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22

莽苍之读音2018.05.06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5-6 2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5-6 21:01 编辑

莽苍之读音2018.05.06
主席词“烟雨莽苍苍”,有人认为苍应读仄声,与“龟蛇锁大江”之江因一平一仄韵,认为出律。雨梦在莽苍苍读音辨】一文中已指出:其引证已误。且查历代诗词,莽苍苍均读作平仄仄。诗例已证明主席词无误。
既然如此,去探讨莽苍之读音实无多大意义。但有先生执拗地认为,莽苍苍不是出自莽莽苍苍,而是出自莽苍+苍,其中莽读阳平,苍读上声,(“莽苍” Máng cǎng並引康熙字典为证。
雨梦觉得字典有无误懒得也无能力,精力去考证,还是从诗里找证省事,在搜韵网上查五言律绝(包括排律)共计65首(由于操作有误,变成了69首)
其中
1.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诗31

1.1.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17
1.2.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宜读平声7
1.3.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宜读仄声7

2.
苍仄声,莽仄读20
3.
苍平读,莽仄读18

从诗例看来,
1.苍平读18例,占18/65=27.7%
2.莽苍” Máng cǎng无一确证莽必须平读诗例
3.苍仄声,莽平仄两可,宜读平声7,不读平声则为三仄尾,需知三仄尾占该句式15%,並非大忌
荆榛闭莽苍,千岁一孤坟。(宋·吕本中)
人家住莽苍,径柏挺寒青。(宋·陈造)
鹏飞适莽苍,鸿去上青冥。(宋·范祖禹)
平原忽莽苍,天半落黄河。(清·张晋)
山川自莽苍,立马一徘徊。(清·顾光旭)  
梁湖莽苍外,后去未云迟。(宋·陈造)
河山莽苍合,回抱夏王宫。(清·于鳌)
4.苍仄读偏多,其比例占3/4
5. 而云莽苍(Máng cǎng)占十,上平占一,也查无所据.



附件:
1.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诗31

1.1.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17
莽苍芦关北,孤城帐幕多。(唐·李昌符)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唐·于鹄)
莽苍平湖路,霏微过雪时。(唐·齐己)
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宋·左纬)
莽苍麇鼯野,峙停鸾鹄音。(宋·苏籀)
莽苍新阡陌,凋零旧辈流。(宋·陆游)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宋·梅尧臣)
莽苍成芜楚,烟绵又入秦。(宋末元初·刘辰翁)
莽苍迷烟树,隐约见孤舟。(元·赵孟頫)
莽苍人何在?阴森鬼正伥。(元·郝经)
莽苍疏林下,双禽相因依。(明·杨士奇)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宋·朱熹)
遐观目力穷,莽苍云山碍。(宋·郭印)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丁复
崎岖脱水峡,莽苍宿江门。(·王廷相
登临望无极,莽苍色纵横。(清·陈辉)
纵横秋潦浊,莽苍乱山童。(清·徐坊)

1.2.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宜读平声7
荆榛闭莽苍,千岁一孤坟。(宋·吕本中)
人家住莽苍,径柏挺寒青。(宋·陈造)
鹏飞适莽苍,鸿去上青冥。(宋·范祖禹)
平原忽莽苍,天半落黄河。(清·张晋)
山川自莽苍,立马一徘徊。(清·顾光旭)  
梁湖莽苍外,后去未云迟。(宋·陈造)
河山莽苍合,回抱夏王宫。(清·于鳌)

1.3.
苍仄声,莽平仄两可,宜读仄声7
马怯奔浑水,雕沈莽苍云。(唐·喻凫)
昔向画图见,今行莽苍间。(宋·李兼)
蜀汉崎岖外,江湖莽苍中。(宋·陆游)
银竹森空映,湖光莽苍中。(宋·胡寅)
拄杖郊原外,江山莽苍中。(近现代·陆玄默)
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宋·韩维)
那使扶摇翼,而飞莽苍天。(明末清初·陈子升)

2.
苍仄声,莽仄读20
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唐·齐己)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唐·裴度) 
荆榛闭莽苍,千岁一孤坟。(宋·吕本中)
风光来莽苍,和气动幽沈。(宋·苏颂)
疏钟度莽苍,远火耿微茫。(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宋·陆游)
人家住莽苍,径柏挺寒青。(宋·陈造)
狐妖凭莽苍,鬼焰走青荧。(宋·欧阳修)
鹏飞适莽苍,鸿去上青冥。(宋·范祖禹)
定林庵莽苍,功德水潺湲。(宋·项安世)
水光相莽苍,云意自从横。(宋·释元肇)
露眠当莽苍,风泊在蒹葭。(元·丁复)
羁孤魂莽苍,朝集意萧森。(明·汤显祖)
川光连莽苍,晓气入空虚。(明·唐之淳)
披襟临莽苍,览物玩芳华。(明·顾璘)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清·王士禛)
平原忽莽苍,天半落黄河。(清·张晋)
海云连莽苍,山月落崆峒。(清·迮云龙)
山川自莽苍,立马一徘徊。(清·顾光旭)  
当门输莽苍,为壁以诗书。(近现代·佟绍弼)

