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8|回复: 11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么?(转载)

[复制链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0 17:2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内容太长,省略了一部分


大东村人  来源
阅1148转32015-09-10 分享收藏
                                 砚田书院 2015-06-17 07:43

下面就开始澄清与秦桧相关的各种谣言:
谣言一:秦桧是状元。辟谣:秦桧当然不是状元,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进士而已。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秦桧出生于一个下级官吏家庭。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考中进士。
事实上,宋代一批进士有上百人甚至几百人之多,其中的第一名才是状元。秦桧当时考中的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进士而已,连前三名都没有进,根本就不是什么“状元”!
《宋史》卷353《何栗传》记载:“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
《宋史》卷473《秦桧传》记载:“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政和五年第”。
显而易见,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考中进士,但是当年的状元(进士第一名)名叫何栗第二名进士叫做潘良贵,第三名进士叫做郭孝友。(何栗后来执政时任用大巫师郭京来守卫东京开封府,对北宋亡国负有一定责任)。秦桧不在前三名进士之中,状元指的是进士的第一名,说秦桧是状元根本无从谈起。
谣言二: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
辟谣:这个谣言完全没有根据,也找不到史料支撑。史书翻破,都找不到任何有关“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记载,史书上唯一有记载的是说秦桧字体“尚工”,就是说字写得比较整齐,而且还谈不上什么好。

