韵,自亦适当。
幺,小也,於尧切,其收声含丫X二音,故以为凡收声于
467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咅韵学
丫X合音而列萧肴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天,手也,于救切,其收声含2TX二音,故以为凡收声于 2TX合音而列尤有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以上四母为单独六原音韵母之自相并合。
马,嘩也,乎感切,其收声含丫音,下连声母故以为 凡收声于丫 3合音而列元寒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h>同“隐”宇,於谨切,其收声含H:音(力按,今当云 含亡音),下连声母故以为凡收声于firs合音而 列真文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尤,跛曲胫也,乌光切,其收声含丫音,下连声母兀,故 以为凡收声于丫;c合音而列江阳渚韵之叠韵,自亦适 当。
19同“肱”宇,古襄切,其收声含£:音(力按,今当云 含亡音),下连声母兀,故以为凡收声于E:兀合音而 列东庚诸韵之叠韵,自亦适当。
以上四母,为用单独原音韵母下连声母而成者。
儿,同“人”字,而邻切。此本习认为声母,甚少认为韵 母,故当时制母,亦取双声相同,改读为“儿”音。 若用以为“知痴施日子此私”等字列于支纸诸韵之叠 韵,亦可略得近似,然终未十分惬当,故虚设而不用 以拼音。惟其本音为“儿%若用以并为母,则彼旧为日 母I若用属诸日母,子事实又不适当。故不若独立于 此,充数韵母为较合。(《例言》页六至十一>。
[钱玄同论关于Gwoyeu Romatzyh宇母之选用]p
第四编木i& F*(由广的下推今咅)■第七章现代音
..w . . S— — _
________警 -----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国语统一筹备会’公布的 Gwoyeu Romatzyh (以下简称为G.R.),是那会中的
“罗马字母拼音研究委员会”所制定的。我是委员会中一分 子,对于选用字母这件事知之甚悉,现在借“新生”出G. K特号的机会,来把它说明一下。(有些字母如m,s,a,o 等等,都是无须解说的,就略去不提 (一〉声母
与p,t,k,-用b,d,s三母表勺,勿,《三
音,颇有人怀疑,说,这是用浊音字母表清音,于音理不 合。其实这种怀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引赵元任 先生的话来作说明:
“用b,d,g字母写勺,勿,《等音,在音理上乍看象有 以浊母写清音的嫌疑> 但在欧洲用字母的习愤上,b,d等 字母(本称Mediae,并无“带音”或“浊音”之意)其 实有网种性质:(a)带音,(b)用力较软弱。近年来语音学 者碰巧把第一种性质作为b,d等宇母的定义,这种定义, 虽然没有不对,但并非天经地义,且在实际用宇母的时候 (于文字性质的)有些不便的地方。北方人说beandow (扁 豆>,与德国南方说baden—样:就是重读的b,,不带音 而软(语音符号[Wi在宇母中的d,带音,也软(语音符 号W】)。这种音在德文也用Mediae字母,在中文有何不 可?”
这是G.R•用b,d,g表勺,勿,《的理由。若不用b, d,S自然用了,勺,力,«用了 P,t,k,则幺,云,万
m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竒韵学
非作p%t‘,k‘,即作ph,th,kh。前式早经wade用过,极 不适用,因为这个“ ‘ ”号很容易遗落,也很容易装错 (反装);在过去的事实上,往往索性不去用它,于是勺等 与夂等两类的音便馄淆无别了。若用后式,也太笨重。要 是没有别的简便方法,自然这个笨重方法也未尝不可对付 着用用;可是用b,d,g表勺,分,«,既不背于音理,又 可使P,t,fc专作表夂,古,万之用,不必加符号或字母, 比较的自然要简便些,所以G.R•就用了这个方法。精密 的说,国语中并非没有浊音b,cl,g,凡复音词的中音或末 音,往往读得轻些,软些(不一定是“轻声”),这些轻而 且软的音,_若声母是0,力,«(常要变成浊音,如上文 所举“扁豆”的“豆”字即其一例,所以国语的b,d,g, 可以说是兼淸浊两用的,此外还有一件好处:国语的习惯, 勺,勿,《,与幺,*,?疆界分划得很严,不容稍稍含馄, 用两类字母来区别它们更是极适宜的。
h: ^■国语的厂,比德国语的ch (如ach)要进去 些,比英语的h要出来些}因为德ch在舌根,英h在声 门,而厂则在舌根后部也。厂的地位既与h相差不远,以 前用罗马字母拼国音的如wade制等都用h表厂,早已成 了习惯,所以现在也便用了它。
h ch, sh, r.——围语的H,<,丁与英语的hch, 此很相近,所以用j, ch,sh,来表H,至于也, 4,尸,其音本与七<,丁不同:<,丁是平舌音, 把舌尖放平,抵及齿龈;虫,4,尸,是卷舌音,把舌尖
