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关于探字的读音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2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宋本玉篇》,118页,探只有他含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6 20: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撢字输入c汉典],指出其异体字有两个,其中有掸,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6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6 20:24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8-1-6 19:46
我手头这部《广韵》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据宋本影印的,探在二十二覃。仄声不见。 ...

广韵条下也只有一个他含切,看来金先生的考证是对的,探、撢作取义时通假,青鸟殷勤为探看或为青鸟殷勤为撢看
若依佩文韵府,则探有又勘韵,哪么探亦有去声读


2345截图20180106201348.png

点评

这就怪了,他含切是注明探有平读,跟撢作取义时通假扯得上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0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2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6 20:37 编辑

我有一百年前民国版《康熙字典》查对了一下,与网络《汉典》基本一样,只是《康熙字典》在仄声读音前多有“去声”二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貪。《說文》遠取之也。《增韻》伺也,索也。《易·繫辭》探賾索隱。《疏》探謂閱探求取。《書·多方》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註》自取天威也。《穀梁傳·隱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漢·董仲舒傳》春秋深探其本。
又《爾雅·釋言》探,試也。《論語》見不善如探湯。《史記·酈生傳》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去声《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義同。
又《集韻》時占切,音蟾。亦取也。與撏同。《說文》本作。今文作探。《周禮》作撢。互見撢字註。

点评

已纠正位置  发表于 2018-1-6 20:38
这个又去声明显是不对的,占本平仄两读,蟾,平声,撏,平声,这个又去声却是从何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6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6 20:2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把尘封已久的诗韵合璧翻出来,在探宗下无注解,看来此书比不上韵府,字字有解。

点评

看来佩文韵府也是采用了集韵、类编、韵会等的音读与时俱进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6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18-1-6 2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 比较有合理的系统性。  也许,唐朝文学之造极,跟此有关也说不定。
  据《广韵》,“撢”  与 “ 探”字义略有差别。   “ 探”字仅有平声。
  撢:深取。    探:取也 説文 作逺取之 也。   深取与逺取(或取)之别。


点评

这种差别会融合的  发表于 2018-1-6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6 2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6 20:21
我有一百年前民国版《康熙字典》查对了一下,与网络《汉典》基本一样,只是《康熙字典》在仄声读音前多有“ ...

这个又去声明显是不对的,占本平仄两读,蟾,平声,撏,平声,这个又去声却是从何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2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6 20:35 编辑

撏 ,又《唐韻》視占切《集韻》《韻會》時占切,音蟾。義同。或作。     取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2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6 20:38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6 20:30
这个又去声明显是不对的,占本平仄两读,蟾,平声,撏,平声,这个又去声却是从何而来 ...

《康熙字典》民国版    ^_^果然放错了位置

点评

所切出来的两个字蟾、撏都是平声字,反切,下字取韵和调,占,平仄两读,蟾、撏均为平声,故此占字取平声 查证荫字的音时也会遇到这个情况,因反切下字禁有平仄两读,所以仍得细查,如有象‘音蟾。亦取也。與撏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6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6 2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6 20:33
《康熙字典》民国版

所切出来的两个字蟾、撏都是平声字,反切,下字取韵和调,占,平仄两读,蟾、撏均为平声,故此占字取平声

查证荫字的音时也会遇到这个情况,因反切下字禁有平仄两读,所以仍得细查,如有象‘音蟾。亦取也。與撏同。’这样的注音则可确定为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6 21: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6 20:21
找把尘封已久的诗韵合璧翻出来,在探宗下无注解,看来此书比不上韵府,字字有解。 ...

看来佩文韵府也是采用了集韵、类编、韵会等的音读与时俱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18-1-6 23: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8-1-6 23:19 编辑

苏:《广韵》 比较有合理的系统性。  也许,唐朝文学之造极,跟此有关也说不定。
  据《广韵》,“撢”  与 “ 探”字义略有差别。   “ 探”字仅有平声。
  撢:深取。    探:取也 説文 作逺取之 也。   深取与逺取(或取)之别。

刚刚  点评:  这种差别会融合的。

苏回:汉典就有“今文作探。《周禮》作撢。”记载,在历史上就一直有这种字义差别融合或说乱用的例子产生。只不过《广韵》的编者是力图做到一字一义,正本清源以治学。
       我也因此而说: “也许,唐朝文学之造极,跟此有关也说不定。”

点评

凡分析同义词,都采取先泛说,再具体说。使用当中,如果是双音词,用的都是泛说义。所以一般可通用  发表于 2018-1-7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8: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7 08:49 编辑

梅花山人 發表于 2018-1-6 20:20
廣韻條下也只有一個他含切,看來金先生的考證是對的,探、撢作取義時通假,青鳥殷勤為探看或為青鳥殷勤為 ...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现象和探字同
笼【佩文韵府--上平一东】东韵笼字下注:又见冬董韵,但【佩文韵府】冬韵未收笼字

点评

现在终于搞明白了:《佩文韵府》的编纂方式:凡平仄两读字,只注平声,其又某韵,则在某韵不再出现重注。例如“听”平声又敬韵,而在敬韵部则不再出现“听”的再注。同样,探在注平声后,又勘韵,则在勘部不再注“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6 18:22
《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和宋代的《礼部韵 ...

