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71|回复: 29

古风学院楹联十二期绿云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077

帖子

97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1
贡献
1548
金钱
5890
发表于 2018-1-27 16: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 、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自己原创。

  截止时间:2018年2月28日
审核人:月亮公主老师   有女如玉老师

0

主题

98

帖子

5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
贡献
158
金钱
219
发表于 2018-2-22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鹊 于 2018-3-28 18:50 编辑

学联的一点感想和收获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弹指一挥间,我们即将十二期楹联班毕业,回首一年多的学习,感慨万千,首先感谢东风校长!给了我们一个传承国粹楹联文化的平台,更应该感谢的是古风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
        我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对联,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系统的学习,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了古风学校,在这里使我感受到古风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们无私奉献精神,增强了我在古风长期学习下去的信心,下面就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分享如下。
一、对联首先要知道对联的六要素,然后看到一个出句要进行析联,析联就是找出出句所要表达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次的意思,出句析联到位有利于找到切入点和关联点从而对出下句。所以析联是对联的重中之重。大家想学好对联,那么析联是必须的一步,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对学联非常困难,下面我举例说明:


1、箫声凉月色z


这里的箫声,可以是听见或者是在吹箫,那么,是谁在吹箫或者是谁听见吹箫呢?是出句的人,是我,要把自己融入到出句里。可能有人会问了箫声怎么能吹凉月色?那不是扯淡吗。是呀,箫为什么吹凉了月色呢?老师讲过,一切物语皆情语,是吹箫的人或者是听见吹箫的人的心境是凉的,心随境转,境随心变。因为吹箫的人的心是凉的,心里有什么,那么,他看见的就是什么,这里的吹凉月色,把物赋予了人的感情,我们反过来看一切情语皆物语。
那么,吹箫的人为什么会心凉了,才会感觉月色也凉?说明吹箫的人有心事,是什么心事让吹箫的人心里凉,这就需要大家给出句一个回答,去延伸,补充吹箫人为什么心是凉的,也许是思乡,或许是想他或者她,或者是怀才不遇,都可以。只要你的回答,经得起推敲,就行。


出句有月色说明是晚上,对句的时候要应景,如果你对阳光或是雨雪就隔景了。


1、箫声凉月色z
      白发叹深更
我在深更,回扣月色,晚上,


1、箫声凉月色z
     杯酒忆谁人


我不回扣,也可以,


1:箫声凉月色z
    浊酒慰孤怀


我们在看下面的对句:
1、箫声凉月色z
       浊泪湿红笺
因为是出句冷色调所以尽量不用红,前面浊酒后面红笺这样这个句子前后就断了,所以不行。


用物象去暗示,比直接说出来,更给人想象空间
1:箫声凉月色=
   旧事上弯眉


   箫声凉月色=   
   别绪上心头                                                                                                   
二、初学对联不能急噪,首先对句时不能对字看到去对来,花对柳,这样对出的句呆板凝滞。我们是学流水对的所以对句一定要有流转,注意虚词和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对联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这是校长经常说的六字真言。


几行旧字读来痛


谁把旧字读来痛?为什么 把旧字读来痛   是怀念过去?为什么怀念过去?应该是当初的美好,对吧。读来痛,说明什么啊?说明难以忘记,因为难以忘记,才会时过境迁,依然读来痛,按照这个思路对句就有了。


几行旧字读来痛
那段深情忘却难


几行旧字读来痛
那个破人忘却难


几行旧字读来痛
那段深情抛却难


几行旧字读来痛—
那份痴情忘却难


找到切入点对句就不难了。
三、融会贯通
我们来联班重点是学意境联流水对,而流水对是楹联中最高级最难学的一种对联技法。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流水对。流水对就是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是一句分成两句来说,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递进和转折的关系。
     对句时思路要清晰才能有灵性,表达出来的文字才会要有灵气。比如如东风老师的联


一纸幽怀燃到痛【东风】
经年苦楚立成崖【东风】


安居草舍拥诗酒(朵朵)
闲种梅花养性情(再嫁东风)


春色一壶谁醉(朵朵)
莺声几处耳闻(再嫁东风)


是不是特别的美?上下两句表达一个意思,这就是意境联流水对。


下面是我在古风学习期间对的句,不是很好,还在学习中分享给同学们。


清樽浮绿蚁(云鹊)
娇面点梅花(云鹊)


树影因秋减(云鹊)
乡愁与日增(云鹊)


万里春山绿(云鹊)
千枝翠鸟喧(云鹊)


无花落在窗台上(云鹊)
有憾凝于眉宇间(云鹊)
任影孤于四月天(云鹊)


吹酒蓬门聚「芮玉」
弄箫月下欢(云鹊)


春水桥头曾赠柳【白衣】
桃花巷里又思君(云鹊)


细数流年,悲欢参半
漫斟往事,得失几何


别院横琴花解语【相忘】
异乡把盏月知心(云鹊)


寻方净土埋名姓(云鹊)
种亩梅花远是非(云鹊)


诗心囊日月(云鹊)
素笔写春秋(云鹊)
以上就是我学联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敬请老师斧正。

总知学好联还要多读古诗,多练出对句,勤能补拙,就说这些,再次感谢古风全体老师,班委,班主任,班组长,在这一年多有你们的指导呵护,让我在楹联文化上提高很多!感谢你们!

点评

修改后合格  发表于 2018-3-28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4

帖子

1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4
贡献
418
金钱
595
发表于 2018-2-22 21: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铃。 于 2018-3-30 19:55 编辑

绿云03-青竹铃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绿云03-竹铃

          时光匆匆,眼间,古风十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时间,眼看着就要毕业了,心情有些激动。激动之余,再回顾这一年来的所学,感觉收获颇多。尽管在进古风之前有接触过诗词,可是对于楹联却是知之甚少,这一年走来,在老师们的精心教(指)导下,对于联算是有了一些深刻的了解。


    就拿词性结构来说吧,在进古风之前,我所接触的诗词学院没有就对词性结构这一有着重的讲解,就是简明意赅的说“物对物,非物对非物”。所以在词性结构这一块,尤其是结构方面,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通过在古风这一年来的学习,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与理解。


   
         那什么是词性呢?
         词性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也是对联的独特魅力,诗词(除了律诗和有对偶要求的词以外)可以不论词性,但是对于对联,如果也不讲词性的话,那就失去对联的意义了。


        下面就我所了解的一些关于词性结构方面的知识再回顾一下,顺便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词性: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而现代汉语对词性则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A.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又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B.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词组和结构


        对联要对仗工整,这就要用到词性结构知识,我们领会了短语知识,也就能领会词性结构了。


        短语:词和词组合起来,就构成短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组)


   其次,是词组和结构。如果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词组。词组的语法结构共分为五类: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


   这里整理了五个公式,便于掌握其词组结构,因为这在对联里是常用的,如果把握了,就不怕任何复杂的句子。


         1. 主谓结构:一般是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为多。
如:地震(名词+动词)、你来、性急(名词+形容词)、春风得意、鸟兽飞腾等。


         2. 并列结构:一般的同类词性组成
    如:声音、天地、恩怨。都是名词并列。
   又如:好歹、美丽、难易。都是形容词并列。
再如:飞腾、 歌唱、学习、兴亡。都是动词并列。
   他们的特点: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或同是动词等。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所构成。


        3. 偏正结构:一般是名词或形容词+名词或动词
    如:春风、晴空、铁路(名词+名词,虽都是名词,但铁字是用来修饰路的,铁修建成的路,铁为辅,路为主)、
    雪白、白云(形容词+名词,白色的云,白修饰云,云为主)。
    狂欢、微笑(形容词+动词。轻笑,微字修饰笑,笑为主)。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前是偏义(修饰词),后是正义(中心词)。


           4、动宾结构:一般是动词+名词为多。
    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组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如:游鱼、写字、看书、吟诗等。


           5、动补结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为多。
    又称补充式,就是将后词来补充前词。


  如:鼓足、提高、答的好、交代清楚、看清、费尽、喝完等等。  


           这五个结构是词组结构,也就是对联中的小结构。


           分享到这里,那就必须还得说说对联结构的对应规则了。


            对联结构的对应规则:什么是对联结构的对应规则呢?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每个词组的结构和整个联句的句式结构应相同,简称为“结构相称”。 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等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 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 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等等。


                如:送祥和旧岁;迎幸福新春。此联大结构属动宾结构。


                又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此联属并列结构。


                现在用我自己的一副成联分析一下它的结构,看是如何进行对仗的:

    江西龙虎山
         波光微漾,九曲泸溪青嶂绕。【青竹铃】

         石窟半开,千年崖墓白云浮。【青竹铃】


波光/微漾,九曲/泸溪//青嶂/绕。
名名/形动,数量/名名//形名/动。
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动。
主谓结构,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
      


石窟/半开,千年/崖墓//白云/浮。
名名/形动,数量/名名//形名/动。
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动。
主谓结构, 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   
       




                                                            再看看我的另一幅成联:

古风学院学习一年有感


            初写楹联,未曾想下笔词穷,谋篇意浅,犹恼书到用时方觉少。【青竹铃】


            勤攻课业,幸才能以奇出彩,于景融情,甚感玉经琢过始为精。【青竹铃】


       这一副成联词性、结构都正确无误,而美中不足的是领字后面的词的节律安排有误。


                   这是十二期的总评阅老师给的评语。下面是老师指出的错误地方:


