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6|回复: 18

某公于钱钟书颇多不满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1
贡献
33013
金钱
5307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4-11 08: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读某公新著,对钱钟书颇多不满,其立论有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处,而对钱钟书诋毁则有不遗余力,而对古圣先贤无敬仰之心,动辄批判几千年积累的德性和智慧,只能是可悲可笑的狂妄。(某公新著论钱钟书)欲为扬陆,抑钱太甚而至于轻薄,学者心性,譬诸渊水,终是难测。以《宋诗选注》录陆诗为迎合潮流明哲保身,同一书也,其不选文天祥《正气歌》又作何解?

附:钱钟书《宋诗选注》为什么不选《过零丁洋》《正气歌》

穿越梅嶺

1957年6月,钱锺书开始编著《宋诗选注》。那时宋诗远不及唐诗热门,宋诗数量浩繁,研究又几乎是空白,要做这个项目工作量极大,对学术水平要求极高。

该书1958年9月一经出版,即被批判,原因是未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

或许,钱锺书先生对此早有预料。《宋诗选注》初版三十年之后,著名文学家潘耀明先生欲印行该书的香港版,他特邀钱锺书再写了一篇序。钱先生在文章开头便说,“这本书在一九五八年出版,受到一度公开批判”。接着以特有的钱氏幽默和许多轻快的揶揄,带出一个沉重的旧话题。该文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转载时,作者又做了稍许修改,并重新冠以醒目的标题——《模糊的铜镜》。现依最新版摘抄如下:

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原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只有些评论和注解还算有价值。不过,一切这类选本都带些迁就和妥协。选诗很像有些学会之类选举会长、理事等,有“终身制”、“分身制”。一首诗是历来选本都选进的,你若不选,就惹起是非;一首诗是近年来其他选本都选的,要是你不选,人家也找岔子。正像上届的会长和理事,这届得保留名位;兄弟组织的会长和理事,本会也得拉上几个作为装点或“统战”。所以老是那几首诗在历代和同时各种选本里出现。评选者的懒惰和懦怯或势利,巩固和扩大了作者的文名和诗名。这是构成文学史的一个小因素,也是文艺社会学里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有幸读过许多钱锺书的作品,此文最是精妙。娓娓道来,言外有音,韵味令人琢磨不尽。

编书向有官修和私著之分。官修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下,有时是为政权服务的,那么,取舍标准便是以该政权之取向为取向,多不顾及艺术性和作品的风格。

私著,一般都会由编著者对于审美取向的而决定作品入选的尺度,史上一些著名的文选、诗词选,无不体现编著者的理论主张。

就几种著名的宋诗选本来看,都没有选文天祥的《正气歌》。清代陈衍的《宋诗精华录》,近代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金性尧的《宋诗三百首》。

陈衍是“同光体”的祖师爷,其不喜此诗,自在情理之中,钱先生为石遗老人弟子,取向可知。高选为49年前编订。金选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其又供职于某出版社,亦未选入,于本书前言中并未提及何因素,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伸脚录》中,于《两本三百篇》中方见片言只语“我们不选文天祥的《正气歌》,就因其正气有馀而诗味不足”。

从以上四种选本可知,《正气歌》的不能入选,大概就是因其没有诗味吧。不过,钱锺书并非忽略文天祥的诗,他把文天祥的诗分作前后两个时期,一是元兵打破杭州,宋帝被俘虏以前,认为“这个时期里的作品可以说全部都草率平庸”。二是文天祥从元兵的监禁里逃出来,直到再度被捕被杀。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是直书胸臆,不讲究修词,然而有极沉痛的好作品。”《宋诗选注》共选了文天祥四首诗,《扬子江》一首属前期作品,《南安军》《除夜》和《金陵驿》三首属后期作品。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11 08: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诗,各家的选择目的、标准不同,或侧重于普及、或侧重于诗艺、或侧重于思想、或侧重于各风格流派等等,钱钟书选不选文天祥的正气歌都不影响文天祥的忠君爱国形象,有甚好不满的