总的说来,宋体字是在雕版印刷过程中产生的,为了适用于刀等工具在木板上雕刻、印刷后有清晰效果的一种字体;字形来自楷体。
这个谣言没有提供任何能够证明“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证据。事实上,包括宋人所著《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在内的各种史书以及各种秦桧传记中,都找不到任何有关“秦桧为雕版印刷做贡献”的记载。
秦桧终生都没有参与过雕版印刷,也没有任何史料提及秦桧发明或改进了某一字体。显而易见,宋体字和秦桧毫无关系。
宋体字在北宋前期就已经产生,但并不成熟,而且宋代崇尚仿书法字体的颜体、柳体、欧体。一直到明代,由于经济因素,占据版面较小的宋体逐渐流行,由于这种字体缺少变化艺术性,被明代文人诟为"匠体字"。宋体字东传至日本,被日本称作明朝体。今天成了汉字文化圈主流的印刷字体。
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已经习惯于看宋体印刷的书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现代铅字也采用了宋体印刷。后来依据西方文字的黑体和意大利体的方式,在汉字印刷体中也创造了黑体和仿宋体的铅字。目前宋体、黑体、仿宋体和楷体成为汉字印刷的主要四种字体。
很显然,宋体是北宋前期开始出现雏形的,真正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是一个历史的沉淀结晶,不是某一个人的单独发明。这个概念很清楚.
要说是秦桧发明了宋体,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把这样一个规范字体的演变流传和定型归功于秦桧,那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宋体字的简介:
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在中国宋代出现了木版印刷,由于当时的中国书籍每一版印刷两页,使用的是长方形木板雕刻制版。木板具有木纹,一般都是横向,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由此产生了竖粗横细,横线端点有一粗点的宋体字形。
驳“秦桧发明宋体字”之谬论
“宋体字”真是秦桧所创吗?非也。
所谓“宋体字”,是一种通用的汉字印刷字体,它不是书法字体。这种字体既不是秦桧所创,也不是由哪个书法家写出来的,而是中国古代刻书工人的创造。宋体字的特点是字形正方,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画右上角及横折转弯处均有突出的三角形尖角。现在的书刊报纸上使用的字体,绝大多数都是宋体字。
中国古代的书籍最初是由书手抄写而成的,从唐代开始有雕版印书,但那时雕版书数量不多。到了北宋时,雕版印书发展迅速,逐渐形成风气。古代的雕版印书字体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书法家书写,刻工按书家所书之字刻印成书,这种书叫“写刻本”。如金农的《冬心集》、郑燮的《板桥集》等均有写刻本。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每个字都刻得惟妙惟肖,难度太大,非常费事,所以大多数刻本上的字体都是刻工按照标准字体刻成的。不同的时代刻书的标准字体也有不同的特点。
宋版书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这种字体吸收了欧、颜、柳楷书字体的某些特点,进行了美术化和规范化处理。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横平竖直笔画粗细均匀的刻印字体,这种字体和现在印刷字体中的仿宋体相近。元版书除了有和宋版书相近的字体外,还有许多仿赵孟頫楷书的字体,这种字体也是美术化和规范化的印刷字体,有些近似于印刷字体中的楷体字。
明代的雕版印书业空前繁荣,雕版字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现象。到了隆庆、万历年间,许多刻工刻一种俗称“肤廓字”的字体,这种字形方正、横轻竖重的字体醒目耐看,刻印方便,很快流行开来。书商为了区别于当时其他字体,把这种字体叫做“宋体字”。其实这种字体和宋版书上的字体有明显的不同,为什么叫它“宋体字”呢?因为宋版书在明代已非常珍贵,甚至以页来计价,所以书商把这种新字体叫“宋体字”来提高书的身价。宋体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这就是现在印刷字体中宋体字的来源。
由上可知宋体字是一种印刷字体,它出现在明代中期,而宋朝印书使用的近似于仿宋字的字体从北宋初年就有了,所以无论是宋体字和仿宋字都和秦桧毫无关系。
看到有人发帖说“秦桧是中国书法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人之一”,本人觉得这种说法十分可笑。
首先发帖者提出秦桧是宋体的发明人,却没有拿出任何史料做证据,大家提出反对意见是自然的,不然你尽可以从宋史,或其他史籍里找出证据来呀。如果不需要证据来说明,我也可以说,其实是宋朝一个乞丐发明的,你信不?
更可笑的是,发帖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书法。我先退一万步说,即便宋体字真的是秦桧发明的,那跟书法有什么关系呢?宋体字是一种印刷字体,不是书写字体,跟书法毫不沾边。
如果宋体字是书法字体,那我现在打出这一段文字不又在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了?你愿意买回去收藏吗?王朔写一本小说不就等于创作一本书法作品吗?你买他的书是当小说看还是当书法作品收藏?
书法是一种个性化书写方式,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写法,一万种特色。印刷体是什么?印刷体是方便印刷,方便排版而制作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跟书法刚好相反,它是规范的,千人一面,风格统一,方方正正。这样的字体什么时候被人称为书法了?
我能举出颜柳欧苏赵等等一大堆楷书大师来,如果宋体也是书法,那请你举出两三个宋体书法大师来?
即便假设宋体是秦桧发明的,那也只能说明他对印刷事业的发展有过很大贡献,跟中国书法历史是毫不沾边的事情。
事实上,宋体字是根据唐朝著名的大忠臣、抵抗叛乱的爱国英雄颜真卿的颜体字转变而来的,因为宋朝时期开始普遍使用,才称为宋体。
秦桧算什么东西!他也配发明宋体!
更可气的是居然有人造这谣言!欺负大家不懂书法和印刷史吗?

谣言三:秦桧是个美男(略)
谣言四:秦桧孙子秦矩是抗金英雄(略)
谣言五:秦桧替宋高宗背恶名,秦桧冤枉(略)

附录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这个谣言的来源是什么?(知乎问答)最佳答案
豆子
人民艺术家

前面各位同学已经把“宋体字”讲的很明白了,这是明代工匠雕刻字体时的刀刻体,宋体字不是毛笔能写出来的字,就是刀刻才方便,秦桧是写不出来的,他也不是什么状元。题目本身问的是“谣言来源”,这里只谈来源,不谈其他。

这则谣言起源于何时,有的同学说是四五年前,有的同学说零零年代,有的同学说九十年代。其实都不是,这个说法大概是源自于一本叫做《第二幅人体画》的小说,出版于1988年,作者本身也是位书法家。

