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40

无情对(修改稿)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0 09: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30 09:42 编辑

      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相传,为清代张之洞所创。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比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上联指天气,下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
      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动词;“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无情对这种新联种一出现就受到社会热烈欢迎,创作者越来越多,网络世界更是风起云涌,好不热闹。
但是有关无情对的理论却很少,见得多的是它的三要素。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
      一:逐字相对;
      二: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三:大量采用借对法。
      其实研究起来,无情对非常复杂,具体分析如下:
      1.无情对虽然不符合对联三要素的“相联”,但要符合对联的前两个要素,一是节奏点上的平仄协调;二是“逐字相对”时词性要全部对上。例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节奏点:  上联是  三(平)死(仄)苏(平)丑(仄);下联是 二(仄)生(平)汉(仄)奸(平),很协调。
      逐字对时的词性:   
      杨(树,名词)三(数,数词)已(虚字)死(动词)无(动词)苏(地名,名词)丑(形容词)
      李(树,名词)二(数,数词)先(虚字)生(动词)是(动词)汉(地名,名词)奸(形容词)


      2. “逐字相对”时词性即使全部对上,但在事实中,对句可能会与出句出现词性不同、结构不同、内容上牛头不对马尾等对不上的现象。因此对句对出句而言,便会产生歧义现象。
      如上联杨李虽然用了借对,但杨三李二都是姓名,保持了一致。但“已死”是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先生”可以是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又可以是名词,属于词语歧义。“苏丑”是苏州舞台上的丑角,苏仍保持地名,“汉奸”的汉已不是地名,而是民族名,丑与奸在借对中对上的,但丑实际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奸对不上。因此出彩的不仅是“先生”,还有“汉奸”,如果光只是一个“先生”出彩要说是无情对可能还够不上,只能说是借对。


       3.大量采用借对法。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要借对。比如“杨三”“李二”中“二”和“三”没借对,“无苏丑”“是汉奸”的“有”和“无”没有借对。


       4.“大量采用借对法”,是无情对对句最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不用借对法也能造成无情对。用了借对法也未必就是无情对。关键要看对句是不是达到无情对的要求,比如上下联若相关,你再怎样用借对也还是正常的对联。
      上联:放肆。
      下联:收拾。(新韵)
      肆别解为四,拾别解为十,因此它们都是很巧妙的借对。但收拾与放肆一样,都是普通的动词,没有歧义没有双解因此上下联是相关联的。所以只能算借对,不能算无情对。


       5. 借对要大量使用,个别地方借对不是无情对。
      上联:欲解牢愁唯纵酒;
      下联:兴观群怨不如诗。
      此联虽然历来被视为无情对,其实这只是一个意境联,其中“解”对“观”都是六十四卦卦名,牢中带牛,群中带羊,牛羊相对,这些都是采用了借对法,它在语气、结构上呈联结关系,是属于流水对,有对联要素“关联”在内,不具备歧义关系,也不具备第二要点“大量采用借对法”,语法结构上也一致,所以不能算是一个无情对,只是一个使用借对法的意境联。
      这种借对在诗中常用。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中的“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行”也借用了“行走”的意义来和“诛”对仗。
      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些都是对仗中局部使用借对法,而不能因此便以此联为无情对。
      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由于借对不多,使上下句都保持关联的关系,所以是借对而不是无情对。


