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5-22 16: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041:红杏枝头,鸟语花香春意闹【吟风道人】
对句041:夭桃叶面,蜂鸣蝶舞惠风吹【伏虎降龙】
041出句赏评:吟风道人出句:“红杏枝头,鸟语花香春意闹”。吟风道人出贯了以“道”为主的联句,总算是从‘仙界’回到了人间。这不,道人更换了‘主题’,出了句‘写景联’:在红杏的枝头,鸟儿歌唱着、杏花溢出幽香,啊!这个春天多么喧闹和美丽呀!出句语言幽美,抒写出了春天带给我们的惬意和美的享受。‘鸟语’‘花香’‘春意闹’,好舒畅啊!欣赏!
041对句赏评:伏虎降龙对句:“夭桃叶面,蜂鸣蝶舞惠风吹”。伏虎降龙将军也不示弱,‘我’虽身为将军,然论文采,窃以为应不在‘文曲星’(非电子词典)之下!道人请上眼:美丽的桃花叶丛间,蜜蜂低声鸣唱、彩蝶飞舞又兼惠风和畅、缓缓吹来。对句意境绝佳,以点带面地抒写出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春天的享受。‘蜂鸣’‘蝶舞’‘惠风吹’,多美啊!亦欣赏!
出句042:似梦人生,摇头长叹旧时傻 【伏虎降龙】
对句042:如烟世事,抚掌行吟今日闲 【吟风道人】
吟风道人好不容易刚从“仙界”到人间并欣赏人间的春色,伏虎降龙将军却又将话题‘拽’了回来,意犹未尽地还在议论关于品悟人生的--联语《菜根谭》,这不,题目来了,吟风道人会怎样应答哪·········
042出句赏评:伏虎降龙出句:“似梦人生,摇头长叹旧时傻”。伏虎降龙将军对吟风道人感慨地说:唉!这如梦的人生啊,展眼即逝,我常常摇头叹息:过去的 (许多想法和所干的事情)是多么地愚蠢和无知啊!伏虎降龙将军一生戎马,也有长吁短叹的时候。此出句道尽了人生如梦和“觉今是而昨非”的思想。读来催人泪下。
042对句赏评:吟风道人对句:“如烟世事,抚掌行吟今日闲”。没想到吟风道人在听完伏虎降龙将军的感慨后却一反常态地回应了将军:面对如云如烟的世间之事,我常常(得意地)拍着手行吟于(这美妙的大自然中)而感到“今天”无比的“飘逸”和惬意。对句道出了“万缘放下,无想其他”的“乐世”观念。读来使人感到豁达。
综述:出句伤感:对句快乐。出、对句从情感上相对然读来又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又给我们在联语的创作上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不仅字字相对,亦要考虑整体联语的情境、情感等因素的具体存在。出、对句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欣赏出句、对句!
出句043:列子御风,东临碣石观沧海 【吟风道人】
对句043:唐僧踏雪,西去禅宫取梵经 【伏虎降龙】
043出句赏评:吟风道人出句:“列子御风,东临碣石观沧海”。出句是一句借用典故而引发联想的情趣联。列子御风的故事最初见于《庄子·逍遥游》。出句作者引用,并非想要阐释其故事本身,其主要目的是引发自己的联想,借以更好地发挥道人自我‘找乐儿’(方言:寻找乐趣)的心理:列子驾着风而行,向东到碣石山去观沧海。而‘东临碣石观沧海’又出自东汉曹操的四言诗《观沧海》。出句在联语的趣味性方面很出色。这在现代生活中尤为重要,试想,其谁愿意整天生活在苦闷之中呢?快乐才是生活、生存不息的源泉。我们不防试一试,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您将其放在‘找乐儿’的角度去考虑,烦恼也就没有了。吟风道人感觉到了这种快乐,您感觉到了这种‘快乐’了吗?