初写楹联,未曾想【仄】 下笔【仄】 词穷【平】,谋篇 意浅,犹恼 书到 用时 方觉 少。

勤攻课业,幸才能【平】 以奇【平】 出彩【仄】,于景 融情,甚感 玉经 琢过 始为 精。

...未曾想【仄】下笔【仄】词穷【平】...上联想字处应用平声字,就做到了平仄交替。


          ...幸才能【平】以奇【平】出彩【仄】...下联能字处应用仄声字,这样也就做到了平仄交替。


   关于领字的平仄安排我自己也查找了资料佑证,资料显示:关于领字的平仄楹联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领字的平仄要求严;另一种意见是领字也要讲平仄。余德泉先生在《对联格律·对联谱》中提出,领字的平仄有两种情况,一是领字与其统管 联句(不管有多少句领字都只与其与之相连的一句)合在一起安排平仄;另一种是单独安排平仄。笔者以为,对联既然要讲平 仄,而领字是对联中的一个部件,一个相当重要的部件,当然不能不讲平仄,而且应和她相连的联句统一考虑安排平仄。这样就使领字和联句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起来会更舒畅。


   这段话我觉得笔者的观点非常有理,于是在老师的点评讲解下,再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得出一个自己结论:那就是不管领字的平仄应该按哪种情况去安排,本人秉着做到联句的节奏点的平仄交替的规则,把领字与其相连的联句统一考虑安排平仄。至少这样不会有争议对吧。

   而这联《古风学院学习一年有感经老师指出其他不足后,然后再修改


                                                               古风学院学习一年有感

  初写楹联,谁知下笔词穷,谋篇意浅,书到用时方觉少。【青竹铃】

  勤攻课业,自是以奇出彩,于景融情,玉经琢过始为精。【青竹铃】

   以上是我在学习方面的一些收获,当然还有更多,比如对联的六要素、对联的八大关系,对联的三多四心等等。比如师生情,同学间的友情等等。总之我在古风收获很多很多,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古风校长再嫁东风老师,感谢他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感谢各位老师、评阅老师无私的奉献,感谢绿云组的组长以及各位同学们的相互鼓励。 希望大家在诗词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下面是一副我的对句联以及一副我的自勉成联,以此作为一年来的学习见证,以及自我鼓励。


家声不老耕读处【再嫁东风】
学术依承汉晋期【青竹铃】



自勉

水性清明为益友【青竹铃】

竹心坚忍作良师【青竹铃】


点评

此论文合格  发表于 2018-3-27 14:36
成联:古风学院学习有感,下比首分句的功改攻。  发表于 2018-3-27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5

帖子

1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4
贡献
270
金钱
404
发表于 2018-2-22 2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笔天涯 于 2018-3-12 19:25 编辑

毕业论文


尊敬的校长  各位老师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时光匆匆而过,往事历历在目,来到古风联班学联也近一年,在这近一年里里:与各位老师及同学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包括老师们的严厉、关爱、包容、无私的奉献与付出……也有同学们的支持、理解、互助与欢笑……


        如今我们终于要毕业了,我且将我个人的心得简约分享如下:
        古风:在整个网络学校,可谓是声名远播,记得我当初来古风之前,也是早有耳闻,只恨无缘入校,因为我不知如何进来 ,后来是因一网友【月疑眸】的推荐,很荣幸进了古风,使我知道了什么叫流水对,结识了各位老师同学们,谢谢你们这一路的相伴  让我学到了很多 ,虽然没有其他同学进步的那么快, 但起码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 给出句对句打牢了坚实的基础。取得的这些成果跟各位老师辛勤教导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真诚滴说声谢谢  老师你们辛苦了!(90度大鞠躬)
好了!下面我就跟大家粗浅的谈谈我对流水的认识和理解  我是零基础的学员  我的论文就从基础下手了

      一.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出句人的意境中,使得上下句融为一体,对句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之后呢.这样整个句子连贯起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流水对在逻辑上是有区别的,在这我就用古风学院总结出来的八种逻辑关系来说明流水对是怎么融为一体后  使上下句离开谁都不会成为完整的一副联


1.因果关系  因为这情况  引起那种结果

因有良师勤辅导【天涯】
方来妙句总成全

因为有诗书常伴我   所以才无块垒乱心扉

2.目的关系
抽身欲做逃名客【联友】
从此甘为采菊人

3.转折关系   现在是这样却变成那样
欲访香闺愁撬锁【天涯】
哪知小妹拒开门【天涯】

4.条件关系  需要如何做才能得到啥
幸有书香常伴我【联友】
才能拙笔尽生花【听琴】

5.选择关系  想这样做不那样做
宁让春风从眼过【天涯】
不将志向共花眠【天涯】

6.假设关系  假如这样做(或这种情况)会发生啥结果
若教眼底无离恨【老师】
只有心中了俗尘【天涯】

7.递进关系  在上联的情景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事情
此去梅山修我骨【天涯】
但求雪韵化尘心【天涯】

8.顺承关系  上联动作产生接下来下联产生什么动作

转身错把红颜负【天涯】
何日才将玉手牵【天涯】

以上这八种关系的对句就是流水对的魅力,用恰当的连词串连起来,使上下句紧密结合至此关系不可分割 ,这就是我理解的流水对,  足以让我痴迷。



        二.好句需打牢基础
  想对好流水对必须必须牢记六要素,那么.六要素有哪些呢?

1.字数相等
2.平仄相替
3.结构相称
4.词性对品
5.内容相关
6.节奏合拍
这些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不然你的意再好,平仄、词性、结构、节奏都不对,也不算对联 在这再一一举例说明一下。

1.字数相等  这就不说了  大家都会数数  上联七言联  下句不可能对五言

2.平仄相替  古风提倡出句仄收尾 对句平收尾  上下句节奏点(即二四六点)上的平仄相互交替
例如:
爱此湖山无染墨【联友】
仄仄平平平仄仄
抛他名利有何妨【东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3.结构相称  就是说动宾对动宾,  偏正对偏正 例如:
半窗/梅影/入/诗眼【联友】
偏正偏正  动  偏正
一砚/春风/到/我家【东风】
偏正 偏正 动 偏正

4.词性对品  是指上下句对等的词必须相同词性 例如:
春风/入案/寻/香句【联友】
名名  动名  动 形名
青鸟/临窗/递/好音【东风】
名名 动名  动  形名

5.内容相关
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联意)应当关联,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下联的语句在节奏点上保持一致例如:


6.节奏相合
误将/春色/诗中/锁
错把/桃花/梦里/开
上联是2221的节奏,下联同样是2221的节奏,那么这节奏是一致的 .若对成
错把/桃花/开/梦里  
那么下联就成了2212了,他的节奏就不合拍了


总言而之:得要有恒心,耐心、虚心;

有恒心能让我们锁定目标;有耐心能让我们慢慢捉摸,选出合适的字词,如果没有耐心,随意而出,得出的结果总让人不如意,虚心能使人进步,所以得虚心,因此种种:我们就离不开多看、多听、多练、多分析理解,才能得学有所成,不然只是徒劳无功
这就是我学联的心德与感悟之简介,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小成果


        三.我的小成果
.在这我把我曾经的练习拿出来,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挑几个像样的   望各位老师扶正

(1)长短句赏析
四围山气添诗境【联友】
一剪梅香动我怀【东风】

赏析:四面群山妙手裁,
又如仙圣赴瑶台。
添诗境,动我怀,
梅香一缕扑门来。


(2)我的出句:

春深山叠翠==

飞流抛碎玉==

星兵勤布阵==

欲访香闺愁撬锁==

执笔方知才识少==

一醉方知心未淡==

春放租金秋纳税==

芳心暗许秋波送==

酒入愁肠,且放伤心事==

拆扇开屏,万朵桃花笑==

墨海行舟,历尽春秋无彼岸==


(3)对句

来者皆斟酒【龍庭】
诚心广结缘【天涯】

醉酒老翁行八步【小生】
好心小子借双肩【天涯】

夏覆浓荫藏鸟语【五五】
风推碧浪赐诗情【天涯】

料是情深难下笔【群友】
唯求日久自成书【天涯】

总是闲言伤你我【群友】
皆因见解各东西【天涯】

耕诗每每一壶酒【群友】
获韵常常那份缘【天涯】

鸡斗蜈蚣张铁爪【群友】
狗欺兔子动钢牙【天涯】

小盏闲斟诗慢品【群友】
春心甚慰意悠闲【天涯】

入目青丝闲钓月【群友】
沿江碧水又调弦【天涯】

重逢小径双飞燕【群友】
已负寒冬一剪梅【天涯】

欣逢老友棋开局【群友】
穷出新招子落盘【天涯】


(4)成联:

梅花【落笔天涯】

独占高枝凭傲骨
欣逢瑞雪不争春


题图:(柳钓荷塘月)【落笔天涯】

露献晶珠荷举盏
风弹劲曲柳调弦


题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对弈时的情景【落笔天涯】

星挥大阵棋开局
雷出奇招雨覆盘


猪【落笔天涯】

自古贪吃,生前尽享人间宠;(今)
由来好睡,死后难逃桌上餐。


题图(湖光月色独自赏)【落笔天涯】

看今朝,玉镜映青天,谁添浪漫;
游美景,轻舟浮碧水,我自逍遥。


练习(初恋)【落笔天涯】

相逢之日,脉脉含情,花前月下终携手;
分别之时,盈盈热泪,人去楼空总痛心。


大海【落笔天涯】

万物之源,皆拜倒身前,实堪称绝世;
群龙之首,尽归于髦下,真可谓逆天。


生日感怀【落笔天涯】

又是周年,不忘今朝,慈母当年生我苦;
莫言一世,要知此德,小儿万世报恩难。


学联有感【落笔天涯】

回想当时,怀万丈豪情,几分执念,拜入师门求绝艺;

岂知今日,仍诸多未果,一事无成,停留学海守初心。


由于我的资质有限,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但是老师说过 毕业才是开始   我是不会气馁的, 加油吧天涯!

最后  我要感谢校长为我们搭建了古风这座平台  让我领略了文字的魅力 感谢古风十二期的正副校长、所有老师、谢谢你们!是你们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让我坚持到了最后, 真的谢谢啦老师!辛苦你们了,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铭记心中!!!