       6.出联要用本义,不要用有歧义的句子,也就是说出句要单解,要有情,无情对有情,才叫无情。我的这种说法反对的人很多,比如有人说“或者出句有歧义,对句无歧义,谓之二对一,或者是一对二。是为‘三脚櫈’,属于一般宽松无情对。”也有人提出出句对句都可以是双解:“出句有歧义,对句也有歧义,为二对二格式,这是标准的无情对,俗称为‘四脚櫈’工稳。”
      我说如果出句有歧义,即双解,那本身就无情了(三心二意者岂能有情),无情对无情,或者是本无情何必言情,或者看似无情恐怕反而是情(都别有用心的对付对方,岂不就是有“情”)了。就如数学的正负得负(无情),负负得正(有情)一样。
      上联:气象;
      下联:吹牛。
      有人说“气象”是双解。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气象”是不是双解。打开词典或百度,气象只有一种解释:“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有人说,气解作生气,象解作大象,不就是双解吗?答,那是借对。气象本句并没有出现双解。气是天气,象是现象,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而对句虽然用借对对上了,但实际上并没对上,因为吹牛是动词,结构也不同,是动宾结构,对出句来说便是一种歧义。所以是无情对。
      我再用本对联版的例子来说明,作者都是善于对无情对的,由于没人提及上联应注意的问题,所以出句时常有歧义句出现。
      例1.无情出句:文人出口(双山居士)句中“出口”含歧义。一是出口成章的出口,一是运货出国的出口。第一义为本义,对句要无情好办。第二义本身已含无情,对句怎么再去无情?或说随便怎样对也是无情了。
      用“武汉包头”“武艺开封”无论对哪个意义的都可以,处处双解,尤其是“武汉”用得好。那要问,你到底是对了哪个意义呢?有人用“热狗沾牙”来对,用于“出口”指运货出国,那当然可说是无情,但解释为出口成章的出口对,那就有情啦。我用“武步哭鼻”(武步,半步)也是一种理解是无情,一种理解为有情。


      例2.无情出句:三水(双山居士) 有人在对句过程中就问三水到底指什么,其实出句者的意思是市名。作为市名,已经脱出本义,对句也是无法做到无情的。
      用“九流”,用“双簧”“拾金”“千金”“零花”对,利用它们本身的歧义,出句的两个意义都对上了,但你到底是对哪个意义呢?“四川”可对本义,却不能对市名。“五金”对地名,却不能对三水的本义,否则有情。
      三羊认为:“大凡无情对必有双解,没有双解或者双解不明显的,则不是无情对。”这个说法有两处不妥,一是不适用于出联,已见上面分析;二是“必有”太绝对化了,“没有双解或者双解不明显的”,也可以形成无情对。
      比如杨三李二在逐字对中虽然都是借对,但本句中李二并没有双解,只是李字在字字对中临时借对。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对句才是处处双解,阁下对庭前是一解,阁下是对人尊称为又一解;李对花是一解,李又是姓氏,为另一解;先生对始放是一解,先生又是对人的称呼为又一解。但出句何来双解?
      三羊说得好:“山南花始放,海北木先生。大概无人再看做无情对!”
      甚至上下句都没有双解,利用借对也会出现无情对。比如上面分析过的“气象;吹牛。”气象无双解,吹牛也无双解。原因是虽无双解,却有结构歧义。


      又如
      唐三彩,清一色。
      唐(唐朝)      三彩(三彩陶器)
      清(用清朝借对)一色(用一色麻将借对)
      这是用借对对出来的。唐三彩,单解,名词。清一色,也单解,名词。但是清一色并不是字字借对中说的大清王朝的一色麻将,实际意思是纯粹结构的一种牌,与唐三彩意义上对不上,而且唐是名词,清是形容词,词性不同,具有结构歧义,因此构成无情句。
许多人认为“‘白兰地’与‘黄梅天’无论哪个为出句都是有双重意思,都是歧义句。”
      这种人是把字面借对与歧义混淆了。有没有歧义不是看借对中的字,而是要看原句中的词语或句子有没有出现歧义。
      三(数)星(本为等级,故意做天象)白(译音,故意做颜色)兰(译音,故意做植物)地(译音故意做名词)
      五(数)月(天象)黄(颜色)梅(植物)天(名词)
      出联除了数词外都是借对。但是不能因为月不是月亮,星不是星星,也不能因为三是基数;五是序数,所以它是无情对。这只能证明这个无情对用了字面借对手法,做到了“大量采用借对法”。但出句却没有歧义,单解,就是一种酒名而已。无情要看对句。此事发生在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悬一瓶法国三星白兰地酒于门,征求对联,应对者虽多,但老板总不满意。其时郭沫若年纪尚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乃对下联。对句五月对三星,虽然名词对名词,但是季节对等级没对上,属于名词小类的不妥,问题不算大,可说是宽对。黄梅天是气候,对酒的译名,更没对上,因为黄梅天是合成词,由三个语素构成,白兰地是单纯词,只一个语素,根本无法对。更主要的是五月黄梅天有两解,一是时节,一是菜名,这属于歧义句。由此归纳,它符合无情对要求了。


