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7|回复: 24

苏小小墓诗的押韵析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17 07: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17 08:27 编辑

苏小小墓
作者:李贺 (唐)
幽兰露,如啼眼。/十五潸上声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十六铣上声(古韵通押)
...
草如茵,松如盖。/九泰去声
风为裳,水为珮。/十一队去声。(古韵通押)
...
油壁车,夕相待。/十贿上声
冷翠烛,劳光彩。/十贿上声
...
西陵下,/七麌上声
风吹雨。/七麌上声
。。。
多音字辨析:
下 马韻,上声 :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
下 祃韻,去声 :《正韵》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贵下贱。
下 麌韻,上声 :
。。。
多音字辨析:
雨 麌韻,上声 :音羽。《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閒也。
雨 语韻,上声 :
雨 遇韻,去声 :音芋。《集韵》自上而下曰雨。《韵会》风雨之雨上声,雨下之雨去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金钱 +6 贡献 +6 收起 理由
穿越梅嶺 + 6 + 6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09: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麌韻,上声 :
------------
下怎么成了麌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17 10:39 编辑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17 11:27 编辑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 (馬韻)
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 (禡韻)
《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 (麌韻)
《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陳第·古音考》與吳同。
又叶胡佐切,音賀。 (个韻)
《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考證:〔《爾雅·釋訓》下,落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上引康熙字典

点评

雨梦先生怎么也拿后世的叶音去套唐人之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0: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所引为【搜韵--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0:41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 (馬韻)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 ...

雨梦先生怎么也拿后世的叶音去套唐人之诗了

点评

唐音怎么读? 如康熈字典所记都不认可,哪什么字都套不得了。 唐人古风押韵比近体宽松多了,现在拿平水106韵检查唐诗还有通韵之诗,而唐人是按切韵(200多部)以同用来写诗,(或云唐韵),那么诗中韵通押就更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7 10:53
雨梦先生怎么也拿后世的叶音去套唐人之诗了

唐音怎么读?
如康熈字典所记都不认可,哪什么字都套不得了。
唐人古风押韵比近体宽松多了,现在拿平水106韵检查唐诗还有通韵之诗,而唐人是按切韵(200多部)以同用来写诗,(或云唐韵),那么诗中韵通押就更多了。

点评

你说的是这个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论述

〖韵补〗五卷。宋吴棫(约1100一1154)撰。棫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进士,召试馆职不就,绍兴中为太常丞,忤奉桧,出为泉州通判而终,为南宋初经学家、训诂音韵学家,一生对儒学贡献颇多,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辞释音》等著作。本书是宋明以来古音学的创始之作,作者根据音训与古韵文以说明古时韵补,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上补自汉迄宋研究先秦古音之空白,下则影响有清一代之古音研究,故此编实为宋代比较有成就的小学类著作之一,在我国音韵学史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此编的缺点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杂,所引诸书达:五十余种,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旁及张商英伪《三坟》等等莫不征引,故显其书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缺乏条理。另外作者的观点亦有失误之处,如吴氏认为唐韵不可析离,古韵只是唐韵几个韵部的合并或某几部间的相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书的学术价值。自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提出朱熹撰《诗集传》时,即用此书之说后,后世诸儒便皆推崇而鲜有驳难。《四库全书总目》经考证后认为,陈氏之说有失误,朱子所用盖是其《诗补音》中部分观点,而不是此书;另外,朱子注《楚辞》时,亦取用了吴氏《楚辞释音》中的一些材料。对其舛误,明末颐炎武曾为其纠正,成《韵补正》一书,与原书互为表里。今存有明翻刻宋本,不易得见;另有熹靖元年(1522)陈风梧重刊本,分上下二卷;入清,《四库全书》亦给予收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11: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1:02
唐音怎么读?
如康熈字典所记都不认可,哪什么字都套不得了。
唐人古风押韵比近体宽松多了,现在拿平水10 ...

你说的是这个吗
2345截图20180117111902.png

点评

不是这个.地板楼已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吴棫(约1100一1154)撰〖韵补〗的解释,也算"拿后世的叶音去套唐人之诗了"?

点评

但此编的缺点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杂,所引诸书达:五十余种,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旁及张商英伪《三坟》等等莫不征引,故显其书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缺乏条理。另外作者的观点亦有失误之处,如吴氏认为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这个.地板楼已引.

