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龙 于 2018-3-29 13:33 编辑
新诗体的雏形_韵律诗 经过【新诗体探索】系列短文对新诗体的格式、用语和节奏这些诗体要素的讨论,新诗体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这种适合现代语境的新诗体: 押韵、使用精约口语和律句,格式自定的现代诗。 新诗体使用口语今词入诗,押韵用新韵,诗句用新律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是注重于韵和律,格式由诗者自定或因事自成。这种讲究韵律的新诗体可称之为“韵律诗”。 韵律诗的写法和特点可由这首诗概括: 【韵律诗】 新诗体制韵为先,押逗谋篇在自然。(韵,韵以篇谋。) 句律逢双声调变,前呼后应起波澜。(律,律句唯求。) 语源口语当精练,少用虚词入管弦。(语,精约口语。) 格式还须因事构,写心写景写苍天。(格,格因事构。)
韵律诗的韵语是:格因事构,韵以篇谋,精约口语,律句唯求。 韵律诗首先要押韵,押韵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作为用现代语言的现代诗,用现代语音押韵是不言而喻的。 律句是诗句顺畅上口的基本保证,是前人对汉语音韵特性的科学总结。韵律诗汲取和承传前人在音律方面的探索成果,结合现代语境的变化而活用。韵律诗的诗句以平仄律律句为主,也可以采用新律句⑴,即保证诗句相邻偶数字平仄相间或声调不同。韵律诗采用新律句,与民歌的节奏风格接近,减轻了对读者思维的束缚,降低了韵律诗的写作难度。 韵律诗的用语是现代精约口语⑵。精约口语源于口语但不是口头口语,它比口语精练简约,没有多余的话,基本不用助词。为了符合律句要求,需要精约口语的语义歇顿尽量与音调节奏重合,以期产生共鸣而获得最佳的节奏感。为此,精约口语会把现代多音节词精约为顾名思义的双音节词,还会使用倒装等修辞手段,还可以少量使用书面语。由于诗者的文化修养不同和对口语的精约程度不同,可以创作出近似于词、近似于古风、律绝、甚至近似于新诗的多种风格的诗篇。 韵律诗的“格式自定” ⑶使韵律诗的在格式上弹性很大,篇幅可小可大,句子可短可长。韵律诗的诗句以较完整的意思分行,而不是按歇顿分行,通常以杂言为主。因为杂言诗的韵律可以用长短句的综合运用来调节,避免齐言诗格式的单调、呆板,所以韵律诗的节奏和韵律很是丰富,她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诗体。韵律诗的格式,除了按表达的诗意度身订做之外,也可以选一些惯用的、适合写作的格式,如律诗、绝句或一些小令等等。 韵律诗易写难精,适宜于不同艺术层次的诗者创作。篇幅短小的韵律诗结构简单,容易写成佳作,最适合初学者和一般诗者;长篇的韵律诗则较难掌握。长篇的韵律诗要通篇布局长短句,做到前后呼应、参差错综而流畅和谐,非有高深功力不可。所以一般较长篇的作品多以五、七言句子为主,间中使用其他长度的句子进行调节,以降低写作难度。 韵律诗具备近体诗词的基本韵律特点,熟练掌握韵律诗的写作方法之后,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近体诗词的格律要求,从而为写作近体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韵律诗在格式自由和使用现代精约口语上又类似于现代新诗,可以降低写作门槛。韵律诗的新律句节奏和口语化又与民歌和顺口溜相近,这种新诗体适宜于在民间沃土扎根发展,便于推广和普及。⑷ 韵律诗容量大张力强,加入时代因素,注重韵律传统,极具现代特色。由于韵律诗既继承了近体诗的韵律,融汇了民歌的节奏特点,又汲取了新诗格式自由和使用现代口语的优点,这样就减轻了近体诗的格式束缚,解放了诗者的思维,降低了写诗的门槛,为诗的平民化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说过:“新诗、格律诗、民歌,会不会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我希望有那么一天!”⑸,韵律诗就是这个思路的一种探索。
--------------------------------------------------------------------- 注释: ⑴ 见【新诗体探索之四】诗句的节奏、【新诗体探索之五】声调与平仄和【新诗体探索之六】新律句 ⑵ 见【新诗体探索之三】诗的用语 ⑶ 见【新诗体探索之二】诗的格式 ⑷ 见【新诗体探索之一】诗体的创新思路 ⑸ 梅白·《回忆毛泽东论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