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8|回复: 7

吴体漫谈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10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体漫谈2018.01.10
吴体:我们先看百度的介绍:
吳體簡介
吳體,詩體之一種。 語言通俗,取譬淺俚,有江南民歌風味,故稱。 吳體的流行與杜甫有密切關係。 出句與對句的平仄大體相對,唯平仄不依定式,粘連不守規矩,故與律體不同。
杜甫《愁》詩題下自注:"強戲為吳體。 " 仇兆鼇 注引 黃生 曰:" 皮 陸 集中亦有 吳 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 詩流不屑效之。 杜公 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 " 宋 王觀國 《學林·大刀》:"古樂府所載,如《槁砧》詩者數篇,其取譬皆淺俚,故撰詩者不顯姓名,後人但以古詩稱之。 江 右又謂之風人詩,有'圍棋燒敗襖,看子故依然'之句。 圍棋者,看子也;燒敗襖者,故衣然也。 鮑明遠 諸集中亦有二篇,謂之 吳 體。 蓋自《雅》《頌》不作,迄於 魏 晉 南北朝 以來,浮靡愈甚,始有為此態者;悉取閭閻鄙媟之語,比類而為之。 "按今本《鮑參軍集》題作"吳歌"。 唐代大詩人如杜甫、皮日休、陸龜蒙等都有一些表明"吳體"的詩作。 這種詩體字句整齊,講究押韻。
發展
吳體的流行與杜甫有密切關係。 《杜詩詳注》引清 黃白山說:"吳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 詩流不屑效之。 杜公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 "由此可知此體原是仿效民間歌謠,文人一般不屑為之,但經杜甫提倡,才有人續作。 此體除杜甫、皮日休、陸龜蒙詩集中偶見之外,其他詩人集中罕見,故吳體之名,唐後少有人提及。
黃庭堅作詩尊杜甫,喜為拗律,有不少吳體之作,如《二月丁卯喜雨吳體為北門留守文潞公作》(熙甯九年)、《次韻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詔禱南嶽,回至襄陽,舍驛馬就舟見過三首》(熙甯十年)、《題落星寺》(元豐三年)、《贈鄭交》( 元豐六年)、《寄黃幾複》(元豐八年)等。
(雨梦按:则百度的定义为:語言通俗,取譬淺俚,有江南民歌風味,故稱。)
.....
再看《漢語大詞典》:
吴体(吴體)  
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 杜甫 《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 吴 体。” 仇兆鳌 注引 黄生 曰:“ 皮 陆 集中亦有 吴 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诗流不屑效之。 杜公 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 宋 王观国 《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 江 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 鲍明远 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 吴 体。盖自《雅》《颂》不作,迄於 魏 晋 南北朝 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閭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按今本《鲍参军集》题作“吴歌”。
......
又: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律詩變格。此一詩體平仄不依定式,粘連不守規矩,而出句與對句平仄卻大體對待勻整,故讀來仍音節鏗鏘,錯落有致。吳體不諧聲律,與拗律每相混淆,前人或謂“吳體與拗律不同,其訣在每對句第五字以平聲救轉,故雖拗而章節仍諧”(《瀛奎律髓匯評》卷二五引紀昀語),但衡以此體詩,并不盡合。如唐陸龜蒙《早秋吳體寄襲美》首聯對句“敗蟬殘蛩共相仍”中,“共”即為仄聲字;至唐杜甫《愁》(自注:“強戲為吳體”)詩后三聯第五字皆為仄聲,與紀說更不相合。清黃白山謂:“吳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詩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杜詩詳注》卷一八引)。據此,其與拗律似一體。吳體為杜甫所創,除杜甫與陸龜蒙集中偶見之外,其他詩人集中罕見,并其名稱唐以后亦不再被提起。
(雨梦按:此本认为,吳體為杜甫所創,)
......