点评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 这样切出来的音就是图中的唐音,跟叶音可没什么关系,跟麌韻也不沾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1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17 11:35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1:25
不是这个.地板楼已引.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

这样切出来的音就是图中的唐音,跟叶音可没什么关系,跟麌韻也不沾边,叶音之说,音韵学界是不承认的,是朱熹想当然想出来的适就上古诗歌的韵读而已

点评

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 (麌韻) 《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陳第·古音考》與吳同。 都为一家之言,不信则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7 11:30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

这样切出来的音就是图中的唐音,跟叶音可没 ...

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 (麌韻)
《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陳第·古音考》與吳同。
都为一家之言,不信则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1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1:22
宋吴棫(约1100一1154)撰〖韵补〗的解释,也算"拿后世的叶音去套唐人之诗了"?

但此编的缺点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杂,所引诸书达:五十余种,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旁及张商英伪《三坟》等等莫不征引,故显其书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缺乏条理。另外作者的观点亦有失误之处,如吴氏认为唐韵不可析离,古韵只是唐韵几个韵部的合并或某几部间的相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书的学术价值。自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提出朱熹撰《诗集传》时,即用此书之说后,后世诸儒便皆推崇而鲜有驳难。《四库全书总目》经考证后认为,陈氏之说有失误,朱子所用盖是其《诗补音》中部分观点,而不是此书;另外,朱子注《楚辞》时,亦取用了吴氏《楚辞释音》中的一些材料。对其舛误,明末颐炎武曾为其纠正,成《韵补正》一书,与原书互为表里。今存有明翻刻宋本,不易得见;另有熹靖元年(1522)陈风梧重刊本,分上下二卷;入清,《四库全书》亦给予收录。

韵补是什么,是作者根据音训与古韵文以说明古时韵的补充,和康熙字典在线相类,什么音都照录,读者自行判断

点评

其实宋词中也有此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8-1-17 1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7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英 发表于 2018-1-17 13:56
如果查不出来就承认是落韵,落韵不是孤韵,落韵是作者的疏忽或错误。孤韵不存在,坚持孤韵的人连什么叫韵  ...

很在理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8-1-17 15: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5: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7 11:47
但此编的缺点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杂,所引诸书达:五十余种,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旁及张商英 ...

其实宋词中也有此现象。

点评

能举些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最后一句不押韵基本不可能。
杂言诗并不一定逢双句必押韵,如沁园春词中有些地方四句才押韵一样。

点评

文镜秘府论中所记载的总不会没根据吧 掷韵者,诗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虑。孤客惊,百愁生。饭蔬箪食乐道,忘饥陋巷不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8 0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5:14
其实宋词中也有此现象。

能举些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8 01: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7 15:18
诗最后一句不押韵基本不可能。
杂言诗并不一定逢双句必押韵,如沁园春词中有些地方四句才押韵一样。 ...

文镜秘府论中所记载的总不会没根据吧

掷韵者,诗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虑。孤客惊,百愁生。饭蔬箪食乐道,忘饥陋巷不疲。

点评

掷韵诗,这种诗两句一换韵,韵脚不断转换,如同被抛来掷去一般,故称“掷韵”。又名“随韵”,古称辘辘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7: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8 01:45
文镜秘府论中所记载的总不会没根据吧

掷韵者,诗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虑。孤客惊,百愁生。 ...

掷韵诗,这种诗两句一换韵,韵脚不断转换,如同被抛来掷去一般,故称“掷韵”。又名“随韵”,古称辘辘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7: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掷韵诗,并非不要求押韵,而是指两句一换韵的诗。至于道和疲为什么不押,还真不好说
1.传抄之误
2.古今读音有异
3.中日读音有异
可参看百度360其它诗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掷韵者,诗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虑。孤客惊,百愁生。饭蔬箪食乐道,忘饥陋巷不疲。

此之谓也。

又曰:不知羞,不肯留。集丽城,夜啼声。出长安,过上兰。指扬都,越江湖。念邯郸,忘朝餐。但好去,莫相虑。

第二首亦为掷韵诗例,即两句一换韵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7: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集韻》或作罷。《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釋文》疲,亦本作罷。

若疲或作罷,则与道通韵了。
。。。
仅供参考,不必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