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2-12
威望777
金钱2161
贡献1080
金牌会员
 
威望- 777 点
贡献- 1080 次
金钱- 2161 枚

|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8-1-19 23:34 编辑
这个平水韵在古时候推出, 自有进步积极意义。可以说承前启后,为以方块字为纽带各地域语音不同大中华制定一个标准音韵系统。但是古人对发音原理认识不足,只能切韵 反切来大致辨别发音,没有现在的准确科学汉语拼音。民国时候搞出汉语拼音,共和国初期基本完善了汉语拼音体系,但是只对标准国语和后来普通话注音,没有人系统搞出一个针对平水韵系统注音。虽然一个平水韵,由于各地方言不同,对平水韵读音各不一样。而新韵就不存在这样没有注音情况,新韵诗按照《中华大辞典》搞出来的,有明确注音。这样如果学了新韵转学平水韵就遇到一个无法准确掌握发音的问题,也不能比较地学习。所以平水韵就变成哑巴韵,这是平水韵短板。按理说中国不缺语言学家,但是由于国家不提倡搞非标准汉语注音,搞了必然对推广普通话和维持汉语统一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鼓励搞,也不欢迎搞这个平水韵注音。平水韵注音不是一个简单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集合很多古汉语和汉语方言等方面专家一起搞,遇到分歧还一个整合工作。因此平水韵不是某一个人心血来潮就能搞出来,即便搞出来也不会受到广泛承认。所以平水韵依然哑巴韵,短板问题解决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