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5|回复: 4

针氏“不准混押”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7 1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5-7 19:10 编辑

针氏“不准混押”是如何炼成的?

    切韵:东、冬、钟,三个韵部,是三个韵音。平水韵:冬和钟混成了一个韵音,东与冬钟混成了两个韵音。词韵:东冬钟又混成了一个韵音。新韵:东冬钟庚四个韵音新混成了一个韵音。针氏从“不准混押”自己却变了“四个混押”。这“四个韵混押”,一而再,再而三,再三再四,“不准混押”理论就是这么炼成的。
    再查,新“庚韵”又是从庚蒸青三合一混成的。这新十四韵的东韵就成了由六个不同的韵音混在一起的。这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再三再四,喝五幺六,“不准混押”发明就是这样炼成的!
    是近体诗,不管它用切韵读,用平水韵读,用词韵读,用方言读,今人用普通话读,它都是近体诗。承认它是近体诗,就因为这诗的句中平仄声调是依切韵不变的!与用什幺语音读无关,只与这句中平仄声调的死规定有关。这死规定一旦变成了别的什么,如成了阴阳上去声调,它就不再是近体诗。是不是近体诗只与句中平仄的声调有关,与句尾是不是混押无关!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7 21:4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现在的语音,韵部适当合并还是可以的,不能过分宽泛。

点评

不能太宽,正常的普通话来,需要保留和使用原有入声仄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7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4
贡献
2281
金钱
3452
发表于 2018-5-7 22:1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18-5-7 21:48
根据现在的语音,韵部适当合并还是可以的,不能过分宽泛。


不能太宽,押韵上正常的普通话来,平仄上需要保留和使用原有入声仄读。

点评

是的。现在有些人胡闹,将“东”与“庚”合并,毫无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7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8
贡献
28982
金钱
3581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7 2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7 22:13
不能太宽,押韵上正常的普通话来,平仄上需要保留和使用原有入声仄读。 ...

是的。现在有些人胡闹,将“东”与“庚”合并,毫无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4
贡献
2281
金钱
3452
发表于 2018-5-8 05:4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8 05:56 编辑

我赞成金版的论述———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和押韵声调是分离的。


关于各种押韵说法,也说说我的理解,名词解释。

正押。按《平水韵》正常来。
通押。古代汉语,押《平水韵》临韵。
宽押。古今音韵融合变化,宽松的押韵,平仄保留入声,《诗韵新编》挺好。
混押。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韵母不同。
错押。《平水韵》《诗韵新编》和普通话韵放在一起,平仄和押韵都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