我们从在诗题丄标注为吴体诗来分析,吴体并非无体
1.齐言诗,七言八句也;(从搜集来看,仅有二首为七言四句,亦或传抄致误)
2.出句與對句的平仄大體相對,唯平仄不依定式,粘連不守規矩;
3.均为平韵诗,基本一韵到底;
4.无一首犯上尾病。即单句脚除首句连韵外,均为仄收;
5.語言通俗,取譬淺俚
由于其“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1.4条指其格律上,主要是平仄并不依律诗标淮.其诗多有失替,失对,失粘现象,造句无所忌讳,正如当今不懂律诗格律的人写的伪七律也。
《杜詩詳注》引清 黃白山說:"吳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 詩流不屑效之。不是当今伪七律的处境吗?而所谓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实则因民歌为“當時俚俗為”之,并不合近体诗之律,故詩流不屑效之。
.....
杜老师首创亦是后人強加的,百度言:吳體的流行與杜甫有密切關係。 《杜詩詳注》引清 黃白山說:"吳體詩,乃當時俚俗為此體耳。 詩流不屑效之。 杜公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
杜老师不过是推广而已
......
如果是杜老师首创则应称杜体。我们可从滄浪詩話·卷二 詩體 嚴羽关于诗体分类的文章看出:
1.以時而論,則有建安體.......大曆體
2.以人而論,則有蘇、李體(李陵、蘇武也).......沈、宋體
3.又有所謂選體(選詩時代不同,體制隨異,今人例謂五言古詩為選體非,也)、柏梁體.....
4..又有古詩,有近體(即律詩也),有絕句,有雜言,有三五七言(自三言而終以七言.......
5.........
若以人而論,此体为杜老师首创,则应称:杜体.
自创则应加注,杜公诗存而注佚可能性极小,应是前人有此体,别人把它当拉圾而不流传今世。杜公写厌了正儿八经的律诗,乃出变调,游戏而已。
或以为乃吳歌之滥觞,非也,标题为吴体诗者,有吴侬软语吗?杜公在吳时若觉其美,哪有无作品的道理?偏到老滞川时,仿吴歌吗?
又言为吳均體,所謂「吳體」即齊梁時流行之「吳均體」,杜所謂吳體,蓋謂均也。 清拔言不拘聲病。齐梁诗多为五言也,吴均写不写七言八句诗呢。其集中有“歌”一时,乃是楚辞体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蘭之草兮亦舒。又聞珩璧之獨照,不見掌上之明珠。
杜公及后人若彷,多少应写点五言才是。
不拘声病,吴均诗应属永明体,其声病应是按四声八病来衡量。日與賦詩,文體清拔有古氣,時稱“吳均體”。看来吳均體仅是就其诗的风格而言,清拔有古氣,李白古风不是吗,流传标为吴体者都具此风吗?
.....
:
吴均 朝代:南北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9520
【介紹】: 南朝梁吳興故鄣人,字叔庠。 武帝天監初,吳興太守柳惲召為主簿。 日與賦詩,文體清拔有古氣,時稱“吳均體”。 官至奉朝請。 撰《齊春秋》,武帝以其書不實,書焚官免。 尋又奉命撰《通史》,未竟而卒。 有《后漢書注》、《十二州記》等。 明人輯有《吳朝請集》。
......
雨梦以为:古今人均好七言八句诗,这是七言律诗的定体.然当时及现在有些人又不愿在格律上下功夫,或根本不懂何为律诗,自以为是写些仿律诗而已.在当今诗坛被斥为”伪律诗也”.但也有些高手仿俚俗為此體耳。 詩流不屑效之。 如杜公篇什既眾,時出變調,凡集中拗律皆屬此體。
杜公诗在唐时并不为世看好(唐人著的唐诗选集均不选杜诗可证),写七言律诗必竟为格律桎梏,,又不是去试帖或参赛,写点诗来自娱,为免他人拍砖,故首先声明:強戏为吴体也.这种下里巴人的写作手法不为诗流(大多数诗人)看好,唐时也就那么几个人,宋时尊杜者盛,然仿者亦寥寥无几
吴通娱,吴体者,仿俚俗的游戏之作也.,现代反平仄者正可以此拉大旗作虎皮,可堂而皇之标上吴体,你反你无知也.