470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上卷抵及硬腭。读4,尸时,舌尖的状态,颇象英语 的r,若拼作jr,rhr, shr,在声音上是很对的,不过这样 的拼法,未免冗长可厌9好在国语的4,<,T只有齐齿 和撮口,而盅,4,尸只有开口和合口,两类用同一的声 母,是绝不会发生混淆之弊的> 所以G.R.对于也,才, 尸也用j,ch,sh,来表他们,以期简易便写。若在分别 标记这两类之音时,4,T即作〗,ch, sh,而址,4, 尸应作jr, chr, shra 0即尸的浊音,也是卷舌音,与英 语的r最为相近,故即用r表之。(英j是浊音,G.R. 援b,d, g之例,也读为清音;精密的说,有时也是浊音, 理由见上〉。
tz, ts:—_ts,英语读j, tz德语读从音理上说, 卩的后一音是不出音的z,卡的后一音是很淸楚的s: G. R•即根据此点,以tz,表卩,以ts表
(二)韵母
y:——注音字母没有给“知,蚩,诗,日”和“资, 雌,思”七个音制韵母,就用蛊,4s尸,3和卩,^,A 七个声母单独注音。注音字母本非文字的字母,为简便计, 这样随便对付,原无不可。G.R.则不然,它是文字的字 母,若将“知”等七个音写作j, Ch, sh, r和t2, ts,s, 实在不成样子。从音理上说,这七个音都是有元音的知 蚩,诗,日”的是比声母r (0)略降的元音,“资,雌, 思”的是比声母z (A的浊音)略降的元音。祖略的记音, 可以借r和z两个声母作元音|但此法仅适用于记音,若
471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迳将这七个音拼作K,chr shr, rr和tzz,tsz, sz,则也 不合于罗马字拼法的习惯。好在这两个元音各有其相拼的 声母,r仅与虫,<,尸,0相拼,2仅与卩,卡,厶相 拼;用同一的韵母,是绝不会发生混淆之弊的。G.R.即 利用此点,用y来兼表这两个元音。y在习惯上多与i同 读I国语的“知”等和“资”等两个宇,历史上本与i韵 字同类,用y表之,甚为相宜。
iu:——以前的旧拼法如wade制等,表U韵用德文字 母t这个加符号的办法,书写既‘易遗落,排印冇时也 要发生困难;在过去的事实上,往往把“迂,於,语,玉” 和“忧、油、有、幼”都写作yu,这当然是极不应该的。 还有一层,G. R,规定单元音的上声双写元音,若U作 ~则“语”应作yiiU,四个点子将已经够讨厌了允许” yiiiinshiKi竟有八个点子,这如何使得!所以G.R.将U用 结合法作iu; U是前元音i之兼圆唇者,以i表前元音 以u表圆唇。(法国人拼中国音,U就是这样的拼)。
e:——用e表廿,是罗马宇母的普通读法;用6表亡, 是法文的读法。国语的廿韵只有齐齿和撮口,亡韵只有开 口,所以两类虽用同一的韵母,绝不会发生混淆之弊的。结 合韵母中之A是“廿1 ”,附声韵母中之b和丄是“亡和 “亡兀%但国语没有“古| % “廿孑”和“廿兀”诸韵, 故尽可一律用e,不必另加符号。若在分别标记这两类之 音时,可用法文的办法,亡即用e,廿加符号作
肌:一以前的旧拼法如Wade制等,幺拼作ao,这
472
第四编本沦下(由广鈞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也未始不可通,因为么的后一音,实际上是在U与o之间 的一个元音,国际音标作[U]。现在因为(一)夯和飞的 第二音都用i,么和只的等二音都用U,较为整齐易记(又 的第二音也是[U】,务和\的第二音也是在i和e之间的一 个元音,国际音标作[I]; (二)G.R.对于上声字中的u改 作o,ao这个拼法要专留作上声之用,故基本形式作心。
el:——国语的儿,是读古的时候把舌尖向上,略作卷 势而成的,可以称为“凡化韵母”,或“舌尖韵母”或“卷 舌韵母' 以前大都拼作er;现在因为用r作阳平的符号, “俄,哦,娥,蛾,蛾,鹅,讹”等字应拼作er,故儿韵 改用来表沄“舌尖化”之意,1也是舌尖声母,用它与用r 是一样的。
uo-——以前的旧拼法对于XH:韵甚为纷歧:XH:单 用者及与«,y,厂相拼者用u0>与勺,女,n,匚,为, 云,分,卩,古,A,相拼者用0;与盅,4 , Q相 拼者亦用0,而与尸相拼者独又用UO。其实国语中压根儿 就没有。这韵母,“窝,锅,阔,火,波,坡,摩,佛,多,轮, 掷,罗,左,错,所,卓,戳,说,若”都是ua,但因“波, 坡,摩,佛”四音的声勺,夂,n,匚是两唇音,大可把 下面的圆唇元音X略去,所以这四音不拼作buo,puo, rmih, fuo,而省作bo,po, mo, f0j至于其他各音,則均 须用uo拼6
jou, uei,uen,——这丨又,X',X b三韵,以前的旧 拼法也很纷歧,大致是这样t
47J
玉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_ • ■ 一 ■ — 一 - -— • — ^―— ■ •
(1)前有声母者,将中间一音楫去,作iu,ui,un。
(2)但X\韵与《,5两声相拼者,不省,仍作uei。
(3)韵母单用者,韵和X'韵不省,丨又韵省(也 有不省的)。
其实这三韵的中一音都有的,不过因为声母和声调的 影响,有几个音读起来觉的这中一音不很显著罢了。例如 diou (丢)]iou (流)中的o很显著,而iiou (鸠)chiou
(秋)中的o便不很显著;guei (规)(亏)中的MS 显著,而tzoei (嘴)shoei (水〉中的o便不很显著 > 又 如liow (六)中的0比Uou (流)中的更显著,yeou (有) 中的o比you (油)中的更显著,koen (綑)soen (筍)中 中的e比kuen (坤)suen (孙)中的更显著之类是也。总 而言之,这些都是明暗之异,并非有无之殊,故G.R,— 律不省^
