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72|回复: 91

也评格老诗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3-31 2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评格老诗
格那丁《回乡偶书》
蒲柳青青桑柘柔,南风起处麦初收。
檐间一夜黄梅雨,十万蛙声围小楼。
《回乡偶书》题目是套用了贺知章名篇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上好,但若入百年诗存,这门坎也未免太低了。古云:诗是自己的好,格老于此有些偏爱,自然要惹起一些人的非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多数近乎瞎评,实在是不如藏拙好,哦,想不到居然如此弱智而已。
我们先看第一句,蒲柳青青桑柘柔。
蒲柳,植物名,即水杨,生长于水边,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柳是黄河滩上常见的一种植物,植物学上的名字叫水杨。河滩上的植物都长不高,蒲柳也是这样,虽然是木质的,河边的庄稼人却没有人把它叫树。它的确也不像树,一丛丛地生成一堆,一根根往上长,没有枝杈,一片片尖长的叶,若刀一样稀疏地排列在上面,很不美观。植物学上把这种植物叫灌木。
蒲柳看上去瘦削纤细,却并不羸弱,在猎猎河风中,也许会剧烈晃动,把身子匍匐在河滩上。河水涨落,浪涛会把蒲柳吞没,淤进泥里。风平浪静时,蒲柳又会默默地显露出来,直直地挺立,还是那么纤细,在怒号的河水面前,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因而,蒲柳不像垂柳那样能够纤弱出柔丽,也不会像垂柳那样婀娜多姿,若生长在河边的村姑。在柳树的家族中,蒲柳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种。
蒲柳也长不粗,有手指那样粗细就很不错了。挤在茂密的芦苇丛中,竟分不出彼此。蒲柳没有树干,只有树条儿。蒲柳条儿通体细长,质地柔软有韧性,可用来编笸箩、簸箕、篮子。到了秋天,河边的庄稼人走上河滩,用一张镰刀就可以轻松把蒲柳齐根割去,叫杀柳条儿。
从以上所引,蒲柳,柳之一种,非指常见阿娜多姿的杨柳或垂柳。倒不如直用杨柳好。
柳青青。柳青青一般指柳叶繁茂。
相思(宋·何应龙)
二月春风杨柳青,闻郎系马到长亭。相思情味如中酒,折尽梨花嗅不醒。
此二月之柳也
送别诗(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花飞絮,此四月之柳也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宋·岳珂)
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
此五月之柳也
鹧鸪天 夜钓月桥赏荷花(宋·赵长卿)  显示自动注释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
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藕花红,此七月之柳也
湖亭(宋·释文珦)
一堤杨柳青丝软,百顷芙蕖锦障开。中有閒人心似水,坐看沙鸟镜中来。
此九月之柳也
寄丰阳喻长官(宋·王禹称)
 
七十年华鬓未霜,道情偏称宰丰阳。早衙请印无仇览,夜榻围棋祇孟光。
庭户万重岚气润,盘餐数饤药苗香。犹言彭泽终归去,门柳青青槛菊黄。
槛菊黄,此九月之柳也
望春词(宋·蔡襄)
霏霏细雨勒梅黄,一望春容十断肠。平芜古柳青青遍,独使潘郎两鬓霜。
此黄梅际之柳也。
而有评云:杨柳青青用不了到麦收的夏初,如此之言,夏初及以后不可复言柳青青否?笑话。
2013年12月我访苏州枫桥,见堤江枫数株,叶已枯,桥侧有一柳树仍青青摇曳风中,题诗云:柳翠枫红映碧霄,为免人置疑,还专门拍照以证。
姑苏纪行四绝之一(通韵诗)2013.12.19.
访姑苏枫桥(新韵六豪旧韵二萧)
柳翠枫红映碧霄,乌篷吳韵伴吹箫。
只缘喜爱先生句,千里来寻梦里桥。