原文:
画家精妙的图画并不一定反映画家的品质和良心。毛延寿有神来之笔,秦桧也写得一手漂亮的宋体字。而他们高超的技艺与他们的为人却恰恰相反。
本身“秦桧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还不算离谱,但说“宋体字”就坏了。可能是作者误以为宋体字源自宋朝,宋人都写宋体,所以才说出“秦桧写得一手好宋体”这种话。这自然是作者的无心之失,然而这本小说的销量并不低。

我估计是读者中有人据此大悟:“原来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因此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事情酝酿了两三年,终于,在1991年,一本唤作《万事由来集成》的少儿百科书横空出世,一本正经地编纂了“宋体字”的秘密——宋体字为秦桧发明括弧确切来讲是代表者括弧完,本叫做秦体字,因人们厌恶秦桧的为人,所以改叫宋体字。

当然,在这个词条中,秦桧也成了状元。足以见得,这则谣言在二十五年前就已成型,影响了一代人。


当时这一类的图书在渴望知识的青少年中非常风靡,能达到手不释卷的程度。我的启蒙,就是一本叫做《青年知识手册》的书。(注:《青年知识手册》中并没有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说法,我只是拿它来举例说明图书风靡的情况)

往后的杂志和很多文章作者,也就采信了《万事由来》里的说法,把“秦桧发明宋体字”当作“人品和才品无关”的论据。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7:3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考虑这个属于国学的范畴更多些,本来是发在国学版块,但梅花版主坚持要求删除,只有发在这里。

点评

这里的人喜欢谈论政治,就在这好好论吧,谢谢理解  发表于 2018-5-10 17:40
这里的人喜欢谈论政治,就在这好好论吧,谢谢理解  发表于 2018-5-10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0 1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0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文章本来是发在国学专栏好一些。但是其首版金筑子是支持秦烩发明宋体字之说的,所以你不会看眼色。

上了哪条船就是哪条船,中途想再反悔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5-10 22:34 编辑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荣耀。所以千万不要干对不起老祖宗的事情,否则就会象秦桧、汪精卫一样永远的跪着。

汪精卫原本是拥护孙文主张的人,但是最后原形毕露而变节。这绝不是偶然的,这说明他的革命动机本来就不纯,是个带有个人功利心的机会主义分子。所以如观不认同把秦桧、汪精卫、和珅等徒的诗文与其人品分别对待的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又看到“诗词理论”这四颗金光闪闪的大字了。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头衔上的这四字“烙印”,共同呵护好它,不能再让它褪色与掺杂太多的杂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1 06:0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世骏《欣托斋藏书记》云:“宋刻两汉书,板缩而行密,字画活脱,注有遗落,可以补入。此真所谓宋字也,汪文盛犹得其遗意。元大德板,幅广而行疏。钟人杰、陈明卿稍缩小,今人错呼为宋字,拘板不灵,而纸墨之神气薄矣。”钱泳《履园丛话。艺能类》刻书一则云:“刻书以宋刻为上,至元时翻宋,尚有佳者。有明中叶,写书匠改为方笔,非颜非欧,已不成字。近时则愈恶劣,无笔画可寻矣。”钱泰吉《曝书杂记》论刻书用宋体字,亦引杭说,谓:“宋字滥觞于明季。汪琬、薛熙刻《明文在》凡例云:”古本均系能书之士各随字体书之,无有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庸劣不堪。‘余尝以此言验所见书,成化以前刻本,虽美恶不齐,从未有今所谓宋字者,知《明文在》凡例之言不谬。“吾按杭氏所论,尚不知宋、元两体之变迁。盖宋刻,一种整齐方板,故流为明体之肤廓;一种圆活秀劲,故流为元体之流动。世传明万历戊午(四十六年。)赵用贤刻《管子》、《韩子》,已用今之所谓宋体字,想其时宋体字刻书已通行。然虽横轻直粗,犹有楷书风范。毛氏汲古阁刻《十三经》亦然。其他各种,则多近于今刻书之宋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