。。。。。。。
:
吴体诗选
吴体始見杜甫集中,《愁》詩題下自注言:「強戲為吳體。 」其詩曰: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本聯上句失粘)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中仄仄平平。
。。。
1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唐·皮日休)
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雲魄清珊珊。溪光冷射觸(属鸟) 瑦,柳帶凍脆攢欄杆。
竹根乍燒玉節快,酒面新潑金膏寒。全吳縹瓦十萬戶,惟君與我如袁安。
2
奉和魯望獨夜有懷吳體見寄(唐·皮日休)
病鶴帶霧傍獨屋,破巢含雪傾孤梧。濯足將加漢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鬚。
隱几清吟誰敢敵,枕琴高臥真堪圖。此時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壚。
病鶴帶霧傍獨屋,破巢含雪傾孤梧。 (本聯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仄中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濯足將加漢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鬚。
仄仄中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隱几清吟誰敢敵,枕琴高臥真堪圖。 (本聯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此時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壚。 (本聯上句失粘)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中仄平仄仄平。
霧傍傾足加捋真散,---六句八字不合律
3
奉和魯望早秋吳體次韻(唐·皮日休)
書淫傳癖窮欲死,譊譊何必頻相仍。日乾陰蘚厚堪剝,藤把欹松牢似繩。
搗藥香侵白袷袖,穿雲潤破烏紗稜。安得瑤池飲殘酒,半醉騎下垂天鵬。
書淫傳癖窮欲死,譊譊何必頻相仍。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中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日乾陰蘚厚堪剝,藤把欹松牢似繩。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搗藥香侵白袷袖,穿雲潤破烏紗稜。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平。
安得瑤池飲殘酒,半醉騎下垂天鵬。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中仄平平平。
六句十字不合律
4
早春雪中作吳體寄襲美(唐·陸龜蒙)
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光填馬窟蓋塞外,勢壓鶴巢偏殿巔。
山爐癭節萬狀火,墨突乾衰孤穗煙。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光填馬窟蓋塞外,勢壓鶴巢偏殿巔。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山爐癭節萬狀火,墨突乾衰孤穗煙。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本聯上句三仄尾、失粘,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七句十八字不合律
5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其一(唐·陸龜蒙)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餘清。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雲門老森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日聞羽檄日夜急,掉臂欲歸巖下行。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餘清。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
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中中平平。
雲門老森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中。
日聞羽檄日夜急,掉臂欲歸巖下行。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五句九字不合律
6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其二(唐·陸龜蒙)
驚聞遠客訪良夜,扶病起坐綸巾欹。清談白紵思悄悄,玉繩銀漢光離離。
三吳煙霧且如此,百越琛賮來何時。林端片月落未落,強慰別情言後期。
驚聞遠客訪良夜,扶病起坐綸巾欹。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清談白紵思悄悄,玉繩銀漢光離離。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中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三吳煙霧且如此,百越琛賮來何時。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平仄中中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林端片月落未落,強慰別情言後期。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中仄仄平平仄平。
