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9|回复: 8

论一根针的形成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28 0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一根针的形成

   
针是钢铁做的。首先要知道如何开矿,如何炼铁,如何炼钢,再如何铸成铁棒,再如何打之磨之,然后成了针。还有针鼻子是得打孔的,要穿线,这孔又是如何加工的。
    这种论文最适合讲课,一节课四十分钟,教授总得有讲的,学生总得有听的。但是于裁缝师傅,补衣老太,他们可不想听这些,这就叫谈理论要看对象。国学纵横提倡写短文,可以比诗话稍长一点,因为我们的环境和条件已不是古人的环境条件。但我们也不需要去研究一颗针形成的全过程!

9

主题

129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
贡献
167
金钱
229
发表于 2018-5-28 08: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很孤独,金珠子同样很孤独。格老也天真,常常被人引进挖好的坑里面围殴。金珠子执著,认死理,有时候不大开窍,也常常遭人吊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5-28 0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5-28 07:35
中国诗论之弊
格那丁
国人说话,大抵含混的多,清楚的少,断结的多,论证的少,原则的多,操作的少。何以然 ...

中国诗话之弊是感性、碎片化,尤其是碎片化,缺乏条理性、系统性的分析论证,往往以感性之语直接结论

于初学而言,更需要细化的条分缕析而使人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诗话适于入门而又未得其精者,多学多识自悟其要,但诗话也常鱼龙混杂,含混不清有个好处是可故作高深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28 08:5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5-28 09:00 编辑

西方人做学问,往往会就一个问题,一代一代的人不断诘难、辩驳,围绕它的研究越来越深,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有个故事,是说一个小男孩拿了一根钉子在街上,说要做钉子汤,只是差些配料,于是无数的路人开始提供火腿香菇之类。
大雾路滑穿南北,一壶春雪是乡亲。都是类似的钉子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5-28 15: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包曰:精钢不作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1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114
金钱
212
发表于 2018-5-28 2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不是课堂,文章不宜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