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1

【西江月】井岗山韵析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28 13: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江月】井岗山韵析2018.01.28
西江月 井冈山 1928 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百科
。。。
主席此词用的是西江月词牌,下引御定词谱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 《乐章集》注“中吕宫”。 欧阳炯词有“两岸苹香暗起”句,名《白苹香》。 程珌词名《步虚词》。 王行词名《江月令》。
西江月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镮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叶
好梦枉随飞絮 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叶
。。
此调始于南唐欧阳炯,前后段两起句俱叶仄韵,自宋苏轼、辛弃疾外,填者绝少,故此词必以柳词为正体。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 ”其说正与柳词体合。 若吴词之两段各韵,欧词之添字,赵词之不叶韵,皆变体也。 前段第四句,晏几道词“晓镜心情更懒”,“更”字仄声。 后段第三句,司马光词“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声。 末句,欧阳炯词“犹占凤楼春色”,“凤”字仄声。 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下词
。。。。
该词牌属平仄韵通叶格。即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同部仄声韵,上下片同。
先检查主席词的平仄情况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古:        平仄平平仄通,平平仄仄通通.  ◆闻【十二文平声】  ◆闻【十三问去声】
今:        平仄平平仄通,平平仄平通平.
        敌军围困万千重,
古:        仄平平仄仄平通,  ◆重【二冬平声】  ◆重【二肿上声】  ◆重【二宋去声】
今:        平平平仄仄平通,
        我自岿然不动.
古:        仄仄平平通仄.  ◆动【一董上声】
今:        仄仄平平仄仄.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古:        仄仄平平仄仄,通平仄仄平平.  ◆城【八庚平声】
今:        仄仄平平仄仄,通平仄?平平.
        黄洋界上炮声隆,
古:        平平仄仄通平平,  ◆隆【一东平声】
今:        平平仄仄通平平,
        报道敌军宵遁.
古:        仄仄仄平平仄.  ◆遁【十三阮上声】  ◆遁【十四愿去声】
今:        仄仄平平平仄.
。。。。
主席此词在节点上只有一个入声字,角,角字处在词谱上规定用仄声,因此可断定主席用的是旧韵。(此句实是废话,因中华新韵颁发在主席逝世后。)
不过我们还是用最流行的三种韵书来检查:
一.词林正韵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闻:第六部(平】 不押韵
敌军围困万千重【重:第一部()】 押韵
我自岿然不动【动:第一部】 押韵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城:第十一部】 不押韵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第一部】 押韵
报道敌军宵遁【遁:第六部】 不押韵
。。
从检查结果来看,主席词平仄无一处误,唯韵分押第六部,第一部,第十一部三部。因此主席肯定不是押的词林正韵
主席词作于1928年,肯定也不是押14部的中华新韵和18部诗韵新编,但也可用来对比一下:
.14部【中华新韵】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闻:九文】
敌军围困万千重【重:十一庚】
我自岿然不动【动:十一庚】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城:十一庚】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十一庚】
报道敌军宵遁【遁:九文】
14部中华新韵平仄上角字存疑,韵押九文,十一庚二部
。。。
.【诗韵新编】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闻:未收】 不押韵
敌军围困万千重【重:十八东】 押韵押韵
我自岿然不动【动:十八东】 押韵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城:十七庚】 不押韵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十八东】 押韵
报道敌军宵遁【遁:十五痕】 不押韵
诗韵新编,闻字居然未收,我还为此翻阅1965年中华书局出的铅印本,确实未收。
依书检查,为十八东,十七庚,十五痕三部通押。
。。。
诗韵新编为1964年出版,他的前身均认为依老中华新韵,即18部中华新韵。依网上所刊检查如下
.【十八部中华新韵】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闻:十五、人文韵】 不押韵
敌军围困万千重【重:十八、东钟韵】 押韵押韵
我自岿然不动【动:十八、东钟韵:去声】 押韵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城:十七庚】 不押韵成丞呈诚承十七、庚青韵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十八、东钟韵】 押韵
报道敌军宵遁【遁:十五、人文韵:去声】 不押韵
十八部中华新韵检查结果:
1.城字未收
2.韵分押人文韵,东钟韵及庚青韵。
从以上检查结果来看,似乎都有出韵现象。然雨梦却大不以为然。如动和遁湖南认作同音字,同音字岂有不押的道理?故以此推论,主席诗词用韵,湖南方言也,人称湘语系,我谓之湘韵也。方言近韵通押,自古有之。网上多有专家论述,太高深厐杂了,我等望尘莫及,恕不引。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8 13:4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作品里面夹用湖南方言,这个是早有定论的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