ian: 一这韵以前都拼作从音理上说。它的中一 音,也不是a,也不是e,乃是在a与e之间的一个元音, 国际音标作>],所以用a用e都说得通。不过用a较为 整齐易记;因为马,I马,X马,U弓四韵,北音中早就 认为一类,“五方元音”把它们合为“天”韵,注音字母 也把它们合为弓韵,则G.R.把它们合为an韵,本是很顺 理成章的。若于an系以外孤另另的立一个ien韵,声音既 并不比作ian更为密合,而这形式又容易被误认为en的 齐齿呼,所以G.R.不用这拼法。
ueng,ong, iong,——国音读“翁,簿,等是eng
474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窄现代音
的合口呼;但读“东,通,农,隆,公,空,红,中,充, 戎,宗,聪,松”等字则另为一韵,其中的元音是圉际音 标的[u]。tu]音在U与o之间,用U用0都说得通。以前的 拼法大都用u; G.R.因为若作ung,则它的齐齿呼作iung, 容易把其中的io误认作LI,故作ong,iong是oug的齐齿 呼,注音字母误合ueiig和ong为一韵,一律作X乙,于是 又误以eng的撮口呼当cmg的齐齿呼,遂以U厶表iong韵, 齐齿既误为搛口,o又误为e,这是一个大错,G.R.现在把 它改正了。
(三)声调
mh,nh,lh,rh:——都是浊音声母。国语 中的清音声母宇多读阴平,读阳平的甚少;浊音声母字多 读阳平,读阴平的甚少^故G.R•规定:凡清音声母,阴平 用基本形式而阳平改变拼法t凡浊音声母,阳平用甚本形 式而阴平则于声母的后面加\
r,h:-在元音后面的r和h,,西文中常有不读音的,
如ar读丫,oh读g:之类。•即利用此法,以f作阳平 的符号,h作去声的符号(声母m,n,l,r,的字,阴平加h, 也是因为h可以不读音而作符号用的缘故)。
aa, ee等。——两个同样的韵母写在一块儿只读一个 音,这是西文中常有的d G.R•即利用此法,单元音的上 声都双写元音。
e*°*★英文多读为i, o,英文中也有读u的,如 do;切等^ C^R,即利用此法,ffi上声字中非主要元音的i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和U改作e和0。U本是单元音,因为基本形式用结合法 作iu,故上声亦援i改e例把它改作eu。法文的eu,就读 阀唇之he,o,eU都是半高元音,国语的i,n,hi,都是高元 音,上声一律改用半高元音,也倒是很整齐的。还有一种 说法,原来国语复合元音中的无论在前在后,一 律都是国际音标的「I],「U],「Y],三音市在i,u,iu与e, o, eu之间,用i,u,iu或e,o,eii都说得通,所以在基本形式 中用i,u,Ui,而上卢改用e,o,eu,以示区别。不过这样 说法,有一点儿小小的漏洞,便是U韵韵上声如“雨,羽, 语,禹,与,宇”等字,却还是U,不是[Y],而韵母也 作eu,这是说不通的,所以这种说法,里然也有道理,然 不如前说之没有毛病。i和e相复合的ie和ei两韵,u和 。相复合的uo和ou两韵,则能适用此法,故援单元音例, 双写主要元音e和o作iee, eei., uoo, oou。
nn, Wt——两个同样的声母写在一块儿只读一个音, 这也是西文中常有的^ G.R•即利用此法,将去声韵尾的 n和1双写作皿和11。
nq,——若援nn和11的例,去声韵尾的ng应该写作 nng或ngg,但这样拼写未免太冗长可厌。ng是舌根阻的鼻 音,因为罗马宇母中缺少这个声母,所以英德文用结合法 作辟,其所以用n和g结合者,乃是以II表鼻音,以g表 舌根阻。•即师此意,将ng的去声改作nq,闵q亦舌 根阻也。
y,w:一国语中凡钧母单用的字,起首都不是读纯粹
476
第四编本沦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咅
的元音的,都有轻微的摩擦作用。所以从音理上说,国语 中没有读纯粹元音的字丨凡韵母单用的,开P1字起首都有 hh声(的浊音),齐齿字起首都有y声,合口字起首都有 w声,掇口字起首都有yw声(韵母U拼作iu,则与它同 地位的声母亦可援例拼作yw),例如“安,言,宛,愿” 实际的读音是hhan,yiaii? wuan, ywiuan0但这是理论
上的话;实用的字母当然无须这样麻烦,一律照韵母基本 形式写作an,ian, uan, iuan,可也,或者把齐齿合口和 撮口的字改韵头的i和u为y和w,以示其有摩擦作用, 不是纯粹元音,作yan, wan, yuan亦可也,(开口字则 决不用加hh,因为写两个h,既太冗长,且hhan这样一 个拼音,很易叫人把hh看作h而误读为“酣”)。因为种 种拼法都可以用得,所以G.R,即兼取之以区别阴平和阳 平*凡阴平字,韵头用i,u, iu,凡阳平字,韵头用y,w, y^>惟i和u两韵自身,阴平固可单作i和II,阳平却不能 单作y和w,理由是(1)单独一个w作韵母用,罗马字母 中无此习惯I (2>y作韵母用是有的,但G.R.已经拿它作 为盥,才,尸,S和卩,卡,厶的韵母了,所以这两韵的 阳平拼作W和wu。 (in和ing两韵的元音,只有一个i, 照i改yi例,这两韵应该改作yin和yin^因为国音中没 有里,"P等的元音y与\叫相拼的韵母,故这两韵也援 他韵之例,改i为y,作yn和yng,以趋约易)。
上声和去声,前无声母的也用y和W表之,这样,在分 音上看起芣要清楚些。上声字已将韵头的i和li改作e和
