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3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放翁爱梅成癫若狂(转)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0
贡献
33012
金钱
530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1-22 0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放翁爱梅成癫若狂

作者/张五龙

据《嘉庆扬州志》云:“浮香亭,在泰州旧治藕花州之后,有大梅,秦观诸人唱和黄法曹梅花处也。”黄法曹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他却因为咏梅与几位大诗人联系在一起。他作的咏梅诗得到了秦观、苏轼、苏辙等人的唱和,我们前面分析过苏轼的唱和之作《和秦太虚梅花》,下面我们把秦观和苏辙的和诗也都一并贴出,帮助我们更好地比较东坡和诗的高妙之处。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秦观

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悉绝倒。
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
清泪班班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结子待君来,洗雨梳风为谁好。
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扫。
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天分四时不相贷,孤芳转盼同衰草。
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华向晴昊。

次韵秦观梅花

苏辙

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忽传骚客赋寒梅,感物伤春同懊恼。
江边不识朔风劲,墙头亦有南枝早。
未见素质夜先明,半落清香春更好。
邻家小妇学闲媚,靓妆唯有长眉扫。
孤芳已与飞霞竞,结子仍先百花老。
苦遭横笛乱飞英,不见游人醉芳草。
可怜物性空自知,羞作繁华助芒昊。
如果说林逋爱梅成癖,那么陆游则是爱梅成癫。陆游一生与梅结缘,作诗万首,咏梅上千首,今存160多首咏梅诗、5首咏梅词,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是咏梅诗人中最多的。其《卜算子·咏梅》一词更是咏梅的千古绝唱,刻画了一种坚贞不屈、孤芳自许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形象。继苏轼提出“梅格”说之后,陆游咏梅更是自觉实践,把梅作为抒写人格精神的对象,达到了爱梅成癫若狂的程度。他在《园中绝句》一诗中写道:“梅花重压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后五百年君记取,断无人似放翁颠。”在陆游的咏梅诗词中梅花只是诗人抒写情怀的符号。祖国沦丧、报国无门的苦闷,使得陆游不拘礼法、耽于狂放。他企图在酒中忘怀,在梅前解脱。“老子舞时不用拍,梅花乱插乌巾香。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看梅绝句》表现了自己梅花乱插、酒醉佯狂的狂放形象,并自号“放翁”。正如屈原“纫秋兰以为佩”,秋兰既是诗人排斥幽愤的表现,又是其高尚品格的象征,梅花在陆游的诗里也完全是一种精神寄托,并等同于人格形象。他说:“梅花如高人,妙在一丘壑。林逋语虽工,竟未脱缠缚。”(《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他认为林逋还局限于描写梅花本身,而他直接把梅完全看作是与伯夷叔齐等高人逸士并列的人格,认为梅是“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梅》),“自古情钟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别梅》),表达了对梅的无限景仰之情。清人姚莹在《论诗绝句六十首》其三三中说:“铁马楼船风雪里,中原北望气如虹。平生壮志无人识,却向梅花觅放翁。”认为陆游《书愤》诗中铁马秋风、中原北望“塞上长城空自许”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当时无人理解,陆游只好把满腔忧愤寄托于对“梅格”的日复一日的反复吟咏中,梅几乎成了陆游自恋的对象。

在陆游的笔下,梅花作为一种人格形象,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给我们呈现出一种“醉客”的姿态。如“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梅花绝句》),“把酒梅花下,不觉日既夕”(《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岁月相寻岂有穷,早梅唤醒醉眠翁”(《探梅》),“排日醉过梅落后,通宵吟到雪残时”(《小饮梅花下作》),“老来爱酒剩狂颠,况复梅花到眼边”(《再赋梅花》),“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梅花》),几乎每首咏梅诗作里都与醉酒有关。在诗里“梅花”是与陆游惺惺相惜的知交好友,是诗人可以托付心事、互相倾诉的对象。那么,陆游为什么对梅花如此看重呢?固然因为前人赋予梅花那些高洁的情操,还因为“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樽前说故乡”。宋室南渡,大片祖国河山沦陷金兵铁蹄之下,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临安绝句》),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报国无门的愤懑无处倾诉,只能借酒浇愁,寄托于梅花,抒发自己的心声。

梅花

陆游

月地云阶暗断肠,知心谁解赏孤芳。
相逢只怪影亦好,归去始惊身染香。
渡口耐寒窥净绿,桥边凝怨立昏黄。
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樽前说故乡。

此诗首联即带有很强的主观情感,把梅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断肠”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愤,所以问“谁解赏孤芳”,“孤芳”也是历代诗人咏梅赋予梅花的一个意蕴。此前已出现“孤艳”“孤芳”等词,如王安石《梅花》:“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苏辙《梅花诗》:“孤芳已与飞霞竞,结子仍先百花老。”而《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可以说把梅的这种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的品格写到了极致。颔联承袭林逋“疏影”“暗香”两大经典特征,并翻出新意,写与梅相逢那种爱梅连影也觉得好的情怀,而与梅相处暗受影响“身染香”,一“惊”字写出那种意外的惊喜。颈联“耐寒”“凝怨”进一步写出梅之不屈、忧愤。尾联点明主旨,写与梅相互慰藉,抒发了对故国的强烈思念之情。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为知遇至交。范成大也是非常爱梅之人,在石湖玉雪坡(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种植梅花数百本,并购买南边王家旧宅七十多间,悉数拆除种植梅花,以供研究赏玩之用,并著有《梅谱》一书,这是最早研究梅的学术专著,搜集梅花品种达12种之多,有“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杏梅”、“鸳鸯梅”等等。由此可见,宋代在林逋、苏轼等人的影响下,文人雅士赏玩梅的幽姿、崇尚梅的品格,写下大量咏梅诗词,梅文化蔚为大观。陆游与范成大多有交往酬唱,感情甚笃,同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余二人为尤袤、杨万里),都是力主北伐抗金的主战派,然而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此诗应写于这一时期,可见放翁强烈的故国之思和报国无门的愤懑。他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当他1192年读到范成大于宋孝宗赵玮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时所作的日记《揽辔录》后,感慨万端写下《夜读范致能揽辔录》:“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这既是对范成大爱国精神的惺惺相惜,也是对自己遭遇的深沉感喟。