相关连接:《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片段: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返)。彼於致福者,未数数(音:硕硕)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043对句赏评:伏虎降龙对句:“唐僧踏雪,西去禅宫取梵经”。对句也是借用典故引发联想的说理联。对句作者节录《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 论证了唐僧不畏严寒, 排除和克服种种困难,到西天佛教的发祥地取梵文经典终成一事的事例。联句作者是为世人讲故事吗?当然不是!对句作者是借用这个故事为我们阐释这样一个道理:世间万事,只要你‘注目一心’‘脚踏实地’和不畏艰险地去做,就会有结果。
综述:对联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我们在欣赏联艺的基础上,更要体会联语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含义。这些含义往往具有教育意义。出句教我们如何达到‘御风而行’的快乐;对句教我们如何‘注目一心’终成一事。
出句044:毋忘七七,倭贼屠城血是河 【伏虎降龙】
对句044:最喜三三,八仙过海云当马 【吟风道人】
044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毋忘七七,倭贼屠城血是河”。伏虎降龙将军忧国忧民,时时不忘历史上“反侵略”的战争。今天是七月七日:公元1937年7月7日,倭寇的铁蹄践踏卢沟桥,揭开了中国人民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的序幕。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国耻”日。出句是说:不要忘记七月七日,日本鬼子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屠杀中国百姓,血流成河!是啊!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过去,因为,那一刻的惨状深深地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记录在《中国历史》中。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却!伏虎降龙将军、吟风道人率《古今联坛》联友谨以此联向 “抗日战争”中遇难的同 胞和英雄们志哀!!
044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最喜三三,八仙过海云当马” 。吟风道人的对句是说:八仙最喜欢过“三月三”王母娘娘的生日了,他们驾着五彩祥云当做马来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 。相关连接: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的名字是:汉 钟离、铁拐李、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另,原“八仙过海”处,称“八仙渡”,现为旅游风景区。对句将道家传说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读来使人浮想联翩,意境卓群!欣赏!!注:传说农历三月初三为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
对句045:激扬文字,看我挥毫歌禹甸! 【伏虎降龙】
出句045:指点江山,与谁煮酒论英雄? 【吟风道人】
045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指点江山,与谁煮酒论英雄?”“指点江山”语出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煮酒论英雄典出《三国志演义》,曹操邀请刘备小酌,席间曹、刘二人边煮黄梅酒边讨论当代(东汉末年)的英雄豪杰。出句作者运用这一引一典中间略加“与谁”二字,构成了问句,产生了新的联语意境。可以这样理解:指点江山,能够与谁在一起再‘煮酒论英雄’呢联语出句有时不在于是否引经据典,其关键在于您能不能发现新的切入点,构成新的内含。
045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激扬文字,看我挥毫歌禹甸!”“激扬文字”亦语出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看我挥毫歌禹甸”意思是:看我挥笔抒写美妙的文章来歌颂古帝王“大禹”的所治理的中国。‘激扬文字’和‘挥毫歌禹甸’构成了以‘文字’‘笔’和‘歌’为脉络的思维方式。从而抒写出了对句作者的万丈豪情和对‘大禹’治理中国的歌颂。相关连接:禹甸,甸:治也。《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隰,低湿之处曾孙田(田,动词,耕种。)之。”‘朱熹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禹之所治,古其隰垦辟,而我得田之。’本谓大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禹甸,代指中国。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出句046:鸟绝千山,宗元独钓寒江雪 【伏虎降龙】
对句046:荷香十里,三变赏吟西子霞 【吟风道人】
046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鸟绝千山,宗元独钓寒江雪”。这是概括唐代柳宗元诗《江雪》的出句。我们先看看 《江雪》原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句作者将首句“千山鸟飞绝”经转换浓缩概括成‘鸟绝千山’,便将原句转换成另一意境:鸟儿绝迹于千山,(柳)宗元(却)一个人垂钓在寒江的雪面上。原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本来是柳宗元冰雪世界里的(或柳宗元意识中的)被描写的对象,出句作者却通过揣摩转换,将“柳宗元”连接前后语言,巧妙地将‘柳宗元’转换成了‘独钓寒江雪’ 的‘蓑笠翁’了。柳宗元自己成了诗中的主人(原被描写的对象)。妙!!
046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荷香十里,三变赏吟西子霞”。这是总结宋代词人柳永(字三变)词作《望海潮》的联语对句。我们先看看柳永《望海潮》原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雲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倚,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联对句借用词中‘十里荷花’和‘吟赏烟霞’两句,中间嵌进柳永的原名‘三变’,便构成了新的意境:荷花的清香飘出十里,柳三变吟唱西子湖的暮晚烟霞。柳永本来是吟咏的原创,却被吟风道人巧妙地转换,柳永竟然成了诗情画意中的人了。对句亦感绝妙至极!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出、对句所引的原诗词的作者都姓‘柳’,一个是唐代;一个是宋代。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是两位联坛大师学问至深的具体体现。向两位空间联语大师学习!