五句九字不合律
7
獨夜有懷因作吳體寄襲美(唐·陸龜蒙)
人吟側景抱凍竹,鶴夢缺月沈枯梧。清澗無波鹿無魄,白雲有根虬有鬚。
雲虬澗鹿真逸調,刀名錐利非良圖。不然快作燕市飲,笑撫肉枅眠酒壚。
人吟側景抱凍竹,鶴夢缺月沈枯梧。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中平平。
清澗無波鹿無魄,白雲有根虬有鬚。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雲虬澗鹿真逸調,刀名錐利非良圖。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平仄中,平平平仄平平平。
不然快作燕市飲,笑撫肉枅眠酒壚。 (本聯上句失粘)
仄平仄仄中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七句十一字不合律
8
早秋吳體寄襲美(唐·陸龜蒙)
荒庭古樹只獨倚,敗蟬殘蛩苦相仍。雖然詩膽大如斗,爭奈愁腸牽似繩。
短燭初添蕙幌影,微風漸折蕉衣稜。安得彎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飛鵬。
荒庭古樹只獨倚,敗蟬殘蛩苦相仍。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中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雖然詩膽大如斗,爭奈愁腸牽似繩。
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短燭初添蕙幌影,微風漸折蕉衣稜。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中平中平。
安得彎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飛鵬。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五句九字不合律
9
次韻鮑以道天童育王道中吳體(宋·史浩)
逆雲佛塔金千尋,傍聳滴翠玲瓏岑。春供萬象富遠目,響答兩地紛啼禽。
風摇野幘去復去,露浥乳竇深尤深。奇聲俊逸鮑夫子,蓬社不掛淵明心。
逆雲佛塔金千尋,傍聳滴翠玲瓏岑。 (本聯上句三平尾,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仄平平平,中仄仄仄平平平。
春供萬象富遠目,響答兩地紛啼禽。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風摇野幘去復去,露浥乳竇深尤深。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中平中。
奇聲俊逸鮑夫子,蓬社不掛淵明心。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10
隠巖吳體(宋·李洪)
屋頭日日闖雲山,簿領沉迷肯放閒。一行作吏遽如許,三徑就荒那得還。
綠陰留與後人憩,叢桂時招好客攀。邂逅清泉與白石,岸巾時得洗衰顔。
屋頭日日闖雲山,簿領沉迷肯放閒。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
一行作吏遽如許,三徑就荒那得還。
仄平仄仄仄中仄,平仄仄平中仄平。
綠陰留與後人憩,叢桂時招好客攀。
仄平中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邂逅清泉與白石,岸巾時得洗衰顔。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1
俞伯初見訪示吳體詩既去而江和叔至甚恨相後先也是夕用韻寄二君子(宋·汪炎昶)
一日二子各兩屐,踏碎一徑松花黄。人好禽魚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滌冰雪瑩,笑語欲染烟霞香。癡絕猶嫌不聯袂,此已天幸寬愁腸。
一日二子各兩屐,踏碎一徑松花黄。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人好禽魚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胸次似滌冰雪瑩,笑語欲染烟霞香。 (本聯上句失粘,下句三平尾)
平仄仄仄平仄中,仄仄仄仄平平平。
癡絕猶嫌不聯袂,此已天幸寬愁腸。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仄中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12
夜聞大風感懷賦吳體(宋·陸游)
故都宫闕汙羶腥,原野久稽陳大刑。未須校尉戍西域,先要將軍空朔庭。
意言揮戈可退日,身乃讀書方聚螢。病起窗前髮如雪,夜聞風聲孤涕零。
故都宫闕汙羶腥,原野久稽陳大刑。
仄平平仄中平平,平仄仄平中仄平。
未須校尉戍西域,先要將軍空朔庭 (本聯上句失粘)
仄平仄仄仄平仄,中中平平中 仄中。
意言揮戈可退日,身乃讀書方聚螢。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病起窗前髮如雪,夜聞風聲孤涕零。
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13
吳體寄張季長(宋·陸游)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劍南途路長。平生故人阻携手,萬里一書空斷腸。
人生彊健已難恃,世事變遷那可常。兩家子孫各長大,他年窮達毋相忘。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劍南途路長。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中。
