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5-25 14:25 编辑
实践是第一的,实践永远是核心问题[放棹江湖]
在诗友们的印象中,论坛是有两个理论板块的,前几天有诗友说理论板块没有方向,这说到了点上。不光是没有方向,也没有多少实际理论存在。理论就是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和批评创作实践。文学理论的东西,有时并不是具体的直接的指导创作,更多的是提高认识和理解能力,古人早就说到了。明代诗人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说:识先而力后。
理论板块本应是清静的地方,却是没度的热闹,也就那几个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话题,为理论而理论,为讨论而讨论,为无聊而讨论,没话题找话题,唯恐不继续热闹,都害怕寂寞,所以上网,诗友们应该感谢有网络、有论坛,当感恩。
如果还是乌烟瘴气,纷纷扰扰,沸沸扬扬,真不如像诗友说的那样,两个理论板块都关闭了,各自省心。
说到诗词理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批评,金版最近的《诗的感情对象应该是清析的完整的具体的》一帖,就属于诗词文学批评,是有针对性,是对网络诗词一些创作现象的批评,这是您的论据和出发点,也可以再进一步深入论述,然而,您的续论、三论、四论,都没有很好的围绕您最初的出发点,而是和诗友们进行没有多少意义的本是常识性的讨论,我认为是没必要的,也是不需要理会的。
关于您的《诗的感情对象应该是清析的完整的具体的》一帖,在这里不做交流讨论,等有空了,我会在您的原贴下面进行跟贴,围绕您的出发点,以杜甫诗为例子,进行简单的进一步论述。
说到杜甫,他也是寂寞的,古人没有网络,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杜甫不仅是寂寞的,很自信,眼光也很高。无论做诗人,还是做学问,都应坚守寂寞之道。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