6.
苍平读,莽仄读18
帆影行空阔,渔歌出莽苍。(宋·徐瑞)
暇日搜奇胜,羸骖适莽苍。(宋·王之道)
川谷閟深阻,天时正莽苍。(宋·孙觉)
斜日城头路,寒梅立莽苍。(宋·吴势卿)
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宋·苏泂)
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宋·陆游)
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宋·陆游)
藜藿安贫陋,柴荆俯莽苍。(宋·陆游)
有宦情疏懒,多愁鬓莽苍。(明·邱云霄)
雷雨昨宵过,郊原气莽苍。(清·许乃普)
极目平芜阔,关河势莽苍。(清·彭崧毓)
大道余惊险,荒畦郁莽苍。(近现代末当代初·田翠竹)
宫阙开高迥,关山入莽苍。(近现代末当代初·吴未淳)
极目楚云狂,湖山尽莽苍。(当代·姚佳)
幸陪双绝巘,偶念莽苍间。(宋·史尧弼)
遥瞻阛阓接,犹在莽苍间。(清·林占梅)
莽莽苍梧野,萧萧斑竹丛。(清·杨季鸾)
莽苍成积气,真触杞人呼。(近现代·王昌麟)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5-6 23: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烟雨莽苍苍在音读上应按烟雨/莽/苍苍去划分,其次关于音读,莽的三个音均在上声,苍,七冈切和千刚切都是平声读,韵会有采朗切,上声

至于说读什么阳平的,纯属以今音套古音,不足为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8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5-8 09:26 编辑

莽、苍读音辨

([ 广韵:莫补切,10,mǔ,遇开一上模明;[ 平水韵:上声七麌·上声二十二养·上声二十五有) ([ 广韵:七冈切,下平11,cāng,宕开一平唐清;[ 平水韵:下平七阳·上声二十二养) 二字各自与其它词汇的组合词,楼主雨梦先生早己罗列。

莽、苍二字的组合词,计有 苍苍莽莽、莽莽苍苍、莽苍苍、莽苍。前两个的读音分别作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大家一定别无异议。

查“莽苍”(国语作 Máng cǎng) 一词始见于 (1)《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庄子生于 约前369-前286年)。又见于


(2)《白居易诗》寒销春苍茫。(白生于772年-846年)
(3)《唐书·韦述传》苍卒犇逼。(此书编于五代后晋至北宋时期)
(4) 《远意联句》(唐·皎然)(生于730-799)
      楂客三千路未央,烛龙之地日无光。将游莽苍穷大荒,车辙马足逐周王…
(5) 《送迁客二首 其一》(唐·于鹄)(约唐代宗大历年间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前后在世)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

同一词语的别声Mǎng cáng 最初见于何人呢? 依"搜韵" 的资料提供是:

(A)《六月不雨至七月中自宽一首》(宋·苏籀)(大约生于1091至1164年)  
      … 荷烝兰藉肴溪涧,藕脆萍馨饭莽苍。龙火西颓已辰浃,何时得见雨浪浪。
(B)《哀郢二首其一》(宋·陆游) (生于1125年—1210年)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次韵杨枢视圩游隐静》(宋·陈造) (生于1133年~1203年)  
     …政外辍闲知有味,区中得醉浪名乡。铜丸好句长哦罢,坐听惊猿堕莽苍。

(D)《光福塘上》(宋·范成大)(生于1126—1193年)  
    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草花深巷香…

资料显示:庄子使用 Máng cǎng一词比苏籀使用Mǎng cáng早了1460年,谁是正读已一目了然!!

统计数字

有关莽苍一词,依搜韵所提供诗词共412首,减去两首只得诗题的或一些偏义的如莽莽苍龙、莽莽苍苔、莽莽苍烟、莽莽苍苍等诗作,实为402首。

那幺,读 “Mángcǎng” 正音的数字及百份比是多少呢?答案是137首,百份比是34.07%


Mǎng cáng的数字及百份比是多少呢?从潭州雨梦先生所得数字

(1)搜韵莾苍一词七律共收98首(其中两首在标题,两首非莾苍一词,实94),其中首明确读作仄平的有39首(近现代作品7首);
(2)搜韵莾苍一词五律共收50首,其中首明确读作仄平的有20首(近现代作品6首)

统计后所得之百份比为14.32%,若减去近现代作品,百份比是11.16%。只能勉勉强强徘徊于“错读”与“俗读”之间。

同一词汇在同一语言可两读吗

这个时见!但必分“正读”与“俗读”,二者之外就是 “错读”。那么,有没有同时作 “正读”的? 恕我愚昧,未有发现。

哪个百份比才能分辨正读”“俗读错读”?