平生故人阻携手,萬里一書空斷腸。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中仄平。
人生彊健已難恃,世事變遷那可常。
平平中仄仄中仄,仄仄仄平中仄平。
兩家子孫各長大,他年窮達毋相忘。 (本聯上句失粘)
仄平仄平仄中仄,平平平仄平平中。
14
司業口占絕句奇甚銓輒用韵和呈效吳體(宋·胡銓)
南山舊說王隠者,北斗今看韓退之。不須覓句花照眼,行見調羹酸著枝。
15
二月丁卯喜雨吳體爲北門留守文潞公作(宋·黄庭堅)
乘輿齋祭甘泉宮,遣使駿奔河岳中。誰與至尊分旰食,北門卧鎮司徒公。
微風不動天如醉,潤物無聲春有功。三十餘年霖雨手,淹留河外作時豐。
乘輿齋祭甘泉宮,遣使駿奔河岳中。(本聯上句三平尾)
中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中。
誰與至尊分旰食,北門卧鎮司徒公。
平仄仄平中仄仄,仄平仄仄中平平。
微風不動天如醉,潤物無聲春有功。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十餘年霖雨手,淹留河外作時豐。
平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16
賓暘來飲秀山予醉小跌次韻爲吳體(宋末元初·方回)
無冰爲水柘爲漿,深入醉鄉心自凉。微官誤身魚中餌,俗士縛禮龜搘床。
未妨賣書笑杜甫,寧能食乳羨張蒼。顛崖仆樹幸無損,當復與君浮萬觴。
無冰爲水柘爲漿,深入醉鄉心自 凉。
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 平仄平。
微官誤身魚中餌,俗士縛禮龜搘床。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平平中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未妨賣書笑杜甫,寧能食乳羨張蒼。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平仄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
顛崖仆樹幸無損,當復與君浮萬觴。
平平仄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仄平。
17
冰崖楊明府德藻携紅酒殽果來飲歸舟獨坐熊皮索筆作字且出示篋中書爲賦吳體(宋末元初·方回)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熊皮端坐雪衣潔,兔穎疾揮葱指長。
琥珀味濃酒溢□,□□價重書盈箱。炰羔剪韭兒輩問,此豈拜石米元章。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本聯上句三平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熊皮端坐雪衣潔,兔穎疾揮葱指長。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中。
琥珀味濃酒溢□,□□價重書盈箱。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平仄仄? ,? 仄仄平平平。
炰羔剪韭兒輩問,此豈拜石米元章。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18
約端午到家復不果賦吳體(宋末元初·方回)
略無一點南來風,日日褰裳泥雨中。端午到家復失約,良辰闕酒非真窮。
世情故宜俗眼白,時事不改戎葵紅。三年爲客可歸矣,亦念兒曹思乃翁。
略無一點南來風,日日褰裳泥雨中。 (本聯上句三平尾)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
端午到家復失約,良辰闕酒非真窮。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世情故宜俗眼白,時事不改戎葵紅。 (本聯上句三仄尾、失粘,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三年爲客可歸矣,亦念兒曹思乃翁。
平平中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中 仄平。
19
飲天慶觀即席賦吳體(宋末元初·方回)
寂靜日月白雲鄉,漂摇湖海厖眉郎。壁間猶見畫龍在,柱表不聞歸鶴翔。
杯酒新竹與同色,爐熏異花無此香。索茗澆渴上馬去,綠樹含雨山蒼凉。
寂靜日月白雲鄉,漂摇湖海厖眉郎。 (本聯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平平。
壁間猶見畫龍在,柱表不聞歸鶴翔。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杯酒新竹與同色,爐熏異花無此香。 (本聯上句失粘)
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索茗澆渴上馬去,綠樹含雨山蒼凉。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20
初冬晴暖歴永康武義金華三縣境賦呉體以紀之(元·洪焱祖)
我行婺女愛平陛,遠勝括山多澗岡。千林桕子凍的皪,数點梅蕚春微茫。
窮簷炙背傲行客,新店當壚多艶粧。薑疇蔗壠不足筭,木綿軋軋霜機張。
我行婺女愛平陛,遠勝括山多澗岡。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
千林桕子凍的皪,数點梅蕚春微茫。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窮簷炙背傲行客,新店當壚多艶粧。
平平仄仄仄中仄,平仄中平平仄平。
薑疇蔗壠不足筭,木綿軋軋霜機張。 (本聯上句三仄尾、失粘)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中。
21
立春吴体(明·荪谷)