。。。
桑柘柔。
《漢語大詞典》:桑柘  拼音:sāng zhè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桑柘,并非专指桑树,那是瞎解。
柔桑一词,在诗经上即有,
绍古辞七首 其七(南北朝·鲍照)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柔桑多指桑树,也可指桑叶。
途经敷水(唐·许浑)
脩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
桑叶能倚吗?
鹧鸪天 其一 代人赋(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田埂上的桑树的叶苞已绽开了。已明指柔桑非嫩芽。
为什么称桑树为柔桑呢?这牵涉到蚕桑的载培技术。
为了便于采摘桑叶,树种采用矮桩桑。矮桩桑就象一个香炉一样,上面揷了十多柱香。桑枝多在两厘米左右,啡常柔软,采桑女只要将枝条弯曲,即可采到树稍的桑叶,若枝不柔,岂不要搭梯子?也就是说,蚕桑树非乔木桑,其枝条四季都是柔软的。
病体难支,暂写到此。还想提醒一下绝谷,已近清明,不知可去河边看柳,柳荫深否?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1 20: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31 21:0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3-31 21:14 编辑

潭州先生好,文字很长,但重点是两处,一个是蒲柳是否应该换成杨柳,这里我认为格那丁先生的选择是有其一定原因的,从语感来说,蒲柳比杨柳读起来舒服一些,从字面来看,杨柳比蒲柳滥熟一些。更重要的是,实际现场到底是哪一种,这个作为读者无从考证,终归应该是以真实为上。第二个地方,是关于桑柘,柔桑的解释,一般认为是表示嫩叶,嫩枝条。农事个人不是很懂,如果当时现场有桑柘树,而且是在发新枝叶的时候,个人觉得是可以通的。当然先生如果说桑树(或者桑柘树)平时枝条也是柔软的,自然也是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31 2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蒲柳青青桑柘柔

蒲柳
水楊的別名。
水楊(shuǐ yángㄕㄨㄟˇ ㄧㄤˊ)
1.        植物名。楊柳科柳屬,落葉亞喬木或灌木。高矮不一,小者不及一公尺,大者可達四點五公尺。樹皮紅褐色,枝皮平滑,色綠或帶紫。葉互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質略厚,邊緣有波狀鈍齒,末端尖,葉面平滑,深綠色,背面有茸毛,呈灰白色。雌雄異株,花序排列成葇荑花序,雄花序的蕾外被柔滑呈絲狀的白毛,花葯現黃紅,雌花後熟而飛絮。亦稱為「蒲柳」、「浦柳」、「川柳」。
川柳(学名:Salix hylonoma Schneid.)为小乔木,高3-6米。幼枝有毛,后无毛,红棕色。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贵州、甘肃东南部、陕西、山西、河北、安徽西北部。生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瓦山。

sāng  ㄙㄤˉ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

zhè  ㄓㄜˋ
 1.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黄。~蚕。~丝。
 2. 古同“蔗”,甘蔗。
桑柘:桑木與柘木。
------由以上词典内容可知:蒲柳,桑,柘,是三种植物。蒲柳是灌木,是生长在沟渠里的一种可以用来编筐用的柳条状的植物。而桑柘都是乔木,木质很硬,可以做家具。
    当然任何植物皆可入诗。但可以入诗的植物要有所选择,不是所有看见的树木都可以写入诗。格那丁这是第二句是写麦收,后两句写雨和蛙。一般说来起句要与第二句有联系。但蒲柳和桑柘与麦收有什么关系?是他们绿了麦子就熟了?还是有这些树的地方就有小麦?还是否这些树木美观,可以代表家乡美?答案都是否定的!特别是蒲柳,是水生灌木,和小麦挨不上边,也不美观。真不知格那丁写这句什么用途?看到什么写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31 2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的理论是“大体上是那么回事就可以”,从来是反对从地理,历史,气候上细究的。所以没人细究蒲柳和桑柘,所以认为也可以简单认为是杨柳和桑树。说他们青青和柔也无不可。问题在于这一句的用途。格那丁可是反对什么都可以入诗的。比如“膨胀螺栓”是绝不可以入诗的。那么为什么蒲柳和桑柘可以入诗,杨柳为什么不能入诗?不知格那丁的道理在哪儿。
    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河南小麦产区的麦田来看,和小麦田有关的树木有白杨,泡桐,柳树(旱柳)比较多,这些都是人们栽培在田埂上的。桑树一般栽培在人们住房附近,是为了采摘树叶喂蚕方便。蒲柳一般没人栽培,是荒地上野生的。所以格那丁写蒲柳和桑柘,与小麦一点关系也没有。

点评

从蒲柳又名川柳来看,是作者家乡真实大规模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0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4-1 00:09 编辑

