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7-2-11
威望844
金钱6700
贡献5681
金牌会员
 
威望- 844 点
贡献- 5681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8-4-10 06: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4-10 07:02 编辑
回到主题上来,诗,很大程度而言是主观的,甚至可以说其本质意义就是唯心的,此即所谓诗言志,诗人根据主观构建诗意的需要选取一些客观之真实及主观之虚构的意象而达其传情达意之主观真实,当理论家们言之凿凿拿科学术语和定义去质疑文学艺术的时候,说实话,我不知他们是怎样想的及其心态是什么,具体点来说如黄梅雨,气象学名词上的黄梅雨跟文学艺术上的黄梅雨是一回事吗,星相学的残月跟文学艺术上的残月又是一回事吗,换个角度来说,当某些理论家们言之凿凿地说黄梅雨只限于长江中下流域之语去质疑格那丁的一夜黄梅雨时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到过文化的幅射性,从历史上而言不乏描写黄梅雨的诗词,从地理空间而言,也许的也许,黄梅雨的叫法始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但是,这叫法就不会传播幅射开去吗,举例来说,许传刚先生的江西地区是把春夏之交的阴雨连绵的季节叫梅雨季节的,我是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梅州跟江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素来就有通商通婚的传统,江西人这么叫,我们受其影响跟着也就这么叫了,这有啥好奇怪的--虽然广东跟长江流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同理的是,四川同属长江水系,长江水系素来水运发达,难道上下游之间除了经贸的往来就没有其它的人际交流了吗,文化上就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现象了吗,答案肯定不是的,所以,四川也有些人管那个雨季叫黄梅雨又有甚好大惊小怪的
题外话,理论理论,据理而论,观点允许是错误的,演绎可以是不够严谨的,争鸣可以是言辞尖锐激烈的,但是,出发点应是出于本真的,目的性应是纯正的,否则,任何好勇斗狠、拉帮结派、排斥异己等等动机不纯及带有严重攻讦色彩的所谓诗词理论统统都可扔进垃圾堆中让它们去发臭【非针对楼主】
不好意思地说,有的人,真是瓜【看看,四川语言幅射到梅州来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