江东客里逢立春,节物风光愁杀人。盘中生菜不可食,门前柳条还欲颦。
悠悠西塞独身远,杳杳南国多兵尘。中兴宗社大臣在,怅望涕泪沾衣巾。
江东客里逢立春,节物风光愁杀人。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盘中生菜不可食,门前柳条还欲颦。 (本聯上句三仄尾、失粘)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悠悠西塞独身远,杳杳南国多兵尘。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兴宗社大臣在,怅望涕泪沾衣巾。
中中平仄仄平仄,仄中仄仄平中平。
22
舟中月夜有懷偶效吳體(明·符錫)
北風遙遙吹客舟,凉月下瞰疏幃秋。遲回莎岸虫唧唧,顧盻玉宇鴻悠悠。
日暮晴雲斂海色,天南宿草連芳洲。美人若為成遠別,含情一上江之樓。
北風遙遙吹客舟,凉月下瞰疏幃秋。
仄平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
遲回莎岸虫唧唧,顧盻玉宇鴻悠悠。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中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日暮晴雲斂海色,天南宿草連芳洲。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美人若為成遠別,含情一上江之樓。 (本聯上句失粘,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23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一(明·黄仲昭)
失脚一下蒼苔磯,頓覺世途多險巇。聖代敢言輕去就,時評或恐迷是非。
混雌與雄烏莫辨,隔形吠聲尨曷知。歸來穩坐茅簷下,閒看白雲生翠微。
失脚一下蒼苔磯,頓覺世途多險巇。 (本聯上句三平尾)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聖代敢言輕去就,時評或恐迷是非。
仄仄仄平中仄仄,平中仄仄平仄平。
混雌與雄烏莫辨,隔形吠聲尨曷知。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中。
歸來穩坐茅簷下,閒看白雲生翠微。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 平。
24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二(明·黄仲昭)
媕阿媚世吾所慚,便尋舊隠南山南。寸心靜觀元了了,衆口可笑猶喃喃。
秋風世途雙眼冷,夜雨吟窩孤夢酣。羮有溪魚飯有粟,一飽豈必求肥甘。
媕阿媚世吾所慚,便尋舊隠南山南。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中仄仄平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平。
寸心靜觀元了了,衆口可笑猶喃喃。
仄平仄中平仄仄,仄仄仄仄中平平。
秋風世途雙眼冷,夜雨吟窩孤夢酣。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中平平仄平。
羮有溪魚飯有粟,一飽豈必求肥甘。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25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三(明·黄仲昭)
白日不照吾肺肝,曲學阿世誠何顏。詩書聊堪遺孫子,杞菊亦足供盤餐。
銅山鑄錢彼為得,瓦甕灌畦吾所安。自笑無能成巧宦,只合歸伴沙鷗閒。
白日不照吾肺肝,曲學阿世誠何顏。 (本聯下句三平尾)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平
詩書聊堪遺孫子,杞菊亦足供盤餐。
平平平平中平仄,仄仄仄仄中平平。
銅山鑄錢彼為得,瓦甕灌畦吾所安。
平平仄平仄中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自笑無能成巧宦,只合歸伴沙鷗閒。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中。
26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四(明·黄仲昭)
違心徇禄非吾情,春田夜雨思歸耕。經綸誰能贊化育,出處我豈關重輕。
王侯只如槐蟻夢,詩酒聊尋花鳥盟。勳烈無階上鐘鼎,且免青史遺臭名。
違心徇禄非吾情,春田夜雨思歸耕。 (本聯上句三平尾,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經綸誰能贊化育,出處我豈關重輕。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王侯只如槐蟻夢,詩酒聊尋花鳥盟。
平平仄中平仄中,平仄平平平仄中。
勳烈無階上鐘鼎,且免青史遺臭名。
平仄平平仄平仄,中仄平仄中仄平。
27
秋興效吳體(近現代·寇夢碧)
唐月宋風依舊留,胸中萬卷排無由。老蛟千歲與論古,大白一杯來煮秋。
只見陽烏熄熱阪,尚餘君火燃蕭邱。金銀眩眼障夜氣,蘆白菊黃誰詠謳。
唐月宋風依舊留,胸中萬卷排無由。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仄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平。
老蛟千歲與論古,大白一杯來煮秋。
仄平平仄仄中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只見陽烏熄熱阪,尚餘君火燃蕭邱。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平平平。
金銀眩眼障夜氣,蘆白菊黃誰詠謳。 (本聯上句失粘)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依百度所指为吳体诗