477
王力文集•筇pi]卷•汉语音韵学
O,故再在它前面加y和W,那不改韵头的ii,iin, iing和 un四韵,其自身仅i和u两个元音,也只能前加y和wf 但iee和uoo两韵却大可省略些,玫韵头的i和11为7和 w而作yee和woo。去声宇本未改韵头,故可将韵头的i 和u改作7和%但ih,inn,inq和nh四韵,其自身仅 i和u两个元音,只能前加y和
照上文所说,G,R•对于y和w两母只认为i和u的变 形。阳平既利用它们来改变韵头,则去声亦可利用它们来 改变韵尾,故ai, ei, au? ou诸韵,去声即玫作ay, ey, aw, ow等以示区别。
(四〉其他
注音宇母中万,兀,广,三母,G,R.中不列。因为 国音完全以北京音为标准,这是当时“国语统一筹备会”的 “增修国音宇典委员会”中所议决的。现在增修“国音宇 典%即本此意以玫注音;故制作G.R•也本此意以列字 母。北京音没有兀和广,凡旧“国音字典”中用兀拼的音 北京都单用韵母;用广拼的音,北京都用至于万,北 京音倒不是没有,合口诸韵母在单用时,其起首之w多 有变为v的(不过这个v比英法的v用力较轻些,吐气较 少些),例如“蛙,为,稳,望”,读va,vei, ven? vanq 而不读wa,wei, wen, wanq0但“乌” “我”则不变,仍 读wu, woo,而不读vu,voort还有,前拼声母的都不变• 那变了的,有时候又因为和别的音相连的影响而复原的, 若一一'照音去拼,不但过于琐屑而且这样一办,在声调拼
47名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___ • _ ______— — -------
法上要生出许多麻烦来,学习和记忆都要感到极大的不便, 所以G.R.还是一律用u或w而不用vD
因为二十六字母中的v和x两母G.R.不拿它们来拼 音(国语中加入的外国语和方言除外,因为属于这两类的都 应该照他们的原字写,照它们的原音读,不适用G.R.的 拼音条例),故即利用它们来做叠字的符号:叠宇可以用x 替代,如 chingchingde (轻轻的)可写作 chingxde, chorng chorngdyedye (重重叠叠)可写做chorngxdyex。昼两 个字的可以用VX替代,如lau jiah lau jiah(劳驾劳驾) 可写 Lau jiah vx&
凡助词及象声之词,都用基本形式。有些极常用的字, 其读音因上下文的影响而不一律的,如“不”字“一”字 之类,亦可用基本形式,以趋简易,且可画一。关于此事 及类乎此事者,尚当另行洋细规定。
几个字母拼在一块儿,有些可以合读为一个音,也可 以分读为两个音:例如shiant可以读一个音为“先”。也 可以读两个音为“西安% yai可以读一个音为“崖”,也可 以读两个音为“牙医凡这类拼音,中间若无连号分开, 都应读一个音,所以shian和yai—定要读“先”和《崖% 若“西安”和“牙医”则一定要用连号分开作sW-an和 ya-i0又如yihann可以有“议案”和“遗憾”两读, fanaim可以有“翻案”和“发难”两渎,chaorao可以有 “潮安”和“超然”两读;那没有连号的一定要读“议案”, “翻案”和“潮安”,而“遗憾”,“发难”和“超然”则一
479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定要用连号分开作yi-hann; fa-nann和chau-ran。因为 G.R.规定,凡一个词,应该照G.R.中有的拼法尽长里 读下去。Shian虽然可以有“先”和“西安”两读,可是 这样排列的五个字母拼在一起,是有这拼法的,那 么,尽长里读下去,自然要读到n才是到了尽头,所以这 拼法•定要读“先”。yhiarm从y尽长毋读下去,自然要 读到h才是到了尽头,所以一定要读“议案”。(若把第一 音尽长里读到尽头,而这下面的几个字母不成为G.R,的 一个拼法的_当然不适用这条规定。例如nanguay,第一 音尽长读到尽头,应该到g,但这下面的uay,在G.R. 中仅是一个韵母,前面若无声母,是不成为一个拼法的; 所以这个词不能照nang-uay这样分开,应该看它的全体, 尽长里读,照nan-guay这样分开为“难怪” 二音)(《新 生周刊》第一卷第八期)。
第四十二节汉语方音之分类及其研究法
在汉语音韵学里,今音与古音有同样的价值。研究今音 若不知古音,则不能得今音的系统,研究古音若不知现代方 音,则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故二者有密切关系,不可偏废。
汉语音韵学家向来不大注重方音。钱大昕对于古音,举 例多至数百条;面对于今宫•则仅寥寥数语①。直到章炳麟,
①a《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始将汉语方音略分九种®。在全国方音未经科学的调査以前, 我们不能断说汉语方音共有几种;然而大致看来,可以分为 五大系声
(一)官话音系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 西,陝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贵州,安徽,又江苏北部,江西北部,广西北部。
