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联轮值首版
精华7598
注册时间2018-1-11
威望48994
金钱183392
贡献103307
轮值首版
中华诗联轮值首版
  
威望- 48994 点
贡献- 103307 次
金钱- 183392 枚
 
|
本帖最后由 文培博博 于 2018-1-20 16:20 编辑
知 青 赋
知青者,知识青年也,新中国的同龄人。与共和国同时期出生,同经磨难;与共和国共挑重担,共创辉煌;历三年自然灾害,牙关紧咬;经十年社会动乱,一度迷惘;最普遍的称呼,工农兵、老三届;最崇拜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最高尚的理想,做红色接班人;最钟爱的服饰,一身绿军装;他们共同的名字——知识青年,他们一样的经历——上山下乡。
知青,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那年头,人无论男女,地不分城乡,凡是初、高中在校生,都是知青;那关口,晒脱一层皮,滚上一身泥,当好新社员,才是好样的。一千七百多万人,把异乡当故乡;一条有家难归路,视故乡为远方。知青的儿童时代,玩的是毽子铁环,沙包石片;吃的是两稀一干,野菜杂粮;穿的是补丁衣服,几兄弟轮流;干的是打老鼠麻雀,做坩埚炼钢;知青的青少年时代,求知的时候停课闹革命,串联四方;就业的时候接受再教育,插队农庄;学的是集体修地球,犁田割麦;唱的是十个样板戏,慷慨激昂;交友的时候文攻武卫,派性复杂;成家的时候物资紧缺,三转一响。知青的性格坚忍、刚毅,经多次折腾而意气风发,历无数考验且乐观向上;知青的品行勤奋、刻苦,受重重压力炼就百折不饶,过艰难险阻更加斗志昂扬。
知青,是最甘于奉献的一代。无论多苦,都急国家之所急,心愿山村杨柳绿;无论多难,都想人民之所想,力挺厂矿捷报香;提薪升级,甘于论资排辈;晚婚晚育,恪守制度规章;子女工作时不包分配,子女上学时学费高昂;子女独立时房价翻番;子女婚嫁时内退下岗;没病的时候,公费医疗;有病的时候,医改走样。他们蒙受了各种磨难,没有喊冤叫屈,没有示威哄抢;他们经历了各种运动,秉承三分正气,奉献二寸柔肠。他们将生命化成廉价的动力,成就了国家的发展,他们将双肩化成上升的阶梯,扶持了儿女的成长。
知青,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明白:所有的苦难,比起二万五千里长征,微不足道;所有的付出,比起先辈们的开国之功,不值褒奖。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会自学成才;他们走进中南海,叱咤风云,成国家栋梁;争钓岛保南海,扬戚家军之勇;反腐败倡廉洁,效周总理之忙;工人增薪农业免税,传惠民生之美;一带一路睦邻友好,谱大团结之章;举红旗,创伟业,阅兵亮剑;迈阔步,蔑强权,促统兴邦。希望寄于未来,拼搏只争朝夕;创文明之根基,谋大业之辉煌。九百万平方之沃野,山川竞秀;五十六勤劳之民族,繁荣兴旺!
知青,是最乐观潇洒的一代。面对反华包围,他们听毛主席话,深挖洞广积粮;应付核弹威胁,他们跟共产党走,备久战抗大荒;改革了下岗了,另谋生路;退休了带孙子,潜心培养;进老年大学,努力学习诗词书画;办社区活动,自找伙伴吹拉弹唱;组团旅游,足迹遍及五洲四海;文艺创作,作品屡登大雅之堂;太极扇广场舞,勤锻炼早起晚睡;新马泰欧美澳,开眼界情绪高昂;广搭社交平台,身体因豁达而健康;炫起中国气派,心情随笑容而开朗。
知青,经过半个世纪的摔打,早已心平气和,相信国家没有亏待自己;
知青,珍惜白发飘飞的日子,永远不甘落后,处处显示中国老年风尚。
有小诗赞曰:
插队乡亲聚一堂,开怀把盏话沧桑。
千年世路沟连坎,四季人生雨共霜。
且把余暇忧国事, 不教烦恼负夕阳。
心中汉柏终滴翠,寄语高山流水长。
(此文是笔者在老知青聚会时的发言稿,陈述对象以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识青年为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