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0|回复: 18

推广普通话韵的法律依据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2 15: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8-1-22 16:02 编辑

家推广普通话是有一系列法律依据的。在推广普通话同时也是推广普通话韵。可以说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也是推广普通话韵法律依据。下面把有关普通话韵法律依据列出来,可以看出推广普通话韵是坚定国家意志,是全民法律共识,是当代人历史使命,也是诗词发展必然方向。新韵,中华十四韵,都是普通话韵。因为有了法律依据,新韵早就该扬眉吐气而非寄人篱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名共和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规范汉字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22 16:1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是怎么推广并坚持下来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唐代律诗达到巅峰。
二是律诗纳入科举考试,并以平水韵为科举用韵。
     不具备这两条,任何韵都不能深入知识分子之心,当今新韵推广这两条都不具备,一是律诗创作跌入谷底,二是高考中并不考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发表于 2018-1-22 16: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2 16:10
平水韵是怎么推广并坚持下来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唐代律诗达到巅峰。
二是律诗纳入科举考试,并以 ...

第一条是想揩油,第二条是被强奸。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条:大汉民族情节。
新韵一时难于推开,只一个私字在作怪。
高考快考诗词了,高中语文新课标在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2 16: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一亡汉脉断,神州万里杂胡声。
今人只说普通话,平水家音何处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发表于 2018-1-22 16: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者归来 于 2018-1-22 20:53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2 16:33
南宋一亡汉脉断,神州万里杂胡声。
今人只说普通话,平水家音何处听?

只为九州成一统,驱除鞑虏始成空。
而今多少南蛮客,也到黄陵拜祖宗。


点评

明显声宗不押韵,偏偏新韵不区分。 谐和汉韵原非此,吟者还须细细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2 19: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者归来 发表于 2018-1-22 16:54
只为九州成一统,驱除鞑虏乃绝声。
而今多少南蛮客,也到黄陵拜祖宗。

明显声宗不押韵,偏偏新韵不区分。
谐和汉韵原非此,吟者还须细细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发表于 2018-1-22 2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2 19:18
明显声宗不押韵,偏偏新韵不区分。
谐和汉韵原非此,吟者还须细细吟。

呵呵,这里不过是为尊重历史事实罢了,说孙中山呢。
eng、ong通押其实在两可之间,个人主张分开为宜,合用也未尝不可。先声既如此说,那就换个字眼儿,绝声换成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1-22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22 21:0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1-22 20:44
所引文书没见到一个“诗”字,奇怪。

赞同,贝尔先生也是火急乱搬兵,不看看法律条文是说啥的,难道唱京剧也要改普通话?说理不是这么个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1-22 21: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1-22 2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22 21: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22 21:26 编辑

用什么韵写诗,不能反对,这是创作自由。问题是用古韵写的诗,人家用普通话来读,会发生出律出韵的问题?作者写诗打算自己看,怎么写用什么韵都可以。广大诗词爱好者,你们写的诗词,打算自己看,还是给别人和后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22 21: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没有搞清楚新韵和中华新韵的韵字还是同古韵一样的,换汤没换药,用普通话来读,还是要出韵出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23 1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用古韵,用普通话来读,如诗句出律问题不大,可称此诗乃古诗,与平仄格律无关也。如果出韵了,则无药可救?这才是致命的硬伤。同一韵部的韵字押韵,用普通话来读,全不合韵,读来令人生厌!用古韵写诗的作者,可自己用普通话读读自已的诗作,感觉好听吗?如果不押韵,就不像诗,不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1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4
贡献
23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1-24 1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不用现在读来不押韵的字,如十三元、开回互押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发表于 2018-1-24 1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蒙山下客 发表于 2018-1-24 12:16
我从不用现在读来不押韵的字,如十三元、开回互押等。

那又如何?那就是中古平水韵了吗?
岂止是入声字那么简单,现今各地方言诸多声母、韵母、声调都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24 1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蒙山下客 发表于 2018-1-24 12:16
我从不用现在读来不押韵的字,如十三元、开回互押等。

读者读诗第一步就是押韵不押韵,不押韵不上口就不读下去了?说这也叫诗?

点评

这可以不叫诗。但要怎样才叫诗呢?你总不能把旧韵平仄布顶在新声头上就好看了吧?你总得有自己的化妆好比阴平阳平的使用吧?自己有这个姿色为什么要用别人用过的布把它遮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4 1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1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4
贡献
23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1-24 1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24 12:29
读者读诗第一步就是押韵不押韵,不押韵不上口就不读下去了?说这也叫诗? ...

这可以不叫诗。但要怎样才叫诗呢?你总不能把旧韵平仄布顶在新声头上就好看了吧?你总得有自己的化妆好比阴平阳平的使用吧?自己有这个姿色为什么要用别人用过的布把它遮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24 1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蒙山下客 发表于 2018-1-24 12:43
这可以不叫诗。但要怎样才叫诗呢?你总不能把旧韵平仄布顶在新声头上就好看了吧?你总得有自己的化妆好比 ...

我回复里说的话是形容读者会说:不押韵的诗不想看了,不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