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5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79
金钱29167
贡献22228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79 点
贡献- 22228 次
金钱- 29167 枚
 
|
发表于 2018-4-26 13: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对平水韵的分类也是一头雾水,感到它毫无道理。当了梅花山人的几天学生,终于脑洞大开,平水韵分类科学得很呢。然后我自己专门分析了三江韵部(请大家细看我的三江帖子),证明三江七阳确实韵尾不一样,二部不能通押,唐以后才出现三江部整个一部倒戈的事。证明唐时三江七阳是独立的两部,三江放在东冬后面是正确的,因为三江与一东二冬才是邻部。举一反三,上平下平中an的韵部很多,那时它们韵腹虽然相同,但韵尾都不同,因此都不是相同的韵母,所以分列,到中古音时它们才纷纷韵尾消失了部分只留下n,于是便都成了an。
平水韵的时代,已经是中古音时代,按说的确应该把它们分别合并,但大家都知道,它的精髓是《切韵》,所以编者不大动干戈,也不敢大动干戈,所以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今天我们用现代音来衡量平水韵,当然更感到不可理解了。
在这方面梅花山人是权威,希望大家多听听他的,不要听信那些音韵都不懂的人的胡说八道。这个主题帖是个不懂音韵、胡说八道的帖子,希望大家不要被误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