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5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79
金钱29167
贡献22228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79 点
贡献- 22228 次
金钱- 29167 枚
 
|
发表于 2018-4-26 06: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6 06:58 编辑
至于作诗,无间朝野,仍用《唐韵》。”---------说明明朝不用平水韵
至今会试榜文,有除《洪武正韵》一部外,不许夹带片纸只字,盖亟欲正韵之行也。----说明明朝科考用的是《正韵》,只是科考废诗,后用八股文,《正韵》已无用,于是人们作诗用《唐韵》。即《广韵》,而不是平水韵
岂知以后革去诗赋,士子已不知正韵为何物。而世之作诗者,亦复因仍旧弊,又不知正韵为何书。不务正音,不遵时制,反从侏离艰涩之韵,吾不知其何也。”----说明作者是赞成《正韵》的,它更切时音(务正音,遵时制,)《唐韵》是侏离艰涩之韵。
反而明朝灭亡后遗民作诗开始广泛使用《洪武正韵》。浙江仁和人僧今释(1614-1680)《徧行堂集缘起》即自称“予作诗多用《洪武正韵》”。明代遗民对《洪武正韵》代表的明代“正音”的推崇,使得后来乾隆四库馆臣对《洪武正韵》大肆攻击,以为“其法极为不善”,“濂乃以私臆妄改,悍然不顾,不亦傎乎”。----说明清朝推行平水韵并不一帆风顺,大批遗民怀旧用正韵,直到乾隆大肆攻击《正韵》后平水韵地位才得以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