出句047:歧途问道 曾点颜渊拦子路 【吟风道人】
对句047:浊酒宴俦 少游贾岛会刘伶 【伏虎降龙】
047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歧途问道 曾点颜渊拦子路”。道人的出句两层含义:一、在歧途上问道(路),曾点和颜渊拦住了子路。二、在茫茫的人生之路上求学问道,曾点和颜渊拦住了子(孔子。子,先生。)的去路。这层含义表达了学生求学问道的渴望。相关连结:曾点 ,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路、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 换上春装, 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
047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浊酒宴俦 少游贾岛会刘伶”。将军的对句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完全打破了古今概念。亦为两层含义。一、浊酒一壶宴请志趣相投的朋友,少年时曾经游历贾岛(不知此岛在何处)去会东晋时以嗜酒为乐的酒仙刘伶。二、浊酒一壶宴请志趣相投的朋友,秦少游与贾岛一起去会刘伶。诗的佳处多幻境;酒到酣时飘欲仙,在飘飘欲仙之时或可出幻觉。将这两种‘幻’叠加在一起,也许秦始皇会遇见康熙帝!您如果不相信,您可先读唐诗,后读宋词,饱览群书;进而再买一瓶67度‘衡水老白干’烧酒,立饮,便可想谁就是谁了。为了更好地使读者理解此情此对,张勿言特作小诗一首以奉,博大家一笑:善酒将军亦善诗,邀来酒帝作
相知。人生或可无垠月,醉里情怀幻影痴!相关连结:【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宋朝诗词大家。【贾岛】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
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州)人,字伯伦。 “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
出句048:走投无路,林冲雪夜上梁山 【伏虎降龙】
对句048:左右逢源,邹衍晴天离稷下 【吟风道人】
048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走投无路,林冲雪夜上梁山”。将军的出句讲的是《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被奸相高俅与其子(义子)高衙内陷害并发配‘沧州道’。在发配途中,林冲又险些被害。后来,在山神庙中,林冲杀了前来放火准备灭掉林冲的陆虞侯。被逼无奈,林冲雪夜投奔了梁山。这也就是“逼上梁山”成语的来历。
048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左右逢源,邹衍晴天离稷下”。道人的对句说的是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邹衍离开齐国的‘稷下学宫’到燕国去。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这里指的是邹衍于‘阴阳学’和‘儒学’中游刃有余, 达到空前的地步。 道人通习道家、儒家经典,知识渊博。值得学习!
相关连接:【邹衍】(约前324~前250),齐国人,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邹衍一生的著作很多,《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但均已散佚,我们只能从残存的零星资料中了解他的思想学说。齐宣王时,邹衍曾在稷下学宫学习,先学儒术,后来创立了阴阳家学派。在齐宣王时成为稷下先生、齐国的上大夫。后来稷下学宫衰落,大批学者纷纷离开,邹衍也在此时离开齐国投奔燕国。燕昭王为他修建碣石宫,以师礼相待,请他为燕伐齐的战争出谋划策。燕昭王死后,惠王即位,燕齐战争的形势逆转,邹衍被人诬陷入狱,出狱后又回到齐国。此时齐襄王重新恢复了稷下学宫,邹衍又成为稷下先生。齐王建八年(前257),邹衍出使赵国,在平原君面前批评公孙龙,使之被罢黜。齐王建十四年 (前251年)见燕王喜,次年燕伐赵的战争失败,邹衍也在此后不久去世。【稷下】:指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田齐桓公。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齐宣王之时,在稷下扩置学宫,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百家之学,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著书论辩。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如:荀子、宋钘、尹文、鲁仲连、田巴、貌说、邹奭,几乎都来到过稷下,《史记》描述当时的盛况:“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邹衍、淳于髡、田骈、接舆、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宫是中国官学的滥觞,在某种程度上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出句049:望洋兴叹,千手垂杨空钓月 【吟风道人】
对句049:射像止啼,一心品菊喜邀星 【伏虎降龙】
049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望洋兴叹,千手垂杨空钓月”。道人的出句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写景联。作者有感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天那月圆的夜晚,像千手一样的垂杨柳却是空空地钓着水中的月亮。多美啊!欣赏!【望洋兴叹】语出《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049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射像止啼,一心品菊喜邀星”。将军在大半生戎马生涯中,体会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与其威名远震、使人畏服,莫如归隐到南山白天品菊、夜晚邀来天上的‘星’来作伴。【射像止啼】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另,射像,古代的一种巫术﹐认为射人画像﹐可使其遭灾祸。 往今堂主曰:人在马上(指当官)时,应想到终究会有在马下的时候,在马上耀武扬威、前呼后拥,对某些人来说是无比快乐的,但当他从马上落在马下时,会无比的空虚。莫如早些看破,适时归隐,真正到了下马,也会感到心气平和,了无烦恼矣!将军对句是也!欣赏!!