在此我代表十二期全体同学向你们鞠躬  问好


下面是我的借用一副成联作为自勉,也好让将来刻苦学习,来回报老师们与慰我初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点评

修改后合格  发表于 2018-3-29 23:06
建议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再重新找两个句子,把原句撤换掉,不要舍不得自己的对句  发表于 2018-3-27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77

帖子

655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684
金钱
2427
发表于 2018-2-23 1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仕蓉 于 2018-2-23 18:39 编辑





绿云组-醉柳舞风

学联感悟
最早对对联的认知,便是每年家家户户门上所贴的春联。除此一无所知。
虽不才,但却是喜欢诗词对联等古典文学,其中之韵味,意趣往往让人沉迷其中不亦乐乎。
因为网络的发展,才在一个偶然的前提下,接触到对联。因为什么都不懂,看着别人的句子不胜艳羡。于是乎便如瞎子过河一般,一块一块的去摸那能指引方向的石头。
在许久以后,方才对对联有了些许的认知,于是乎,便凭着感觉亦跟着别人附庸风雅,对些自己觉得顺口的句子。
因为太多的不懂,所以在时间的延伸中,觉得自己对的还蛮不错了。所以便在一些联群里上蹿下跳自以为是。
在此,在下要深深的感谢夜色师兄!!
因为缘分,我们不期的偶遇在一个联群。或许是因为在下无知的上蹿下跳,所以让夜色师兄对在下多看了那么一眼。于是乎,在后来的某一天因为某一事我们就有了交集。他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对联……
幸有乡音来引路,
方能学苑可求知。
然后,然后我就知道了古风,知道了古风的意境流水对,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在下就非常荣幸的进入了古风楹联十二期培训班。在此我要对夜色师兄表示衷心的感谢!!弯腰九十度!!
虽然很遗憾,因为工作的变动,能学习的时间太少,根本没有学到多少真正的东西,但在下还是兴奋莫名,因为在有限的学习中,在下对对联的认知,和理解起码已经看见了一个无止境的学习方向。
比如知道了什么是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同,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对,
6:平仄相谐,
等。
以及在拿到一副上联的时候,应该先如何去析联,如何去推敲,前四后三的起承,寻找联眼和关联点。先找到句子的主语,把别人出的上联拿来融入自己的思路,然后再谋篇布局敲词炼字去应对。
不似以前,看都一个句子只是凭感觉就去对,也不知道什么关联,更不知道如何去推敲,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对的快,才思敏捷,比如以前曾经在一些群里对的句子:
(解囊买下千江月-----
借债盘来两岸春)
当时对出这个句子还沾沾自喜觉得有点味道,但自在古风学习以后,现在再回头看这些句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上联是解囊买下千江月,不管出的如何,但已经是解囊了,那就说明有钱了,已经买下千江月了。所以下联再用借债去对,那就显得非常突兀不知所以。下联就应该围绕买下千江月的后续思路去拓展才对。
比如为什么要买下千江月?买下千江月后干什么呢?等等。
通过在古风大半年的有限的时间学习,终于看到了如何对联的大门的方向,知道除了六要素,词性结构,起承转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入情入境,
去理解去解析联意,捕捉更深层的联意。是抒情,还是描景,在联语背后那欲说还休的,让人回味无穷故事。
比如曾经在一个都是大神的群里看到的一个句子:
烟霞收一缕~
烟霞我们都知道,这里应该指云霞,收一缕用的夸张的手法。但联意的背后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为什么要收一缕呢?为什么只收一缕呢?如果去去思考如何去收这一缕烟霞,那就会走入歧路了。
所以我就把他变成抒情的思路。收一缕烟霞是为了寄情,因为相思无以为寄,所以看到那美丽的云霞如梦如幻让人迷醉,如此美好的画面就想收一缕好寄给那心中苦苦思念的人儿。所以我就对了:
烟霞收一缕,
明日寄长安。

就这样短短的五个字,而我们只要入情入境,用心去理解,领会,解析就可以品味出各种让人迷醉的,美妙意境或者故事。
还有一联:
燕子归来逢社日~
当时看到这幅上联的时候,因为有点匆忙,来不及细推敲,所以我只是从一个点去展开思路:燕子归来逢社日,社日应该是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日子。管他是什么社日,是谁的社日,就从描景的思路去拓展就好。因此灵感一闪,正逢社日那就去做点事情吧。所以我就对了:
燕子归来逢社日,
春风唤去剪桃花。
初一看,嗯还行,细一品,嘿嘿就是它了。
还记得神瑛老师的一段话:
意境联,就是意思和环境相结合的一种联句形式。所要表达的意,是借助某种合适的物像,而不是直白的说出来。是以物寄情,含蓄的表达,这就是意境联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为确实太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增加太多的阅读量,来给自己以积累。但仍然会忙中偷闲尽可能的去多读,多练来丰富自己。因为在下确实喜欢意境流水对,喜欢古风。也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在学习中试对的几个句子:
秋窗未掩听花落【再嫁东风】
心事难消兑酒斟【醉柳舞风】
一任飞花窗外落(墨晗)
但将心绪笔尖呈(醉柳)
别后江楼常备酒【听琴】
思时月下好浇愁【醉柳】
遥思故里梅千朵=z
独在他乡酒一樽(醉柳)
只道当时人太傻【再嫁东风】
未将九妹话当真【醉柳舞风】
等等,虽然这些对句仍然有些生涩,不够成熟,但相比于未入古风之前却已经有了质的进步。
在此我衷心的对古风,对古风校长(再嫁东风)对夜色师兄,对在古风学习的日子里孜孜不倦用心教学的各位老师和相互陪伴一起进步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此处弯腰九十度
最后再以一副也是曾经所对的一副联来结束:
度日无非求自在,
学联正好慰平生。
在此再次谢谢!

点评

此论文合格  发表于 2018-3-27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32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6
贡献
902
金钱
1158
发表于 2018-2-24 2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润 于 2018-4-16 23:37 编辑

                        
我在古风学习的体会与收获
                                     ——古风十二期竹润              毕业论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好!同学们好!

自从2017年1月通过好友介绍,有缘进入古风楹联学校十二期学

习已经一年了,一晃快毕业了。有些不舍,有些感慨。学联期

间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酸甜苦辣历历在目。

    初入古风我是一个不知平仄,不懂格律,连过年贴对联,

那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都不懂。对对联不明所以的零基础的白

丁。仅凭着对古诗词的喜爱,就懵懂的进了古风,记得去泰山

旅游时,看到普照寺正门的一副对联:

本无声而有声人声磬声梵生声声觉梦

自有色而无色山色水色月色色色皆空

山海关孟姜女庙前一副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当时看后才知道,原来对联这么有深意啊,可能有所感悟吧,

如今仍记忆深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意思的长联的经历,

也是在我的人生种下楹联的种子吧。

如今竟有缘在古风跟着老师们一步步学起楹联来。刚在招生群

作词组练习标平仄时,有“白菊”一词,理所当然的标上平平

,看到别的同学标仄仄,当时就懵了。马上打电话咨询好友,

她告诉我简单的平仄区分和入声字、古仄等,才知道原来自己

理解的楹联就是春联,远没有那么简单。做练习时不会查词性,

请教月亮公主老师,她耐心教会了我如何使用平水韵查词性。

后来每天不断地有老师发学习资料,又有老师悉心的临屏指导

,每周系统的教学,练习作业点评等等,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

助鼓励,才深深的感悟到来古风楹联学校,不光是学习楹联也

是学习做人、做事,与人相处的艺术。更感恩东风校长寒江雪

副校长和各位老师们的无私付出与奉献精神!感恩所有帮助过

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下面说一说我的学联感受,我学的不好,愧对老师们的付出了

,不足之处,请老师同学们斧正。

一.打实基础

要想学好对联首先要学好基础,对联的基础是六要素,校长说

过:“六要素,少一个要素都不能算一个成功的对联, ”我们

在学联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了。

(1)对联的六要素

一:字数相等

例如:戏题联 百 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句对句不论长句断句,字数一定要相等。

二:词性相当例如:

出句:拂帘桂影分秋气【联友】
     动名名名动名名

对句:窺户山风送晚香【听琴】
     动名名名动名名

上下联在同一个位置的词性要相同或相近,实词对实词,虚词

对虚词。

三:结构相称

例如:出句:风来小院催春起【白衣】

           偏正偏正动偏正

      对句:桃吐清香惹蝶飞【听琴】

           偏正偏正动偏正

也就是上下联词组的结构要求一致,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

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

构等等。

四:节奏相应

出句:一泓\春水\泼\宣上=联友

对句: 几树\桃花\入\眼帘【听琴】

上下联停顿节拍一致都是2212,切不可上下联2212对2221节奏不一致

五:平仄相偕

出水芙蓉香四野【寒梅】==

平仄平平平仄仄

撩人秀色醉无边【东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对句上下联平仄相错,当然是在135不论,246分明的情况

下。

六:内容相关

抱雪枝头凭瘦骨【联友】==

噙香叶下筑芳魂。【东风】

上下联内容有关联,不可上下联各说各话,或隔景隔意。

(2)不能失替,失对。

失替:是指在一个句子中,平仄没有交替。如:平平仄平平平

仄。这个出句也犯孤仄了,禁忌。

失对:对联中,上、下联在2、4、6位置上的平仄是应该相互对应的,如果不相对,就犯了格律错误,叫“失对”。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
      2    4   6
对句中6这里应该是仄,上下联相的对字都是平,失对了。

(3)对联中五言句、七言句,1.3.5在什么情况下是要论的?