C二)吴音系包栝江苏之苏州,常州,无银,常熟,昆 山,上海,松江,宜兴,凓阳,金坛,丹阳,江阴等处,及浙 江之宁波,嘉兴,湖州,杭州,请曁,金华,衢州,温州等处-■(三)闽音系包栝台湾,福建之大部分,及潮州,汕头, 海南等处。其在国外最占势力的地方是马来半岛,新加坡,苏 门答腊,暹罗*菲力滨等处。
C四)粤音系包栝广东之大部分,及广西之南部。其 在国外最占势力的地方是美洲(尤其是旧金山〉。
(五)客家话包括广东之梅县,大埔,惠阳,兴宁等 处,福建之汀州,江西之南部;又渗入广东高钦廉一带及广 西南部③。其在国外最占势力的地方是南洋印度尼西亚(尤 其是邦加)。
这五系的方音各有它的特征:
①见本节的参考资料
②参藿丁文江、翁文顔、曾世英《由华民a新地图》中,傅斯年、赵元任、王 静如所编的语言s域田•困中华此官诺E及年南官话区》今并为有诂音系,车节 所谓中国方音,指汉语而言,故不及费古语系,戴、缅语系,逋古斯语系,苗、 播语系,汉、台语系等6
③或云期南、四川,河南亦有客家话,尚待溽査*
4E1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官话音系的特征
1.无浊音[b],间,[g],[v], U]①,
2.无韵尾-m,-p,-t, -k,
3.声调至多为六类。
(二)吴音系的特征
1.有浊音沙],[g*],[v], [z], i与古代的浊音 系统相当t
2.无韵尾-m,-p,-t,-kj
3.声调在六类以上;去声有两类。
(三)闽音系的特征
1.多数古浊母平声字今读不吐气>
2.知彻澄有时保存破裂音成W [t-]f
3.无轻唇音tf] [v];
4.有韵尾 411,—Py _t,—k;3
5.声调在七类以上,与古代的声调系统不尽相当^
(四)粤音系的特征
U 无浊音W,间,[g], [v], [z],
2.有韵尾-m,-p> -t, -kj
3.声调在七类以上,与古代的声调系统大致相当。
(五)客家话的特征
1.无浊音[b], [d], [g],[z],
2,古浊母字无论平仄,今皆读为吐气,
①凡云“无”者,指每字单念时而言,下仿叱•
482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3.除下列4, 5两特征外,韵母与北方音系颇相近似t
4.有韵尾-ni,-P,-t, -kj
5.无撮口呼I
6.上去声各只有一类,平入声各分两类,
各系所有的几个特征,应该并合来看。例如官话音系的 第一恃征与粤音系的第一特征相同*然而粤音系的第二特征 却与它的第二特征相反;客家话的第四特怔与粤音系的第二 特征相同,然而粤音系的第三特怔却是它所不具备的①。
若对其他族语而言,则此五大系的方音又有三个共同的 特怔,
(一)除塞擦音ts,切等及吐气音外,无复辅音bl, spr 之类;
(二》无以-fns-r等寧擦音为韵尾者。
(三)韵尾-n叫都是“唯闭音” (implosive),有成阻, 无除阻。入声用“? ”收者(如扬州,南京。吴语,闽语), 用-p-t-k收者(如粤语,闽语,客家),也都是“唯闭音”。
(四)字有声调之别。
这五大系只是汉语语言的五个大区域:如果仔细分起来, 每一大系又可分为数小系,每一小系又可分为若干支派fl甲 乙两村相邻近,而其语音可以大同小异;又一村之中可以容 许两系的方音存在(例如电语与客家话)。
研究方音,大致说起来有两种方法,第一,畏只凭耳朵
①我们常俏此而猜知某人属于某音系•例如某人说话很近北音,佾往往有 p_t-m-k等韵尾从曲的口里埯霧出來,那么我们猜他*客家,大致不会销的fl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去辨别;第二,•是用机器把它实验。第一种办法的好处是省 时间;但是,如果不是耳朵特别灵敏而语音学又很精明的人, 耳朵辨别的结果就很不可靠。第二种办法是最科学的办法, 无论是谁,经过相当的训练之后,都能研究得准确。
语音与心理,生理,物理三方面都有关系。一音之发出, 可以有五种现象,(一〉未说话以前,说话者的意识里先有 一种主动“语像w,这是心理的现象,(二)各发音器官施行 一套互相关连的动作,这是生理的现象;(三)一种粳动作 用到了空气里,迹是物理的现象;(四)这种颜动作用使听 话者的司听器宫里发生一种声音的感觉,这又是生理的现象;
(五)这声音在听话者的意识里唤起一种受动的“语像”,这 又是心理的现象①。由此看来,研究方音的人应该具备心理 学,生理学,物理学三方面的常识(当然以与语言有关者为 限),至少须知道发音器官的机构,与“音色' “音高”,“音 强% “音长”构成的原理。
单凭听觉去研究方音,完全是一种习愤。例如我们能凭 耳朵去辨别某音为间而非闵或[e],因为从前我们听见了 些[6】是这样的,又因为从前我们听见了些闵[e]与[i]都不 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断定这是一个间。养成这种辨别的习惯 既不容易,面辨别之后还要描写下来,就非有很深的语音学 知识不可了。实验语音学也用得着听觉:实验的结果与听觉 相符,更足令我们深信I如果与听觉不符,我们应该再加实验
①参看 Roudet Elements Phpaetique Genera\ct p,i9。 464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咅> •笫七章现代吉
以免有误0
除了养成上述的科学基硪之外,还该注意下列诸点《 (甲)语音之部
(一)只研究一个地方的方音,区域越小越好。
(二)须注意此地的地理,如山脉河流,及邻近为何种 语言区域.
