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26|回复: 77

简评 《戏评旧作》

[复制链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发表于 2018-1-19 15: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声 于 2018-1-20 09:12 编辑

       在本栏见一帖,名曰《戏评旧作》。
      
作者言帖中所载七律是其旧作,又说是悼念他父母的。言其父母均早逝,他后来工作在外,又适逢清明,遂写下了这首诗,诗题:清明六九年于遵义。      
      看了一遍,质疑有三:
      
      
        
      一,”戏评”实为对已故高堂之大不敬。
      如此一首清明悼亡、祭祀诗,所悼所怀是其生身父母,五十年之后,作者在谈及此诗修改过程以及为其冠名之时,居然用的是”戏评”?!不知作者”戏”从何来?也许,作者只考虑了此诗在遣词造句和声韵的润色与调整,没念及内容。但诗歌,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于一首诗的修改,绝不仅仅是字词、声韵的技巧安排,更是意象、形象的艺术创造以及表义、表情的诗心雕龙和
题材、内容的综合构思。      
      对悼念已故双亲之作,对人生情感中最为至上、最为真挚、最为深切以至于最是深入骨髓、最难以忘怀的那份骨肉之情、养育之情,不管时空如何转换,不管岁月怎样冲刷,那敬畏、感恩之情,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
      ”戏评”文中,其实完全未见内容与表达的幽默、诙谐。但作者却硬是将此文冠以”戏评”,实在令人不解。所以无论从题材和行文,读者除了觉得言”戏”很不合适,再是不能不觉得这是一种严重失敬。作者这”嬉戏”要不得,孩童不可,成年人尤不可,识文断字者更是万万不可!
      这个作品和主题是严肃的,恭敬的。君子之态是:”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戒嬉戏、慎礼仪”;或深跪不起,或默哀肃立。
      
       二,旧作改前改后多有败笔。
       对其改前不说了,作者自己已涉及了些,只说改后。
       首联次句”默默相思”,颔联次句”搅归魂”,颈联次句”念友怀乡”,尾联两句”岁月蹉跎人欲老,春风何遣柳阴深”,都有再推敲、再润色之必要。
       尤其颈联次句”念友怀乡一寸心”,是为一大败笔。祭祀悼亡双亲,这是清明节的主题,清明节当然也可以思友,但此篇作者明显是思念缅怀先妣先考,作者在讨论中还特别强调其双亲逝于何年。在这一主题下又提及”乡友”,这是凑句,是游离主旨。而就句法,也没有对上,起码不工。”生离死别”对”念友怀乡”——就结构,是主谓对动宾;就词性,”离”与”别”是动词,”友”与”乡”是名词。格那丁所改次句’”
暮想朝思一寸心”,合主题,也对得上。
       而尾联”岁月蹉跎人欲老”,为赋新诗强说愁,作者那时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吧?”老”从何来?次句”春风何遣柳阴深”,遵义的清明,有”柳荫深”?
       四十年的功力,六十多年浸淫,此诗就改后,当是一首网上中等偏下之作。倘是近年写就,会员还须加倍努力!
      
       三、此作并非”六九”之作。
       按改前作者旧作原句”岁月蹉跎人欲老”来看,二十几岁或未到三十岁的年轻的毕业分配到成都工作的作者,有何阅历在诗中奢谈”蹉跎”和”人之欲老”?常人不会,人生不惑之前,就当代遣词抒怀,似乎都不会使用”欲老”的字样。
       如果此句不是出于硬凑,不是出自对古诗经典的拿来生吞,那解释就只有一个: 此句出卖了作者——已经在客观上显露了此作的时间端倪——并非成于”六九”,或者”八九雁来”、可能”九九耕牛走”、抑或······
       末了说一句,在此帖看到一位名曰绝谷野樵的诗友,他的评论认真入木。看肖像是个老者,话语坦率也礼貌,是相当正常的交流。但戏评作者后来没有耐住性子,突兀大骂:”无知无畏,也不怕丢尽老脸?论联,你未入门也。”——本来还算正常的交流,只此一句,变味了!
       好似敢于面对和敞开自己过去的幼稚,当遇到真批评,叶公真叶公,并非真好龙!      
       虚荣不值一钱!有假大师文某吹六岁能诗,又撰年龄说章太炎是他老师,还言文革诗骂江青,到头来皆成世人笑料。而谩骂,是影响网上交流的最大弊端。