在对联中,为了避免三仄尾,三仄头,三平尾,三平头,孤

平'1.3.5.要论

仄仄□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不论,就可能犯孤平

平平□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不论,就可能三平头

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五字不论,就可能三仄尾

第一个字的平仄是可以不论的,但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还是

要讲究一下的,不然就会出现违反格律的问题。

例如:

春风入案寻香句【东风】==

平平仄仄平平仄
1   3    5

青鸟临窗递好音【东风】

平仄平平仄仄平
1    3   5

例如:

  虚心堪比庭前竹=

  平平平仄平平仄

  犯孤仄了

  傲骨 (不输)雪上梅

  仄仄、仄平、仄仄平

  犯孤平了

(4)流水对的八种逻辑关系: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

能截断。


1、(因果关系)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上联讲原因,下联引出结果。因为连年的战争,所以远方的家

书才抵万金样珍贵呀!

2、(转折关系)

  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上下联的关系是转折的,相对的或相反的。

3、(选择关系)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上下联从中选择一种,“非此即彼,“或此或彼”

4、(目的关系)

  欲将寒涧树,

  卖与翠楼人。

上联表目的,下联表行为或者颠倒过来。

5、(递进关系)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的更进一步。

6、( 假设关系)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是假定的设想,下联是推论的结果。

7、( 顺承关系)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上联说出起始,下联是继续进行。

8、(条件关系)

   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炼成一段香

出句提出条件关系,对句说出结果。

(5)对联前一定要先析联,认真分析每一个字的字意,理解字

面的意思,深挖深层的隐喻。对句时,要看整个出句讲的什么

意思,尝试多角度立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句中,衔接好对句

中的前四后三,对意不对字,不直白,用诗家语。对每个字仔

细推敲,凝练。

对于零基础的学员不要急于一时的现状,看到有基础的同学进

步很快自己落后了就焦急不安,丧失了自信心。或半路打了退

堂鼓,这时一定要稳扎稳打的学习。只有打牢基础,才有利于

稳步的前进,由于我当时学习 “对联中五言句、七言句,

1.3.5在什么情况下是要论的?  ”理解的不透彻,练习的不够

,在同学互评作业时,就闹出笑话了。所以我在这里着重强调

了这点,一是提醒自己,二是为以后的同学敲一下警钟,要以

我为诫,不犯同类错误。

如今的体会就是学习时,一定把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了,不懈

怠,才能有进步有提高。否则会影响学习的进度,不能给自己

拖延的理由,学习不光要坚持更得认真。

三.增加阅读量

多读优秀古诗文,多看东风校长蓝朵朵老师听琴老师等老师优

秀出对句,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在这里要感谢各位

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每天分享老师们的优秀对句出句,感谢绿

云组长拈花指每天都给大家分享校长、老师们的优秀对句

和早晚读,像个大姐姐一样安慰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能

有这样一个肯为大家操心又热心尽职的组长真是我的荣幸啊!

在古风这样的优秀环境里学习,即使像我一样进步不大,也每

天净化着灵魂!没时间想别的事情,甚至梦中还在对句。

四.坚持每天学习

有句话说:“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师父知道

,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要想不落后就得每天坚持学习,

说到学习校长还有秘诀: “ 四心、三多”

四心:  静心,细心,信心,恒心。

三多:  多看,多练,多想。

只有每天跟着老师练习,同学互动多看多练多想,发挥想象力

,积累词汇组词造句,才能拓展思路头脑不空对出好句。每天

为一个对句一个字反复斟酌,练字,搜肠刮肚,终于对出满意

的对句时的欣喜、快乐,那真是人生中的快事!

五.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对句请老师同学们斧正

门外有花香入室【再嫁东风】

窗前横笛曲生情【竹润】

“门外有花香入室”看到校长的对句,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小时

候家里住平房时窗下种的各种花草,夏天花香萦绕,蝴蝶翻飞

的情景。在这样温馨的画面前,人会有什么表现呢?当然高歌

一曲呀!但不好表达,看过电视剧《甄嬛传》果郡王月下横笛

深情浪漫的画面,又呈现在眼前。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当时我对的是这句,“窗前横笛曲生情”晷逸老师点评说铺垫

的不好,要么改前四,要么改后三,真舍不得扔掉前四

,后三又不知该怎么改了,后经晷逸老师帮助把后三改 为“曲

含春”契合了春天的景象,一下子把笛曲抬高了。感谢晷逸老

师的认真负责!

门外有花香入室【再嫁东风】

窗前横笛曲含春【竹润】

纵有桃花能嫁我【听

不知婚后可随心[竹润]

对这个出句时,心里想到的是现在很多人,恋爱时很幸福,

结婚后却过的不快乐,总是为柴米油盐的家务事争吵,就得出

来了这一句,当时就有同学开玩笑说我恐婚。呵呵

石径疏烟绕…=

樵夫踏月归【竹润】

这个对句是借鉴校长的对句,村野炊烟扶日去【联友】==山中

樵子担云回【东风】

陌上花开春小小

风中柳绿草欣欣

篱前蝶过影翩翩

1.一帘雨

相携共伞一帘雨【竹润】
飞花满地一帘雨【竹润】


2.悬小月

山顶旌旗悬小月【竹润】
竹荡斜枝悬小月【竹润】

题图出句

枫叶

一徑秋楓紅勝火

楓紅似火凝秋色

像火一样热情的枫叶,飘落一地,把秋的美丽也凝固住了。

题图出句,有一点就是很直观的打开人的思路,学习出句期间

风清扬老师每天早上都发枫叶的图片,红红的枫叶使人眼前一

亮,心情也如雨后的彩虹一般绚烂多彩,思路也瞬间打开了,

“楓紅似火凝秋色”,感谢风清扬老师悉心指导。

晚霞

铺金入画云翻浪

轻舟驶过春深处

晚照轻舟同入画

感谢不懂老师 悉心指导改成

“夕下轻舟摇入画”一副夕阳下,轻舟慢慢搖进波光粼粼的水

面的意境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感谢风清扬老师悉心指导

成联

题那年老师

那年把酒桃花下【竹润】

此刻开怀古韵中【竹润】


结束语

一路走来,面临毕业,心中有许多不舍,首先不舍东风校长搭

建的国学精粹的平台,古风楹联学校这么丰厚的师资力量,这

么好的人员氛围,这么好的管理。其次是自己才学到一点点皮

毛,还远远不够,老师说过毕业时也是学联的开始,幸好学校

给了我们跟班学习的机会,能够同十四期的学友们一起学习。

再次感谢东风校长寒江雪副校长,杨柳副校长感谢天涯孤星老

师、墨晗老师、风清扬老师、秋之韵老师、不懂老师、有女如

玉老师、那年班主任、蓉儿班长、晷逸班长以及所有的老师,

感谢所有老师的无私付出,此处鞠躬90度!!!







点评

此论文合格  发表于 2018-3-27 14:19
本次论文结合自已的学联经历写的感情真挚,语句通顺,赞  发表于 2018-3-9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1
贡献
129
金钱
190
发表于 2018-2-25 07: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繁花落地成霜 于 2018-2-25 07:58 编辑

我的学联心得

    绿云18-繁花落地成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我要谢谢我们的东风校长,谢谢他给我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谢谢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悉心教导,在此,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老师们说声衷心的感谢!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不知不觉,就要毕业了,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下我学习对联的心得体会。
联,虽短语,但也是妙文,大家千万别把联看的简单
古人学诗词的时候,最先开始学习的,就是对课 .什么是对课呢? 就是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之类的书。
所以啊,如果真正的想学联,首先我们就得去主动的把这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本找来看看,
学习对联,我们应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不要看见句子心里就痒痒,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对。
校长说诗联不是快餐文化。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下去。做一件事情,要么一开始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底,
学联,是因为喜欢才来学的,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那么就会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增加能力。只有真正用心投入了,才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的去求知去探索。

我一直坚信校长的"四心三多",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三多是多看、多想、多练,四心是信心、恒心、细心、静心。

所以呢,单凭喜欢是远远不够的,做到四心,还要多读,多看,多想,多练才是根本途径。学联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贵在坚持,切勿一曝十寒。学联要比诗词难得多,联的两句独立成句成意。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古风学对联?对,我们古风是以学流水对为主,流水对就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
换句话说就是流水对 给人感觉就是一幅画,上句是这幅画的骨架,下句沿着上句所给出的物象来拓展延伸,把画面补充完善。
拿到一个联,最先要做的是析联,分析联要表达的意思,联所体现内容的:时间 季节 色调 典故,来找到联的相关点,为对出下联打基础。例如:
一,出句:秋窗露冷啼莺少=[白衣]  

    析联:秋天到了,冷露满窗,啼莺渐少。

     出句通过窗、露、莺这些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为物象,融入出句作者的主观情感把秋窗冷露啼莺为意象,表达出句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秋天凄凉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意境。

所以这个联我是这么对的  出句:秋窗露冷啼莺少=[白衣]  
                       对句:小院花残瘦笔秃
二,出句:恋此溪琴听彻夜【再嫁东风】


       析联:留恋这美妙的如琴般动听的溪声,彻夜倾听,陶醉其中。

    出句通过溪、琴、夜这些物象表达溪水如琴声般动听悦耳,用溪琴,彻夜为意象暗示作者留恋陶醉高雅的主观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体现热爱自然和恬淡的生活态度,这种意境便跃然纸上。
总之,物象、意象、意境三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一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是诗词的艺术境界。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构成意境,三者共同为诗词的表情达意服务。

所以这个联我这样对 出句:恋此溪琴听彻夜【再嫁东风】
                  对句:倾其菊酒醉三更

析联要看全句,造景、立意、谋篇、布局、修辞,炼字把文字张力发挥到极致,做到语境相谐。对联,对的是一个完整的意,不是表面上的词组。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用诗家语含蓄的表达出来。我们的下联必须要和上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能各说各话。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等。也就是对联六要素