谈谈桑柘柔。
采桑子(宋·赵子发)  
春蚕昨夜眠方起,闲了罗机。共采柔枝。桑柘阴阴三月时。
-----可以看出桑树和柘树的叶子是可以喂蚕的。柔枝就是嫰枝。喂蚕是其叶,不是树枝。农户用来采桑叶的桑树都是栽种在院子里像灌木一样的小桑树条状的,所以说采柔枝。时间是在三月份。到了农历四月麦收时,嫩条也就长高长硬了,春蚕也变成蚕蛹了。所以还写桑柘柔,有什么意义呢?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唐·李群玉)
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
禽言二首 其二 著新脱故(宋·无名氏)
蚕茧方成四月初
-----所以我分析格那丁这诗写的第一句用“蒲柳”“桑柘”,是脱离现实,纯粹是为了凑平仄韵而玩弄辞藻。



点评

根本不是养蚕人之论。湖南蚕仅有春蚕,而四川及江浙一带,蚕是二季。养蚕,旧时小孩当宠物养过几条或几十条。六五年毕业入川至成都,从表弟那里讨得春蚕十佘山尾,后产卵数页于纸上。以为要待明年,谁知至六月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 00:2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1 00:3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31 23:49
格那丁的理论是“大体上是那么回事就可以”,从来是反对从地理,历史,气候上细究的。所以没人细究蒲柳和桑 ...


从蒲柳又名川柳来看,是作者家乡真实大规模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这个川是四川的意思……又或者,既然桑柘是两种树,那么蒲柳不是蒲草加柳树吧。格老的作品,开放性往往很强。脑补空间很大的。

点评

蒲柳,根据词典对其枝条紫红色和花序的描述,应该是河北生长于沟渠河岸的紫穗槐即红荆条一类野生的灌木。用途只有一种:秋末收割编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 00:22
从蒲柳又名川柳来看,是作者家乡真实大规模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这个川是四川的意思……又或者,既 ...

蒲柳,根据词典对其枝条紫红色和花序的描述,应该是河北生长于沟渠河岸的紫穗槐即红荆条一类野生的灌木。用途只有一种:秋末收割编筐用。

点评

蒲柳之质,小说里面常见的。女性用来谦虚,表示自己身份长相都比较不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 00:4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4-1 00:39
蒲柳,根据词典对其枝条紫红色和花序的描述,应该是河北生长于沟渠河岸的紫穗槐即红荆条一类野生的灌木。 ...

蒲柳之质,小说里面常见的。女性用来谦虚,表示自己身份长相都比较不咋的。

点评

蒲柳易凋,在古诗词中多表示贬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0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 00:44
蒲柳之质,小说里面常见的。女性用来谦虚,表示自己身份长相都比较不咋的。 ...

蒲柳易凋,在古诗词中多表示贬义。

点评

原意也是用来谦虚的。说自己是蒲柳,皇帝是大松树之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0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 01:2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4-1 01:14
蒲柳易凋,在古诗词中多表示贬义。

原意也是用来谦虚的。说自己是蒲柳,皇帝是大松树之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2: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拓一词,我是从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初识。六十多年了。当时选入小学课本,人人熟知自可入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树栽培,说是房前屋后,那是小打小闹。君到姑苏看,大片大片的蚕柔树种植在田中,你就会体会到何为桑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4-1 02:5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4-1 00:02
谈谈桑柘柔。
采桑子(宋·赵子发)  
春蚕昨夜眠方起,闲了罗机。共采柔枝。桑柘阴阴三月时。