        (附作者原文如下)
           
          戏评旧作
          七律--清明   六九年于遵义
       霏霏细雨过清明,默默相思悄俏増。
       山带远愁遮望眼,树分新色搅归魂。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友怀乡一寸心。
       岁月蹉跎人欲老,春风何遣柳条青?
       年青时,写诗依湘音平仄倒无误,然韵懒翻韵书,依口语而已。
       十年前检查,平仄只有第五句“十年”犯孤平未救。当时是依王力小拗可救可不救。如今只好任之了。

        霏霏细雨过清明【明:八庚】 出韵
        默默相思悄俏増【増:?】 出韵(増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十蒸
        山带远愁遮望眼
        树分新色搅归魂【魂:十三元】 出韵
        生离死别十年梦
        念友怀乡一寸心【心:十二侵】 出韵
        岁月蹉跎人欲老
        春风何遣柳条青【青:九青】 出韵
        检查结果,平仄应无大误,吾爱的平水韵未收增字,查韵府为十蒸韵,此律五韵五部,可谓一塌糊涂,。可自己还认为押得狠哩!

        依此,依平水韵改之:晒之,一笑也。
               清明诗修改版2008
        霏霏细雨过清明,默默相思染袖襟。
        山带远愁遮望眼,树分新色搅归吟。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友怀乡一寸心。
        岁月蹉跎人欲老,春风何遣柳阴深?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5: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下,都是围绕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15: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的有道理。五韵确实不能让通押。另改作中“明”(八庚)与“心”(十二侵)也不是邻韵。估计当时作者对律并不熟悉。

点评

这个作者自己说明了,那时能写就不错了,还管什么押韵  发表于 2018-1-19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15: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只看本身反映出来的情景与情感,与讨论谈身世无关,“围绕文本”,不必拉扯过长。

清明不光是悼念亲人,我每到清明,都会去一位同座同学墓上悼念的。因此只能看诗论诗,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友怀乡一寸心。”从这句看则是“友”了,按上句自己离乡十年,这个朋友也死了十年。如果是悼念亲人,可能就是没到位了,这个只有作者自知,读者不好妄议的,因此作者可以一锤定音。

点评

谈文本,别涉其他。 本人从不违规,厌恶绞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6:46
诗文一起谈,都在文本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5: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721
主题       
6020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教学群交流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2000 点 贡献6575 次 金钱9201 枚
社区QQ达人
收听TA 发消息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9 | 只看该作者
马英 发表于 2018-1-18 10:21
69年那时诗词扫地,能写的这么好相当不错,尤其是对偶。佩服佩服

诚谢,
。。。。
家父1963年,清明时节去世,享年56岁,时槐花满树,满城泛白。今值清明,故有树分新色搅归魂之句。
家母殁于1958年立冬,享年46岁至1969年十载也。生离死别十年梦,念之凄然。
余1965年毕业分配成都,辗转天涯,念友怀乡,寸心何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6: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9 15:45
诗只看本身反映出来的情景与情感,与讨论谈身世无关,“围绕文本”,不必拉扯过长。

清明不光是悼念亲人, ...

诗文一起谈,都在文本中!

点评

谈诗就谈诗,记住教训,别引起新的矛盾,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听不听劝是你的自由。  发表于 2018-1-19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19 16: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搅是败笔,只因为树有新色了就不想回去了?

点评

搅,盲目借鉴。在此诗,此字一过于用力,二起了反作用力。 该是助归心之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6: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9 15:45
诗只看本身反映出来的情景与情感,与讨论谈身世无关,“围绕文本”,不必拉扯过长。

清明不光是悼念亲人, ...