下面是我临摹对的几个句子

         迟来燕侣空啼树【再嫁东风】

         羞问春风可嫁谁

         渐去莺声又啭晴



    拾径偶听泉漱玉【古风柒米】

    踏青喜见叟垂杆

    回眸但见鹿临溪

出句:诗罢始知天欲晓【再嫁东风】
     此时方觉烛将残


    出句:家声不老耕读处【再嫁东风】
         风骨长存书画中


    出句:边城又见弓刀月【再嫁东风】
         游子难消愁寂心


    出句:墙腰已老发如雪【再嫁东风】
         矢志难移心似初


    出句:此身惯作飘萍客【再嫁东风】
          一世甘同云水闲

剪雪成诗梅伺墨===东风
寄情于此笔含香

做客诗家词满盏===东风
纵情月下醉成泥

梅影诗窗深积雪===东风
月光玉案暗寻香

这是我的几个成联

雁信频传秋已暮
亲人一去念尤深

题母爱

十月怀胎,一生爱子,发白齿豁终不悔;
粗茶淡饭,线脑针头,身疲心累也甘当。



滚雷携电风云变
聚滴成溪江海流
好了,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在学联的路上,要持之以恒。我们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词汇,慢慢的给自己增加知识的储备能量,你才能厚积薄发
阅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感知诗,二是积累词汇,三是积累意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总之,以我的经验来看,一切学习诗联的难题,都可以从阅读古诗中获得答案
多练才能记得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看是看不会的。没有笨的人,只有懒的人 没有基础怕啥,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学的有模有样的,最后谢谢我们的东风校长和那年班主任,谢谢为古风辛苦付出的所有老师,祝大家学习进步,取得更好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5

帖子

7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
贡献
223
金钱
291
发表于 2018-2-27 15: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怒澜魚 于 2018-3-28 15:02 编辑

绿云17-怒澜魚学联心得

首先感谢古风学院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诗词的平台,同时感谢东风校长;感谢老师们的辅导及帮助;感谢班主任、组长、以及各位教务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我有幸进入古风学院楹联12期学习,经过老师们系统而又专业的传授,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我有幸结识了很多诗词界的老师以及朋友。
   
下面我浅谈一下我学习对联的感受
一、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对联初学阶段有不少爱好者认为对子不能被规范住,否则就会少了灵气。在未进入古风之前,我经常遇到这类爱好者,看见对联也分不出好坏,简单的说就是“不会找茬”。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的对子有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反驳,即使我说对方有误,也拿不出有力的说服证据。对联初级班学习后,我可以很明确的指出出对人及对句人的错误之处,而且有理有证。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联律通则》中的六要素。
  代动  形形  (词性)
主谓  偏正  主谓  并列  (词组结构)
主谓   宾   主谓   宾   (句子结构)

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汉语句子的组成模式。(字--词素--词--词组—句子),只要认真析联,分别判断出出句的意节、音节和节奏即可。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这里我说一组字数不同的对联,找你要熟记这个就可以了
一字联  静 == 安 【怒澜魚
             仄      平

二字联:弱水 == 和风【怒澜魚】
              仄仄       平平

三字联:桃花扇 == 锦鲤图【怒澜魚】
              平平仄       仄仄平

四字联:江山锦绣 == 万里乾坤【怒澜魚】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联:易老前尘梦 ==  随波诸事安【怒澜魚】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六字联:枯木梢头雀跃== 空庭故处心思【怒澜魚】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联:三更独立窗前影 ==身世浮萍寂寞人【怒澜魚】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字联:桃花会上桃花竞秀 == 燕子楼前燕子迎春【怒澜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第六条:“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这一条主要就是勿犯忌。如:合掌,景隔、意隔、关联过度等。

二、意象
掌握了《联律通则》中的六要素,就要注重意象营造了,也就是对联中的意境之美。我认为要有声有色,既有物象又有意像,2者融汇贯穿即可。营造意象的思维过程即是通过具休的艺术形象,以充分表达作者意念与情怀的思维过程,所以也称为形象思维过程。意象的营造乃文学创造的生命线,缺乏意象的文学作品,因其不具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无法让读者从感性认识上领略到美的魅力,因而是苍白无力的,枯燥无味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毫无生命力可言。无意向怎么办,造景!
如: 寂寞胭脂泪 怒澜魚
       消愁竹叶青 【怒澜魚】
      
1、通过情境的刻画,绘景生情,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图,令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2、巧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从中领略到无穷的美感。
3、运用比拟的技法,将静态的事物转人为动态,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尤能令读者身历其境,,品味其中的喜怒哀乐。
4、通过描神摹志,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联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身的性格与品质特征,激发读者的好恶之情。

三、积累
自然是好词好句。曾今有一段时间我一个联也对不出,看着别人在屏幕上风起云涌,我是说不出的羡慕嫉妒,于是我找了几个诗友谈心,说了自己的困惑:怎么学到最后反而对不出了呢?
原来是词汇不够用了。对联沉淀到最后,特别是流水对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好词好句,这时候如果还限于以前的思维模式是对不出好句的。积累的途径很多,对联赏析、清联···

四、应用
最后呢就是应用,你不能只有理论吧,得实际相结合才行。典故应用的好也是一种境界,就是把别人的作品吃透,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其中不乏各种修辞手法。这样的对子才能称作佳作。

五、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包含很多,进去古风之后才发现我在语言基础非常薄弱,于是朱门购买的这一方面的书籍做了补课,从标点符号的应用到字音字形字义、成语典故、成语应用,以及各类修辞手法。学习过后感慨中国语文文字的博大精深。因此对所有喜欢国学的同学们建议,一定要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因为它奠定了的我们的文学基础。

六:炼字
在系统的学习了以后,我们要做的是“炼”字不炼不精,正所谓“句宜今不宜古,句宜简不宜繁,句宜畅不宜涩,句宜亲不宜隔”。对联是文字艺术皇冠上的明珠,玩的就是字眼。意是新意,前人未曾状写,所以选字眼以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新意无疑是基本功。
中国古诗词也是炼字的典范。如“推敲”一词就出自诗人炼字的掌故。炼字的要诀是: 平字见奇,朴字见色,陈字见新,俗字见雅。包括“情、景、意、趣”是诗之四大要素。
1、诗有激情,促人感奋。(杨花对壁闲堪赏,打草休枝细为妆)【怒澜魚】
2、诗有奇景,令人眼新。(多情春色衔诗意,唯美江天动墨心)【怒澜魚】
3、诗有雅趣,使人脱俗。(行人韵墨拈花句,寄语含羞缱绻人)【怒澜魚】
4、诗有蕴意,发人深省。(只把黄昏桥上刻,销来古渡雪边桓)【怒澜魚】

以上6点是我学对联的总结,也是自己近一年学到的东西,最后再次感谢古风学院所有的老师们:谢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谢谢同学们的陪伴,谢谢所有同学的坚持。

点评

论文己过  发表于 2018-3-30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4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6
贡献
103
金钱
149
发表于 2018-2-27 2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二期绿云组07大海论文贴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在古风十二期楹联班学习接近一年即将毕业!在此,我对我这一年的学习和收获做一下总结!

    回想这一期间学习的日子里,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有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与讲解,同学们的真情互动与交流,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将会成为永久回忆!
   
    自我学会玩群开始,便慢慢开始接触楹联,当时只是各群游走,边走边玩,胡乱出句,模仿对联。偶有人提起平仄交替,韵律延绵,情景交融,意像关联,实半知半解,不知所以然!。每日还乐此不疲,讨点掌声,贴补虚荣,沾沾自喜,醉态连连!云里雾里竟以为自己是个散仙!实可悲可叹更可怜!却哪里知道这种学无章法,思路混乱,只能让自己虚度光阴,止步不前!。
   
   后来经好友引路,找到了一片新的乐园,这里古风飒飒,流水潺潺,好一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附联一幅,以表情怀!

昔游离为沾古韵,凑字拼文,曾经格律不清,立意难分,如何着手,寄梦浮云。混沌乾坤,实山穷水尽,毫无境地

今静处正沐新风,尊师重教,时下修辞谨记,仄平勿忘,恪守初心,钟情流水。缤纷世界,已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从进入古风那一日起,才真正的接触到了关于对联的基础知识,首先是对平仄音,入声字,六要素,和上联固定的仄尾,下联的固定平尾。三仄尾三平尾。合掌,隔景等一些忌讳要领。以及八种关系的掌握和认知。

平仄音的辨别为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为上声仄,四声为去声仄。
而入声字一定要通过教材资料表牢记于心,可以随时应该对。以便对出句和对句时,避开入声字,以及今平古仄字,使整幅对联不至于因不掌握这方面知识而使对联失替,出律。

六要素的就是:
平仄相对:~是指在上联固定位置上若是平音字,则下联相对固定位置上应该就是仄音字。当然,在135,不论,246分明的允许情况下除外。

内容相关:~是说上下句子要有一定的关联性,把上句没说完的话去进行补充完整,让上下句浑然一体,不能各抒己见。
字数相等:~是说上句若是五字联,则下句也是五个字。无论上联多少字,下联按上联字数相等即可。
结构相称:~是说组词语法的形成,主谓对主谓,偏正对偏正,宾语对宾语,动名对动名。
节奏相应:~是说,上联与下联断句一致,节奏合拍。
词性相谐:~是说一句词语组成后,无论抽象还是拟人,衬托还是比喻等手法,上下句要做到相对和谐,不可乱了方寸。
三仄尾:~就是说,在出句时候一定要掌握好韵律,不可出现三仄尾情况使之失替。例如:
千里孤魂有月伴
一怀别绪无人听

挺好一副对联,因阴阳失调致使上句失替,下句出律,其病根来源于有无之间!实在有些可惜!!