陆游除了爱梅成癫,其《梅花绝句》更是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惊世骇俗的形象。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此诗化用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句,极写其对梅花之喜爱。此诗乃陆游于嘉泰二年(1202)春作于山阴,时年78岁,闲居在家。我们知道,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晚年念念不忘收复北方沦丧国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临终《示儿》都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为何在他78岁高龄要说“一树梅花一放翁”呢?请看诗的首句,写梅花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绽放,次句写诗人放眼四顾,树树梅花开遍山野,犹如山中落满了皑皑的白雪,极为壮观。此二句就给我们展现出梅花不畏严寒、果敢独立的气势,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陆游念念不忘收复河山的爱国情怀的写照。结合早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高自许,“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有一种“谁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身千亿”这一夸张手法,极言其多,给我们呈现一种漫山遍野梅花傲霜斗雪的壮丽景象,也包含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乐观主义精神。读陆游咏梅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的主观情感,我们几乎可以说:梅即放翁,放翁即梅。
附:陆游咏梅诗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倚桥临水似催诗,戏伴鹅黄上柳丝。
万里西湖惊断梦,二年东阁忆幽期。
插瓶直欲连全树,簪帽凭谁拣好枝?
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

梅花

老厌纷纷渐鲜欢,爱花聊复客江干。
月中欲与人争瘦,雪後偷凭笛诉寒。
野艇幽寻惊岁晚,纱巾乱插醉更阑。
尤怜心事凄凉甚,结子青青亦带酸。

探梅

岁月相寻岂有穷,早梅唤醒醉眠翁。
坐中酒量人人别,花底春风处处同。
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阳红。
锦囊空复残诗在,分付悲欢一梦中。

别梅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
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
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
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忆梅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
眼高懒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
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
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醾在酒杯。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0
贡献
33012
金钱
530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6: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下午好,写这篇文章的是我一个微信好友,人很低调。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9
贡献
5537
金钱
1013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2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8-1-22 17:14 编辑

唐婉到底是被陆游逼死的,还是病死的??
楼主:yinghuayicu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陆游的钗头凤流传至今。大家都说是因为陆游写了那首词,让唐婉感伤才郁郁而终。

  可是这合理吗?有人站在唐婉的角度想过么?被前夫抛弃,好不容易再嫁有了新的更好的人生,前夫又在公共场合以怀念她的名义写下那样一首词,传得沸沸扬扬,就算在现代,现夫有面子可言??而在对女性远为严苛的宋代,一个女人还能活得下去??更可怕的是一年后传说她写诗应和了??可能吗?反正我那时看到钗头凤的故事时就好奇地在想,那倒霉的现夫赵士程还怎么见人,自己妻子和别的男人是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主角,那他呢?男配炮灰小丑?

  让我们来看看唐婉的后夫赵士程的身份---宋朝宗室,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妥妥的高富帅,会愿意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唐婉为妻,可见对她是真心喜欢的,唐婉会为了一个早就抛弃了她,已经跟现妻孩子都生了两个的前夫“郁郁而终”么??逗不逗?

  所以唐婉的死,我更倾向于是被陆游那首诗逼死的,自古人言可畏,陆游那首鼎鼎大名的诗出来后,就算赵士程愿意忍受众人的异样眼光和嘲笑对唐婉不离不弃,南宋宗室颜面何存?唐婉自己又如何面对别人的眼光?她真的那么爱陆游爱到为他死的地步,为什么被休弃的时候还活得好好的,陆游的诗出来后就死了呢?陆游这样听了老娘一句话就能抛弃妻子的男人,真的值得唐婉为他死么?
@虞孤晴 1楼 2015-07-26 09:48
  。。。放现代就是渣男
  ------------------------------

  其实我总觉得,唐婉要是一直没再嫁,或者嫁得不好,陆游根本不会写这首词,只是因为唐婉被休后嫁的很好,嫁给了宗室,陆游又后悔了,于是自作多情地写了这首词抒发感情,却根本没考虑过会对唐婉有什么可怕的影响。

  关于这事还有个说法就是,赵士程看到这首词后,被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主动跟唐婉离婚,希望她跟陆游再续前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再续什么前缘??做陆游的小妾么?没错,唐婉还是他老婆的时候也没见他多珍惜唐婉,母亲稍微一逼马上就妥协了,等到唐婉嫁了更好的人,又各种怀念写诗缠绵悱恻,写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现妻??有没有想过这首诗传诵出去后唐婉一个女人家会不会被人认为不守妇道以后怎么做人。

  感觉很多诗人,或者说文人,人品都不怎么样,很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