次韵外舅(山谷集下有謝師厚三字)喜王正仲三丈奉詔禱南岳回至襄陽舍驛馬就舟見過三首 其一(宋·黄庭堅)
漢上思見龐德公,別來悲歎事無窮。聲名藉甚漫前日,鬚鬢索然成老翁。
家釀已隨刻漏下,園花更開三四紅。相逢不飲未爲得,聽取百鳥啼匆匆。
漢上思見龐德公,別來悲歎事無窮。
仄仄中仄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
聲名藉甚漫前日,鬚鬢索然成老翁。
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家釀已隨刻漏下,園花更開三四紅。 (本聯上句三仄尾)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相逢不飲未爲得,聽取百鳥啼匆匆。 (本聯下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中仄,中仄仄仄平平平。
。。。
次韵外舅(山谷集下有謝師厚三字)喜王正仲三丈奉詔禱南岳回至襄陽舍驛馬就舟見過三首 其二(宋·黄庭堅)
能來問疾好音傳,蹇步昏花當日痊。烹鯉得書增目力,呼兒扶立候門前。
游談取重慙犀首,居物多贏昧計然。惟有交親等金石,白頭忘義復忘年。
能來問疾好音傳,蹇步昏花當日痊。
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
烹鯉得書增目力,呼兒扶立候門前。
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游談取重慙犀首,居物多贏昧計然。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惟有交親等金石,白頭忘義復忘年。
平仄平中仄平仄,仄平中仄仄中平。
。。。
次韵外舅(山谷集下有謝師厚三字)喜王正仲三丈奉詔禱南岳回至襄陽舍驛馬就舟見過三首 其三(宋·黄庭堅)
語言少味無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燈火詩書如夢寐,麒麟圖畫屬浮雲。
平章息女能爲婦,歡喜兒曹解綴文。憂樂同科惟石友,別離空復數朝曛。
語言少味無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
仄平仄仄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
燈火詩書如夢寐,麒麟圖畫屬浮雲。
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章息女能爲婦,歡喜兒曹解綴文。
平平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憂樂同科惟石友,別離空復數朝曛。
平仄中平平仄仄,仄中中仄仄平平。
。。。
題落星寺四首 其一(宋·黄庭堅)
題注:山谷真蹟前二首題云《題落星寺》,第三首題云《題落星寺嵐漪軒》,第四首題云《往與道純醉卧嵐漪軒夜半取燭題壁間》。又有蜀本石刻前一首題云《落星寺僧請題詩》,而首句作“游空天象有霣墜”,又“晝吟”作“書倚”,“江撼牀”作“波撼牀”,“蜜房”作“蜂房”,“牖戶”作“戶牖”,“青雲梯幾級”作“虛空更幾級”,“瘦藤”作“一藤”。而第四首石刻題作《醉書落星寺壁時與劉道純同飲二僧在焉》。四詩非同時作,後人類聚于此,故詩語有重複,不可指其歲月。
星官游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爲寶坊。詩人晝吟山入座,醉客夜愕江撼牀。
蜜房各自開牖戶,蟻穴或夢封侯王。不知青雲梯幾級,更借瘦藤尋上方。
星官游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爲寶坊。
平平平中平平仄,仄仄仄仄中仄平。
詩人晝吟山入座,醉客夜愕江撼牀。
平平仄中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蜜房各自開牖戶,蟻穴或夢封侯王。 (本聯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不知青雲梯幾級,更借瘦藤尋上方。
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仄平。
。。。
題落星寺四首 其二(宋·黄庭堅)
題注:山谷真蹟前二首題云《題落星寺》,第三首題云《題落星寺嵐漪軒》,第四首題云《往與道純醉卧嵐漪軒夜半取燭題壁間》。又有蜀本石刻前一首題云《落星寺僧請題詩》,而首句作“游空天象有霣墜”,又“晝吟”作“書倚”,“江撼牀”作“波撼牀”,“蜜房”作“蜂房”,“牖戶”作“戶牖”,“青雲梯幾級”作“虛空更幾級”,“瘦藤”作“一藤”。而第四首石刻題作《醉書落星寺壁時與劉道純同飲二僧在焉》。四詩非同時作,後人類聚于此,故詩語有重複,不可指其歲月。
巖巖匡俗先生廬,其下宮亭水所都。北辰九關隔雲雨,南極一星在江湖。
相黏蠔山作居室,竅鑿混沌無完膚。萬鼓舂撞夜濤湧,驪龍莫睡失明珠。
巖巖匡俗先生廬,其下宮亭水所都。 (本聯上句三平尾)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北辰九關隔雲雨,南極一星在江湖。 (本聯上句失粘)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相黏蠔山作居室,竅鑿混沌無完膚。 (本聯下句三平尾)
中平中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萬鼓舂撞夜濤湧,驪龍莫睡失明珠。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題落星寺四首 其三(宋·黄庭堅)
題注:山谷真蹟前二首題云《題落星寺》,第三首題云《題落星寺嵐漪軒》,第四首題云《往與道純醉卧嵐漪軒夜半取燭題壁間》。又有蜀本石刻前一首題云《落星寺僧請題詩》,而首句作“游空天象有霣墜”,又“晝吟”作“書倚”,“江撼牀”作“波撼牀”,“蜜房”作“蜂房”,“牖戶”作“戶牖”,“青雲梯幾級”作“虛空更幾級”,“瘦藤”作“一藤”。而第四首石刻題作《醉書落星寺壁時與劉道純同飲二僧在焉》。四詩非同時作,後人類聚于此,故詩語有重複,不可指其歲月。