附打油一首以释三平仄尾。

阴阳合配已无缘
顿挫抑扬两不全
本应男耕由女织
一意孤行有谁怜


合掌是说:~对句与出句的意思基本相同,都在说一样的话。若去用另一句再重复原来的话,则多此一举,味同嚼蜡。例如:
五洲千古秀
四海万年春
出句已经说的很明确了,你还去重复它干嘛,实在是多余了!。

附打油一首,以释合掌

五洲四海本一家,
千古万年连理花。
秀丽乡村妆锦色,
春风原野遍披纱。

隔景是说:~出句已经给了你一个固有的时间或季节,你非得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家说貌美,你非说骨折,实在煞风景,一点不和谐。嘿嘿!!!例如:

红荷听雨碧波上
金菊凌霜野岸边

附打油一首,以释隔景之意!
   
  本是夏荷舞霓裳,
  无需秋菊傲冷霜。
  当知季节多变幻,
  何不分开各自忙。

    有老师们常给我们这些新生灌输空杯法,所谓的空杯法,就是无论你以前对联水平基础如何,一定要先把它从杯子里倒掉,从零开始学习,用你原来倒掉的,慢慢等待去添补你学习中的不足,这样基础才会夯实,才会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根基稳固。

关于八种关系的认识:
古风学院以流水对为主,讲的是,通过上下联以顺承,因果,目的,条件,假设,选择,转折,递进这些关系,去构思出一些往事,一段故事。勾勒出一道风景,一个画面。把要说的话和想法,通过上下两句话,不可间断一气呵成,充分表达明了,一唱一和中,一问一答间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看到出句后,先不要急于去对,一定要把出句看懂分析透彻,通过析联去揣摩上联主要是在想表达什么,可以按着出句,来构思自己下一步怎样用何种关系去应对,成联之后,会出现了何种关系,那完全取决于你的对句了。
例如:
     已是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这对句是用的转折关系,是说,距离目的地还有一半路程的时候,走到古渡这里后,忽然转变最初想法了,又想去长安了。
那么再用另一种关系手法去对一下看看!
     已是半程临古渡
     为何一路念长安
是说,去目的地时候,路已经行走了一半,路经古渡这里时候,这一路走来,心里一直惦念长安,也只是惦念而已,并没有改变行走路线,那么为何一路心里总惦记长安涅?一定有他很在乎的人或者别的什么!
因为长安有他在乎的事物,所以一路心事重重总在惦念长安,这就用了因果关系应对了下句。无论用哪一种关系方式去承接出句,按自己的构思去应对就好。

老师常告诉我们,一定要牢记学院学习秘籍。那就是以四多,四心,去伴随你的学习。
四多就是:
多看,多想,多练,多问
多看看老师们的句子,让自己思维活跃起来,勤奋做出句,对句练习,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终会有所收获的。

四心就是:
静心,细心,恒心,信心。
在出句或对句时候,让心静如止水,细细品味,下定决心把每一个句子尽量修饰的尽善尽美,告诉自己可以做到的,时刻让自己充满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老师们一直在提醒我们,若想让自己的对联出彩,必须要大量阅读古诗词,寻找灵感积累词汇,正所谓身大力不亏。
说来惭愧,在这一年学习过程中,没有像样成联作品,实在有愧于老师们的辛苦和教诲!!
现把学习期间的练习以及作业时的几副对联贴于此处,有待老师们批改指正。

塞雁回归思绪起
家书未见寂寥生

四时烟雨一竿外
无悔人生百味中

野径沿溪临竹舍
长廊依柳到花荫

剪径花香迟我步
翻墙蝶影惹人怜

帘外花开声细碎
窗前竹舞影婆娑

瘦了梅花香了雪
化成泥土碾成尘

年轮碾碎青葱梦
岁月添来不了情

剪雪成诗梅伺墨
温霜化酒月斟杯

客里离歌听不得
家乡红豆寄无凭

兵进此时先蹩马
车横何处可将军

此身惯做漂萍客
一世愿为垂钓翁

诗罢始知天欲晓
壶空依旧月难圆

迟来燕侣空啼树
漫道春心不恋花

笛声已向烟中尽
渔火又从渚上生

题火柴
何以摩擦不断
只因怒火中烧

题竹
风流扇底,筋酥骨软承香汗
自在湖边,气爽神清钓锦鳞

真心感谢古风学院给我们这些爱好楹联的学子们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平台,和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从心底由衷的对老师们的敬畏,敬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敬他们的辛勤付出而不图回报,畏他们的厚德载物,那种上善若水般博大胸怀。我将用心去珍惜,不辜负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敦敦教诲!用把学到的知识,回馈于学弟学妹,让流水滋润广袤神州,古风刮遍大江南北,让自己在楹联世界里,得到精神享受做到青春无悔,一路逍遥,一路美美。

在此深鞠躬,再次谢谢老师们!!



点评

大海论文已经通过,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励!  发表于 2018-3-29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120
金钱
192
发表于 2018-2-27 2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涵涵 于 2018-2-28 08:33 编辑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自己来古风学联毕业了,回首自己的历程,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自己在最失落时,选择了学联,人体的不适,既要锻炼身体又要学习,时间的不允许,我选择了不求超越别人,但求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就是自己的最好境界!
      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谈谈成联的巧与拙。
    写诗成联不能太直白,物象选择要适当,不能物是物,情是情,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梅花一朵香留案~~
这样的造景给人的感。觉太直白,只留与表面,肤浅,没深度。造景要有深度厚度,含蓄。
先设一个局,再造景,让人回味,以拙示巧,
        
              鸡叫一声撇一撇,鸡叫两声撇两撇,
      三声唤起扶桑日,驱除晓星与残月。
             藏巧示拙。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这就是一个著名的以拙示巧的典型范例。
     在成联的时侯,我们应俱备此功底以拙示巧,笔锋一转,让人顿觉夭地炸裂,石破惊天。
           
        毕竟花无心事重~
    如这个出句,让人感觉平平,物象很多都是中性的,'可偏左偏右理解,物象不会因你的理解而改变,可用你的叙述表达最适合。
        毕竟花无心事重∽
         如何恨比距离长。
这个对句直接扭转乾坤,为自己用,才是有力的文字效果。
         睡去三更无梦做∽
可能是失恋,相思,别人的出句作自己的拙对出巧来。
        睡去三更无梦做∽
        醒来一枕半床空
孤枕难眠,相思成疾。
通过一年的学习,才是学联的开始,懂了联,两句话一意思,乐趣无穷!
      自己在像大家熟悉的句子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一生那有真闲日
       百岁仍多未了缘

        此味易知,但需绿野秋来种,
        对他有愧,只恐苍生面色多。

       烟寺晚钟情订否?
        池塘芳草梦何如?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书藏小朵香犹在【听琴】
人去天涯梦已残

但看古今离合事【听琴】
都于你我笑谈中【梦曦】
恢复身体的时候,学到了知识,感谢古风的老师同学!我在锻炼时掌握了知识,和别的同学差距很大,但我进步了,满足了!!

点评

论文己过  发表于 2018-3-30 0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145
金钱
220
发表于 2018-2-28 0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方水墨。 于 2018-2-28 02:00 编辑

毕业论文
十二期绿云组10-一方水墨
时光荏苒,转眼我们十二期就要毕业了,在这里首先感谢再嫁东风校长,谢谢您建立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们有共同兴趣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学习!再感谢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让我们学到了最宝贵的知识!最后感谢所有的同学们,让我们在近一年的时光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扶持走到现在!
在学习楹联的这段日子里,我总结出来一下一些心得:
一、学好基础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学者,凭着对诗词的喜爱,经由朋友介绍进入了古风,初学流水对,感觉很新奇,也了解到了自己知识的狭隘,通过老师讲解,要学习对联,六要素是首要: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偕
6、内容相关
对联六要素之后就是要谨记八大禁忌:
1、忌同声落脚
2、忌同声收尾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5、忌同位重字或异位重字
6、忌同义相对
7、忌上下联无关(隔景隔意)
8、忌失替失对
这些只是基础,需要我们下苦功牢记的!
二、融会贯通
我们在对联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理解上联的意思,融入上联的意境,这就是审题,也就是析联,套句校长的话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这个是校长的六字真言,同学们一定要记好~)要求大家运用六字箴言,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入情,加入自己的感情,  没有感情的对句,只能是无病呻吟,  这个情,不一定是非要明说,你可以隐晦的表明!
这是东风校长为我们讲解流转时候讲的,个人觉得十分有感触,就提上来大家共同温习:
幽径闻香随路转==
山家酿酒让人馋
就如这个对句的立意,我没有落俗的用花香来顺延,而是用酒香来拓展,  这,首先就能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如果用花香,除了雷同,类似,还能有什么好的意境?  没有好的意境之后,我们又会怎么办?  无病呻吟呗  。有好的料,才有内容可写,  幽径之中还有什么香?  这里,我就想起了那首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情理之中的,有据可循的。  那么,我循酒香而去,是不是就是正常的了。出其不意才有惊喜
幽径闻香随路转==

山家酿酒让人馋
大家再注意一点,这里的后三,让人馋,  这里的人,是谁?  我呀,对。  由此可见,意境联,意境联,意,是人意,境是环境。  一个意境联,是必须融入人的意才算意的。  那么,你们有几个同学,对句的时候,考虑到将“我”融入到对句的意境中去的。
(看过老师的讲解流转,是不是感觉灵光乍现了,哈哈,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惜还没学到家)然后再斟酌下联,去应对。怎么应对呢?就要从对联的顺承、条件、递进、转折、因果、假设、选择、目的这八大关系入手,融情融景,这样,当你对出下联后,就会达到上下联完美的结合。学过诗词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相当于把“起承转合”浓缩到这动人的两句联中了!
三、勤学苦练
不会没关系,初学没关系,只要你认真学了,就会进步,我们在学习中更要学会做到“三多四心”,即:
三多:多想、多看、多练
四心:静心、恒心、信心、细心
多看一些前辈老师们对联,增加你的词汇量,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点,我感触良多!
感慨成联:
初入古风,不知平仄,数次词穷生怯意,
幸逢益友,得遇良师,多番解惑始成联!
后三还有不足,但就是词汇量少,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词!
题中皇山娲皇宫
凿险依崖悬吊庙
祭娲炼石福苍生