出句050:云开月朗,红荷粉脸月常窥 【伏虎降龙】
对句050:雨细风微,绿柳吟腰风久羡 【吟风道人】
050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云开月朗,红荷粉脸月常窥”。出句是一写景咏物联。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红荷’和‘月’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状态。出句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种情境:在云开月朗的夜晚,荷塘里红荷那美丽可爱的粉脸经常被月亮偷看。首先,作者为了营造情境,运用‘云开月朗’点明了时间和联语出句的‘主角’(月)。接着,作者进一步联想,‘月’常常是与‘荷塘’、‘荷花’联系在一起,而且‘月’又是反射阳光的。进而言之,有了‘光’,就有了颜色,所以,作者便自然而然地写出了‘红荷粉脸’。接着,作者便抒写出‘月常窥’,将联语出句‘醒笔’点活。出句联想丰富多彩,静中见趣。给人以静中的美感。欣赏!
050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雨细风微,绿柳吟腰风久羡”。对句亦是一写景咏物联。作者亦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和‘绿柳’赋予人的情感和状态。对句为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情境:春风飘来濛濛细雨,绿柳摇摆着细腰使春风久久地羡慕。 首先,作者为了使联对句与出句一样出色,运用‘雨细风微’点明了时间联语对句的‘主角’(风)。作者进一步联想,‘风’怎样才能体现它的动感哪?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绿柳’只有绿柳才能体现是‘风’在动。因此,作者由‘绿柳’经风摇动就像少女行走一样美丽动人(拟人手法的运用),接着,作者便道出了对句的拟人的主旨:“风久羡”。将联语对句‘醒笔’点活,构成联语之于读者的趣味性。对句亦联想丰富多彩、动中见情。使人浮想联翩。对句给人以动态的享受。欣赏!
印象:出句以夜晚;对句以白天。出句红荷为红色;对句绿柳呈绿色。出句静态;对句动势。两两相对,构成妙趣。值得欣赏、借鉴、学习!
对句051:青峰为锷,剑客南疆屠虎豹 【伏虎降龙】
出句051:残月作钩,山人北海钓鲲龙 【吟风道人】
051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残月作钩,山人北海钓鲲龙”。出句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天上的一弯残月当做钓钩,去钓北海的传说中的鲲龙(鲲者为大。鲲龙,犹如大龙。)。出句作者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从意识上达到了真正的庄子的逍遥逰的状态。这种创作手法就是充分展开想象,也就是让自己的心性全然释放出来、任思绪纵横驰骋。澄怀观道,抑是之谓呼?
051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青峰为锷,剑客南疆屠虎豹”。将军看道人转换了招数,也随之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出对句。我们看:把高高的青峰当做剑的锷(剑刃或刀刃),够浪漫吧?接着,作者由‘锷’联想到‘剑客’(剑客:又称侠客,行侠仗义之人。)。‘剑客’应做什么哪?于是将君便提着这口以谁都拿不动的‘宇宙第一青峰剑’到南疆(新疆的南部)去杀虎豹豺狼及人间一切邪恶。真正无愧自己‘伏虎降龙将军’的称号。欣赏!
印象:出句联想月钩垂钓鲲龙,以纵势;对句联想青峰为锷,挥剑斩虎豹,以横势。出、对句一纵一横对比强烈。堪称妙对。欣赏!!