谈文本,别涉其他。
本人从不违规,厌恶绞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16: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19 16:32
搅是败笔,只因为树有新色了就不想回去了?

不是不想回去了,是搅乱了心情。我认为搅字用得非常好。

点评

搅字好。不知诗者,只会乱评。从用韵较乱言,写是按方言押韵的。从诗意言写得不错,是那些口号体不能比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3 12:30
树生新花,静静绽放,哪里就搅扰了作者的归家心情?只能是使他归心更强烈,而不是搅乱了他的归心,用字是否准确,就体现在这些细微处。作者只是对古人的一些用法生搬硬套,并未细察其中的细微区别。比如苏联人采用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1:13
不会吧?你这水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6: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声 于 2018-1-19 19:58 编辑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19 16:32
搅是败笔,只因为树有新色了就不想回去了?

搅,盲目借鉴。在此诗,此字一过于用力,二起了反作用力。此时情感和此句,是归心切切,归心似箭,一切景物物象及其动词,要满足保障这个,要合力合情于此。这个”搅”,是典型的因辞害义。



点评

触,触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19 16: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声 发表于 2018-1-19 16:49
搅,盲目借鉴。在此诗,此字一过于用力,二起了反作用力。
该是助归心之类。 ...

触,触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19 16: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9 16:49
不是不想回去了,是搅乱了心情。我认为搅字用得非常好。

不会吧?你这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16: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19 16:51
不会吧?你这水平?

我的水平自然没你好,但你得理解我不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19 2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1-19 21:14 编辑

郑版主此评才是中肯之评,但愿作者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点评

谢过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19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1-19 21:17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1-19 16:49
不是不想回去了,是搅乱了心情。我认为搅字用得非常好。

树生新花,静静绽放,哪里就搅扰了作者的归家心情?只能是使他归心更强烈,而不是搅乱了他的归心,用字是否准确,就体现在这些细微处。作者只是对古人的一些用法生搬硬套,并未细察其中的细微区别。比如苏联人采用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而毛泽东就没生搬硬套,而是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任何事情要具体分析,不能说古人那样用了,我就可以不分具体情况随便用。

点评

甚好!这是诗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21: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19 21:20 编辑

诗无达诂,各人体念体会不同,都不要勉强。不要说作者不会接受,我都不接受你们的说法呢。你们只能给作者提供参考意见,作者不接受,就到此为止,没有像你们这样穷追不舍的。
总而言之,不要以为自己就是正确的,人家就得接受你的。这样朋友就做的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2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19 21:13
树生新花,静静绽放,哪里就搅扰了作者的归家心情?只能是使他归心更强烈,而不是搅乱了他的归心,用字是 ...

不再与你谈论了,你认为自己正确就正确吧。但我不会接受你的看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停止吧。

点评

刚刚不擅长打圆场,只擅长求收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0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9 21:22
不再与你谈论了,你认为自己正确就正确吧。但我不会接受你的看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停止吧。 ...

刚刚不擅长打圆场,只擅长求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19 20:55
郑版主此评才是中肯之评,但愿作者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谢过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19 21:13
树生新花,静静绽放,哪里就搅扰了作者的归家心情?只能是使他归心更强烈,而不是搅乱了他的归心,用字是 ...

甚好!这是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0 0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20 09:06
刚刚不擅长打圆场,只擅长求收场。

那有强迫作者接受你们意见的道理,你们无礼啦,(不是无理),所以打锣收场,演出结束,别出现足球比赛粉丝践踏悲剧。

点评

难怪你们写得很差还互相捧,原来批评是不被你们允许的。再说批评的人也没强迫你们接受,看看老格都不肯教你,让你也无物可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0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0 0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0 09:31
那有强迫作者接受你们意见的道理,你们无礼啦,(不是无理),所以打锣收场,演出结束,别出现足球比 ...