(三)辨别要精细。例如我们听见某种[a]音,不可模 糊地就记它一个[ah我们要细细地审察或实验,看它是前 部的间呢还是后部的间或中音[a]。
(四)须用很精细的音标。每一音标只许代表一个音素, 每一音素只许以一个音标为代表①。因此,西文的二十六个 字母很不够用,而英法德的拼音法更不合用。上节所述的注 音字母及国语罗马字,都是为一地的方音而设的,而且只足 以代表语音的大概,不足为专门研究的工具。所以当我们研 究方音的时候,应该采用国际音标②。
(五〉除了实验之外,耳眼口都该有相当的训练。耳要 能分辨语音,眼要注意别人发音的姿势,口要模仿别人的发 音法。
(乙)音韵之部
(六)找出该地共有几种非分不可的声韵调类。
(七)注意何声何韵何调事实上相配成宇,何者不相配
①这只是原则如此,有些地方略可变通6例如《寒擦音"本系一个音索,然 而因为它含有闭寒与摩擦两神忭质,不枋用两个眘标代表^
②参看本书第一壤第五节。
4B5
主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韵学 成字0
(yv)比较音类异同时,多用问“同音不M音”法。
(九)所问字类及古音类须是全的。
(十)除意义较显之字外,须查明发音人是否十分认识 所问之字的意义。
参考资料
[章炳瞵论今世方音分类]。——凡今语言,略分九种。 河之朔,暨于北塞,东傅海,直隶山西,南得彰德卫辉怀 庆为一种,纽切不具,亢而鲜入,唐虞及虏之遗音也。陕 西为一种,明彻正平,甘肃肖之,不与关东同,惟开封以 西却上。(陆法言曰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入声似去”, 至今犹然,此即陕西与关东诸部无入者之异也。)汝宁南 阳,今曰河南,故荆豫错壤也,及江之中,湖北湖南江西 为一种;武昌汉阳尤啤缓,当宛平二言。福建广东各为一 种,漳泉惠潮又相树也,不足论。开封而东,山东曹況沂 至江淮间,大略似朔方,而具四声,为一种。江南苏州松 江太仓常州,浙江湖州嘉兴杭州宁波绍兴为一种,宾海下 湿,而内多渠滄湖沼,故声濡弱。东南之地,独徽州宁国 处髙原,为一种;厥附属者,浙江衡州金华严州,江西广 信饶州也I浙江温处台附属于福建而从福宁,福建之汀附 属于江西而从赣;然山国陵阜多肖隔绝;虽乡邑不能无异 语,大略似也。四川上下与秦楚接,而云南贵州广西三部
48G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笮现代音
______ -------------- - 1
最为僻左I然音皆大类湖北,为一种I滇黔则沐英以兵力 略定,胁从中声,故其余波播于广西> 湖南之沅州亦与贵 州同音。江宁在江南,杭州在浙江,其督抚治所,音与他 府县稍异,用晋宋尝徙都;然弗能大变也。(《章氏丛书• 检论》卷五,页五至六)。
[黎锦熙分中国方音为十二系:U—直隶,山西,东 三省,山东,河南北部,为河北系。河南中部,山西南部, 江苏,安徽,淮北一带,为河南系。陕西,甘肃,新疆, 为河西系。江苏北部与江西西部之南京,镇江,安徽中部 之安庆,芜湖,江西之九江,为江淮系。河南南部,湖北, 为江汉系。痢南东部,湖北东南角,江西之南部,为江湖 系。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部,为金沙系Q 苏松常,与浙江之杭嘉湖,为太湖系。浙东金衢严,及江 西东部,为浙源系。浙江南部近海处为瓯海系。福建为闽 海系。广东为粤海系。
[胡以鲁述中国方音演进史]。——淮南子曰:“轻土多 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陆法言《切韵序》 曰:“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利” “迟”谓 四声之长短,“小” “大”其殆轻重之意与? “轻浅”“重浊” 由韵言,继续音断续音之谓I由音容言,则锐钝之别与? “淸水” “浊水”,谅指江淮河汉而言;然则“轻土” “重土”, 谅指江滨河卫之地域也D要之,汉族即所谓大陆先民者, 由西方秦葡,或更自远西,经秦蜀而来往于巨川沿岸者, 历史足证也。巨川沿岸宜于聚居,生长繁滋,衍方五千里
487
工力文汜•无四卷•汉语音韵学
_ • — --—— —- - — •• _