根本不是养蚕人之论。湖南蚕仅有春蚕,而四川及江浙一带,蚕是二季。养蚕,旧时小孩当宠物养过几条或几十条。六五年毕业入川至成都,从表弟那里讨得春蚕十余尾,后产卵数页于纸上。以为要待明年,谁知至六月份(?)群头躜动,爬出不少幼蚕来,起先用小合,改鞋合,改用箱子,最后腾出床来。好在公司附近有一片蚕桑林,同事也帮忙采摘,至今难忘。
这种桑树是要经常修剪的,变粗变硬过长的都要除去,使树桩高不过700毫米,树冠高不过两米,枝若不柔,难道搭梯子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回乡偶书,即写眼前之景,心中之感,蒲柳及桑拓尽可入诗。只不可写,偶遇十八佳人问,道是寻春为汝归则好。不然会被人斥为,轻薄无行,跃然纸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1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格老也太可恶了,就是一个文痞。但这首诗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去鸡窝中找骨头。
1.桑拓,桑和拓是两种树,养出的蚕吐的丝不一样,纺织品也不一样。但汉语有个习惯,近义语素可组成一个词,作用是泛指,所以桑拓只是一个词,不要分做桑和拓解。点评中分开而找茬是错误的做法,请大家今后注意。
桑有丛桑和桑树,我小时好养蚕,天天去河边采桑,都是丛桑或桑条,矮矮的很好摘。我现在住的院子里也有桑,却是桑树,要用梯子才能摘到的。桑条可编筐子,那是丛桑,用桑树上的桑枝是不行的,因缺少韧性。
2.十万蛙声围小楼,这是明显的夸张修辞,夸张的方法或比喻、或形容、或数量,不必在数量上钻空子。围字用得好,四面八方都是,青蛙繁殖期确实是吵死人的。季节对不对?几十年过去了,以前我这儿还有的生产队会种麦子,现在无人种了,所以我都忘记了什么时候收麦,但似乎是五月吧,蛙声应该是四月,但各地不同,也说不清的。
3.檐间一夜黄梅雨,大部分地方房屋都有檐,南方的檐因防斜风雨,更宽些而已。这句若是写南方,那是好句。南方的变化比北方快,一夜春风,桃花烂漫,一夜黄梅雨,蛙声一片。一个晚上变化非常大的。
4.情感问题。有点评说作者回到久别的故乡,“十万蛙声围小楼”表现作者的狂喜心情。这个分析太过。大家都不大重视韵部对感情色彩的作用,因此分析起来容易情绪化。用ou韵的大部分用于忧愁,即使不表忧愁,也没有用于大喜的,这首从诗本身来看,不是忧愁的,但韵部的选择,限制了情感的发挥,它不可能是大喜的。顺便说一下,古代的的诗,凡是有楼做韵字的绝大部分都是表示忧愁的,什么原因可以去研究,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只是极少见的中性句子,现在用楼做韵字的句子已可用于喜乐的句子了,原因也可研究。

点评

其他方面在我看来都是细节问题,也没啥新鲜,对错都不是很重要。主要就是一直理解不了,为什么麦收时候遇到黄梅雨会那么兴奋,需要用十万蛙声来表达。我们这里提到这个肯定是头疼的。作者的解释是黄梅雨仅仅是表示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0:56
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这诗立意很单纯,就是对乡村五月的颂扬。最美人间五月天,抢收抢种,大战红五月,忙并快活着。五月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月份,五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月份,五月是一个激奋昂扬的月份。这是对五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0:37
十万青蛙为什么围格那丁?肯定因他偷猎益虫引发众怒。他不愁才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0:2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1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1 10:14
虽然格老也太可恶了,就是一个文痞。但这首诗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去鸡窝中找骨头。
1.桑拓,桑和拓是两种 ...

十万青蛙为什么围格那丁?肯定因他偷猎益虫引发众怒。他不愁才怪!

点评

O(∩_∩)O哈哈~风趣,最好是咬死他  发表于 2018-4-1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1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屋檐的回忆
文化革命前,赣州有一条非常有特色的商业街,宽宽的街道,非常整齐,两边的的屋檐几乎连在一块,下雨时这里根本不要撑伞,原因就是南方多雨,天气易突变,而且往往一下就是大雨,没带雨具很麻烦,这种建筑物就方便做买卖的人。我对它印象特别深刻,南方的特色呀。好几年前去过赣州,这条街只剩下一点点,房子也只几栋破破烂烂的了,我感到非常遗憾,一个特色消失了,这几年常去赣州,不再去找那条街了,据说已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 10:3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1 10:14
虽然格老也太可恶了,就是一个文痞。但这首诗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去鸡窝中找骨头。
1.桑拓,桑和拓是两种 ...