出句052:夜上西楼,昂首惊呼离月近 【伏虎降龙】
对句052:朝游北海,舒怀笑叹御风轻 【吟风道人】
052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夜上西楼,昂首惊呼离月近”。将军的出句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登楼望月’,觉得离月亮近的特殊感觉!其实,月与人的距离无论您登上多高的楼,在实际距离上并不会增加到‘一丝’(哪怕您登上一百层楼)。但是,出句让我们感觉真实,是因为两种原因:1.按照理论来说,离地面越远,则相应地离月亮越近。2.由于空气中有灰尘的缘故,我们平常在地上所见到的月亮总是不甚清爽,登到高处,远离了尘土的‘透视’干扰,‘月’也就更加清朗了。无论从哪方面理解,将军的思维方式都是正确无疑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勿言将旧时所拍的照片《月是故乡明》附于下,大家看看这个‘月亮’离我们近不近?
052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朝游北海,抒怀笑叹御风轻”。道人的对句表现的亦是一种乐观的浪漫主义情怀,早上到北海游或游于北海,抒怀并笑叹:原来所谓的‘御风而行’是这样地简单!出句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道人在完全放松心态的状态下而‘骋怀观道’的情怀!其实,无论古人抑今人,谁见过‘御风而行’呢?这种技法您或可也能达到:放松心态并能够自见心性地骋怀而观于道(真理),别说‘御风而行’了,就是佛教中的‘须弥山’也能呈现在您的面前!
出句053:唐寅赶考,一路风花雪月【吟风道人】
对句053:项羽出逃,满山剑戟刀枪【伏虎降龙】
053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唐寅赶考,一路风花雪月”。道人的出句是写明代风流才子唐寅的。在民间盛传的‘唐伯虎点秋香’,可谓是家喻户晓。也为唐寅挣来了‘风流才子’的美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唐寅与‘秋香’(当时的妓女)毫无瓜葛。【成语】:风花雪月,1.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2.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道人的出句,采用的正是这两层含义。A。我们知道,唐寅是秀才,秀才舞文弄墨写文章,一路上免不得要吟诵大量的诗文。诗文中不可避免地融入有关“风花雪月”的内容。B。指唐寅一路上时一刻不停闲地表现他‘风流’特色,而去沾花惹草。C。指唐寅在赶考的路上行进艰难,到处是‘风花’、‘雪月’。出句中的这层含义暗指唐寅曾因‘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而终身不第。恰当准确地将唐寅的形象描写的呼之欲出。欣赏!
相关连结:【科场舞弊案】最佳答案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最惨的是我们这位大才子唐伯虎,被逮入狱,大刑伺候,在他与好友文征明的信中,淋漓尽致地详述了当时他的悲惨境状:“……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缋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不久前还锦衣玉马的唐解元,本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殊不料锒铛入狱,身被刑具,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胥吏审问呵斥,遭受世人的指责唾骂。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虽然最终没有判定唐寅是本次考场舞弊案主犯,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发配到浙江为吏。这种污辱,全然不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从“人事局”划归“劳动局”管辖那么简单,几乎就是撕掉读书人赖以生存的“精神脸面”。无论明王朝的统治机器多么残酷、多么毫无人性,中国知识分子“士可杀不辱”的气节仍残存于我们这位柔弱江南文士的血脉之中。在抱怨自己“筋骨脆弱,不能挽强执锐,揽荆吴之士,剑客大侠,独常一队,为国家出死命,使功劳可以记录”之后,唐寅向好友表明心迹:“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大才子奋然攘袂,顿足而起,断然坚拒“臣妾意态间”的官府“办事员”一职,愤然出走,开始了他漂泊的、辛酸的、不俗的、而又传奇的后半生!