此不足为据,是经过整理的。

点评

我那是原文照抄给老金的,不是我想说的观点  发表于 2018-1-7 10:31
对  发表于 2018-1-7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0: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6 18:24
看我对你多好,全文发给你了,总不会说他对我偏心吧。也许百度搜索刚搞的时候,我的贡献大吧,所以我的 ...

你犯的错误和我写此文之前犯的同一错误。网上流传的及搜韵收集的平水韵系表均为改良本。

点评

我在与人探讨荫字时,别人不认为其可平仄二读,即引搜韵证之,然他人引佩文韵府古本证其不入二韵。我想查查韵府之影印古本可证之。荫只收入仄声,但其下注明:”通作隂,又作音“ 。但【佩文韵府】侵韵未收。於是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0:57
不是犯错误,是家无长物,只能靠百度供应  发表于 2018-1-7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7 10:36
你犯的错误和我写此文之前犯的同一错误。网上流传的及搜韵收集的平水韵系表均为改良本。 ...

我在与人探讨荫字时,别人不认为其可平仄二读,即引搜韵证之,然他人引佩文韵府古本证其不入二韵。我想查查韵府之影印古本可证之。荫只收入仄声,但其下注明:”通作隂,又作音“ 。但【佩文韵府】侵韵未收。於是联想到探字。探字在网上争论已久。有漏收和撢字借读二种理论。然查【佩文韵府】之影印古本探字下注(见拙文)知其通阴字。荫字仄读词汇甚少,多为平读,且古诗也以平读为多,证明探字有平仄二读。不是漏收和撢字借读。撢为探的异体字,而撢字本义仅为探字多义之一。故撢字不能完全代表探。
探字和荫字为什么可以二读,为什么不分归二部呢?还真搞不懂纪大人的思路。韵书中并不止此二处。如:笼【上平一东】又见冬董韵,但佩文韵府冬韵未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7 10:21
此现象和探字同
笼【佩文韵府--上平一东】东韵笼字下注:又见冬董韵,但【佩文韵府】冬韵未收笼字 ...

现在终于搞明白了:《佩文韵府》的编纂方式:凡平仄两读字,只注平声,其又某韵,则在某韵不再出现重注。例如“听”平声又敬韵,而在敬韵部则不再出现“听”的再注。同样,探在注平声后,又勘韵,则在勘部不再注“探”字。但是:听的仄声为本字,而探的仄声则为撢的通假字。这可查广韵、集韵即可进一步明白其原因。在集韵的勘部:撢探,下注……。两个字在一起,即表明后一字为前一字的同音同义,后一字探只有与前一字撢同义时才读勘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跫【上平二冬】又见江腫韵 但佩文韵府腫韵未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1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80106201055.jpg (199.01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评

按此则撢通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1-7 11:34 编辑

右起第三排顶上:撢探两字在一起,探为上字撢(正字)的同音同义字。探只有在与撢同义时才同音。否则把探与探靠在一起干什么。再下面的一个独立字撢则是解解“撢探又探也”之义,是说撢可写作探。这个探与平声的探不是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7 1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7 11:16
微信图片_20180106201055.jpg (199.01 KB, 下载次数: 0)

按此则撢通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1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7 11:06
现在终于搞明白了:《佩文韵府》的编纂方式:凡平仄两读字,只注平声,其又某韵,则在某韵不再出现重注。 ...

凡平仄两读字,只注平声,其又某韵,则在某韵不再出现重注。------有道理

点评

非也 举例如下 撞【上平三江、又绛韵 】 佩文韵府在绛韵撞字下标“又江韵” 此即注在仄韵,又出现在平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7 11:33
凡平仄两读字,只注平声,其又某韵,则在某韵不再出现重注。------有道理 ...

非也
举例如下
撞【上平三江、又绛韵 】    佩文韵府在绛韵撞字下标“又江韵”
此即注在仄韵,又出现在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1: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7 13:43 编辑

平仄兩讀而字義相同的常用字:

上平
05跫【上平二冬】又見江腫韻 但佩文韻府腫韻未收
07仔【上平四支】 又紙韻
45論【上平十三元】又願韻
48漫【上平十四寒】又翰韻
49歎【上平十四寒】又翰韻
50讕【上平十四寒】又翰韻

51看【上平十四寒】翰韻

未標注的兩韻俱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40荫【上平十二侵、二十七沁】通作隂,又作音。 但佩文韵府侵韵未收
即仄韵收,平韵未收

点评

先生仔细查一下:应该是绝对同义两读字才只注前韵部字。凡只要部份同义两读字,两读之后有些义不一样了,才两韵皆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47拚【上平十四寒】抃同,通作弁  搜韵析作五部,霰问部收有,寒元文部未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1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7 11:5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7 11:44
非也
举例如下
撞【上平三江、又绛韵 】    佩文韵府在绛韵撞字下标“又江韵”

哦。这么复杂。我还以为老金找了通则呢。原来还是无用功

点评

探字和蔭字為什麼可以二讀,為什麼不分歸二部呢? 還真搞不懂紀大人的思路。 韻書中並不止此二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7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