今有网人,见格那丁选了汪精卫的几首诗便成天为汉奸张目甚至于‘汉奸’骂个不休才更扯蛋,格氏选不选汪诗均不影响汪是汉奸的历史定位,虽格氏选诗的目的和标准是什么现在还不太清楚,但可见其是侧重于诗艺的,不在诗艺上去评判诗选却热衷于在政治上、思想上扯个没完没了,动机堪疑

点评

中肯!  发表于 2018-4-12 18:56
第一段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8-4-11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1 08:3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11 08:53 编辑

作为官修,选录了文天祥的诗,却不选录《正气歌》和《过零丁洋》。本来就是有些莫名其妙的。
否则的话,如果官方现在编个《百年诗词存》,不放”百万雄师过大江,放个”翻身进入七人房”。不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放个”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岂不是太随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11 08: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还对黄遵宪的诗不以为然呢,黄遵宪可是梅州的一面旗帜呢,是不是我也跟着起哄对钱不满才合了某公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4-11 08: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8-4-11 08:56 编辑

选诗只要目的明确的便多是好选本。就好像写文章,有主题有中心,因此读选本应从选者是否自始至终贯彻了目的去考虑。
如果格老也自始至终以诗艺去选诗,那将是非常好的选本。怕就怕是大杂烩。

点评

问题在于,《宋诗选注》的选择标准就是比较奇怪。并不明确。这本书公认的就是注比例强。也就是所谓的跟帖比主题好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2 17:55
是的,比如是拾遗类的选本,专门找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作品,这也是一个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1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1 08:5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11 09:03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4-11 08:53
选诗只要目的明确的便多是好选本。就好像写文章,有主题有中心,因此读选本应从选者是否自始至终贯彻了目的 ...


是的,比如是拾遗类的选本,专门找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作品,这也是一个标准。
私修来说,只要法律不管,完全可以按照个人喜好,但仅仅证明了这是按照个人喜好。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扯淡。

点评

岳飞的词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一股正气,但岳词更有词艺,文则只闻到一股正气。若选气节歌,二者皆可选,若从诗艺,选岳不选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1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4-11 09: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1 08:57
是的,比如是拾遗类的选本,专门找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作品,这也是一个标准。
私修来说,只要法律不管,完 ...

岳飞的词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一股正气,但岳词更有词艺,文则只闻到一股正气。若选气节歌,二者皆可选,若从诗艺,选岳不选文。

点评

再举个例子,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那么如果是私修,他就有权力不收录。但如果是官修,不收肯定是要挨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1 0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1 09:2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4-11 09:14
岳飞的词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一股正气,但岳词更有词艺,文则只闻到一股正气。若选气节歌,二者 ...

再举个例子,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那么如果是私修,他就有权力不收录。但如果是官修,不收肯定是要挨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12 17: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这人孤高自傲,在学界并不招人喜欢。毛泽东喜欢郭沫若,就不怎么喜欢老钱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4-12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8-4-12 17:55 编辑

钱钟书是真才子,关在牛棚中中,没有书竟然能对晋书做校对,非天才做不到。我是最傲慢的人,40年前唯对他佩服。当年我也关在牛棚中,除了一股怒气,什么也没有。所以我最佩服关在牛棚中居然也能干出成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12 17:5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4-11 08:53
选诗只要目的明确的便多是好选本。就好像写文章,有主题有中心,因此读选本应从选者是否自始至终贯彻了目的 ...

问题在于,《宋诗选注》的选择标准就是比较奇怪。并不明确。这本书公认的就是注比例强。也就是所谓的跟帖比主题好看。

点评

那得先搞清人家选本的目的,搞不清你就会奇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2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4-12 17: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12 17:55
问题在于,《宋诗选注》的选择标准就是比较奇怪。并不明确。这本书公认的就是注比例强。也就是所谓的跟帖 ...

那得先搞清人家选本的目的,搞不清你就会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4-12 19: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楼中某某之言,恶心至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4-12 19: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公之诗评,精采之极,初读至今,近六十载,犹念念不忘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