难怪你们写得很差还互相捧,原来批评是不被你们允许的。再说批评的人也没强迫你们接受,看看老格都不肯教你,让你也无物可受。

点评

唐先生把老格抬出来干吗?是想自我贬低?还是狐假虎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10:28
我们看来不是一路人,以后少来往,你和格老也多亲热巴  发表于 2018-1-20 09:45
谢啦,让他教你吧,你在他培育下一定会和他一个模子倒出来一样O(∩_∩)O哈哈~  发表于 2018-1-20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20 10: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戏说是谈诗意吗?是谈平仄及押韵。为五韵五押一笑也。故第一条纯属瞎说。

点评

你的格律声韵,是空对空吗?只讲几种形式的格律,你当然没的问题。 你是评你的清明怀已故双亲诗用韵,”戏评”,合适吗?如此为文尚且不懂,还乱七八糟的整别的,合适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27

帖子

7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
贡献
219
金钱
274
发表于 2018-1-20 1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20 09:40
难怪你们写得很差还互相捧,原来批评是不被你们允许的。再说批评的人也没强迫你们接受,看看老格都不肯教 ...

唐先生把老格抬出来干吗?是想自我贬低?还是狐假虎威?

点评

你和刚刚都看不上老格,我对你们是用不着借他的,只是说明下关于“接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20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20 14:40 编辑

郑声之评,纯属想当然
1.押韵问题,虽有诗韵合璧一书(线装本),因字太小,从不依此。六五年购诗韵新编,但多依口语。此诗修改才从以颈联痕择韵。首句明属庚,因明与民湘语同音,又在首句,权当衬韵。遵鲁迅言,押大致相近的韵也。
2.创作年代置疑纯属莫须有。旧作久矣,肯定记不清楚,为此还特翻日记,记明为六九年于遵义。原首句为轻风细雨过清明,为避风字重,七三年前改为霏霏。
此诗本不好,只喜颈联而已。哟,又犯众忌了,怀念逝者之诗,居然用喜字,罪过罪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0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学 发表于 2018-1-20 10:28
唐先生把老格抬出来干吗?是想自我贬低?还是狐假虎威?

你和刚刚都看不上老格,我对你们是用不着借他的,只是说明下关于“接受”。

点评

有才我就青眼看,无才你就一边去。提到某人就是傍某人?除非无眼之人。  发表于 2018-1-20 17:46
别为了反对刚刚便去傍格老也,会坏了自己的名声,到时想挽回都无人同情的。该反对的反对,对的就别故意反对了,人格很重要。握手  发表于 2018-1-20 17:33
先生说的不错,一厢情愿的事别干,你借他不肯,也白费力气,你要接受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27

帖子

7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
贡献
219
金钱
274
发表于 2018-1-20 11: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20 11:00
你和刚刚都看不上老格,我对你们是用不着借他的,只是说明下关于“接受”。 ...

先生说的不错,一厢情愿的事别干,你借他不肯,也白费力气,你要接受什么?

点评

任何人的事物只要是对的,都可以借用来说明问题,因人废事可不是好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0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0 11: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学 发表于 2018-1-20 11:23
先生说的不错,一厢情愿的事别干,你借他不肯,也白费力气,你要接受什么? ...

任何人的事物只要是对的,都可以借用来说明问题,因人废事可不是好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5: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0 10:17
此戏说是谈诗意吗?是谈平仄及押韵。为五韵五押一笑也。故第一条纯属瞎说。 ...

你的格律声韵,是空对空吗?只讲几种形式的格律,你当然没的问题。
你是评你的清明怀已故双亲诗用韵,”戏评”,合适吗?如此为文尚且不懂,还乱七八糟的整别的,合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5: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批评,诗词讨论,有两条是根本:一要围绕文本,知无不言,坦率争鸣;二要允许批评,听得进批评,不能急赤白赖,更不能反唇相骂。
这有个素质问题和是否懂文学批评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