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谐音、借义联分类探讨 —— 都市村夫(2002-06-30) -------------------------------------------------------------------------------- 论点 1、只有整个联意具有双重意思才能称为“双关联” 2、双关联应分为谐音双关联 和 歧义双关联(歧义再分为字词歧义 和 断句歧义) 3、谐音未必都是双关,谐音而不双关可另作一类 4、借义联应另成一类 相关概念 《高级汉语大词典》: 双关 --- 字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含着另一个意思 双关语 --- 有明暗两层含义的话语 歧义 --- 语言文字的意义不确定,有不同的解释 借义 --- ? <恶人谷珠楼>网站〖联格撷珠〗(以下概念有待商榷): 双关法 --- 双关法是巧用汉字的字、音、义的相同相异之差别而形成言此而及彼的语言效果。双关的形式主要有谐音、借义两种。 借义 --- 利用汉语中部分字词有不种含义的特点制联,同时表示两种事物的制联方法乃借义法。 歧义联 --- 出于某种需要而精心构思,不同的断句方式下,联意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相反。这就是利用两读法所制作的楹联。 例举及论证 一、谐音双关自古无可争议: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莲子心中苦(怜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离儿腹内酸)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狗啃河上(和尚)骨 水漂东坡诗(尸) 以上例子中,原联本身具有一层意思,换成谐音后的对联又是一层意思,这是典型的谐音双关联。 二、谐音未必都是双关。 有一类对联,利用了谐音的技巧,但是只有一层意思,例如: 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 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 这样的对联和上面例举的对联有明显不同,原联只是多个药名的罗列,仅按字面联意并不可解,只有换成谐音后的字词,上下联才分别具有完整的意义(人参 - 人生,附子 - 父子,枣仁 - 找人,南枣 - 难找,吴萸 - 毋如,茴香 - 回乡): 生地人生父子当归熟地 找人难找毋如打马回乡 再看下面的绝对: 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此联本身具有一层完整的意思,但是谐音后只是一串独立意义的人名: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子莫,颜回。 由此看出,谐音联完全可以明显地区别为以上两类(谐音双关和谐音非双关)。 三、按《高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意义不确定,有不同解释”称为“歧义”,因此而构成的具有双关语意的对联应称为“歧义双关联”。歧义双关又分为两种类型: (一)字词歧义。利用汉语中部分字词可以双解甚至多解的特点构成的双关联: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竹器店行业联。联中的“虚心”、“劲节”既言竹器,也喻人的品格德行。) 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 (联中“杂种”、“先生”、“正经”、“老子”皆为双解词) (二)断句歧义。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此联暗含两种断句方式,因此联意可作双解: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再举一例,读者自己断句试试: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下面这幅对联和以上例子稍有不同,是由“不作断句和 断句”而构成双层联意: 此屋安能久居(此屋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主人好,不悲伤) 四、关于“借义联” 〖联格撷珠〗中关于“借义”的释义应该属于“歧义”这个词。本人在手边的词典中没有查到“借义”这个词,但我在楹联的收藏整理中发现,有不少楹联巧妙地“借用”了某些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字面所含有的意义。例如: 曹孟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 汉高祖侯封洛阳萧红韩寒 这幅对联中的刘欢、孙悦、萧红、韩寒四个人名不同于上述歧义双关联中的虚心、劲节、正经、老子等字典中能查到双解或多解的词汇,如果不是用在特定的对联中,他们是单独的、确定的人名,不存在可以双解的歧义。此联只有将四个人名按字面解释为刘备欢喜、孙权喜悦、萧何走红、韩信胆寒,方可显出联意,否则联意不可解。因此这类对联只有一层意思,不能归入双关联中,而应另成一类。再举数例典型的借义联,供读者玩赏体会: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白杨林里马识途) 云长先死翼德又亡刘备安徒生哉 公台方殁文远遂降吕布白求恩也 此地诚宜宾住 平生最乐山居 指破纸窗留孔子 面朝锦镜照颜回 愚公移山——岳飞 大禹治水——江革 (禹父治水——江淹) 赤橙黄绿青篮紫七彩以色列 多来米发索啦西一曲安卡拉 以下是借义、谐音综合运用的例子: 小麦已熟父子及早当归 大财未进阿娇权歇半夏 (父子 - 附子,及早 - 芨草,阿娇 - 阿胶,权歇 - 全蝎,以上为谐音;当归、半夏为借义。)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陈皮、防风为借义,半下 - 半夏,纸壳 - 枳壳为谐音) 村前木贼夜牵牛连翘怎过 路上槟榔朝贝母滑石难行 (木贼、牵牛、滑石为借义;翘 - 桥,槟榔 - 宾郎,贝 - 背为谐音) 以上所述,仅为一家之言。欢迎联友提出不同意见。有一点需要说明,就单个字词来说,例如“以色列”,可以说“既为国名,又作以色彩排列之解,因此语带双关”,那么以上所有单个词汇均可如此解释,似乎无可辩驳。因此,本人上述论证均以整个联意而言,由于其中的差异十分明显,所以认为有加以区分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