053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项羽出逃,满山剑戟刀枪”。将军的对句是将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汉军团团包围,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在汉军中大唱‘楚地’之歌,迷惑项羽,使得项羽军中人心涣散。在大帐中,项羽泪流满面地用生命谱写出壮丽篇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与项王在帐中话别,虞姬舞剑,舞毕,虞姬自刎于帐中,项羽出逃,见大势已去,自刎于乌江之岸。将军的对句中的“满山剑戟刀枪”实质上是项羽心中的疑惑。设若心中无疑惑,或可省去乌江一别。还原楚汉并存。设项羽当年如果能够放下他那种‘穷寇莫追’的君子思想,也就没有了后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著名诗句了。
相关连结:【四面楚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e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出句054:雪压断桥,惊闻塔下声声恨 【伏虎降龙】
对句054:乌啼野渡,独酌旅中点点愁 【吟风道人】
054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雪压断桥,惊闻塔下声声恨”。出句是一叙事联。作者通过简短的描写,概括了《白蛇传》中主要的事件。雪压断桥:两层含义1.大雪将‘桥’压断。2.陈年的(白娘子)冤案不能昭雪。惊闻塔下声声恨:猛然听得雷峰塔下传来(白娘子)那声声的怨恨。‘断桥’是白娘子与许仙最初得缘之处;雷峰塔是白娘子与许仙两情隔断之处,作者妙用两个同为杭州的景物,将一段爱情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因为这两个景物总是使人将白娘子与许仙牢牢地永远地联系在起。出句运用简短的一句,概括了《白蛇传》 故事的一始一表现了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悲剧。这在联语的出句中是极其罕见的妙句!强烈欣赏!
054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乌啼野渡,独酌旅中点点愁”。对句亦是通过写景实是叙事的联语对句。对句作者通过联想,将唐张继《枫桥夜泊》概括成出句作者的主观印象。‘乌啼野渡’:两层含义:1.乌鸦啼于野渡。2.借用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句。‘独酌旅中点点愁’:在旅途中独酌,隐隐的有点点的这样抑那样的愁意。(这是作者的印象。)对句概括了张继《枫桥夜泊》的大意。值得欣赏!
印象;联语出、对句从整体上来说都很好;然从概括意上来看,出句应比对句更难一些。结论:建议出、对句双双飘红欣赏!各加一精华!!
对句055:青霜红染,飘枫灼灼千山艳【伏虎降龙】
出句055:北雁南飞,落木萧萧万里秋【吟风道人】
055出句简评:吟风道人出句:“北雁南飞,落木萧萧万里秋”。出句是一写景联出句。作者运用简短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北雁南归和秋风萧瑟致使木叶尽脱的深秋景色。出句语言凄美,使人读来有一丝的凄凉感受。欣赏!
055对句简评:伏虎降龙对句:“青霜红染,飘枫灼灼千山艳”。对句亦是写景。作者运用强力的对比手法,将秋色装点得如此绚丽多彩!虽然也是抒写深秋景色,然使人读来倍感暖意。欣赏!
印象:出句通过描写使人感到寒意袭来;对句通过强烈的颜色对比使人感到暖意顿生。同为描写深秋景色,给人的感受不同,冷暖相对。语言之魅力无穷。双双欣赏!!
出句056:怒斩华雄,温酒半杯仍未冷 【伏虎降龙】
对句056:笑擒孟获,凯歌七次岂非多 【吟风道人】
056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怒斩华雄,温酒半杯仍未冷”。伏虎降龙将军总是念念不忘古代将军,无论出、对句,都能将话题板正归到历朝的‘将军’和‘英雄’上来。出句讲述的是《三国志演义》中袁绍等联军征讨董卓时时袁绍营中几员大将被董卓都督华雄所斩。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关云长挺身而出,愿前往两军阵前提华雄人头来见。时曹操为其斟酒助威,关云长言:酒且斟下,少时再饮不迟。于是上马提刀,闯入阵中,只一合,便斩华雄于马下,提华雄头来见。回来时,曹操所斟的美酒尚温。这段故事叫‘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后人有诗赞曰:“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出句另辟蹊径,用一句概括一则故事,值得欣赏和学习!
056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笑擒孟获,凯歌七次岂非多”。吟风道人对句是说:蜀汉刘备将死前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骚扰并袭击蜀汉,造成南方极不稳定。时任蜀汉政权的宰相诸葛亮七次与孟获交战,七次擒住孟获又七次放回孟获,使孟获感到蜀国的恩惠并从此臣服。‘诸葛亮七擒孟获’造成了南方的稳定。对句作者运用‘笑’和‘凯歌’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叙述的惟妙惟肖。值得欣赏!!