“正读”是最先的读音,不管现今比例有多少。“俗读”是有一定比例人数 (没有硬性规定的百份比);至于“错读”,本人认为少于15%吧!

现在整个中国,可能有99.9% 读作Mǎng cáng (先仄后平),但撇去港、台、澳以及其它城市的华人,数字定会略为减少。但无论如何,一日有华人读成Máng cǎng (先平后仄),等如一日东宫娘娘在位,妃嫔就只能充作小三。


点评

据搜韵 七言律绝收有莾苍计122首 五言律绝收有莾苍计65首 合计187首(包括排律)  发表于 2018-5-8 12:51
412首统计有误,应除去古风  发表于 2018-5-8 12:46
412首统计有误,应除去古风  发表于 2018-5-8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8 0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金若有时间, 试试查一查正音的"曹操cáo cào""传奇chùanqí""闻达 wèn dá""道行 dào hèng""姬妾 yíqiè" 跟新华字典有何区别?

点评

"闻达 wèn dá"、"//闻去声也,不错.然达入声也,新旧混也.  发表于 2018-5-8 1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8 1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5-8 11:16 编辑

究竟那 “莽苍苍ABB 形容词的句式是从 (1) "莽莽苍苍" 截出来;还是 (2) "莽苍"一词后再加字而成?

先翻出这种ABB式形容词有戆怴怴、黑冥冥、乌黢黢、眼瞏瞏、眼眨眨、心迶迶、青碧碧、懒慵慵、手多多、头晕晕、慢啍啍、黑沉沉、滑溜溜、酸溜溜、眼巴巴、结巴巴、喜洋洋、眼盻盻、雄赳赳、气冲冲… 多不胜数。

举出两个与 "莽苍苍" 的结构方式一样,为两个二字的形容词结合成一个三字的形容词 (莽苍+苍苍)的形容词

(1) 懒慵慵 – 可分成 “懒慵+慵慵”
(2) 戆怴怴 – 可分成 “戆怴+怴怴”
(3) 滑溜溜 – 可分成 “滑溜+溜溜”

您有没有发觉,第二个字的读音直接影响第三个字, 亦即是 “第三个字是跟随第二个字的发音”,ABB 没有念成ABC的。"莽苍苍" 既被证实正读是"Méngcăng", 那幺 "莽苍苍" 的正确读音是"Méngcăng căng"

至于此种形容词是否分音节?任何人说话时不会说成 “滑/溜溜”、“滑溜/溜”的吧!那句"烟雨莽苍苍" 就只有 "烟雨/莽苍苍"的音节。

点评

拿现在音去研究它们,与古代难衔接。ABB现在第二个B多读轻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莽苍”(国语作 Máng cǎng) 一词始见于 (1)《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庄子生于 约前369-前286年)。//
此无法证明其读音.

点评

倘不能證明 內 "莽蒼" 讀先平后仄音,可參考白居易、皎然、齊己等唐人的確是比苏籀等宋人的先仄后平讀音早上300年。 陸游在這里是騎牆派,平仄兩讀,作品兩邊相若。 數字是科學性的分析,不是一人頂千人的非理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2: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律绝中莽苍读作仄平的占近百分之二十八,完全可证明莽苍之苍可平可仄.
难道这些古人都读错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平读例
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宋·陆游)
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宋·陆游)
藜藿安贫陋,柴荆俯莽苍。(宋·陆游)
苍平读例
疏钟度莽苍,远火耿微茫。(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宋·陆游)
蜀汉崎岖外,江湖莽苍中。(宋·陆游)
莽苍新阡陌,凋零旧辈流。(宋·陆游)
陆放翁,词之大家也.在他心目中,苍可平可仄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搞什么比例,更不要说什么大家.主席一比,众皆草芥也.

点评

研究古代的玩意儿,最不好的就是你的概率说。古代东西也能统计出来么?唐诗到底有多少,谁算的清,多几例少几例,分子分母定不下来,随便动一下,概率便大变。所以学者们定下的例不三不立,看似不如你精确,其实比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8 14: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5-8 12:53
查“莽苍”(国语作 Máng cǎng) 一词始见于 (1)《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庄子生于 约前369- ...