       7.出句直接用无情句,会造成对句者用有情句去对,于是出现有情对无情现象,便失去了无情对的情趣。
      例1.无情出:焦耳【振波浪清】物理术语。作者加注释是为了帮助应者正确理解。但是却适得其反。其实这种出句仍然属于前一种,是有歧义的句子,作者为了排除歧义而加注,但这一注却成了无情句。用“冰心”(人名)对,对物理术语则有情,与烧焦耳朵对则无情。


      例2.无情出:重力【振波浪清】物理术语。情况与例1一样。


       8.“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主要指的是对句对出句造成这种上下的歧义效果。这种歧义效果有好几种,一种是词语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的歧义,一种是结构的歧义,不要只抓住句子歧义一种不放。如果没有这种歧义效果,便不是无情对。
      陶然亭;
      张之洞。
      陶(姓)然(虚字)亭(名词)
      张(姓)之(虚字)洞(名词)
      上下句都是单解。“然之”平仄有问题。陶然,形容词;陶然亭,名词短语。张之洞,姓名。因此两句不但有意义上的歧义,而且有结构上的歧义、词性上的歧义。属于“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的一类。


       “孙行者/胡适之(祖冲之)”是出名的无情对,孙胡用狲猢借对,很不错。但上下联都是“人”名,没有“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不算无情对。


      上联:雄黄酒;
      下联:牡丹烟。
      此联也被说成无情对,那是它是从古对改成的:雄黄阵(京剧目);牡丹亭(书名);但新联看不出什么歧义,烟对酒的对仗也无特别处,语法结构、词性都无异常,也不能算无情对。


       9.最后有人问,无情对是不是对联。许多人说当然是对联。我说不是对联。因为对联三要素是平仄、对偶、关联。前二者无情对都严格遵守,但第三点关联却没做到,所以叫无情。一种文体,要做到要素齐全,缺一不可。所以它不是对联,只能叫做对子。
      最后我们用一个有争论的对子结束本文。
      青山郭外斜;(唐诗一句)
      黑道蒋中正。(半山楼主人)
      青--黑(颜色);山--道(地理);郭--蒋(姓氏);外--中(方位小类);斜--正(反义字)。从个字来看,除了郭借作姓外,其他字都是正解。但扩大点看,蒋中正三字都属于借对。出句本身只单解。对句中黑道有歧义,可理解为黑社会,属于双解。郭外斜,主谓结构,写的是景,郭是城郭,与姓无关。蒋中正联合结构,人的姓名。所以蒋中正与郭外斜不但内容上对不上,语法结构也对不上。因此是相当好的无情对。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0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先生真学问中人也!待慢慢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0 2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重要的是造成岐议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句不应含有岐议性,这观点对楹联版块的无情对创作很具引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0 2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许先生大作,多有收获,也佩服先生严格治学的精神。现在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向先生请教:
例子:
(一)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二)
陶然亭
张之洞
(三)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一、关于“无情对是不是对联
赞同先生所说的:“我说不是对联。因为对联三要素是平仄、对偶、关联。前二者无情对都严格遵守,但第三点关联却没做到,所以叫无情”。但是,我觉得无情对也未必要求一定满足对联的第一个要素“平仄”,即“节奏点上的平仄协调”。例如例三,节奏点分别是上联:星、兰、地,下联:月、梅、天,其中兰、梅两字都是平声,节奏不合。又如据说是打趣曾国藩的:“赐同进士出身,替如夫人洗脚”,其中同/如两字也是平仄相同。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是少数。


二、关于借对的使用
赞同先生所说:“.“大量采用借对法,是无情对对句最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不用借对法也能造成无情对。用了借对法也未必就是无情对”。
但是,先生在下文中所说的“借对要大量使用,个别地方借对不是无情对”,容易给人以与上文矛盾的感觉。
这里的问题,我认为是出在对“大量”一词的理解上。在前一句话中,“大量”指的是在全部无情对中,使用了借对的对子所占的比例,即“大多数的无情对都使用了借对”。而在后一句话中,“大量”则指的是一个无情对里使用了借对法的字数,即下联中有几个字采用了借对手法。这一点应该加以澄清。