对句057:湖东居士,懒去评头品足 【伏虎降龙】【嵌名】
出句057:海外山人,惯能伏虎降龙 【吟风道人】【嵌名】
057出、对句综合简评:吟风道人出句的出句:“海外山人,惯能伏虎降龙”。是一以《中华诗词论坛》中的两个诗友的网名镶嵌而成。同时构成了新的意境:海外山人,一贯能够伏虎降龙。【海外山人】《中华诗词论坛·江海诗潮》副首版;【伏虎降龙】《中华诗词论坛·古今联坛》诗友,本次VS的擂主。伏虎降龙将军的对句亦运用两个《中华诗词论坛》的诗友作镶嵌而成联语对句。构成新的意境:湖东的居士,懒得去评头品足(对别人产生好与坏是评论。)【湖东居士】《中华诗词论坛·诗情画意》版主。【评头品足】《中华诗词论坛》普通诗友。
嵌名联自古有之,多为相互戏谑之作。道人与将军是空间联对高手,任何联对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欣赏出、对句!!
出句058:黄海风云变幻,喜雄师利箭脱弦,寒刀在手【伏虎降龙】
对句058:东山日月穿梭,思高士清茶入口,浊酒上头【吟风道人】
058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黄海风云变幻,喜雄师利箭脱弦,寒刀在手”。将军的出句是针对2010年6月、7月间的“美韩军演”而创作的。美国多次在靠近我国的公海的黄海区域内出动“华盛顿号”航母进行军事侦查。今年6、7月间,美方又多次宣称,准备在黄海进行旨在震摄南韩,威胁中国。古人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耶!【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在此打呼噜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许别人沾手。】我国针对美军的无礼要求,提出强烈抗议。结果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于9月初在‘日本海’举行。将军的出句是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为防止外来的侵袭,在黄海举行‘军事演习’,借以禁止美韩军演在黄海举行。黄海风云变幻,喜雄师利箭脱弦,寒刀在手!多么壮观和雄壮啊!写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的精神!【用语出处】: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058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东山日月穿梭,思高士清茶入口,浊酒上头”。道人就是道人,隐居深山,没有手机、电视等现代化讯息资源的设备,见将军给了这样一个出句,道人心里想:将军怎么不按套路出招哪?【世事就是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您总想生活在‘套路’的固定模式中。可有人偏要将您的这种生活模式打乱(爱和平的生活模式)。】这个出句在说什么呢?于是道人便将道士经常的日课的一部分写成联语对将出来:“东山日月穿梭,思高士清茶入口,浊酒上头”。道人的对句表现了一种在和平的年代里的无忧无虑的骋怀观道的自然理念。是啊,我们每个中国人,何尝不想过和平的生活哪!道人的对句看似与出句无关,但蕴含着无限的内
涵---和平!世界永恒的主题!
印象:将军出句以表现战争的边缘;道人的对句表现的是和平。将军与道人的对联,所表现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书名《战争与和平》。激赏!学习!
出句059:导弹显威,轰炸东京华盛顿 【吟风道人】
对句059:寒刀饮血,摆平首尔旧金山 【伏虎降龙】
059出对句综合简评:吟风道人出句:“导弹显威,轰炸东京华盛顿”。道人这回绝对地从道士的生涯中来关心世界的动态了,掌握了“黄海美韩军演”的实质,写出了带有“谁敢侵犯我们,我们就让他灭亡···”式的豪言壮语!将军的对句:“寒刀饮血,摆平首尔旧金山”。也是针对“黄海美韩军演”的。表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双双欣赏!
出句060:战旗猎猎,我挥利剑指狂徒 【伏虎降龙】
对句060:征鼓声声,谁拭泪痕离幼子 【吟风道人】
060出句简评:伏虎降龙出句:“战旗猎猎,我挥利剑指狂徒”。出句是一叙事联。战旗呼啦啦地抖动,我(将军)挥舞着利剑直指狂徒(进犯的敌人)。出句战争场面恢宏,有气势。用词及构境(创造环境)精准。形象跃然纸上。欣赏出句!
060对句简评:吟风道人对句:“征鼓声声,谁拭泪痕离幼子”。吟风道人一看伏虎降龙将军回到了‘古战场’杀敌,也不示弱。将军描写战争场面:我道人从另一侧面来写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母子(或父子)离别之苦。道人对句是写:出征的鼓声阵阵,是谁擦拭离别的眼泪与幼小的儿子道别。对句所描绘的场景凄切感人,读来催人泪下。欣赏对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