倘不能證明 <莊子> 內 "莽蒼" 讀先平后仄音,可參考白居易、皎然、齊己等唐人的確是比苏籀等宋人的先仄后平讀音早上300年。

陸游在這里是騎牆派,平仄兩讀,作品兩邊相若。

數字是科學性的分析,不是一人頂千人的非理性及主觀性的崇拜。況且讀仄聲那邊具歷史或文學地位的古人較多,絕對不能不付諸考慮。

這次粗略的統計中尚有51.61%是無法證明讀音,若將之成比例的硬分,那麼讀仄音與讀平音是 7:3。讀仄音仍是正讀,平音是俗讀

点评

可听听刚刚之说,再参看拙作关于七言律绝的统计可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27
汉字的读音无所谓正读俗读。切韵标的两读字,就是根据,谁也不去统计各占比例多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4: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8 14: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5-8 14:04
倘不能證明  內 "莽蒼" 讀先平后仄音,可參考白居易、皎然、齊己等唐人的確是比苏籀等宋人的先仄后平讀音 ...

汉字的读音无所谓正读俗读。切韵标的两读字,就是根据,谁也不去统计各占比例多少!

点评

这个说法对。只管有几种读法,不必管例子有多少。越求精密越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8 15: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5-8 11:02
究竟那 “莽苍苍” 这ABB 形容词的句式是从 (1) "莽莽苍苍" 截出来;还是 (2) 从 "莽苍"一词后再加字而成? ...

拿现在音去研究它们,与古代难衔接。ABB现在第二个B多读轻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8 15: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5-8 13:08
不要搞什么比例,更不要说什么大家.主席一比,众皆草芥也.

研究古代的玩意儿,最不好的就是你的概率说。古代东西也能统计出来么?唐诗到底有多少,谁算的清,多几例少几例,分子分母定不下来,随便动一下,概率便大变。所以学者们定下的例不三不立,看似不如你精确,其实比你科学多了。所以你算概率真是个受累不讨好的事。供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8 15: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5-8 14:33
汉字的读音无所谓正读俗读。切韵标的两读字,就是根据,谁也不去统计各占比例多少!
...

这个说法对。只管有几种读法,不必管例子有多少。越求精密越错

点评

奈何举数十例仍有不信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5-8 15:17
这个说法对。只管有几种读法,不必管例子有多少。越求精密越错

奈何举数十例仍有不信者?

点评

你举几百例,人家就相信?点到为止就够啦。你就是太认真,所以影响健康。 点到为止是按黑格尔的哲学办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你承认它存在,就够了。正确与否已属于第二个课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5: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5-8 14:04
倘不能證明  內 "莽蒼" 讀先平后仄音,可參考白居易、皎然、齊己等唐人的確是比苏籀等宋人的先仄后平讀音 ...

可听听刚刚之说,再参看拙作关于七言律绝的统计可矣。

点评

还有出书、收集资料,都是例子多多益善的,也可以做点概率统计,但概率统计只能是参数,因为各人的收集出入太大了。我的杂体大全收集例子非常多,恐怕是国内第一,但我不做概率统计,因为我发觉每过两年修改一次,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8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5-8 15:24
奈何举数十例仍有不信者?

你举几百例,人家就相信?点到为止就够啦。你就是太认真,所以影响健康。
点到为止是按黑格尔的哲学办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你承认它存在,就够了。正确与否已属于第二个课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8 15: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5-8 15:27
可听听刚刚之说,再参看拙作关于七言律绝的统计可矣。

还有出书、收集资料,都是例子多多益善的,也可以做点概率统计,但概率统计只能是参数,因为各人的收集出入太大了。我的杂体大全收集例子非常多,恐怕是国内第一,但我不做概率统计,因为我发觉每过两年修改一次,数字就大不一样了。有时以为这个类别肯定该收的已收了,不会遗漏。但下一次机缘偶合,甚至得到双倍的例子

点评

以 "搜韻" 所提供資料作粗略分析最為直接了當。 若換上別的時空,例如找1000個中文老師、找10班高中學生、或者隨便在街上訪問1000個行人,我相信 "莽蒼蒼" 這平仄仄讀法的數字會慘不卒睹!! 何解,經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8 2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5-8 15:48
还有出书、收集资料,都是例子多多益善的,也可以做点概率统计,但概率统计只能是参数,因为各人的收集出 ...

以 "搜韻" 所提供資料作粗略分析最為直接了當。

若換上別的時空,例如找1000個中文老師、找10班高中學生、或者隨便在街上訪問1000個行人,我相信 "莽蒼蒼" 這平仄仄讀法的數字會慘不卒睹!!

何解,經過了接近70年的教育,至少3代人,還記得 "咸豐年那麼久" 的時間有此讀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