之地。河卫之北,江淮之南,无几皆汉人居焉。此问自然 被江河之影响而分为南北,河卫之岸谓之廣虞,江汉右左 谓之夏楚。方音之差,随社会之分裂而起> 舜乐以南风, 纣以北鄙,刘向已辨之矣。降至先周,其王宅东南以大山 为畛域,而岱南口徐曰扬皆羁縻于周。周人作“四始”,北 音乃流入于南。(取《说苑修文》篇义古北方但有五声, 至文武始增“和” “穆” 二变徵。和穆之音若何无从确知, 然所谓和穆辟雍者,大抵淸朗之音,即所谓“开音”“继续 音”與?韩诗说周召,推其地在南R南郡间,又有以二《雅》 为夏楚,《诗》三百而以楚言为中声者矣。要之,随南北之交 通,北音流入于南方,南音广杂转以北侵者,殆事实也。 然此时虽曰“能夏则大”,楚声犹谓为南蛮侏离而受斥。迨 周室式微,吴楚相继称霸,老庄领袖南学,南音益以北张。 如“耶”,疑问语助,词节开张口以腔而发之侈音,盖楚音 也。此在叫书《左传》尚不概见,《语策》诸子中始盛用之, 去声开音皆继续的延长音也。发之之时,于肺脏中遒敛其 气而深长发扬之。此种发音为北鄙之所难,故郑声且见斥 以为放。今山西人发阳唐之音犹穹其口腔,在古则张大而 发阳唐者,更江南而已也。至吴越按踵,抗衡上国,诞慢 江南之音,所谓雅雅如白项乌者,始盈中国矣。然保存忡, 吾民族特性之一也,保守乃起排他3淮南距淮北仅一衣带 水耳,而见称曰“蛮”。汉承秦后,王关中,江南又见斥 矣。至晋室东迁,清谈老丨+:,南北方翕合无间,雨音方一 般认用也。(《抱朴》外篇《审举》曰:“昔吴土初附,其贡
4^8
第四编卞沦下(由广韵下推今音)•第七章现代音
^ ■ II ■ _ W ,一 - ■ • - ■ ■_ ■ I ■
士见偃以不试;今太平巳四十矣,犹复不试,此乃见同于 左袵之类”,由是可知晋初中原人士犹贱视吴、楚,至东晋 始得翕合也〉。晋一东来,北方外患遂从此无宁日。五胡 蹂蹒中原者西余年。所谓南北朝者,南方为中国都。异族 转窃据于北。于是文学流行皆折衷于南方;皤踞中原之 胡人亦摹仿当时江南风。如彼孝文帝者,其特著者也。晋 后四百余年,南方之音普遍中原,北鄙之声脚与刚锐之气 俱销矣。急促吸入之音,渐廸缓其所促》闭陣破障之音则 为摩擦音,为喉音。唐代都长安,江南之文风益促其倾向。 五代至宋,北患愈烈,中原旧地化为兵马之场。文弱旧民 族抵抗力薄,然其不平愤激之情可知也。悲凉慷慨,发之 于音。促音消而余韵长,唇内鼻音廸而为喉内。顎音淸音 之〔10为近于后舌端之〔Ch〕,寖变且为喉音淸音之〔hs〕。 顎音之浊音〔g〕及重浊音〔辟〕贬而为〔w〕,凡此皆从来 所无之音变也。其他又有前舌靖清音之〔t〕变为重浊之〔nj 或后舌端淸音之〔s〕,而喉音之发达及来〔r〕音添附于余 韵,尤为此时变化之特征。然要之则侈口延引发音之果耳。 韵中之开音,以喉音为最,盖侈口延长则调节弛而流于喉 音者,音声之自然倾向也。〔r〕之音亦开口之侈音,特延 之过长,略以卷舌闻耳(力按,从民族迁徙影响的情形去 研究语音的演进,是最有价值的,惟惜胡氏多模糊揣测之 谈>«宋之末世,外患最烈,中原元气之伤,亦于此最甚, 于是发之于声也哀以嘶0软化之韵,头部共鸣之音(head voice),起于是矣。自是以还,宛平都会六百年,此神音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咅韵学
K- __. ■. 严 ~ --1 I ■ I ■ —- _ ■ 1-1
声殆浸淫遍中国。惟闽粤等沿海地,嫌染古中原文化也晚, 距离音声激变之北方也远,犹得保其古音化石耳(《国语 学草创》,页八七至九十h
[赵元任论方音调查法I。——到一处地方先物色可以 发音的人,大都是找各处学界中人帮忙的,但是也有别界 中人。假如可能的时候总是先找好几个人发音,先审査他 们过去的语言环境,再在第三第四方式表选些宇给他们念6 大概语言不杂者,他的读音是内部一致的,受过别种语言 的影响的,见了字容易会踌躇,或是即不踌躇,也会读出 内部不一致的读音&这末样先约略试了一刻或半点钟,就 在这几个人当中挑选一个或两个人再从头详细问到底。问 的时候大致从最匆促者只花两个钟头到比较的最详者花三 四天D因为时间多少的不同所得材料的份量也不同,最详 的什末都问,最简的就只取声调的音值,跟第三第四方式 表(单宇表)的一部分代表宇。至于没有到的地方,只能 就找得到的当中选人,有时候也没有选的余地,但是从内 邡的征状上也可以看得出发音者是不是太受过别处的影 响。
记单字声调音值的方法是用一个渐变的音高管(sliding pitch-pipe) , 让发音者将一类的字一个一个的读,同 时用音高管一头儿吹一头儿移动着摹仿他的声调,摹仿对 了,就看音髙管上是从什末音到什末音,再到什末音,用 五线谱记下来,至于时间的比例只可以约略估一估,也用 乐谱的音符记它,试拟的调类共有阴阳的平上去人八类,