三、关于歧义所指
许先生说:“这种歧义效果有好几种,一种是词语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的歧义,一种是结构的歧义,不要只抓住句子歧义一种不放”。
我则认为,无情对上下句的歧义,主要指句子的歧义,词语与结构有无歧义都可以,不应影响
效果。事实上,先生也曾说过: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考虑那样多。三羊先生问我:【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的内容,是远还是近?【爽气西来】与【大江东去】的内容,是近还是远?两对词语内容当然相距甚远,但这不影响全联不是无情对。
这里所说上下句的歧义,不是指语义的相反,而是指不相干。例如,上联为“黑”,下联为“白”则不是无情对,下联为“远”还差不多,就是要造成鸡同鸭讲,答非所问的效果。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意思相差何尝不大,但不是无情对,因为它们反映的是同一环境。有一位诗作者,不记得是张智深还是刘庆霖,写过这样的句子:一只思想跳枝来。思想怎会是一只?怎么能跳?但是作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们称之为“巧思”,其实无情对也就是这种巧思的产物。


个见,请先生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08: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7-12-30 21:38
拜读许先生大作,多有收获,也佩服先生严格治学的精神。现在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向先生请教: 例子:(一)树 ...

非常乐意与你一起探讨,从你的提问可看出你很严谨。
先回答好回答的第一条。
任何事情都有普遍性与特殊性。遵守平仄相间和对偶的联,不论是一般对联还是机巧联,或者无情对,都是严谨的对子或对联。这两点有些问题的都不能算严谨的,都得承认有瑕疵。
正如对偶有宽对(所谓宽对就是不严谨,有瑕疵)一样,从宽对待,承认是对子或对联。格律诗也一样,出现一些“三相”不合的只要问题不大,也给与承认。
但不管怎样,这些联存在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所以我指出陶然亭与张之洞的然之平仄不协问题。
有人提出机巧联难度大,可以从宽。这种看法是可以的,但是我以为应该从对人对己分别对待,对人可以如此,不必太苛刻,对己不能如此,放松要求对不出好对。
因此无情对的前两个要求只是原则性的,尽量要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0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点“‘借对要大量使用,个别地方借对不是无情对’,容易给人以与上文矛盾的感觉。”这句话单独说可能不严谨,但还有上面几段以及这段的全段,综合看完,意思应该说清楚了。但要严谨,这句应该这样修改一下:
“借对要大量使用”,是指在对联中使用借对的,如果只是少数地方使用,那只能说对联中使用了借对的手法,不是无情对,必须大量使用借对才能达到无情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0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点中“我则认为,无情对上下句的歧义,主要指句子的歧义,词语与结构有无歧义都可以,不应影响效果。”你这思想停留在我以前的看法上,所以我才特意的补充说不要“抓住句子歧义不放”。因为我发现了为什么大家注重“句子歧义”,是因为认为出句也可以双解,这样对句没有歧义,整体也是有歧义的。但当你承认我说的无情对的前提必须出句无歧义时,你就会发现下句句子也无歧义的情况,还有不用借对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你对歧义的理解更全面时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歧义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有节奏、停顿、标点、结构、重音、词语多义、反训、多音字词、风俗、避讳、错误理解、敏感、曲解等等。当把这些因素运用到无情对中,无情对就会多姿多态起来。当然这个牵涉到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是人人能办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08: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思想跳枝来。----这是通感修辞。常人难理解,但懂修辞的一看就明白。所以这也是牵涉文化素质的问题。属于阳春白雪,难对下里巴人说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08: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30 21:34
无情对,重要的是造成岐议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句不应含有岐议性,这观点对楹联版块的无情对创作很具引 ...

对。歧义是下句有意造出来的,并不是出句原来就有的。原来就有,还要你去对什么?本就无情嘛,对不对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1 1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1 08:47
第三点中“我则认为,无情对上下句的歧义,主要指句子的歧义,词语与结构有无歧义都可以,不应影响效果。” ...

感谢先生耐心释疑解惑,所述各点我很赞同。对于种种问题,心平气和地不断讨论,总会有所收获。祝先生新年愉快,体健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1 10: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1 08:53
一只思想跳枝来。----这是通感修辞。常人难理解,但懂修辞的一看就明白。所以这也是牵涉文化素质的问题。属 ...