一叶飘零,瑟瑟西风凋冷翠;
经年辗转,凄凄小字诉平生。

一行雁字凭秋寄
千里蟾光知影长
赏析:长空又见秋来雁,一队队,一行行,可将相思寄夫郎?
唯有明月知影长,一步步,一阶阶,千里共君一束光。

用不同思路一联两对:
四时烟雨一竿外===东风
两袖清风半载闲
万里江山指掌间
野径沿溪临竹舍===东风
清风过槛理丝弦
茶香引路访高贤   

惭愧的是,学习了这么久,没有多少可以拿出手的联,就要毕业了,真有蓦然回首,恍然如梦的感觉!
最后还是谢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谢谢同学们的帮助!希望我们的古风越办越好,我们的国粹永远传承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8

帖子

40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6
贡献
1114
金钱
1450
发表于 2018-3-6 06: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拈花指! 于 2018-3-15 10:44 编辑

                拈花指学联心得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弹指一挥间在古风十二期的学习就要毕业了。感慨颇多,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恩、感恩东风校长创建的这个把国学文化发扬光大的网校,感恩古风所有的老师和绿云组的同学们,正是有了你们的陪伴和支持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忘记了是在什么时候偶然看到两句话: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当时就被震惊了,心想原来文字还可以这么美,几个字就可以把一个故事叙述完整。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联,上网查了才知道这是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老师指积雪山峰上联相试,李文甫低头沉思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悟出下联。直到一个偶然机会进到一生何求老师的对联群,那里的人每天都在对句我就偷偷的看,每看到精彩就出来鼓掌,大家鼓励我也对一个,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不就是两句话吗,对一个发出去自己还觉得美够呛,老师们一看都乐了因为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大家常叫我环保大使,对句都是绿幽幽的,直到有一天一生何求老师说古风十二期招生了谁想学可以去报名,那里是零基础教学,我迫不及待的报名来到了古风,在古风招生群看到了东风校长的诗词联专辑,深深地被校长的才华折服。
潮起筝弦上{联友}
雷奔五指间{再嫁东风]

流泉天外响[联友}
雅韵指端生{再嫁东风}

茑萝封野寺{联友}
幽月伴孤灯{再嫁东风}

春色一壶谁醉{朵朵}
莺声几处耳闻{再嫁东风}

愁城难破非关酒{子矜}
醉意频生为那人{再嫁东风}
每一个句子都在诉说着一个或悲或喜的故事,在等有缘人细读慢品将故事续篇。成如东风校长所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句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联学好。古风严谨的教学,强大的师资队伍深深震撼着我,每周一次的讲课,课后一次作业,不完成作业的就无缘在这学习。每天老师临屏讲解,让我这个连平仄都不懂为何物的新生如饥似渴的贪婪的学着。有些不懂的词组不知是该标平音还是仄音的字就去搜韵上找,此时方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学联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还要有校长常说的‘三多四心’即‘多看,多练,多想,静心,细心,恒心,信心”从最初的两个字的词组到七个字的对句,在到看图出句我在学联的路上跌跌撞撞的走着。看到有的同学进步的神速我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出错让我打起了退堂鼓,当初刚进群的豪言壮语也荡然无存了。老师们也体察到了我的想法,就在班级给我们讲他们是如何战胜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听后心中顿生感悟,原来每个人资质不同理解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肯下功夫学习。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凡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沉甸甸的果实。老师的每一次鼓励都让我看到一缕曙光。
记得在班级有一次练习:
以“夜雨临窗,佳人独处深闺,与烛相伴”为景,成联。
要求:1、入境;2、暖色调;3、不可偏离场景。
刚看到这个题目要求的时候顿时傻眼了,夜雨,独处深闺,烛。给出的物像都是冷色调如何能写出暖色调?
老师讲烛可以是红烛,红烛就带点喜庆色彩了,深闺是谁呆的地方?是佳人的闺房。夜雨可以是春雨可以是细雨。看你怎么去理解。听了老师的话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在一个细雨缠绵的晚上,一位佳人独坐窗前,红烛摇曳,琴声悠扬,一个成联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试出:细雨临窗听妙曲(拈花指)
试对:佳人伴烛抚瑶琴(拈花指)
虽然不是很好也算按照要求完成了。
又有一天老师要求用手机写一副成联要把手机的性能都体现出来,我就想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手机淘宝,不得不说,手机网购给我们带来了快捷方便的同时也涌现出很多败家娘们当然我除外。

题手机
千古奇闻屏上看(拈花指)
今朝百货指尖淘(拈花指)
大家看看是不是把手机的功能都体现出来了?

出句:弦音忆在秦淮岸(再嫁东风)
当我看到这个出句的时候,脑中出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句是说作者来到了秦淮岸边,听到琴音袅袅,看到华灯初上,画舫穿梭,一片热闹的景象,思绪不由的随着历史的长河渐渐沉落在灯影中。于是就有了我的对句:
对句:往事沉于灯影中(拈花指)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对句是否满意?但是大量的阅读古诗词对写楹联是很有帮助的。
古风主要教流水对,所谓流水自然就是上流下接,不能间断。想要对好一个句子首先要析联,只有彻底的理解出句的意思才能对好下句。每看到一个句子就要把自己融入进去,假想自己就是句中的主人公,记住校长的六字真言“为什么?然后呢”出句冷色对句就要冷色,出句暖色对句就要暖色。不能上冷下暖也不能上暖下冷那样就隔了,一定要遵守对联六要素。下面拿出我几个对句请老师同学们斧正。

一蓬芦雪沾衣冷(联友)
数点寒星入梦凉(拈花指)

掬水成池为养月(再嫁东风)
拈花入句可怡情(拈花指)

闲听夜雨敲窗急【相忘】
慢剪灯花入梦迟(拈花指)

剪雪成诗梅伺墨(东风)
拈花入句字生香(拈花指)

若能一切归于淡(清雁)
何必痴心守到今(拈花指)

一竿春色闲闲钓[山僧]
十里桃花朵朵开(拈花指)

远山吞落日(联友)
近水映楼台(拈花指)

以上就是我学联的一点心得。感谢古风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对句,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在此我向古风所有的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b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今后我会在学联的路上永远的走下去,将我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下届的师弟师妹们。

点评

合格  发表于 2018-3-27 14:23
组座好,本次论文,语言顺畅,写出了自已学联的感想,赞!  发表于 2018-3-9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0

帖子

9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4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3-10 1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感悟
最早于对联的认知,便是每年家家户户门上所贴的春联。除此一无所知。
虽不才,但却是喜欢诗词对联等古典文学,其中之韵味,意趣往往让人沉迷其中不亦乐乎。
因为网络的发展,才在一个偶然的前提下,接触到对联。因为什么都不懂,看着别人的句子不胜艳羡。于是乎便如瞎子过河一般,一块一块的去摸那能指引方向的石头。
在许久以后,方才于对联有了些许的认知,于是乎,便凭着感觉亦跟着别人附庸风雅,对些自己觉得顺口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0

帖子

9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24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3-10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感悟
最早于对联的认知,便是每年家家户户门上所贴的春联。除此一无所知。
虽不才,但却是喜欢诗词对联等古典文学,其中之韵味,意趣往往让人沉迷其中不亦乐乎。
因为网络的发展,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对联。因为什么都不懂,看着别人的句子不胜艳羡。于是乎便如瞎子过河一般,一块一块的去摸那能指引方向的石头。
在许久以后,方才于对联有了些许的认知,于是乎,便凭着感觉亦跟着别人附庸风雅,对些自己觉得顺口的句子。
因为太多的不懂,所以在时间的延伸中,觉得自己对的还蛮不错了。所以便在一些联群里上蹿下跳自以为是。
在此,在下要深深的感谢夜色师兄!!
因为缘分,我们不期的偶遇在一个联群。或许是因为在下无知的上蹿下跳,所以让夜色师兄对在下多看了那么一眼。于是乎,在后来的某一天因为某一事我们就有了交集。他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对联……
幸有乡音来引路,
方能学苑可求知。
然后,然后我就知道了古风,知道了古风的意境流水对,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在下就非常荣幸的进入了古风楹联十二期培训班。在此我要对夜色师兄表示衷心的感谢!!弯腰九十度!!
虽然很遗憾,因为工作的变动,能学习的时间太少,根本没有学到多少真正的东西,但在下还是兴奋莫名,因为在有限的学习中,在下对于对联的认知,和理解起码已经看见了一个无止境的学习方向。
比如知道了什么是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同,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对,
6:平仄相谐,
等。
以及在拿到一副上联的时候,应该先如何去析联,如何去推敲,前四后三的起承,寻找联眼和关联点。先找到句子的主语,把别人出的上联拿来融入自己的思路,然后再谋篇布局敲词炼字去应对。
不似以前,看都到一个句子只是凭感觉就去对,也不知道什么关联,更不知道如何去推敲,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对的快,才思敏捷。
比如以前曾经在一些群里对的句子:
(解囊买下千江月-----
借债盘来两岸春)
当时对出这个句子还沾沾自喜觉得有点味道,但自在古风学习以后,现在再回头看这些句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上联是解囊买下千江月,不管出的如何,但已经是解囊了,那就说明有钱了,已经买下千江月了。所以下联再用借债去对,那就显得非常突兀不知所以。下联就应该围绕买下千江月的后续思路去拓展才对。
比如为什么要买下千江月?买下千江月后干什么呢?等等。
通过在古风大半年的有限的时间学习,终于看到了如何对联的大门的方向,知道除了六要素,词性结构,起承转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入情入境,
去理解去解析联意,捕捉更深层的联意。是抒情,还是描景,在联语背后那欲说还休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比如曾经在一个都是大神的群里看到的一个句子:
烟霞收一缕~
烟霞我们都知道,这里应该指云霞,收一缕用的夸张的手法。但联意的背后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为什么要收一缕呢?为什么只收一缕呢?如果去去思考如何去收这一缕烟霞,那就会走入歧路了。
所以我就把他变成抒情的思路。收一缕烟霞是为了寄情,因为相思无以为寄,所以看到那美丽的云霞如梦如幻让人迷醉,如此美好的画面就想收一缕好寄给那心中苦苦思念的人儿。所以我就对了:
烟霞收一缕,
明日寄长安。

