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4|回复: 10

有趣的混押新论:用普通话读近体诗是混押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2 1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5-12 18:37 编辑

隔壁首版新论:
我的意思是,诗词曲都是古人那个时代的声韵产物,因为好才由历代传承下来,今人写他们既定的模子,照着写就是了,不必用今时代的音韵去搞什么双轨制,去发明什么不准混押,汤老先生都可以把诗词曲混在一起,我们为什么要去分双轨?我说的是集唐人诗句有入声音,而北曲已入派三声,它们的统一发音应该是一致的,这不叫混押!古人皆可,今人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话读近体诗?!问好先生,不准混押发明家的理论是兩个音系同用即为混押。按老汤的戏曲里唱词都是押韵的。诗词曲一起唱押岂不是最严重的混押


问好先生,“不准混押”发明家的理论是“兩个音系同用即为混押”。按老汤的戏曲里唱词都是押韵的。诗词曲一起唱押岂不是最严重的“混押”?
我说的是集唐人诗句有入声音,而北曲已入派三声,它们的统一发音应该是一致的,这不叫“混押”!古人皆可,今人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话读近体诗?!(金筑子)
诗和曲的音韵“混押”结合

   
明代有名的戏曲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当每一齣完了的时候,结束语都是一首绝句“集唐”,例如第二齣:“门前梅柳烂春辉,梦见君王觉后疑。心是百花开未得,托身须上万年枝”。第三齣:“往年何事乞西宾,主领春风只在君。伯道暮年无嗣子,女中谁是卫夫人?”。明代还没有《全唐时》可翻,这老汤不知先要读多少唐诗装在肚子里好翻检;更不说老汤对唐诗的音韵同北言的没有入声字是如何搭档的。就按今天的吟者、唐尧先生的韵乃声韵理论,这集唐句和曲新韵(即今天的普通话韵)是如何“乃”的!

诗和曲的音韵“混押”结合(二)


    汤显祖的《紫钗记》,更杂有诗和词。例如第一齣《本卷开宗》以西江月开头:“堂上教成燕子,窗前学画蛾儿。清歌妙舞驻游丝,一段烟花佐使。点缀红泉旧本,标题玉茗新词。人间何处说相思,我辈忠情似此。”“茗”,古声为仄,入声字,用于词。唱腔为北语无入声,“茗”已读阳平。第五十三齣《节正宣恩》(结束)下场诗:“紫玉钗头恨不磨,黄衣侠客奈情何。恨流岁岁年年在,情债朝朝暮慕多。炊徹黄粱非北里,斟翻绿蚁是南柯。花封桂瘴知何意,赢得敲尊一笑歌。”诗中的入声字“客”“一”仍然为仄,而在曲音中它已读平了。按照当今的“混押”发明家的“不准”,这老汤该当何罪?!


刚刚:我知道老金的意思了。这就牵涉到“不准混押的具体规定”,比如古今问题,这个古如何定,明朝人引用唐朝诗到自己的诗中时,遇到两个时代读音不同,平仄不同就出问题了,混押了。今人引用唐朝诗到自己的诗中时,也有这种情况,那不也是混押吗?老金年纪大思想明晰呢,不是针叶林他们喊口号便可打倒的。我以前对他们的争论当老顽童的游戏看,今天才搞懂了老金观点的内容。针叶林们,要驳倒老金要拿出点真材实料来,空喊口号只能一时迷惑人。

对这个问题我也得好好思考,目前不带观点。看针叶林们能不能争取观众了。




------因为点名,所以有此贴回复。
       上网的动力之一是有笑话看。自从金筑子意得志满得到自己的地盘后,真是可以任意纵横了!他不但坚持十二年的今古混用论,始终念念不忘为大雾诗翻案,而且不断有所创新发展混押新论,这不,这两天他有接连发表上述论点,说“用普通话念近体诗是混押”,“汤显祖将诗词曲写在一起是混押”。


        可怪的是,金筑子明明反对的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双轨制”,但他偏偏说是针叶林发明了混押这个词,金筑子不敢天天骂中诗学会,却敢天天骂针叶林,真是欺软怕硬啊!
        偏偏哪个地方的人喜欢抱团取暖,屁股决定脑袋,连当过语文老师的人也跟著哦金筑子起哄。
        混押是用普通话念近体诗吗?请纵横派自己先当个问题研究三年去吧!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8: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这种混押新论,元代之后至今的所有念过唐诗的华人都在“今古混押”!真是诡辩有术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8: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大雾诗挨批之后,诗作者无时不在翻案。今天又发现了新大陆:汤显祖也在“混押”!为什么不批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2 19: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跟金老解释过,《牡丹亭》是南曲。至少找个北曲的例子再讨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5-12 19:17
这个问题我跟金老解释过,《牡丹亭》是南曲。至少找个北曲的例子再讨论啊。 ...

他的问题不在于分不清南曲和北曲,而在于他故意歪解关于“今古混押”的定义域。今古混押指“在一首诗中使用两个音系”,他故意混淆概念,扩大到一部戏,一篇文章,甚至人们日常说话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0
贡献
5538
金钱
101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2 21: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针叶林打天下,这是金筑子的话,具体怎么来的这一说法,越来越记不清了,谁还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86

帖子

9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46
金钱
364
发表于 2018-5-12 2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12 19:26
他的问题不在于分不清南曲和北曲,而在于他故意歪解关于“今古混押”的定义域。今古混押指“在一首诗中使 ...

他的问题不在于分不清南曲和北曲,而在于他故意歪解关于“今古混押”的定义域。今古混押指“在一首诗中使用两个音系”,他故意混淆概念,扩大到一部戏,一篇文章,甚至人们日常说话中。
---------
针氏发明:今古混押指“在一首诗中使用两个音系”-----一首诗中当然是这个人口中的一首诗不能用两个音系。那么,同一个汤显祖口中发出的唱腔里出现两个音系的音韵却可“批准混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2 2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22: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氏发明:今古混押指“在一首诗中使用两个音系”-----一首诗中当然是这个人口中的一首诗不能用两个音系。那么,同一个汤显祖口中发出的唱腔里出现两个音系的音韵却可“批准混押”!!!
------你的意思:唱词中若念一首使用平水韵写的诗,就是混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8
发表于 2018-5-12 2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古韵不能混押,即“同一首诗中不能使用两个音系”,这是铁定的规定,不争的事实,这么简单的道理有谁还有兴趣辩论?幼稚可笑。有人将此争论视为过家家,是无聊,而恰恰是至今认定混押合理的才是过家家,是无聊。
理论要科学严谨,不能混淆视听,否则就是成心捣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3 19: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