有趣的是,当时作者认为这一手法不是通感而是自出机杼,因而与各家争论很久。看起来,诗词中的理论问题,需要如先生这样,坐下来仔细做学问,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1 10: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1 08:56
对。歧义是下句有意造出来的,并不是出句原来就有的。原来就有,还要你去对什么?本就无情嘛,对不对一回 ...

赞同此论!大有裨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1: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7-12-31 10:25
有趣的是,当时作者认为这一手法不是通感而是自出机杼,因而与各家争论很久。看起来,诗词中的理论问题, ...

哦,是这么回事。当时我在不就一言解纠纷了?诗词中这种情况很多,会写会用,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难。原因是仿而不深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1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这个无情对是不是太无情了

无情出句    鱼加熊掌圣人尽获(刚刚)
无情对句    虎仗猴头熟地当归(刚刚)

虎仗、猴头、熟地、当归都是中药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0: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 19:32
看看我这个无情对是不是太无情了

无情出句    鱼加熊掌圣人尽获(刚刚)

许先生此作,确实够无情,而且下句似乎没有双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 19:32
看看我这个无情对是不是太无情了

无情出句    鱼加熊掌圣人尽获(刚刚)

无情出句    鱼加熊掌圣人尽获(刚刚)----尽获是什么?如何对当归?
无情对句    虎仗猴头熟地当归(刚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5: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2 11:05
无情出句    鱼加熊掌圣人尽获(刚刚)----尽获是什么?如何对当归?
无情对句    虎仗猴头熟地当归(刚 ...

尽获鱼加熊呀,宾语提做主语。原主语谓语变成主谓短语作谓语。还记得有这种结构么?
对的方法不是词对,而是字字对,这是无情对的诀窍。
鱼(动物名)加(动,平声)熊(动物名)掌(身体名,仄声)圣(形)人(名,平声)尽(虚)获(动,仄声)
虎(动物名)仗(动,仄声)猴(动物名)头(身体名,平声)熟(形)地(名,仄声)当(虚)归(动,平声)
无一处平仄与词性不贴切。
按词看则处处借对。由此对句对出句来说是歧义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5: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8-1-2 10:57
许先生此作,确实够无情,而且下句似乎没有双解吧?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主要方法在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造成歧义的要求。这种无情对还全部用名词的一种小类来对,是种比较特殊少见的新形式无情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我的一组难度较高的无情对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苏东坡雪耻冉駹
冉,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一带。駹,是青色的马,杂色的牲口。冉駹,四川曾有冉駹国,借代四川。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苏东坡雪耻阳狐
阳狐,古邑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苏东坡雪耻霜鸿
霜鸿,霜雁,秋雁,但又是琴名,借代琴或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5: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5:23
尽获鱼加熊呀,宾语提做主语。原主语谓语变成主谓短语作谓语。还记得有这种结构么?
对的方法不是词对,而 ...

不是问你这个!当归又是药名,你那个尽获又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陈东园电气云狐
陈东园,地名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云狐,手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1-2 19:07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7:11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陈东园电气云狐
陈东园,地名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云狐,手机。

这个手机名称的公知性太小,不能作对。因为多数人不知所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8: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5:31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主要方法在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 ...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造成歧义的要求。
这种无情对还全部用名词的一种小类来对。

先生解释清楚,慢慢体会中,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8: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5:31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主要方法在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 ...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造成歧义的要求。
这种无情对还全部用名词的一种小类来对。

先生解释清楚,慢慢体会中,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8: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5:34
再看我的一组难度较高的无情对
无情对    困北极冰羞海豹
             苏东坡雪耻冉駹

苏东坡雪耻冉駹(阳狐、霜鸿),先生这些下句有典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 1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 15:23
尽获鱼加熊呀,宾语提做主语。原主语谓语变成主谓短语作谓语。还记得有这种结构么?
对的方法不是词对,而 ...

字字相对,而词词之间则处处借对,果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8: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8-1-2 18:48
苏东坡雪耻冉駹(阳狐、霜鸿),先生这些下句有典故吗?

没有,想当然。因为他是四川人,也许与他父亲一样读书经历了挫折,然后扬名。其父是有记录的,苏东坡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所以是想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6
贡献
22227
金钱
291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8-1-2 18:45
下句本身无双解,但对出句却构成歧义句。字对不必借对,但词则全部借对,符合大量使用借对,并造成歧义的 ...

谢谢你的认真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