就这样短短的五个字,而我们只要入情入境,用心去理解,领会,解析就可以品味出各种让人迷醉的,美妙的意境或是那欲说还休的故事。
还有一联:
燕子归来逢社日~
当时看到这幅上联的时候,因为有点匆忙,来不及细推敲,所以我只是从一个点去展开思路:燕子归来逢社日,社日应该是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日子。管他是什么社日,是谁的社日,就从描景的思路去拓展就好。因此灵感一闪,正逢社日那就去做点事情吧。所以我就对了:
燕子归来逢社日,
春风唤去剪桃花。
初一看,嗯还行,细一品,嘿嘿就是它了。
还记得神瑛老师的一段话:
意境联,就是意思和环境相结合的一种联句形式。所要表达的意,是借助某种合适的物像,而不是直白的说出来。是以物寄情,含蓄的表达,这就是意境联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为确实太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增加太多的阅读量,来给自己以积累词汇。但仍然会忙中偷闲尽可能的去多读,多练来丰富自己。
因为在下确实喜欢意境流水对,喜欢古风。同时通过在古风的学习,也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在学习中试对的几个句子:
秋窗未掩听花落【再嫁东风】
心事难消兑酒斟【醉柳舞风】
秋一般是落叶飘零的时节,所以是冷色调,表达的是愁绪,相思无限。所以不是因为没事才听花落,而是因为有心事。至于什么心事呢?可能是相思了,也可能是落榜了,也可能是想家了或者失恋了……等等。谁有心事谁知道。

一任飞花窗外落(墨晗)
但将心绪笔尖呈(醉柳)
飞花一般是晚春了,也可能是秋天但不重要。重要的是飞花窗外落所引起的那些心绪。至于什么心绪呢?只有写的那个人才知道。

别后江楼常备酒【听琴】
思时月下好浇愁【醉柳】
离别永远都是一个伤感的词,也是一个愁肠百结的时刻。自别后相思无限,心儿充满挂牵。把盏凭栏痴望月,唯求一醉抱君眠。

遥思故里梅千朵=z
独在他乡酒一樽(醉柳)
又是梅开香暗度的时节,而离人却独在异乡为异客,相思不解无他计,唯借酒一樽。

只道当时人太傻【再嫁东风】
未将九妹话当真【醉柳舞风】
这个故事就真的是只有,欲说还休了。说什么呢?或许人家孩子都打酱油了。
……等等,

虽然这些对句仍然有些生涩,不够成熟,但相比于未入古风之前,却已经有了质的进步。
在此我衷心的对古风,对古风校长(再嫁东风),对夜色(乡音)师兄,对在古风学习的日子里孜孜不倦用心教学的各位老师和相互陪伴一起进步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此处弯腰九十度!!
最后再以一副也是曾经所对的一副联来表达:
度日无非求自在,
学联却是更怡然。
在此再次谢谢!


点评

合格  发表于 2018-3-27 14: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77

帖子

655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684
金钱
2427
发表于 2018-3-11 16: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云10-醉柳舞风


学联感悟
最早于对联的认知,便是每年家家户户门上所贴的春联。除此一无所知。
虽不才,但却是喜欢诗词对联等古典文学,其中之韵味,意趣往往让人沉迷其中不亦乐乎。
因为网络的发展,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对联。因为什么都不懂,看着别人的句子不胜艳羡。于是乎便如瞎子过河一般,一块一块的去摸那能指引方向的石头。
在许久以后,方才于对联有了些许的认知,于是乎,便凭着感觉亦跟着别人附庸风雅,对些自己觉得顺口的句子。
因为太多的不懂,所以在时间的延伸中,觉得自己对的还蛮不错了。所以便在一些联群里上蹿下跳自以为是。
在此,在下要深深的感谢夜色师兄!!
因为缘分,我们不期的偶遇在一个联群。或许是因为在下无知的上蹿下跳,所以让夜色师兄对在下多看了那么一眼。于是乎,在后来的某一天因为某一事我们就有了交集。他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对联……
幸有乡音来引路,
方能学苑可求知。
然后,然后我就知道了古风,知道了古风的意境流水对,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在下就非常荣幸的进入了古风楹联十二期培训班。在此我要对夜色师兄表示衷心的感谢!!弯腰九十度!!
虽然很遗憾,因为工作的变动,能学习的时间太少,根本没有学到多少真正的东西,但在下还是兴奋莫名,因为在有限的学习中,在下对于对联的认知,和理解起码已经看见了一个无止境的学习方向。
比如知道了什么是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同,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对,
6:平仄相谐,
等。
以及在拿到一副上联的时候,应该先如何去析联,如何去推敲,前四后三的起承,寻找联眼和关联点。先找到句子的主语,把别人出的上联拿来融入自己的思路,然后再谋篇布局敲词炼字去应对。
不似以前,看都到一个句子只是凭感觉就去对,也不知道什么关联,更不知道如何去推敲,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对的快,才思敏捷。
比如以前曾经在一些群里对的句子:
(解囊买下千江月-----
借债盘来两岸春)
当时对出这个句子还沾沾自喜觉得有点味道,但自在古风学习以后,现在再回头看这些句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上联是解囊买下千江月,不管出的如何,但已经是解囊了,那就说明有钱了,已经买下千江月了。所以下联再用借债去对,那就显得非常突兀不知所以。下联就应该围绕买下千江月的后续思路去拓展才对。
比如为什么要买下千江月?买下千江月后干什么呢?等等。
通过在古风大半年的有限的时间学习,终于看到了如何对联的大门的方向,知道除了六要素,词性结构,起承转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入情入境,
去理解去解析联意,捕捉更深层的联意。是抒情,还是描景,在联语背后那欲说还休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比如曾经在一个都是大神的群里看到的一个句子:
烟霞收一缕~
烟霞我们都知道,这里应该指云霞,收一缕用的夸张的手法。但联意的背后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为什么要收一缕呢?为什么只收一缕呢?如果去去思考如何去收这一缕烟霞,那就会走入歧路了。
所以我就把他变成抒情的思路。收一缕烟霞是为了寄情,因为相思无以为寄,所以看到那美丽的云霞如梦如幻让人迷醉,如此美好的画面就想收一缕好寄给那心中苦苦思念的人儿。所以我就对了:
烟霞收一缕,
明日寄长安。

就这样短短的五个字,而我们只要入情入境,用心去理解,领会,解析就可以品味出各种让人迷醉的,美妙的意境或是那欲说还休的故事。
还有一联:
燕子归来逢社日~
当时看到这幅上联的时候,因为有点匆忙,来不及细推敲,所以我只是从一个点去展开思路:燕子归来逢社日,社日应该是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日子。管他是什么社日,是谁的社日,就从描景的思路去拓展就好。因此灵感一闪,正逢社日那就去做点事情吧。所以我就对了:
燕子归来逢社日,
春风唤去剪桃花。
初一看,嗯还行,细一品,嘿嘿就是它了。
还记得神瑛老师的一段话:
意境联,就是意思和环境相结合的一种联句形式。所要表达的意,是借助某种合适的物像,而不是直白的说出来。是以物寄情,含蓄的表达,这就是意境联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为确实太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增加太多的阅读量,来给自己以积累词汇。但仍然会忙中偷闲尽可能的去多读,多练来丰富自己。
因为在下确实喜欢意境流水对,喜欢古风。同时通过在古风的学习,也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在学习中试对的几个句子:
秋窗未掩听花落【再嫁东风】
心事难消兑酒斟【醉柳舞风】
秋一般是落叶飘零的时节,所以是冷色调,表达的是愁绪,相思无限。所以不是因为没事才听花落,而是因为有心事。至于什么心事呢?可能是相思了,也可能是落榜了,也可能是想家了或者失恋了……等等。谁有心事谁知道。

一任飞花窗外落(墨晗)
但将心绪笔尖呈(醉柳)
飞花一般是晚春了,也可能是秋天但不重要。重要的是飞花窗外落所引起的那些心绪。至于什么心绪呢?只有写的那个人才知道。

别后江楼常备酒【听琴】
思时月下好浇愁【醉柳】
离别永远都是一个伤感的词,也是一个愁肠百结的时刻。自别后相思无限,心儿充满挂牵。把盏凭栏痴望月,唯求一醉抱君眠。

遥思故里梅千朵=z
独在他乡酒一樽(醉柳)
又是梅开香暗度的时节,而离人却独在异乡为异客,相思不解无他计,唯借酒一樽。

只道当时人太傻【再嫁东风】
未将九妹话当真【醉柳舞风】
这个故事就真的是只有,欲说还休了。说什么呢?或许人家孩子都打酱油了。
……等等,

虽然这些对句仍然有些生涩,不够成熟,但相比于未入古风之前,却已经有了质的进步。
在此我衷心的对古风,对古风校长(再嫁东风),对夜色(乡音)师兄,对在古风学习的日子里孜孜不倦用心教学的各位老师和相互陪伴一起进步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此处弯腰九十度!!
最后再以一副也是曾经所对的一副联来表达:
度日无非求自在,
学联却是更怡然。
在此再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2

帖子

4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52
贡献
1292
金钱
1745
发表于 2018-3-30 0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好,通过有女如玉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修改,本组论文已全部通过。十二期的学习已告一段落,但学习对联传播国学是我们终及一生的愿望,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后的学习机会,通过古风学校的教学平台,将国学永远传承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