落星開士深結屋,龍閣老翁來賦詩①。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
燕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③無人知②。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
按:① 自注:寺僧擇隆作宴坐小軒,爲落星之勝處。
② 自注:僧隆畫甚富,而寒山拾得畫最妙。
③ 原校:一作絕筆
落星開士深結屋,龍閣老翁來賦詩。
仄平平仄中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 (本聯上句三仄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中仄平。
燕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 (本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中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 (本聯上句失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
題落星寺四首 其四(宋·黄庭堅)
題注:山谷真蹟前二首題云《題落星寺》,第三首題云《題落星寺嵐漪軒》,第四首題云《往與道純醉卧嵐漪軒夜半取燭題壁間》。又有蜀本石刻前一首題云《落星寺僧請題詩》,而首句作“游空天象有霣墜”,又“晝吟”作“書倚”,“江撼牀”作“波撼牀”,“蜜房”作“蜂房”,“牖戶”作“戶牖”,“青雲梯幾級”作“虛空更幾級”,“瘦藤”作“一藤”。而第四首石刻題作《醉書落星寺壁時與劉道純同飲二僧在焉》。四詩非同時作,後人類聚于此,故詩語有重複,不可指其歲月。
北風吹倒落星寺,吾與伯倫俱醉眠。螟蛉蜾蠃但癡坐,夜寒南北斗垂天①。
北風吹倒落星寺,吾與伯倫俱醉眠。
仄平中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螟蛉蜾蠃但癡坐,夜寒南北斗垂天。(本聯上句失粘)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贈鄭交(宋·黄庭堅)
題注:山谷有《招清公詩》跋云:草堂鄭交處士隠處,小塘芙蕖盛開。使雞伏鴛鴦卵,與人馴狎不驚畏。老禪延恩長老法安師,懷道遯世,清公少時,蓋依之數年。今觀跋意即此詩,但題不同爾。鄭交字子通,見于山谷書尺及題跋。
高居大士是龍象,草堂丈人非熊羆。不逢壞衲乞香飯,唯見白頭垂釣絲。
鴛鴦終日愛水鏡,菡萏晚風彫舞衣。開徑老禪來煮茗,還尋①密竹逕中歸。
寄黄幾復(宋·黄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①藤。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0 11:5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先生的意思,基本上跟现在很多作者写出以后贴个标签:打油戏作一首意思差不多。你们就不要说这说那的了。

点评

我为什么不说是打油诗呢?因为打油诗有其恢谐特色,不是奇思妙想还写不出。这些伪七律不配。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0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10 11:57
潭州先生的意思,基本上跟现在很多作者写出以后贴个标签:打油戏作一首意思差不多。你们就不要说这说那的了 ...

我为什么不说是打油诗呢?因为打油诗有其恢谐特色,不是奇思妙想还写不出。这些伪七律不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1-10 12: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吴体至今难定为何物,所以《漢語大詞典》之类都不是定义,而是取一家之言。

点评

七言八句顺口溜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0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0 12:21
因吴体至今难定为何物,所以《漢語大詞典》之类都不是定义,而是取一家之言。 ...

七言八句顺口溜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1-10 1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都承认它是有体的。它可能会是七言八句顺口溜吗?杜甫在唐朝名声虽不大,也不会差到这种地步。你注意我分析的情感,人家是有意为之,为了突出悲愤的情感。我知道你是不同意我的拔高,但你也太贬我的杜家兄弟啦

点评

杜公诗在格律上谁敢说他差?不过他要仿俚俗写些顺口溜,诗流还是不屑为之。至于当今,那是一些初写诗为之。他们断不料会与古代顺口溜撞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0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0 12:39
你都承认它是有体的。它可能会是七言八句顺口溜吗?杜甫在唐朝名声虽不大,也不会差到这种地步。你注意我分 ...

杜公诗在格律上谁敢说他差?不过他要仿俚俗写些顺口溜,诗流还是不屑为之。至于当今,那是一些初写诗为之。他们断不料会与古代顺口溜撞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是有意为之,不错,但为了突出悲愤的情感,多数诗看不出。搞笑的倒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