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26# 格老也
管理 昨天 08:58

这诗立意很单纯,就是对乡村五月的颂扬。最美人间五月天,抢收抢种,大战红五月,忙并快活着。五月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月份,五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月份,五月是一个激奋昂扬的月份。这是对五月的称颂,这是对五月的赞美,这是对五月的唱叹,看看,即使下点雨,也会有十万蛙鸣演奏出一曲雄壮的合唱,作者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好久没回乡了,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多蛙鸣了,当然兴奋啦!
当然,上述只是我自己的意思,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尽可以随意理解和发挥。

点评

“大战红五月!”-----老干的著名口号。概念化的标签。于是:蒲柳青,桑柘柔,南风起,麦初收,檐间雨,黄梅熟,蛙声唱,人倚楼,拼盘美,丁不愁,床叠加,诗存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 10:5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1 11:06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4-1 10:14
虽然格老也太可恶了,就是一个文痞。但这首诗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去鸡窝中找骨头。
1.桑拓,桑和拓是两种 ...


其他方面在我看来都是细节问题,也没啥新鲜,对错都不是很重要。主要就是一直理解不了,为什么麦收时候遇到黄梅雨会那么兴奋,需要用十万蛙声来表达。我们这里提到这个肯定是头疼的。作者的解释是黄梅雨仅仅是表示时间,并不可以理解为传统的黄梅雨意思。这个得到了一些诗友的同意,个人始终感觉比较别扭。或许四川是把有梅子成熟时候的雨都叫做黄梅雨。我们这里虽然是正宗的黄梅地带,但如果不是连续阴雨天气,是不会把偶尔下雨叫做黄梅雨的。
而且十万蛙声围小楼,怎么看都不大像是为了加油打气呐喊助威的感觉……
再说麦子不是都已经收过了么……围着小楼讨薪?天热收麦子时候也没见出来帮忙,下过雨了都出来了……

点评

查一下,成都还真有梅雨。格老不用硬着头皮说只是代表时间了……其他帮忙说可以随便用的的更是可以省心了。 《埤雅》: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沾衣败污。故自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1:57
格那丁说:写诗大体上是那么回事就行,不可深究。什么地理历史自然气候别那么着真。蒲柳,可能他写的是松树,桑柘,是蒿草,檐间,是旅馆;黄梅雨,就是雷阵雨;十万蛙声,也就是一只牛蛙,小楼,就是个看瓜用的小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1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 10:37
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26# 格老也

“大战红五月!”-----老干的著名口号。概念化的标签。于是:蒲柳青,桑柘柔,南风起,麦初收,檐间雨,黄梅熟,蛙声唱,人倚楼,拼盘美,丁不愁,床叠加,诗存优~

点评

这个好,三言诗,也挺不错的  发表于 2018-4-1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4-1 1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评格老诗,,,主贴的评在哪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1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 10:56
其他方面在我看来都是细节问题,也没啥新鲜,对错都不是很重要。主要就是一直理解不了,为什么麦收时候遇 ...

格那丁说:写诗大体上是那么回事就行,不可深究。什么地理历史自然气候别那么着真。蒲柳,可能他写的是松树,桑柘,是蒿草,檐间,是旅馆;黄梅雨,就是雷阵雨;十万蛙声,也就是一只牛蛙,小楼,就是个看瓜用的小窝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1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4
贡献
23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4-1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归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4-1 1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是“十万”,不是“一万”和“百万”?
格那丁并没有也不可能去数青蛙~谁数谁是瓜娃,说白了就是极言其“多”而已。说“一万”太具体,枝曼挂碍。说“百万”夸大太甚,好象“天兵百万下南阳”似的,触摸到了边界,意思就反而局限了;如“千万”、“亿万”……“十万”就是“夸大的最小边限”,以便留出想象空间(这点确实做到了),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遵遁了这点。当然,谁失眠的话晚上可以数数,但数了几只就不用告诉大家了。同理,檐间雨,极富寓意(虽然略熟),大体相当《秋声赋》中写秋,“声在树上”,而非漫山遍野,取其具体而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评诗是上好的,只是不够入百年诗存这样的大题目。
蒲柳不如杨柳好。不要以为太俗套。是因为大家偏爱而已。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千古丽句也。至若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乃神助之笔也。

点评

对这首诗我给的也是好评 请老先生继续评完 后面三句争议更大 想看看你的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2:16
入不入诗存,不打紧的。入,在于人;读,在于我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1: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评柳青青四时可用也,岂仅限于阳春二三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8-4-1 11: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1 11:38
总评诗是上好的,只是不够入百年诗存这样的大题目。
蒲柳不如杨柳好。不要以为太俗套。是因为大家偏爱而已 ...

入不入诗存,不打紧的。入,在于人;读,在于我们。

点评

对,跟选举似的,公众用脚投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 11:46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