第四编本论卞(由广韵卞推今舎)•第七章现代音
假如有阴去分为两类或阴入一部变入阳入等等现象,在试 音值时就可以发现。等到听熟了哪一调类是怎末一个腔调 之后,就可以判断某字读(该处之)上声,某字归(该处 之)某声了6
声母韵母的音值是用最严式的国际音标注的。但不必 每字都注,例如“巴邦比半”等字的声母是〔P〕只须在声 母行头注一次,以后遇见不合例的特别注出,其余的就打 一个V (“check”)号,就是“合例”的意思。韵母也是 一样的办法。有时候表格中暂拟为同一类的在某处并不是 一类,就须在行头注出条件,比方某处“布都孤苏”等字 的韵,看声母发音部位不间而异其读法,就得把条件注出。 如果调查时临时看不出原则来,那就逐字用音标记下来, 等带回来才慢慢的做归纳。
声调声母或韵母,三素当中有一素遇到难分辨的时候, 就用异同法来解决。例如某处的全浊母的上去(如“待代” “是事% “动洞”,范饭”之类),好象分好象不分,就找 些这类的字叫发音者自己辨它的异同。假如他说能辨而调 查者不相信时,就有两种试法。一个是叫一个别的本地人 (也相信能辨若),把“代待”两个字随便唤着读(可由调 查者背着第一个人指给第二个人读)叫那个人辨得出是哪 一个,再试“动洞”,“范饭”等字。假如每次能够辨得出 就是有两类,假如平均十回只对五回,那就是只有一类。 还有一个法子是把许多声母韵母都同的字(如“俟士柿市 是示侍逝”)写成小字块儿,叫发音者归成两类,调査者
491
王力文集•第四卷•汉语音的学 ______ . . . . ” ---■ ■ -----*------ »
把他的两类抄了下来,把字块弄乱了再叫他分,看前后分
的一致不一致。同样,遇到声母或韵母有问题的时候也可
以用这两种方法。但是最要紧的是比字的时候,声韵调三
素之中除掉有问题的那一素,其余的两素都要(在该地方
音中)完全相同,方能用异同的方法。因为同音不同音是
一个极浅显的观念,谁都能辨的C这IM1遇到过一个教育程
度极低的卖馄饨的,他连同音不同音的观念都没有,不过
这是少见的)。假如问“代” “怒%是否同声调,或甚至
“代” “害”是否同声调,那就须得假定答者有一种作抽象
分析的本事,这是很难有结果的,或是结果会很靠不住的。
方言调查方法当中最要紧的一层就是要叫发音者用本 地自然的语官读字跟说话。假如调查者是一个外国人倒也 没有大关系,他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就是了,假如是个别处 的本国人,往往就引起一种对你说蓝青官话的“complex,” 尤其是对于作者(力按,这是赵先生自谓),他们总觉得 这是一个调查国语教育的人来了,那非得要拿顶好的国语 说给他听不行。在这个情形之下,最好的自卫的方法就菇 充本地话,能充得几分充几分,充到后来,发音者觉得 肯放心说自己的话了就好了。(《现代吴语的研究》,页三 至六。>
[赵元任论用国际音标]。——为标实在的音值最精密 的方法当然只有用一种语音学的(非音韵学的)符号,因 为国际音标比较的最通行,所以就采用它,在平常行文中用 到它的时候加[]号来辨别它。比方说音韵罗马字的Sn’
492
第四编本论下(由广韵下推今咅)•第七章现代眘
韵,用注音罗马字写可以辨an, a, 6几种音。用国际音 标就可以详细注出[an],间,[se], [e】,[Eh W等等音。 在长篇用国际音标时以不加表示上下前后等形容号为原 贝IJ,以求干净整齐,但在做比较表的时候,往往两处语音的 不同就是在那末一点,所以在本册(力按,指《现代吴语的 研究》)的表当中都是用最详的严式标音的。依平常习惯, 用国际音标写表时也可以把[]号省掉a (同上,页十二。)
第四十三节官话音系
为篇椹所限,义因为许多地方的方音还没有调查的报告, 所以本书对于每一个系只能举出一个城市的方音为代表。本 节即以北京一地的方音代表官话音系。
在第四章里,我们叙述过《广韵》的系统,本节即依此 系统来看北京的古今音系的变迁。今按其分合演变的条件, 列成下面诸表
①表中凡韵头的Ci〕〔u〕cy〕都是半元音,严格写起来该是〔』〕〔》〕[^爻下 面的儿节中,凡有韵头的地方,都依照这个道理。关于元音,粒元任先生以为 “珂D等宇的元音JiCYA〕,今未能确定,暂从宽式作〔幻。
4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