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岭 于 2018-7-3 02:02 编辑
七律·钓鱼城凭吊(修改稿)
文/雪岭
独钓中原三十年, 鱼山一垒枕西川① 。 睢阳血战捐忠骨②,余玠城孤竖汉旃③。 护国楼头多壮士, 嘉陵江畔靖蛮烟 河山长有英雄气, 上帝何须恨折鞭③ 【注释】 ① 睢阳浴血:唐代张巡固守睢阳数月,抵抗安禄山叛军,兵败被俘,宁死不屈。 ② 钓鱼山位于今重庆市 合川区,三面临江,削壁悬岩,形势险峻。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 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为抵御蒙古军东下,于此筑城防守,名 钓鱼城。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大汗亲率蒙军进犯重庆,遭钓鱼城军民顽强抗击,围城四月不克。1259年7月,蒙哥被钓鱼城火炮击伤毙命。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③ 余玠,南宋名将。 淳祐元年(1241年)任 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建议,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筑钓鱼城,将合州和石照县的治所迁入城中,屯兵积粮。从此进行了长达36年钓鱼城保卫战。从淳祐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击退进扰成都、 嘉定(今四川 乐山)的蒙古军。宝祐元年(1253年),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服毒而卒。 (2018/6/24)
|